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軍器監一個新建的超大院子裡,劉禪、嶽飛、趙鼎、張浚、韓世忠、高軟軟等人全都雲集一處。
此時他的目光,全都被院子中間擺著的一套超級巨大的設備牢牢的吸引著。
這套設備,正是陸遊和沈行知倆人,以及幾百名工匠造出來的第一台蒸汽器。
因為是第一次製造,為了避免出現任何問題,倆人並沒有選擇鋼鐵進行製造,而是完全按照洪秀的圖紙,采用了全銅製造。
正是因此,整套設備此時在太陽光下閃著熠熠的金光。
有了劉禪提供的圖紙,再有大宋的冶煉技術作支撐,陸遊和沈行知倆人還原圖紙的過程之中,並沒有遇到什麼特殊的困難。
但就算是這樣,也耗費了近兩個月的時間,同時也花費了近四十萬貫。
今天正是第一次試機的時間。
試機的過程,也相當的順利。
隨著鍋爐開始加熱,蒸汽器順利的從院外的河道之中順利的抽出水來,而且效率足足抵得上十幾個壯漢全力勞作之時,劉禪激動的淚都快下來了。
相父不愧是相父啊。
當年相父親口說過,大漢配不上洪秀,如果他能晚出生千年,必將閃耀整個宇內之時,自己其實是非常不忿的。
可是,現在他親眼看到了。
陸遊和沈行知倆人造出來的蒸汽器,與洪秀當年在成都造出來的那一台,外觀上幾乎一模一樣。
但是,效率卻提高了好幾倍不止。
一台機械,頂得上十幾個壯漢的全力勞作。
而且,這個設備可以無休無止的工作,但再壯的壯漢也不能不休息。
如果把時間拉長的話,這一台設備,至少能抵得上幾十個人。
甚至,上百個人。
華夏曆史上,甚少有如此高效的機械設備。
能達到這樣成就的人,誇一句閃耀整個宇內,確實不為過。
而自己從大漢來到大宋,時間正好跨過了千年。
相父,真是神一樣的人物啊。
劉禪在為自己的相父而驕傲的同時,高軟軟同樣是激動的手腳不由自主的發抖。
目前她還沒看出來,這個巨大的怪物到底該怎麼樣變成一輛車。
但是,她馬上就看到了這玩意兒的另一個用處。
她手裡什麼最多?
除了錢之外,就是礦山了啊。
而礦山上,永遠都避免不了一個問題。
抽水。
要是把這個東西帶到自己的礦山之上,那該省多少事兒,又該提高多少效率啊。
而效率對於她來說,就是更多的錢。
一想到這裡,她就想馬上下訂單,讓陸遊和沈行知倆人啥也彆乾了,就專心給她生產這個蒸氣器。
她要在最快時間裡,讓她所有人礦山之上,全都用上這些東西。
而趙鼎此時的想法,幾乎是與高軟軟一樣。
因為,朝廷手裡的礦山,比高軟軟手裡還要多。
至於嶽飛、張浚和韓世忠三個人,則是在自己的腦子裡麵拚命的想,這個大怪物到底要怎麼樣才能變成一個車。
因為提出來這東西,最初的目標就是用來驅動風箱,作為車子的動力。
而與他們幾個人的驕傲、激動、好奇不同,陸遊和沈行知倆人,看著眼前正在平衡運行的蒸氣器,卻是一臉的惆悵。
或者說,又喜又愁。
喜的是,他們之前想的太複雜了。
他們最初的設想,是利用這個東西來驅動風箱,為他們預想之中的車子提供動力。
但真把這個東西造出來之後,他們發現自己完全想多了。
這個東西再加上一套曲軸連杆,直接就可以驅動輪子跑起來,壓根就不再需要他們的那一套設計。
至於曲軸連杆,對於大宋來說,更是成熟的不能再成熟的技術了。
連富家小孩子的玩具上麵,用的都有這種技術,實在是沒有任何的難度。
如果他們願意的話,現在就可以把這個蒸汽器,變成一輛車。
但讓他們愁的是,他倆在這個東西運行起來之後的第一時間就發現了,這東西的效率,比他們想象之中,要低的多。
其實在製造的過程之中,他們就意識到了,這個所謂的蒸氣器,其實就是另一種形式的風箱。
隻不過,他們現在使用的風箱,是由水力作為動力。
而這個蒸氣器,是使用熱水燒開之後,產生的蒸氣為動力。
蒸氣為什麼能像水一樣作為動力,他倆其實並不太明白。
但這對於他們來說,並不重要。
隻要這個東西能用,他們便拿來用便是。
至於其中的原理,可以留到以後慢慢兒研究。
隻不過,在製造的過程之中,他們還是發現,這個蒸氣雖然與水力一樣,都可以被使用。
但他們工作的方式,卻並不一樣。
最明顯的區彆,就是利用蒸氣作為動力之時,鍋爐裡麵的蒸氣每推動一次風箱,就必須要等他涼下來之後,再次加熱,才能再一次推動。
而不能像水力一樣,可以連續的反複推動風箱。
如此造成的結果,就是這東西運行過程中,不僅浪費了大量的燃料,還浪費了大量的時間,效率被大大的降低。
這個問題他們在製造的過程之中就已經發現了,但並沒有搞明白原因,也沒想到解決的辦法。
當時倆人都寄希望於,是自己還沒有吃透洪秀的圖紙。
說不定,等全部造成了之後,這個問題自己就能解決了。
但是,現在東西已經造出來了,倆人卻發現這個問題仍然存在。
他倆內心都知道,目前的這個蒸氣器,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的使用價值,但終究算是個半成品。
按理說,應該回爐重造,直到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可是,劉禪已經激動的喊著要給他們賞賜了。
而高軟軟也興奮的喊著要給他們下訂單。
包括嶽飛等人,也是一臉欣慰的看著他倆。
很明顯,所有人都對這個東西非常的滿意,對他們倆也非常的滿意。
作為一個成熟的官員,這個時候絕對不能掃了大人物的興致。
按著大人物的意思,把功勞裝進口袋裡,才是正確的做法。
至於改進的事兒,可以以後慢慢兒來。
如果改不成,那就什麼都不提。
如果改進成功了,那就是另一份功勞。
此時的倆人,一臉糾結的對視了半天,還是沈行知先耐不住性子了。
“大人,我們現在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