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抗戰之紅色軍神 > 344章 三十年代的最後一個冬天

344章 三十年代的最後一個冬天(1 / 1)

推荐阅读:

344章 三十年代的最後一個冬天

344章三十年代的最後一個冬天

中國雖然從地理位置上看,屬於“北半球”,但中國似乎沒有一點北半球國家的氣魄。後世的“南北對話”,中國隻能是居於“南方”,後世呼籲“南南合作”,實際是指發展中國家之間要相互合作。

直到武愛華穿越之時,中國也沒有擺脫這種“角色定位”,再加上中國傳統的農耕文化的影響,因此,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國,基本上沒有什麼“海洋戰略”,不要說在大洋裡乘風破浪,就是家門口的幾個內海以及內海中的島嶼,也時常被人上門欺負。

可以說,雖然後世包括普通民眾在內的中國人,都認為自己的國家是個“大國”,但卻沒有人認為是個“大國公民”,因為中國人隻要走出國門,就會受到這樣那樣的製約。有些因素不談,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中國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國家,在自己一畝三分地上,實力還算不錯,譬如陸軍就比較不錯;但在世界共有的舞台,譬如幾大洋上,幾乎難以見到中國的力量。

這種情形的出現,與當時的國力不強有關;但與國家的“戰略”更有關。如果說因為什麼主義的問題讓全世界都來圍堵中國,那麼,蘇俄呢,彆人為什麼敢在世界上叫板?

其實,除了蘇俄的實力強大之外,可能與“戰略”有關。蘇俄人不但特彆重視侵占陸地,同樣也喜歡縱橫海洋。隻要認真研讀俄國的擴張曆史就知道,這個幾百年前的莫斯科內陸的小公國,經過幾百年的努力,硬是獲得了北冰洋、黑海,以及太平洋的出海口。

也是因為這些想法與理念,武愛華在實力初具之後,不喜歡在國內用兵,而是將軍事戰略放在整個世界範圍內來考量。而《北極光計劃》隻不過是武愛華全球戰略中的一個方麵而已。

……

與芬蘭簽定“友好互助條約”之後,僅僅三天時間,第一艘萬噸級商船滿載著軍事物資就從廣州出發,直發赫爾辛基去了。

當芬蘭收到這些軍事裝備後,武愛華相信,在即將到來的“冬季戰爭”中,蘇俄的日子將比曆史上更慘。

1939年10月,德國和蘇俄共同瓜分了波蘭之後,世界局勢陷入了詭異的平靜狀態。雖然英、法等國已經向德國宣戰,但實際上是宣而不戰。

德國不是不想再進攻,而是要將波蘭消化之後再進攻;但蘇俄卻不顧是否消化了波蘭,而急急忙忙將槍口對準了芬蘭。

芬蘭雖是小國,但他的總統曼納海姆卻是一個極其英明的領導人。從蘇俄提出要求交換國土的那一天起,曼納海姆就知道芬蘭與蘇俄之間的戰爭不可避免。

曼納海姆一麵在國內加緊征召士兵備戰,一麵向國際社會尋求援助,但是,德國因為與蘇俄簽訂有秘密協定,不能公開支持蘇俄,而英法兩國則附加了很多另外的想法,雖然多少也有一些援助,但這些援助到來的時間卻已經是1940年2月,而那時芬蘭已經彈儘糧絕,無力再戰了。

東方中國的援助,雖然也有這樣那樣的條件,但整體上卻比英、法兩國溫柔多了,完全在芬蘭政府承受的範圍之內。

1939年11月12日,蘇芬談判破裂。

同一天,中國的萬噸級商船“平安號”抵達赫爾辛基。

1939年11月30日,蘇俄軍隊23個師共45萬人突然從三個方向攻入芬蘭,並迅速抵達芬蘭著名的國防線曼納海姆防線。

這場戰爭的開局與曆史上完全一樣,蘇俄軍隊遭到了芬蘭軍隊的頑強抵抗,並讓其損失比曆史上更加慘重。

在冬季戰爭的最初一個星期,也許是因為各戰線指揮官不喜歡陌生的武器,芬蘭軍隊並未動用來自中國的裝備。

當時間推移到12月下旬,雙方事實上忝襲擾戰後,經過中國閃電特種部隊教官緊急培訓的一個芬蘭偵察營,開始進入深入前線對蘇俄之補給線、兵戰、士兵營地等進行襲擾。

而僅僅過了三天時間,這個偵察營陸續傳回的戰報就讓這些驕傲的芬蘭軍官低下了驕傲的頭顱。750人的偵察營,連續作戰72小時,擊斃蘇軍4700餘人,炸毀或燒毀蘇軍坦克75輛,彈藥物資1200噸,還狙殺了1名蘇軍副軍級指揮官和1名正師級指揮官。而芬蘭偵察營隻付出了17人的生命。

