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我在大夏竊神權 > 第587章 世間自在天王經

第587章 世間自在天王經(1 / 1)

推荐阅读:

在諸葛丹的指揮下,三教快速行動了起來。

巨大的八卦陣中心,孫乘龍盤坐其中,外麵一圈為三位聖僧,分彆是青蓮寺主持,那難陀寺講經首座和法華寺主持。

法華寺主持畫佛僧在其他兩人之前開口道,“小友對我佛家大宏願法知道多少?”

孫乘龍回道,“不怕您笑話,以前也就在佛寺和書裡聽過菩薩,佛陀立下諸多宏願,除此之外,其實一無所知。”

畫佛僧微微一笑,“這就夠了,我佛家宏願雖是一法門,但其實也是千萬法門,最核心的要點在果,而非在因。”

孫乘龍正色道,“何為果?”

畫佛僧雙掌合十,“羅漢是果,菩薩是果,佛也是果,一切眾生,皆是菩薩,羅漢,佛陀之因,我等尚不能成佛,成菩薩,隻是因為我們存在於因位,而非果位,但從無邊無際的時間維度來看,一切有情眾生,都有對應的菩薩,佛陀之果,我們本就是一體兩麵,所以佛是眾生,眾生是佛。”

畫佛僧在說話之間,身後顯化出一尊巨大的佛陀,這佛陀一手緊握成拳,色澤靛青,一手攤開向世,普度眾生。

那浩瀚無垠的功德金光一時間竟然不比天空中即將日中的大日光輝弱,當功德金光彙聚,凝成一束比黃金還要純淨的光輝,照耀到孫乘龍身上,一枚枚龍章顯化,彙聚成為一篇無上妙法。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一者誓度一切眾生,二者誓斷一切煩惱,三者誓學一切法門,四者誓證一切佛果。

第一利他,第二,三,四皆是利己。

孫乘龍如今尚不能夠利他,所以從因果上,他無法行後三者的利己,但他無法行利己之法,彆人卻可以幫他。

畫佛僧口誦佛號,繁複的佛經落在孫乘龍身上,形成第二願。

誓斷一切煩惱。

霎時間,孫乘龍隻覺得腦海一片空明,所有的憂慮,不安通通消失,自己就像是純淨的嬰兒一樣,用質樸但是卻能夠看儘事物本質的目光觀察世界。

青蓮寺主持接著顯化自己的辟支佛像,那是一尊奇特的三麵佛,左右兩邊各有一喜一悲兩種不同的表情,兩隻手掌,也是一手持蓮花,一手持利劍。

同樣純金的佛光加持從佛陀身上射下,落在孫乘龍身上。

誓學一切法門。

處在空明境界的孫乘龍忽然覺得自己能夠輕易聽懂那複雜至極,深奧難解的佛經,仿佛自己就是天生當和尚的料,即使他沒有修行,但是對佛經的理解已經至少能夠做到書本上的極致。

他的被無窮無儘功德金光照耀下的血肉開始按照佛經的功法演化,一枚枚龍章就像是天然嵌入了他的血肉之中,讓他身體的純金之色不僅僅隻是因為兩位辟支佛的照耀,他本身也開始從內而外散發出佛性光輝。

那難陀寺講經首座顯露出的佛陀之像接近透明,如同一塊七彩琉璃,他沒有聚集自身功德照耀到孫乘龍身上,而是將孫乘龍身上的佛光折射出去,落在外圍八千僧眾身上,形成道統雛形。

那難陀寺講經首座對正在處於佛經之中的孫乘龍說道,“誓證一切佛果,本座寶光琉璃如來,願聞尊下之果。”

雖然一切眾生的未來,都是無上佛果,但是每一位佛陀降世,都有其獨特的意義,因此佛陀之果都不會停留在一本經書上。

所有弘誓大願法起源於【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但最後的弘誓大願卻皆有不同,因此有【藥師十二願】,【地藏大願】等等。

現在那難陀寺首座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增幅器,凡是孫乘龍從佛經中學到的知識,凝聚成為他的道理,即使隻是一縷光輝,在講經首座的折射下,也能夠映照八千人,再以這八千頂尖僧人的修持,立馬形成道統雛形,傳遞給來此的五十萬僧眾,形成一條通天大道。

處在空明之境的孫乘龍一點猶豫都沒有。

“若我證得無上正覺,獨不取佛果,願為世間天王,常駐於世。”

“若我證得無上正覺,獨不取佛果,願為自在天王,不束於世。”

“若我證得無上正覺,獨不取佛果,願為威德天王,震懾於世。”

“若我證得無上正覺,獨不取佛果,願為護持天王,太平於世。”

四大宏願發下,冥冥之中的未來誕生出四枚佛果,隻不過這佛果如同螢火,即使在三位辟支佛的照耀下,也難以觸及。

不是佛,也不是菩薩!

