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抗戰之紅色軍神 > 211章 國防軍的戰略

211章 國防軍的戰略(1 / 1)

推荐阅读:

211章 國防軍的戰略

211章國防軍的戰略

211章國防軍的戰略

日軍向上海發起攻擊之時,武愛華正在閩省沿海視察岸基艦載機基地建設。聽到日軍開始在上海動手,武愛華立即返回國防軍大本營龍岩。

日軍突然大舉入侵,在武愛華的意料之中,對此國防軍也做過一些預案;但日軍選擇上海動手,卻在武愛華和國防軍高層的預料之外。再說,即便預料到了,武愛華也難以做出有針對性的措施,因為,江浙、上海至南京一線,是委員長的禁胬,不是武愛華想怎麼樣就能怎麼樣的。

可以說,對日軍大舉入侵,武愛華內心裡是無驚無喜無怒無悲,如果說硬有一種情緒,那種情緒也叫“百味雜陳”。

日軍首攻上海,打在了武愛華的軟肋上。曆史上,國軍無法守住上海,平行時空,國軍更無法守住上海,江浙一帶的民眾,一定會受到日軍的###和屠殺,這根本就不可避免,這就是中國的無奈或宿命。武愛華似乎有實力改變這一結局,但武愛華一來名不正言不順,因為他隻是一個地方實力派,二來是鞭長莫及,這也是武愛華作為一個穿越者的宿命。

雖然武愛華對上海戰局有過最悲觀的估計,但他也想像不出,國軍三個精英師,竟然隻在上海堅持了三天時間,讓剛剛回到龍岩的武愛華發出了一聲感慨:日軍變了!

日軍變了,變得不那麼驕狂,更會打仗了。日軍的這個變化,對武愛華來說,不是個好消息。

雖然國防軍也在變,原來3個集團軍擴張成了6個集團軍,空軍師擁有了4個飛行團,海軍也有了兩支能夠勉強實施遠洋作戰的艦隊,但是,原粵軍與國防軍的整編與融合目前並未完成,也就是說,國防軍的數量與規模上去了,但部隊戰鬥力卻下降了。如果再給武愛華一到兩個月時間的話,國防軍的戰鬥力將可以恢複到以前的百分之八九十水平,可惜,這個世界上又哪有那麼多如果!

海軍,雖然武愛華擁有4艘排水量達10000噸的“青龍1型”重型巡洋艦,甚至還有先進的“飛龍1型”戰術導彈,但與日本海軍艦艇相比,整體上依然處於弱勢,這樣的實力,可以用於防守,也可以用於偷襲,但正麵作戰的勝算並不大。

至於空軍,雖然武愛華的空軍已經足夠強大,甚至還可以再次擴大,但是,在這個時代,製空權並不是惟一的,空軍還不足以擔當起戰略決勝的角色。

就在這種“百味雜陳”的心態中,上海丟了,國防軍的軍事會議也在龍岩召開了。國防軍各師參謀長以上主官齊聚龍岩,參與了這次會議。

對於當前的戰爭形勢,以及國防軍的優勢與劣勢,會議很容易就取得了共識;對上海戰役之日軍戰術分析,也較容易地取得了共識,當然,後者是在武愛華有意識的“引導”之下才激發出大家的想像力的。

但是,對國防軍的應對措施,卻產生了較多的分歧。

“按兵不動,靜觀其變。”是其中一派觀點,這一派的人打的是“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的主意,讓日本人與蔣介石死磕,國防軍趁機擴軍練兵,等幾個月之後,國防軍實力強大了,可一舉將日軍擊垮,同時奠定國防軍在國家政治、軍事上的主導地位。就連華夏銀行董事長陳濟棠也讚同這一觀點。

“全麵出擊,與日對攻。”持這一派觀點的人,多是較早跟隨武愛華的人,他們見證過國防軍的成長奇跡,對國防軍百戰百勝擁有無限的信心。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以國防軍第一集團軍軍長張斌賢為代表認為,日軍在華東動手,國防軍完全可以在華北對日發動攻擊。張斌賢表示,以第一集團軍及國防軍直屬裝甲師、直屬騎兵第9師、空軍第1團的作戰能力,再加上察哈爾的幾個警備師,完全有能力對日軍駐華北各部隊實行各個擊破,從而給日軍與毀滅性的打擊。

爭論異常激烈,各派都有相當充分的理由。此外,還有一派隻是在會議上表態,武司令說怎麼打我們就怎麼打,這是典型的“崇武派”。對這一派,武愛華感其忠誠,但對其軍事能力卻不太看好。明明就是“討論”,你連自己的觀點都沒有,算個什麼指揮員?

