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抗戰之紅色軍神 > 341章 日本的野望

341章 日本的野望(1 / 1)

推荐阅读:

341章 日本的野望

341章日本的野望

最後一種,說起來也算是一種古老的武器,係統出品的一種性質類似於諸葛連弩,但外型又像一把大型手槍的東西,武愛華將之命名為39式連弩。之所以叫連弩,不叫手槍,因為它不是發射子彈而是發射弩箭的。弩長23,內置6支鋼質弩箭,弩箭長11,最遠射程80,有效殺傷距離50,在30的距離上射擊準確度最好,幾乎指哪打哪!射擊時,可以連發,也可以單發。

武愛華之所以選擇一款冷兵器作為製式武器,是為閃電特種部隊、箭魚突擊隊以及各部隊偵察兵們準備的。雖然閃電特種部隊也有裝備總隊,但國防軍現在包括偵察部隊在內的特種作戰人員多了,以後的特種作戰任務會更多,裝備總隊不一定忙得過來。

事實上,對於閃電特種部隊的裝備總隊,武愛華給他們的主要任務一是研製新裝備,二是對現有裝備的改裝,使之適合特種作戰,三是根據閃電特種部隊士兵的要求,個性化地研製和製作一些裝備。

像39式連弩這樣的裝備,裝備總隊也能製作和生產,但人手少製作慢,不可能滿足全軍的需要。此時,既然係統有這樣一個可以工業化生產的特種裝備,武愛華自然要將其進行工業化生產了。

……

德國突然閃擊波蘭,並在三個星期內滅亡波蘭,給日本上上下下帶來了強烈的震撼!在日本人看來,世界上有兩支強大的陸軍,一是德國陸軍,二是大日本皇軍。世界上有三大海軍,這就是日本、英國與美國。

因此,將陸軍和海軍的實力綜合起來,德國,未必就會強過日本。

但是,德國卻以戰爭手段迅速地擁有了大部分波蘭領土,這讓日本大本營的決策者們既興奮又鬱悶。興奮的是德國這個朋友終於發動並且成功了,英法等國屁都不冒一個;鬱悶的是日本在中國的軍事行動遭到了嚴重的挫折。

德國為什麼會成功呢?日本綜合各方麵的情報,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德國的閃電戰術和裝甲集群給希特勒元首帶來了勝利。

而日本失敗的原因則是無法迅速解決中國的戰事,讓戰爭陷入了一種持久戰。即便最早提出“三個月滅亡中國”的人,在戰術上同樣沒有一個快速決戰的方案。

那麼,有沒有一種戰術可以在“三個月內滅亡中國”呢?不得不說,事後的日本還是非常善於總結經驗的。他們認為,在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都不可能在三個朋內解決中國戰事。因為石原莞爾說了一句:不考慮中國抵抗的問題,就是日本軍隊按行軍速度向中國推進,三個月也不可能占領中國。

日本大本營在充分吸取德國的成功經驗後認為:在即將到來的戰爭中,閃電戰是必要的戰術手段,而摩托和裝甲化是未來陸軍的裝備方向。

綜合考慮了各種因素後的日本,與曆史完全一樣,最終也確立了“南下”或“北上”兩種絕密的戰略方案。由於“南下派”和“北上派”的爭論比較激烈,裕仁天皇出來主持公道:“兩種方案都是備選方案,南下方案由海軍部負責實施,陸軍部協助;北上方案由陸軍部負責實施,海軍部協助。至於最終執行哪一套方案,我們還要等,要等國際形勢的變化。”

“庇下英明!”日本大本營取得了空前的一致。

但是,與德國在歐洲的行動要受製於英法一樣,日本在亞洲的行動則要受製於中國。過去,日本要對誰用兵,可以不考慮中國的因素;但現在,日本則不得不考慮,因為中國的國防軍可以擊敗日本陸軍,因為日本與中國還有很重大的問題沒有解決,如果日本正在對彆國用兵,中國突然向日本發難,日本很有可能“兩麵受敵”。

同時,曆史上的日本侵略中國,主要目的是想獲得資源以及人力,那麼,平行時空的日本則更想獲得中國的軍事技術和裝備。

因此,日本在大致確定了世界戰略之後,迅速派出代表團前來中國,希望從中國獲得更多的裝備以及資源,當然也要力爭獲得中國的技術,特彆是坦克戰車的製造技術。

這一次日本代表團來訪,因為二戰已經爆發,世界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武愛華指令外交部,可適當加大軍工產品的對日出口,但價格必須比幾個月前更高,在交貨方式上同樣采取分期交貨、前輕後重、前少後多的原則。