因為時間很短,來自中國的教官不可能像訓練中國特種部隊那樣去訓練這群北歐大個子,基本軍事技術是無法教的,他們更多的是教了一些隱蔽、化妝、突擊、潛伏、撤退、掩護、狙擊等方麵的戰術而已。整個培訓時間也不過才三個星期。但效果,顯然是十分明顯。

也就在這三天時間,從中國購買的“鷹龍1型”開始升空作戰,麵對蘇俄96架轟炸機和48架戰鬥機的強大隊伍,緊急起飛的芬蘭空軍控製著48架“鷹龍1型”向蘇俄空軍迎了上去。當時,芬蘭空軍從戰術上來講,已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空軍,他們采用的四架機編隊戰術大大領先於三機編隊,並後來成了二戰空軍的主要戰術編隊。

這場爆發在赫爾辛基上空的空戰,後來成了二戰空中戰史的一個經典戰例,由於芬蘭飛行員與中國戰鬥機的完美結合,不但將入侵飛機全部攔在了赫爾辛基之外,還以自身損失10架飛機和4名飛行員的代價,將來犯的144架蘇俄飛機全部擊落,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蘇俄飛機被打得臨空爆炸!

至此,芬蘭總統和軍隊最高統帥曼納海姆才下達命令:部隊全部換裝中國裝備;同時,各級偵察部隊必須輪流接受中國教官的培訓。

雖然北歐的冬天氣候嚴寒,但這個冬天卻不太冷。不止是蘇俄和芬蘭之間打得熱火朝天,就是其他歐洲小國也在忙著“備戰”,因為,誰也不知道德國的鐵蹄什麼時候就踏上了自己的國土。

德國閃擊波蘭,以及蘇芬戰爭的開打,讓中國的這個冬天也忙了起來。

這個“忙碌”首先是由德國引起的。出於人道主義或其他原因,德國在進攻波蘭之時,就從中國緊急訂購了一批價值500萬美元的藥品與藥械;同時還訂購了一批保存時間可達2年的軍用罐頭食品。

緊接著是芬蘭與中國簽訂了天量與軍火與物資訂單。

緊跟芬蘭背後的,則是蘇俄的藥品與食品訂單。對於來自蘇俄的訂單,國防軍高層還過爭議,有人說既然國防軍未來的戰略目標是蘇俄,為什麼要向他們出口物資呢?

武愛華的決定是:可以向蘇俄出口藥品、藥械、食品、紡織品以及其他工業製成品,但拒絕出口原料、燃料、軍火以及技術。這個道理非常簡單,前者可以賺錢,又帶有人道色彩;而後者的出口則有可能養肥了敵人從而給自己找麻煩。

如果說,這個世界在二戰中有一個國家麵臨亡國之災時,武愛華可能同情,可能伸出援助之手的,這個國家一定是德國。至於蘇俄或其他列強,如果真的被德國滅亡了,武愛華不但不會去救,而是絕對要落井下石的。

除了向歐洲的出口業務突然忙了起來外,中國的進口生意也同樣忙碌了起來。從1937年開始,中國從美國、英國、南美、澳大利亞等國訂購的大量鋼鐵、石油、礦石等物資,都到了“交貨期”,這些大宗工業品和原材料,源源不斷地運到中國港口,然後又被鐵路、公路運輸到各自的目的地。

而與此同時,中國繼續在世界各大出口商處下訂單,這些訂單多是19401941年交貨的。

這是最後的撈錢機會。歐洲還未大打,物價雖然有所上漲,但上漲幅度非常小。一旦德國開始向丹麥等西歐國家用兵,物價將絕對會坐上火箭般瘋狂上漲。

雖然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德國將芬蘭賣給了蘇俄,但是,德國與芬蘭的關係一直比較友好。隻是,德國因為自身利益的原因,不能公開支持芬蘭罷了。

武愛華對芬蘭伸出橄欖枝,讓希特勒很高興,因為武愛華做了他想做卻不能做的事情。為此,希特勒讓裡賓特洛甫既向芬蘭人祝賀和解釋,又向武愛華釋放出更大善意,甚至告訴武愛華,他準備在1940年的某些時候,進一步解決歐洲存在的問題。

也因為這些原因,受過中國特種部隊教官訓練的芬蘭偵察營的戰果傳到了德國統帥部。

“迅速調查清楚,這是不是真的?”希特勒被其巨大的戰損比給弄得有些神經質。

希特勒雖然是個偏執狂,但他在清醒的時候非常明白,德國隻有6600萬人,要想挑戰蘇俄和整個歐洲,兵力是很不充分的。這也是德國采用閃電戰的深層次原因吧。如果什麼樣一場戰役,都打成持久戰,對德國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德國的後備兵員終究有限。

戰報當然是清楚的,甚至德國駐芬蘭大使館武官還看到了原始的彙報材料複印件)。

於是,希特勒像中了五百萬大獎一樣,興奮地直接給武愛華發來了電報,請求中國特種部隊教官給德國的同行上上課。

“嗬嗬,我就知道有這一天。”武愛華接到這個電報,高興地笑了。

ps:終於補上了這一章,國王心頭踏實了,嘿嘿。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