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章 遍地狼煙1
258章遍地狼煙1
2月23日,日軍第10軍第3師團完成從奉賢、南彙一帶向嘉興、嘉善一帶的移動。但第10軍第10獨立戰車旅團、第10獨立重炮旅團隻前移到鬆江,與日軍第18師團會合一起,似在固守鬆江之跡象。
23日晚6時,在湖州、嘉興、嘉善一線,就蝟集了日軍第3師團、第107師團、第117師團。其中117師團主守湖州及長興,107師團主守嘉興以嘉善,第3師團則居於嘉興背後約五公裡的幾個鄉鎮,隨時向上述兩個師團提供增援。
這樣一來,閔行、奉賢、南彙一線,則成了日軍勢力的真空區。
但是,日軍這次調兵遣將,事實上並不那麼順利,因為,他們遭到了“支那小部隊”強有力的襲擾,特彆是輜重部隊,損失相當嚴重。
23日晚7時,國防軍華東野戰軍作戰命令正式下達:
第六集團軍負責解決長興、湖州、嘉興、嘉善一線之日軍三個師團;作戰要求:全殲;戰役發起時間:24日淩晨4點。
第二集團軍立即出發,前進至海寧隱蔽待命。
第四集團軍為全軍預備隊,繼續在原地駐防。
……
國防軍三個集團軍45萬人和龐大的裝甲部隊、炮兵部隊,從廣東、福建到浙江東北,一路馬達轟鳴,車輪滾滾,塵土飛揚,聲勢十分浩大,非常符合“高調北上”的戰術要求。也因為如此,國防軍的行軍要保密是絕對不可能的了。
在廣東和福建,民眾們看到國防軍如此兵強馬壯,每個人的臉上都蕩漾著幸福而滿足的微笑。
國防軍的“風情局”,雖然其情報能力和反間諜能力非常強,但並不可能將福建境內的來自世界各地的間諜特務給一網打儘。因此,此次國防軍出兵的情報,幾乎在第一時間就擺上了各國政要和軍隊統帥的案頭。這其中,又怎麼少得了日軍的情報人員呢。
但是,不管這些情報人員多麼厲害,他們除了像普通民眾一樣,站在路邊歡迎國防軍路過以外,他們所掌握的那些間諜技能似乎都用不上。對國防軍進行滲透?這可能是世界上最難的事情,普通部隊的情況,大家都能看到,不能看到也能猜到,這種情報沒意思;特殊部隊,譬如空軍、海軍、閃電、箭魚、雷達、軍工這些部門,隻要能夠接觸到關鍵技術的崗位,每個人在進入這個崗位之前,都要簽署一份“保密協議”,要承諾保密義務,如做不到,那就不要進入。但一旦進入之後,就要履行相應的義務,譬如請假從營房中外出,至少要有一人陪同,回營區後還得寫出外出詳細經過,見過哪些人,說過哪些話,辦過哪些事,都要寫得清清楚楚,而且,另一個人也要寫,兩人寫的東西要一致。
也許有人會問,兩人串起來行不行?兩人串起來當然行,但是,國防軍並不是沒有辦法,如果每次外出都是相同的人結伴,這本身就是一個問題。
國防軍的保密工作,主要由兩個部門在處理,一個是暗的“風情局”,幾乎每個陸戰團就有1名情報員,特殊部門的情報員的比例更高;另一個則是處於明處的政治部。雖然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武愛華在部隊撤銷了“政治委員”一職,但各部隊的“政治部”卻一直保留著。政治部負責對軍隊乾部戰士進行思想政治審查,政治部的這一部隊工作隻對上級政治部負責,並不對軍事主官負責。政治部對一名軍官和考核以及軍事主官對手下軍官的考核,將共同構成這個軍官是否稱職、是否升職的重要指標。另一個重要指標則是指揮能力、領導能力以及戰功。
當然,政治部的這種考核不至於搞成紅色恐怖,真要涉及到處理一個軍官,必須要講證據講事實,必須要經過軍事法庭憲兵)的審理或三名上級軍官的聯合審理。如果被處理的軍官或士兵不服,可以向更上一級甚至向總政治部憲兵司令部)申訴。
這種綜合了後世經驗的軍隊管理體製,讓國防軍主動泄密的事件幾乎絕跡,敵對勢力滲透也成了不可能。外界對國防軍的了解,多是“遠觀”而極少“細節”。
國防軍轟轟隆隆地向長三角進軍,讓日軍情報部門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但不管他們怎樣,都無法獲得國防軍最為確切的消息。
所以,當國防軍前鋒部隊到達德清之後,特彆是國防軍主力和日軍兵力全部到達各自區域之後,中日兩國軍隊的偵察部隊,不可避免地產生了碰撞。
大戰未起,小戰不斷。這種情形,像極了“二戰”以後的世界曆史。