但日本人這次非常“真誠”地希望獲得中國的軍工技術,特彆是t24坦克戰車的技術。

“臥槽,日本人這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武愛華聽到日本人的想法,譏諷了一句。t24,作為性能良好的中型戰車,就是在整個二戰期間,都會是最先進的戰車之一,怎麼可能將技術賣給你?產品嘛,適當賣一點也未必不可以。

而且,在武愛華的大致計劃中,首都方麵軍、南方方麵軍、西南方麵軍等三個方麵軍的部隊,其作戰地域主要在南方或海島一類的地方,重型戰車根本用不著,而t12和t24這兩種戰車將會是這三個方麵軍的主力,如果把製造技術賣給了日本,到時兩軍在海島上相遇,豈不是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賣產品與賣技術是有一定區彆的。雖然日本人可以仿製,但仿製的畢竟是仿製,未必有原版技術的好,而從買到產品到仿製成功,從仿製成功到製造出完全版本的t12或t24,這期間,至少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譬如德國當時從東方前線去獲取蘇俄的t34坦克,並不是仿製,而隻是研究出一種能克製t34坦克的新型坦克,就用了半年時間。

此外,國防軍的t係列三型坦克戰車,在1938年之前,自然是按照係統出品的樣板進行生產;但武愛華入主中樞,特彆是係統全麵開放1980年代技術之後,如果武愛華還是隻按照原來的樣板或模塊生產,那武愛華等於是個白癡。

雖然名字還是叫那個名字,但t係三型坦克戰車的性能已經獲得了較大提升。譬如使用新型的裝甲鋼,提高防禦指數,譬如車身更矮更低,有利於防禦,譬如複眼觀察係統,可以將戰場全景收入眼內;譬如更先進的瞄準係統,更先進的供彈係統等。

而出售給日本的戰車,肯定是最基本的型號,等日本將這些最基本的東西吃透之後,中國的坦克戰車已經向前邁了幾大步了。

另外,中國不向日本出口,並不等於日本就無法獲得新型戰車了。事實上,日本如果願意,他可以從世界上所有國家去進口坦克戰車。

“中國還是不願意出售t36戰車以及t24戰車技術給我們?”得知談判結果的裕仁天皇,有些不甘心地問道。

“是的,庇下,中國人還防著我們。”首相近衛文麿說道。

“這是很正常的,畢竟我們與中國的戰爭才結束不久,而且還占著他們的東北。如果中國毫無保留地將這些裝備和技術轉讓給我們,日本才真的需要重新審視中日關係。”裕仁說道。

“哦,庇下,為什麼這樣說呢?”此時,近衛文麿把自己扮成了一個學生角色。

“如果中國毫無保留地將這些東西交給我們,說明他們可能有了更好的裝備和技術。那樣的話,你說我們製定的方案還能那樣嗎?”

“庇下英明。臣下認為,我們應該經常派代表團去中國,商談關於裝備以及技術貿易方麵的問題。”近衛文麿順著裕仁的意思說道。

1939年的日本,國內經濟建設以近乎瘋狂的速度發展著;與蘇俄在諾門罕打了一場局部戰爭,略占優勢,重振了國民精神;歐洲盟友德國取得了波蘭,讓日本更深入了認識到了世界的形勢以及自身的不足,再加上前一年與中國的停戰這一因素,使得日本比曆史同期經濟上更充裕,軍事上更強大,而策略上則更加理智。

到1939年底,日本陸軍,依然保持著15個軍76個師團的規模與編製,同時向中國國防軍學習,加強了對軍、師團直屬部隊的配置;但是,日本卻另行組建了5個戰車師團,其中在東北組建2個,隸屬於日本關東軍,在朝鮮組建1個,隸屬於日本朝鮮軍;在本土組建2個,隸屬於本土軍團。

為了不過刺激中國,或者為了韜光養晦吧,日本對幾大軍事集團進行了改組,除了日本關東軍這一名稱繼續保留外,日本以原華北方麵軍和華東方麵軍為基礎,組建了北方集團軍相當於國防軍的方麵軍),以原華南方麵軍的基礎,組建了南方集團軍。

在陸軍連排一級的作戰裝備上,日本忍痛增加了自動火力的裝備數量。每個班的正副班長軍曹)都配備上了日本自己生產的100式衝鋒槍。隻是,這款槍是一戰結束時的p18衝鋒槍的仿製品,由此,也可見日本裝備思想的落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