會議開了整整一天,也沒討論出個什麼結果。第二天,武愛華對日軍戰略戰術及國防軍可能的戰略作了一個引導式發言。武愛華先提出了幾個問題讓大家思考:

第一,日軍為什麼選擇從上海進攻,日軍占領上海之後,下一步的作戰目標在哪裡?第二,目前日軍在中國大陸有四個方麵軍即關東軍、華北方麵軍、華東方麵軍及華南方麵軍,總計是60個師團,外加飛行部隊、守備部隊、憲兵部隊等,總兵力已經超過150人。問題是:華東方麵軍已經進攻上海,那麼華南方麵軍的作戰目標在哪裡?華北方麵軍會不會趁華華東方麵軍取得戰果之機對我北基地進行攻擊?第三,日本海軍中國方麵艦隊已經編成,從上海戰役看,日軍出去了相當數量的作戰艦隻,但其主力戰艦卻隱藏在海上,日本海軍的作戰目標在哪裡,我們不得不加以考慮。

提了幾個問題後,武愛華說道,“戰爭,不隻是敵我雙方既有軍事力量與部署的對抗,它還包括對敵我雙方未來的預測。此外,還要考慮政治、經濟、主客場等因素對戰爭的影響。而戰爭最終的指向,卻是政治目的與政治利益。”

武愛華這一“引導”,尤如火上澆油,讓討論變得更加熱烈,當然也引出了一些新的見解。

陳濟棠以“國防軍顧問”的身份說道,“此前,我主張按兵不動,靜觀其變,經武司令員一番講解,我才發現,那是過去地方軍閥思想在作怪,沒有將這場中日戰爭放在民族命運大決戰的高度,至少,在政治上的考量是不成熟的。在此,我向武總司令及各位表示道歉。”

鐘守富在升任國防軍副總司令後,主要負責部隊裝備與後勤工作,此前,他是主張“全麵出擊,與日對攻”的,武愛華的講話,讓他意思到“對攻”戰略是不符合國防軍實際的,至少現在國防軍還沒有與日軍對攻的實力,所以,他也表態放棄最初的觀點,但這場戰爭到底該怎麼打,鐘守富也提不出更好的主張。

第一集團軍張斌賢也扭扭捏捏地放棄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觀點,但他卻提出了一個反問:全麵對攻不行,各打各的也不行,那該怎麼辦呢?現在日軍已經占領上海,估計會繼續向南京攻擊前進,我們有什麼辦法去解救南京之危?

聽到張斌賢的反問,武愛華露出了一個輕微的笑容,這個笑容,彆人很難捕捉到,但坐在他身邊的總參謀長傅林卻無意中看到了。傅林心中一驚:難道,武總司令想去解救南京?可是,這怎麼可能呢?

要說夏中青、傅林兩人,因為北大高才生的文化底子和見識,在軍事上的進步非常神速,可在政治上,又怎麼可能與身為穿越者的武愛華相比?在原本曆史上,此時正是國g合作的蜜月期,gcd與國民黨結成了統一戰線,民族矛盾成為國家的主要矛盾,而階級對立退居次席。可是,因為武愛華的介入,曆史已經變得麵目全非,雖然gcd比曆史上的實力要大一些,但其政治地位和影響力反而要小一些了。傅林的吃驚在於,難道武總司令要與國軍並肩作戰了,這怎麼可能,年前兩方還打死打活呢!

傅林的猜測是正確的,武愛華確實有與國軍“並肩作戰”的打算。因為,武愛華深知,僅靠國軍的那幾十個德械師,根本不可能阻擋日軍占領南京,而武愛華作為一個後世的人,又深知南京大屠殺是中華民族百年恥辱之最,所以,他要竭力避免這一曆史悲劇的發生。有一個因素引起了武愛華深深的憂慮,那就是穀壽夫這個屠夫現在已經是日軍第11軍的軍長,比曆史上的權利更大,而更要命的是,這家夥的部隊正屬於華東方麵軍作戰序列,情報顯示,日軍第11軍正是上海戰役的前鋒部隊。

國防軍介入南京作戰是必然的,但如何介入,何時介入,介入多大的程度為宜,對武愛華來說同樣是個難題。

第二天上午的討論雖然熱烈,但還是沒有一個結果。事實上,武愛華如果不表態,這種討論是永遠也不會有結果的。因為,國防軍的骨乾,包括副司令夏中青和鐘守富,都是武愛華一手帶出來的,甚至對其中一些人還有救命恩。再說,國防軍曆次作戰,討論是有,但最終都是武愛華拿主意,而戰爭結果卻也證明武愛華都是正確的,至少基本麵是正確的。

而武愛華遲遲不拿主意,並不是說武愛華很為難,而是武愛華明白一點,手下的這些將校們,如果不學會在戰爭中學習,在戰爭中思考的習慣,怎麼可能擔當起在未來戰爭中的責任。

現在的國防軍似乎很強,一個集團軍5個師外加直屬部隊,至少15萬人以上;但是,在武愛華的計劃裡,這也隻是國防軍才起步時的狀況,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國防軍未來的規模絕對是現在的幾倍甚至是幾十倍,到時,像張斌賢之類的人物,極有可能需要指揮上百萬人的部隊,如果不學會獨立應付戰爭,怎麼得了?

恢複更新,斷更如此長的理由,我會在作品相關中交待。本月暫為每日12更。謝謝。)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