三位高僧互相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困惑和震動。

就像畫佛僧說的一樣,佛家有一切果,羅漢是果,菩薩是果,佛陀也是果。

強大的羅漢發下誓言,可以堪比二品菩薩,強大的菩薩發下誓言,可以堪比一品的辟支佛。

但是除了羅漢,菩薩,佛陀之外,佛家其實還有無窮無儘的‘外道’。

佛家度一切有情眾生,除開正等正覺之外,佛家認為你心中向善,即使不修行佛法,也有度化的價值,來世再修持佛法就行。

因此佛家有天神,阿修羅等眾,法華寺的【八部佛眾】其實就是一種外道修持之法,所以八部眾不禁殺生等佛家戒律。

而其中外道之中,又以天王為尊,雖然不修行佛法,但是所有佛法的傳播,都要靠天王護持,因此佛門寺廟,須得供應天王守門,凡是香火,他們也首先享用。

經過一息的困惑之後,三位高僧心中一歎,果然想要度化這位聖人之徒不容易,若他發下的是菩薩誓,佛陀誓,那麼以後自家度化也要容易得多。

唯獨天王誓,天王本身就是佛家特殊的職位,佛家允許天王有多重身份,是外道之長。

但無論如何,這也是一切果中的一種。

孫乘龍立下三道利己的誓言,因此他已經成就了佛身,所以他能夠利他,再去回補第一重誓言。

誓度一切眾生。

三位高僧起身,從右開始環繞,讚頌道,“如是我聞,十方佛土,有世間天王降世,獨不取佛果,所居寶刹,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念誦其名,自得安樂。”

“如是我聞,萬劫之劫,有世間天王降世,獨不取佛果,金身不壞,能度無量量劫,念誦其名,自得安康。”

“如是我聞,億萬眾生,有世間天王降世,獨不取佛果,所持威德,能降無量災厄,念誦其名,自得安泰。”

他們的稱頌形成一篇新的佛經,【無上妙品天王弘誓大願】。

從僧眾彙聚於洛水之畔,到孫乘龍這位世間天王降世,立下宏願,再到三位辟支佛禮讚,傳播佛法。

與此之時,佛家三寶,佛陀,僧眾,經文歸一,四大宏願歸一,成就無上佛法。

四枚象征著未來的果位在三位辟支佛的加持下不再如同螢火之輝,暴漲如同日月,在佛果光輝照耀下,周圍接近虛幻的曆史長河變得真實可感,就像是天空中流淌的一條洛水,從現在流淌向未來。

四百裡之外,魏國大帳之中,薑太一正在召集將領排兵布陣,忽然他心有所感,幾個箭步,出現在帳外。

此時魏國的士兵們也看見那條能夠橫貫現在與未來的長河,那河流之中,四枚佛果如同升起的日月,光輝刺得他們有些睜不開眼睛!

“哼!”

薑太一冷哼一聲,士卒們氣血沸騰,形成一團遮天蔽日的血雲,從洛水之上覆蓋向天際,橫在現在與未來之間,擋住那從未來照耀來的佛光。

不過兵家陣法雖然恐怖,但是要說這玩弄因果的手段,如何比得上儒釋道三家。

八卦陣中,觀禮的百家大佬們看到遮天蔽日的血雲,非但不擔憂,反而一個個露出會心的笑意,在自己熟練的戰場上,就算是兵家也得臥著!

一位二品菩薩笑道,“薑人屠這是急了,諸位何不一同禮讚世間天王不可思議功德,驅逐這天上血雲?”

