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誕微微點頭,認可了文欽所說。
畢竟他們現下手中之兵,加起來其實隻有七千步騎而已。
七千步騎,所以能將河東攪了個天翻地覆,其實就是打了個時間差而已。
現在的局麵卻是,北邊的夏侯惇,定然如瘋狗一般,在拚了命的往河東趕。
西麵關中的曹操,估計也已收到消息,亦是風急火燎的殺來河東。
兩支魏軍加起來,少說也得有七萬多人吧。
十倍的兵力差距下,他們這七千人馬,明顯就不太夠用了。
兵力懸殊之下,集中兵力守安邑,坐等天子率主力前來,顯然是最穩妥的選擇。
可蕭和卻偏要再派騎兵出動,奪取蒲阪津,“貪心”到連同曹操也要封鎖在黃河以西。
可問題是,文欽隻有三千騎兵啊。
蒲阪津說實話也不是什麼天險,就憑三千兵馬,你能擋得住十幾倍的魏軍過河?
這要魏軍全是步軍也就罷了,你仗著騎兵優勢,勉勉強強還能比畫兩下。
可人家也有騎兵啊,還是精銳的西涼騎兵!
文欽雖年輕自信,該有的冷靜還是有的。
“放心,吾自有手段,令曹賊隻能望河興歎,你三千鐵騎足以守到天子派大軍前去接防。”
蕭和卻詭秘一笑,給文欽吃了一記定心丸。
文欽頓時麵露驚喜,忙是洗耳恭聽。
蕭和便不緊不慢,將自己的萬全之策,向其一一道來。
文欽恍然大悟,驚喜的一拱手:
“還是大司馬考慮周密,原來略施手段,就能擋住曹賊大軍過河!”
“欽明白該怎麼做了,欽這就動身!”
當下文欽便領了將令,率三千鐵騎即刻動身,星夜兼程向西直奔蒲阪津而去。
蕭和則立於城頭,目送著鐵騎遠去,拂手一笑:
“傳令下去,叫將士們吃好喝好,坐等天子率主力前來會師吧。”
…
關中。
潼關以西三十裡,華陰縣。
四萬魏軍駐紮於此。
根據情報,劉備正率主力大軍,對壺關發起進攻。
進攻並州的三路漢軍,總計有三十萬之眾,是關羽南路軍的近三倍之眾。
表麵上看起來,並州明顯是漢軍主攻方向。
曹操卻並未親率主力,前往並州主持大局。
畢竟先前吃劉備的虧,吃的太多了,早已將他打出了心理陰影。
他是生怕劉備此戰,又是使的聲東擊西,調虎離山之計。
萬一他率主力前往並州,劉備卻虛晃一槍,主力改道南下猛攻潼關怎麼辦?
潼關失守,漢騎一日之內就能殺到長安城下。
長安若失,魏國就直接完蛋了。
因為人家劉備有黃河水運之便,大軍改道後隻需渡過黃河,三天之內就能走黃河水路殺到潼關。
而你從並州回潼關,卻一路走的皆是旱路。
速度上,你跟不上劉備的節奏啊。
所以曹操隻能選了一個折中的方案。
四萬機動兵力駐紮於華陰。
若潼關有危,則即刻東進趕往增援。
若並州有失,大軍自華陰北上,最多兩日就能趕到蒲阪,三日就能入河東增援並州。
這也是曹操所能想到,最能兩頭兼顧的方案。
“潼關夏侯霸李通稱,已接連擊退關羽兩次進攻,潼關固若金湯。”
“壺關方麵,大將軍擊退劉備數次進攻,壺關無恙,請陛下放心。”
“井陘關方麵…”
司馬懿將各戰線送來的戰報,一一宣讀了出來。
曹操輕捋著細髯,把玩著手中茶碗,嘴角鉤起一抹滿意的笑容。
放下最後一道情報,司馬懿表情輕鬆笑道:
“從現有情報來看,我軍各處關隘皆固若金湯,大耳賊五路大軍皆為我軍挫敗,我們的防線應該是穩住了。”
曹操微微點頭,顯然對這個結果,還是相當的滿意。
“蕭和呢,那個蕭和人在何處?”
一直靜聽的賈詡,卻突然間來了這麼一句。
曹操嘴角笑意瞬意消失,猛抬頭望向了司馬懿,眼中透出一絲忌憚。
司馬懿取出一紙情報,笑道:
“賈太尉不必多慮,現下那蕭和正在定陶巡糧,離前線十萬八千裡遠,咱們無需擔心。”
曹操稍稍鬆了口氣,卻還是放心,一把接過了司馬懿手中那份情報。
“蕭賊用兵如仙,神出鬼沒,此賊若在前線,孤睡不著啊…”
曹操口中喃喃感慨,眉宇間是深深忌憚,仔仔細細翻閱手中情報,生怕錯過一個字。
直至確認情報無誤時,曹操眉頭才徹底鬆展開來。
情報往案幾上一扔,曹操臉色輕鬆的冷笑道:
“文和,大耳賊果然是中了你的離間計,將這蕭賊壓製不用,朕可高枕無憂矣~~”
帳中魏國眾臣,皆是鬆了口氣,儘皆附合大笑。
氣氛之中,彌漫著輕鬆而諷刺的意味。
賈詡嘴角微微上揚,亦捋起了白須,神色略顯釋然。
曹操將碗中茶飲儘,拂手道:
“那就傳令諸將,叫他們牢記朕堅守不戰的叮囑,繼續堅守各處關隘吧。”
“此戰若能擊退偽漢,令我大魏轉危為安,他們就皆是我大魏功臣。”
“告訴他們,朕必有重封!”
司馬懿領命。
帳中響起了輕鬆歡快的笑聲。
唯有楊阜一人,卻端坐角落,眉頭深鎖盯著地圖。
這位涼州籍的年輕謀士,當年在曹操討伐馬超之時曾獻計立功,在曹操心中留下了幾分印象。
自曹操失幽冀二州,退回長安之後,為彌補日漸凋零的人才隊伍,同時也為籠絡雍涼士族豪強,便大肆提拔了一批雍涼籍謀臣武將。
楊阜位列其一,成為了能參與廟算級彆的謀臣。
“陛下,臣以為各道關隘兵力配置皆合理,唯有箕關兵馬太少,是否再多增加五千精兵?”
醞釀良久後,楊阜忽然間開口進言。
一語出口,大帳瞬間鴉雀無聲。
眾人目光,齊聚向了那位年輕的涼州謀士,接著又轉向地圖,落在了那座不起眼的關城上。
曹操臉上輕鬆消失,眉頭深鎖,警惕的目光射向箕關。
河東,河內,王屋山,黃河水道…一一印入眼簾。
未等楊阜繼續詳言,曹操猛然看出了其中破綻,重重點頭:
“楊義山言之有理,箕關雖小,亦未有偽漢進攻,卻也不可小視。”
“朕記得箕關是由夏侯威率兩千兵馬鎮守,確實是少了一些,你們算一算,我們是否還能抽調出千精兵增防?”
話音方落。
杜畿高舉一道帛書慌張而入,跪地叫道:
“稟陛下,河內急報。”
“兩日前蕭賊率七千步騎奇襲我箕關得手,夏侯威侯成皆戰死,我兩千守軍全軍覆沒。”
“箕關城,已為漢軍所得!”
哐鐺!
曹操手中把玩的茶碗,應聲跌落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