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沈行知來獨立負責蒸汽器的改進?
聽到陸遊這麼說,所有人都是一臉的懵逼。
高軟軟和趙鼎倆人更是第一時間覺得不妥。
車不車的先不說,他倆可是急著把這蒸汽器放在礦山上抽水呢。
早用上一天,就能早一天提高效率,這可都是錢啊。
倒也不是他們信不過沈行知,而是他除了造出來四輪馬車之外,並沒有單獨管理大型項目的經驗。
如果沒了陸遊的話,他們沈行知會耽誤事兒。
想到這裡,倆人對視了一眼之後,便由趙鼎說道;
“務觀啊,行知的能耐我們都是知道的。
我們也都相信,行知一定能攻克你們剛才說的那個問題。
但這套設備這麼複雜,可不僅僅是攻克了這一個難題之後,一切就迎刃而解,中間肯定還會遇到無數的難題。
如果沒有你參與的話,恐怕”
趙鼎說到這裡,便沒再說下去。
可他的話聽在沈行知的耳朵裡,卻相當的不是滋味兒。
剛才陸遊說讓他獨立負責,他第一時間便以為陸遊這是要撂挑子。
而且,他斷定陸遊之所以這麼乾,就是為了方便將來找他的茬兒。
可就算是明白了這一切,他也決定了要把這個項目給擔起來。
而且,一定要乾成,乾好。
做為沈括的重孫,這點兒傲骨他還是有的。
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趙相似乎對他並不是太相信。
就在他想著要怎麼爭取之時,卻聽到陸遊笑著說道:
“趙相,您多慮了。
沈行知做為沈括大人的重孫子,有著家學的加持,再加上他自己這些年刻苦攻讀,他的學識沒有任何問題。
之前一起研究這個蒸氣器的過程中,下官也注意觀察了,他的決斷能力也沒有問題。
而且,剛才下官親自試探過了,他的人品也沒有任何問題。
如此一個學識、能力、人品俱佳的人,完全有能力獨立主持這項研究。”
陸遊的話說完了之後,趙鼎便一臉疑惑的問道:
“你說你剛才試探過了?
你怎麼試的?”
等陸遊把剛才發生的事兒都講了一遍之後,沈行知再次整個人都懵了。
不可思議的看了陸遊半天,他才結結巴巴的問道:
“大人,你剛才是在試試探我?”
看著結結巴巴的沈行知,陸遊噗嗤一下兒笑了。
“那不然呢?
雖然我對你早有觀察,對你也早就已經認可了。
但不親自試一下,我怎麼放心把這麼大的項目單獨交給你?”
說完了之後,他又好笑的看了沈行知一眼。
“你這人啊,哪裡都好,就是太過於單純了。
你也不想想,如果我真是剛才那種人,早就被元帥一巴掌拍死了,哪兒還有機會站在這裡啊。”
陸遊的話說完了之後,眾人早就忍不住噗嗤一下兒笑出聲了。
但沈行知還處在懵逼之中。
“大大人,我有一件事想不明白!”
“什麼事?”
“您為什麼要這麼做?
我們兩個人共同研究的話,豈不是能更快的把這個蒸氣器給改進好,早日投入使用嗎?”
沈行知問完了之後,其他人馬上用同樣的疑惑眼神兒看向了他,想知道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看到眾人的疑惑眼神兒之後,陸遊馬上正色說道:
“官家、娘娘、幾位大人,我華夏自古以來便講究士農工商。
不論是我們日常的器用,還是戰爭之中的軍械,都要依賴工匠來進行製造。
但長期以來,工匠的地位也僅僅比商人高那麼一丁點而已。
而我們大宋一改以往重農抑商的傳統,使得商人的地位跟著有所上升。
如此一來,工匠的地位,便直接掉到了社會的最低層。
除了那些世世代代的匠人之家以外,稍微有點兒誌向的人,都不願意從事這樣的賤業。
而那些匠人之家,因為地位低下,他們的孩子大都沒有機會上學。
這也就造成了,我們的工匠大部分都不識字。
除了家傳的那門兒手藝之外,他們什麼都不會。
而且,因為不識字的原因,他們隻能牢牢的死守著祖傳的那門兒手藝混口飯吃。
卻沒有任何能力,對傳下來的手藝進行任何的改進。
哪怕偶爾在機緣巧合之中對已的手藝作出了改進,也隻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這樣造成的後果,便是一旦這個工匠出了任何的意外,這門手藝就很可能會直接失傳。”
陸遊說到這裡,眾人都是不停的頻頻點頭。
很顯然,陸遊的話切到了重點。
但趙鼎隨即就問道:
“務觀啊,你說的這些我們都知道。
而且,現在朝廷不是已經大辦官學了嘛,那些工匠的孩子們也都入了學。
你說的這種情況,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就能徹底的扭轉了。”
認同的點了點頭之後,陸遊才接著說道:
“趙相您說的沒錯,朝廷大辦官學,使這些工匠家的孩子們都能入學之後,這樣的情況總有一天會徹底的轉變。
但是,僅僅依靠官學還不夠。”
“啊?
那還要依靠什麼?”
“還要依靠下官和行知這樣的人。”
陸遊這一句話,把眾人說的是又迷糊又無語。
迷糊,自然是因為聽不懂他在說什麼。
無語則是因為,哪兒有人這麼往自己臉上貼金的啊?
但趙鼎也不好傷他的麵子,便隻當沒聽懂,疑惑的問道:
“務觀,你你這話什麼意思啊?”
雖然趙鼎問的隱晦,但陸遊還是聽懂了他的意思。
“大人,下官這麼說,並不是往自己臉上貼金。
而是因為,我們倆人識字。”
“識字?”
“對!
就是因為識字。
下官主持軍器監以來,便一直在整理軍器監裡各個工匠掌握的技藝。
下官將他們掌握的這些技藝原理、操作步驟、最終效果等等內容全部整理成冊,記錄在案。
有了這些檔案之後,哪怕這個工匠出了什麼意外,這項技藝也不會有失傳的風險。”
陸遊說完了之後,劉禪激動的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你做的好啊!
僅僅是這一件事,你便是大功一件。
賞,朕要重重的賞。”
但劉禪說完了之後,陸遊非但沒有任何激動之色,反而是憂心忡忡的說道:
“官家,我大宋的工匠何其之多?
這件事情僅靠臣一個人是做不完的。”
“那不怕!
朕馬上再給你派人,讓彆人幫著你一起來做!”
劉禪說完了之後,陸遊卻是搖了搖頭。
“官家,那些工匠因為不識字,對於自己的手藝隻是會用。
但為什麼要這麼用,大部分都說不出來。
所以,想要做好這件事,負責整理的人,必須要對這些技藝有一定的了解才行。
要不然,就算記下來了,也不過是照貓畫虎,參考的意義不大。
這也是臣為什麼要把蒸氣器這個項目交給行知來獨立完成的原因。
這樣一個大型的項目,要接觸到的技藝有無數種。
隻要他主持著把這個項目完成,便會對這所有的技藝都有所了解。
到了那個時候,他再來整理這些技藝相關的資料,才能得心應手。
還請官家恩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