自20日晚三大集團軍主力全部到達德清附近之後,在野司的命令下,各主力師所屬師真偵察營、團直偵察連、營值偵察排、連直偵察班等紛紛以師直偵察營為龍頭統帥,彙聚到一起,然後按照野司的劃定的偵察範圍,乘著夜色,向日軍控製區滲透而去。
千萬彆小看這支部隊,一個師相當於擁有1個偵察營,另加3個偵察連、9個偵察排、27個偵察班,按照逢三進一炮兵、裝甲兵暫未設置偵察兵)的原則計算,一個師的偵察兵總人數相加就是4個偵察營了,3000餘人的規模,放在任何國家和地區,也是一相標準團的規模。
而國防軍三個集團軍共有15個陸戰師,偵察兵這一主動出擊,等於向日軍控製區內派出了近5萬精兵。
雖然這些偵察兵多是輕裝上陣,不能攜帶75山炮之類的重武器,但是60迫和g42班用機槍卻是標準配備。
遇上日軍師團、旅團級規模的部隊,偵察兵們也許會退避三舍,但凡大隊級以下的日軍,國防軍的這些狼崽子們,沒有不上去狠狠地咬一口的。
事實上,野司對於偵察部隊深入敵後之後遇上敵人怎麼辦的問題,給出的指示是“隨機應變,量力而行,快打快走,禦風而行,必要時可呼叫空中支援。”
“他奶奶的,這下子,有小鬼子好受的了。”不少的師長們聽到野司的這一安排,都發出了類似的感歎。
派出偵察兵戰前襲擾敵軍,打亂敵軍總署,絕對算得上是野司的神來之筆!
國防軍的火炮、裝甲明顯強於日軍,在兩軍大部隊對決之時,偵察兵的用處並不大國防軍不可能讓士兵真的上去拚刺刀),那麼,這支相當於國防軍十分之一的兵力在兩軍大決戰之時用不用,如何用,非常考驗野司的決策水平。
當然也可以不用,這是大多數平庸指揮官的選擇;隻是,武愛華手下,即便是資質平庸之人,經過幾年有意識地“訓導”,也變得詭計多端了。
因此,在野司成立時,夏中青就感覺到,兩軍正麵決戰之時,如何將各部隊的直屬力量用起來,對戰役可能會起到特殊的作用。
直屬力量,集團軍一級便有警衛團、裝甲旅、重炮旅、火箭炮旅,警衛團一般不能動用,而裝甲、重炮、火箭炮則屬於戰場決勝力量,也不能單獨使用。
師直力量就多了,警衛營、偵察營、防空營、火箭炮營、工兵營、輜重營等,同樣的,警衛營不能動,防空營要保證師榴炮團及師部安全,也不能動,工兵營要配合陸戰團行動,本來有任務,輜重營有自己的任務,也不能動,唯獨能加以利用的,就是偵察營了,再聯想到團有直屬偵察連、營有直屬偵察排,連有直屬偵察班,全部隊的偵察兵加起來,人數不少啊。
夏中青作為野司最高指揮員,隻是提出有關偵察兵應該加以使用的建議,其具體的作戰計劃,則由參謀部門去製定了。
而野司參謀長蔣百裡,不愧為這個時代最優秀的軍事家,他一聽夏中青的建議,立即就明白這裡麵大有文章可做。如果將偵察兵們用好了,國防軍無異於多了一個集團軍,甚至能起到比集團軍更重要的作用。
隨著設想的完善,蔣百裡自己是越來越興奮。天啊!5萬名戰力強悍的偵察兵深入敵占區,絕對是日軍的噩夢!
日軍如果要求得後方的安定,用5萬部隊去圍剿?或者用10萬部隊去圍剿?如果用5萬對付5萬,蔣百裡卻知道,日軍絕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如果用10萬去圍剿,這塊戰役還用打嗎?日軍有幾個10萬啊!再說,10萬就能禁錮住這些狼崽子們的手腳嗎,顯然很難。
偵察兵,在過去的軍隊裡叫斥侯,多是武藝出眾、身手敏捷、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之部隊尖兵。斥侯出馬,上官如無其他特定交待,那麼他們的固定任務就是兩個,一是向敵方滲透,摸清敵軍規模、裝備、糧草、駐地等情報,相當於“探路先鋒”;二是防止敵方向我方滲透,讓敵方摸不清虛實,或可為我軍示警,相當於“安全隔離帶”。
因此,敵我兩軍的這種小規模碰撞,是斥侯或偵察兵的宿命。
2月20日晚,野司召集各師偵察營營長、副營長們開會,布置作戰任務;21日白天,以各師偵察營為龍頭,對該師所有偵察營進行臨時整編,成立“xxx師戰時偵察團”,由偵察營長兼任團長,偵察營各連連長自動升任“戰時營長”,各師偵察兵們合編為4個營,連長不夠則由副連或排長臨時升任。
21日晚10時,三大集團軍15個“戰時偵察團”走出各師駐地,隱入江南的夜色之中,從此開始了他們在世界軍事曆史上具有創造性意義的征戰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