百家高人麵露不虞,他們知道這是在分潤自家氣運,但是現在人屠就是橫在百家麵前最大的難題,分潤一點氣運,成就一位天王也不是不能接受。

畢竟這天王也不一定是佛家之人。

所以孫乘龍這誓願剛好發在百家心坎裡。

於是諸葛丹帶頭禮讚道,“禮讚世間自在天王。”

一聲聲來自於百家的稱頌,就是這片時空中最大的錨點。

當諸子百家的一品,二品大人物們,當天下五國中的四國都承認你是世間自在天王,那麼這就是未來的走向,甚至超脫於生死。

一道道道統從諸子百家身上橫空,就像是一條條小河,接續從孫乘龍身上延續到未來的道路,就算是薑太一凝聚的遮天蔽日的陰雲,也無法擋住世間全部的道路,隻要有一條通向未來。

那麼就可以,倒果為因!

八千僧眾及諸子百家開始禮讚,而後是五十萬僧兵禮讚,天下一切佛寺皆在此時得到命令,修建天王殿,禮讚世間自在天王。

一尊恢弘的天王金身在一聲聲禮讚中彙聚,在來自未來的佛國照耀下,雖然不證佛果,但是就像是一座巨大的須彌山,一寸寸增長,在洛水之上佇立。

儒家夫子院的嗣聖公抓住時機,對旁邊的太史公頷首,太史公手中出現一冊青簡,“魏武28年3月6日,洛水之畔,百家彙聚,有孫氏子,承接武運赤德,立下弘誓,平息人屠之禍,天下敬之。”

【蓋棺定論】可不僅僅隻是削弱他人,自然也可以用來增持他人。

在儒家的乾預下,虛無縹緲的氣運彙聚,在天空中形成一道燦爛的赤霞,赤霞之中神龍盤旋,繞日而行。

諸葛丹能夠感受到齊國國運在轉移,彙聚到那條神龍之中,加持在孫乘龍身上。

但正是如此,他才麵帶微笑。

因為這段被封印的曆史中,除了少數東西,其他的都隻是曆史的倒影,沒有根基的話,彙聚到曆史的主流之中就會直接消散開來。

此地的齊國國運也一樣,現在的減少並不會影響齊國,反倒是孫乘龍離開了這裡,那麼‘三百年’後齊國散落的國運才能夠以他為中心重新彙聚,自己隻是在這裡借用了儒家【蓋棺定論】的道理罷了。

赤霞之中的神龍盤旋了一陣,忽然直衝衝落下,凝聚成為一柄赤龍長槍,落在天王法相手中,讓天王像進一步凝實。

此時天王已經在佛家,儒家的加持下,既占據未來,又有現在,這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偷渡橋梁。

諸葛丹轉頭看向玄都山天師,“還請天師與我一同出手,好連接齊國士兵與天王像。”

玄都山天師認真地看了一眼天王像,他沒有察覺到什麼不妥,於是下一刻,他散做天地祖炁,如同一陣狂風湧動,從下至上,帶著齊國三十萬大軍的血氣,落在天王像之上。

諸葛丹也適時開口傳授【先天八卦陣】,這陣法從他口中說出,法不傳六耳,直接落在孫乘龍耳中。

孫乘龍此時加持了誓學一切法的誓言,所以就算是深奧晦澀的【先天八卦陣】此時對於孫乘龍而言,也並不是什麼難學的東西,特彆是他本身就修行兵家法門,對於軍陣有一些了解。

下一刻,那巨大的天王像根據孫乘龍的意念忽然開口,如同雷音。

“震卦。”

九麵雷鼓橫空,環繞其身。

一聲敲擊,號令如雷。

三十萬準備就緒的齊國士兵整齊行動,他們本身就是【先天八卦陣】的一環,現在隻不過是臨時換了一位執掌者,所以他們可以配合之下,即使孫乘龍掌握的不過是皮毛,但也能夠驅使這陣法,至少做到了表麵功夫。

這就進一步加速了他與三十萬齊國士兵的並生關係,讓兩者的道統開始交融一體。

遠處群山之間,胡文郎和墨妃,獄門神主見到這一幕,都沉默了一會兒。

獄門神主感歎道,“神武侯果然厲害。”

胡文郎忽然一笑,問道,“那周鐵衣呢?”

獄門神主看到那通天徹地的法相,如果是一天之前有人告訴他周鐵衣的三徒弟即將成佛作祖他肯定是不信的,但現在成為了現實,即使出去之後,也會成為現實,除非諸子百家想要否定薑太一隕落的結果。

獄門神主歎道,“聖人不可說,非是我能評判的。”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