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進口縫紉機(1 / 1)

推荐阅读:

“真好看!”

趙明秀眼睛亮了起來,她忍不住起身,接過女包,仔仔細細的看了看,越看越喜歡!

“這是序號。”

謝昭又笑著將標簽頁翻給她看。

“這一檔的女包,標簽頁是最頂尖的女工做的,更精致,更漂亮。”

果然。

趙明秀看出來了區彆。

她終於不掉眼淚了,臉上露出了笑容,拿起包,愛不釋手的比了又比。

“嫂子,不瞞你說,要不是師哥托我,這包啊,我是真不舍得拿出來。”

謝昭衝著趙明秀笑了笑。

又扭頭看向葉湘南,“師哥!還不過來瞧瞧,這包和嫂子配不配?”

葉湘南得了由頭,趕緊過來,借著機會猛誇了一番。

“明秀,這包可真漂亮,真適合你,比上一個女包還適合呢!”

他好話說了一籮筐,總算是將趙明秀的臉色哄得開心了不少。

話說到最後,趙明秀已經將包背在了身上,愛不釋手都舍不得拿下來了。

越照鏡子越喜歡。

“那就這個包吧!”

她笑道。

心情緩過來,趙明秀也明白了,這是眼前的青年給自己找的台階。

當下她看著謝昭越發欣賞。

葉湘南鬆了一大口氣,而後給兩人互相做了介紹。

“原來是周老師的學生!”

趙明秀看著謝昭眼睛裡的讚賞越發濃鬱。

“這個女包是你利用關係調過來的吧?我很喜歡,謝謝你!”

趙明秀邊說著邊去結賬。

三人剛好一起出來,眼見著到中午了,葉湘南為了表示對謝昭的感謝,非得拉著他一起吃飯。

三人進了國營飯店。

趙明秀點了一桌子菜。

她今天買到了一個喜歡的女包。

心情也跟著開朗,明媚不少。

葉湘南也鬆了一大口氣。

最先上來的是涼拌黃瓜。

葉湘南吃了幾筷子,然後給謝昭還有自己都倒了一點酒。

“你什麼時候去上課?”

葉湘南問道:“老師最近在研究機床,有好幾個工廠的機器都壞了,年底要趕貨,天天催,他正忙得焦頭爛額呢!”

“你天賦高,悟性好,老師教的你肯定能聽明白。”

葉湘南說著,歎了口氣,顯然有些挫敗。

謝昭頓了一下。

“說明書呢?”

這年頭,國力不發達,基本上先進的機器都要靠進口,更彆提一些生產線了。

國內生產能力實在是落後。

而跟著機器一起從國外進來的,應該還有說明書。

謝昭也是看多了說明書才悟出來的道理。

很多時候,機器出了問題,能夠自學看說明書排查。

葉湘南作為周進深的學生,調參數修機器,應該難不倒他吧?

“說明書?”

然而。

聽見謝昭的話,葉湘南露出了一種極其古怪的神情來。

“你是說那些和磚頭一樣厚的說明書?全英文的?”

他嘴角抽了抽,“你未免也太看得起我了。”

謝昭:“……”

他想起來了。

那些說明書,全都是英文翻譯,很厚重,對於當下國內的人來說,絕對是天書。

而謝昭呢?

他原本英文底子就強,而魏慶之給他的時候,已經提前翻譯過了,一些生澀詞語,他都會額外標注出來,確保自己能夠看懂。

要是魏慶之實在是忙,林暮雨也會幫自己先看一遍,將她能翻譯的英文全都過一遍。

總之。

最後到了自己的手裡,謝昭閱讀起來完全沒有生澀感。

“咳咳!”

謝昭猛地嗆了一下。

“我禮拜一就去上課!”

他笑著打了哈哈,又趕緊給葉湘南倒了一杯酒。

三人吃完飯,謝昭告彆兩人,去大觀區查看廠子進度了。

大觀區。

馬成達正在指揮收尾工作。

三座廠房之間已經打通開來,院子裡翻新,種了一些景觀花草,裡麵更是重新粉刷,桌子,凳子,還有一些工作台,電路等等。

全都重新整理了。

“你看看,還有啥地方要整理的,我都一並讓人弄了。”

馬成達扭頭,對謝誠道。

謝誠想了想,指著地麵道:“這塊,從這頭到那頭,五米寬的位置留出來,到時候放機器。”

“羊城那邊有一批新的機器過來了,到時候就放在這裡。”

馬成達點點頭。

他又找了人,指揮著將壓在通道上的桌子椅子搬開。

工人都是附近找的。

工錢要的很低,一些附近的老百姓們,在經過王友飛的動員之後,甚至自發過來幫忙。

謝誠過意不去,提出要給補償。

然而他們卻一分都不要。

“咱們王區長說了,幫你就是幫咱們自己!反正閒著也是沒事兒,過來幫幫忙唄!”

“就是!人多熱鬨!到時候開廠了,咱們就能在家裡頭乾活兒了,我媳婦兒也會做衣裳!做得可漂亮了!”

“對!我就在旁邊擺攤兒,賣點早點!總比天天往江城裡頭跑好!”

……

一張張笑臉淳樸熱情。

他們的眼睛裡真誠而清澈。

這是這個年代,大部分人的底色。

“哥。”

謝昭喊了一聲。

謝誠回頭,“來了?”

“嗯。”

謝昭問了一下工廠的情況,謝昭帶著他走了一圈,而後兩兄弟找了個門檻兒坐了下來。

“機器找得怎麼樣了?”

謝昭問道。

而提起機器,謝誠稍稍正色了不少。

“我最近,的確得到了消息,是在人力市場那邊聽說的。”

謝誠認真說道。

人力市場。

最是魚龍混雜的地方,而正是這樣的地方,才最容易打探消息。

近些年來,服裝類興起,單單是江城,大大小小的服裝廠就冒出來了幾百家。

每年都有淘汰倒閉的,然而每年也都有新開張的。

國內如此,國外就更不用說了。

而市場需要,那麼機器的更新換代,尤其快。

最老式的縫紉機,以西湖派和上海牌為代表,腳踏的,適合單人,家用,平常做手工活兒。

要真說做衣裳,效率實在是夠不上。

隨著年代更迭,電用縫紉機早就出現在國外市場。

這種機器做衣裳很快,效率比普通人的縫紉機要快上一倍。

也不容易出故障,耐久,經用,極少出現卡線的情況。

小打小鬨的服裝廠就算了,而謝昭如果想要將服裝廠做大做強,打造成全國知名品牌,那麼這電動縫紉機,必不可少。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