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沈行知自從搞出來四輪馬車之後,就進了工部。
但他跟陸遊不一樣。
陸遊在研究火炮的同時,他還在參與整個軍器監的管理。
這不僅與他個人的意誌有關,也與嶽飛和趙鼎對他的培養角度不同。
在他們的計劃裡,陸遊將來是要出將入相的。
他們可沒打算,真把陸遊完全當個技術官僚來用。
但沈行知不同,他對於管理之類的工作,完全沒有任何的興趣。
他的關注點,永遠都在那些設備上麵。
因此,他就完全成了個技術型官員。
因為有嶽飛的特殊照顧,他每年都有用不完的經費,手裡還有用不完的工匠。
他每天的日常,不是在想辦法優化他的四輪馬車,就是在搞彆的東西。
以至於,他每天把自己搞的臟兮兮的。
在彆人的眼裡,他就是個傻子,但他自己卻每天樂在其中。
因為這事兒,逼得他爹無奈之下,都開始練起了小號。.
也正是因為他每天都沉浸在這些機械之中,他在不斷優化四輪馬車的同時,早就已經開始琢磨著想要搞一個更快的車了。
他剛才所說的,在路上鋪設軌道,讓車在軌道上跑,就是其中的一個方案。
而且,也是目前他能想到的最好的方案。
甚至,他已經小範圍的作過難,確實是有效。
隻不過,他一直在忙活在一個要人有人,要錢有錢的環境之中。
而且,軌道車的想法,也隻是初步的難證之中。
成本?
這倆字兒到目前為止,還完全沒有進到他的腦子裡。
但這會兒當著眾人的麵兒說出來之後,他才突然意識到了這個東西。
先不說鋪設鐵軌需要多少錢,僅僅是每天刷在上麵的油,就是個天文數字。
當然了,這個問題其實也不是他自己意識到的。
而是因為,他看到趙鼎的臉都綠了。
看到趙鼎那一副快要吃人的表情之時,他才突然意識到。
如果真這麼乾的話,趙相恐怕支撐不了幾天,就要破產了吧?
自己隻把精力放在了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案上,卻沒考慮到成本。
失策啊!
但是,正在他想著怎麼補救這個問題之時,卻聽嶽飛哈哈笑道:
“你這個鋪設鐵軌的想法,可有驗證過?”
聽到嶽飛這麼問,他便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回元帥,下官鋪設了一個二裡長的鐵軌,簡單試驗過。
速度能達到四輪馬車的兩倍。”
一聽他還真的試過,嶽飛馬上就是眼前一亮。
然後,他就扭頭看向了劉禪。
“官家,臣建議加大實驗的規模。
如果真的可行的話,可在幾個重要的要塞之間,鋪設鐵軌,加快物資以及人員的轉運速度。”
聽到嶽飛這麼說,劉禪大手一揮。
“這事兒屬於軍事範疇,你自己看著辦。
隻要不是沒錢了,不用問朕。”
劉禪這麼一說,趙鼎張嘴就想說話。
但是,劉禪直接就把他給攔住了。
“趙相你打住,朕知道你還有錢,彆想忽悠朕。
哼!”
劉禪說完了之後,直接把臉往一邊兒一扭,不看他了。
對於自己的出師未捷身先死,趙鼎那叫一個鬱悶。
官家最近不好忽悠了啊。
而嶽飛看著吃癟的趙鼎,強忍著笑意扭頭看向了沈行知。
“那你回去之後,就繼續驗證你剛才所說的想法。
如果確實可行的話,就在京城和雄州之間修築第一條軌道,用來加快兩地之間的糧草以及人員運輸。”
聽到自己的想法終於有了大麵積驗證的機會,沈行知激動的回道:
“下官遵命!”
隻是,應下來之後,他又有點兒底氣不足的說道:
“隻是......”
“隻是什麼?”
“隻是這個成本,尤其是建成之後的維護成本......畢竟想要鐵軌完美運行的話,少不了往上麵刷油。
這個成本恐怕.......”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直接被嶽飛給打斷了。
“隻要軌道車的速度確實能達到四輪馬車頂峰速度的兩倍,哪怕成本再高,也是值得的。
畢竟,兵貴神速。
戰爭來臨之時,哪怕多爭取一天的時間,其價值都是無法衡量的。
所以,你不用考慮成本的問題。
隻需要考慮怎麼樣安全、快速的讓這個軌道車運行就好。”
嶽飛說到這裡,沈行知徹底放下了心。
“元帥 放心,下官絕對不會辜負您的期望。”
他的話說完了之後,嶽飛便馬上問道:
“你剛才說除了在路上鋪設軌道之外,還有第二個辦法能讓車輛運行的更快?”
“是的元帥,下官的確想到了第二個辦法。”
“什麼辦法?”
“為車輛找到新的動力。”
“新的動力?”
“對!
咱們目前的車輛,無論是人力車,還是牛車,或者是馬車,儘管速度各有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就是作為動力來源的人、牛或者馬,都是需要休息需要進食的。
無論行進期間跑的有多快,一旦停了下來,速度直接歸零。
目前咱們采取的應對辦法,便是輪流出力來拉動車子。
但再怎麼輪換,也不可能讓車子無休無止的跑下去。
所以,下官便想著,如果我們能找到一個不用休息的動力來源。
哪怕他稍微跑的慢一點兒,隻要能一天十二個時辰無休無止的跑,那一天下來跑的總路程,也同樣不少。
甚至,還要多的多。”
沈行知的話說到這裡,在場的人都是眼前一亮。
“天才,確實是個天才的想法。”
嶽飛這邊剛剛誇完,劉禪就趕緊問道:
“那你想到合適的動力來源了嗎?”
看到劉禪激動的樣子,沈行知也一下子激動了起來。
狠狠的捏了捏拳頭,又深呼吸了好幾次,讓自己冷靜下來之後,他才拱手回道:
“回官家,臣確實想到了一個。”
“哦?
是什麼?
快說?”
“回官家,臣臣到的是......風箱。”
聽到風箱兩個字兒,在座的全是一頭的霧水。
風箱他們熟的很!
這玩意兒還有個名字,叫做鼓風機。
自夏朝開始,就已經有了將鼓風機應用於冶金的記載。
到了大漢之時,便已經有了水力的鼓風機。
到了大宋,鼓風機的技術相比於前朝,更是有了長足的進步。
可是,這玩意兒跟車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