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六章 閱兵 序幕)
柏林最近一次舉行的大型國際性活動,還是一九三六年的世界奧林匹克運動會,記得在那次載入曆史的開幕式上,希特勒並沒有發表任何演說,他刻意的保持低調,為德國糊上一層和平友善的麵膜。納粹黨表現出的溫和與禮貌,麻痹了不少歐洲媒體和政客。
那一屆奧運會是歐洲輝煌年代的最後一抹餘暉,僅僅四年之後,一切美好都毀滅於鐵與火。
再說希特勒當時也真的沒啥可說的,因為除了那一堆納粹主義的陳詞濫調之外,前元首肚子裡實在也沒有太多的存貨。
如今徐峻站在檢閱台上,代表著雄霸歐洲的德意誌帝國,他所表現出的姿態必須符合他身負的角色。
考慮到某些來賓的身份,徐峻也不能表現的過於高調跋扈,誌得意滿是勝利者的特權,但是如果因此傷害到聯盟諸國之間的關係,這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所以徐峻在演講中刻意避開了一些比較敏感的區域,比如關於法國與英國的戰役,他隻在言辭中模糊的一筆帶過,反而極力讚揚了雙方將士表現出的忠誠與勇敢,語氣異常的誠懇,讓在場的特使們非常感動。
丹麥派出了現任王儲弗雷德裡克王子為首的代表團,丹麥王室和內閣正在努力的改變以往對德國所持有的態度,並且極力想要謀求雙方的友誼與合作。
丹麥的問題說起來很簡單,他們失去了大部分的國家黃金儲備,戰爭又嚴重破壞了作為經濟支柱的農牧養殖和漁業,各項物資儲備都已經見底,除了全麵倒向勝利者之外,他們如今已經無路可走。
比利時由新任首相萊昂.德格雷爾親自領隊,帶來了一個一百六十人的龐大訪問團,當然其中隻有少數人有資格出現在貴賓台上。
比利時王室在戰時全員被俘,雖然名義上得到了釋放,但實際上依舊處於半軟禁的狀態,這次的盛會是沒辦法參與了。
荷蘭女王返回了國內,這位頑固的老太太終於接受了戰敗的事實,因為已經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願意接受她和她領導的“流亡政府”了。
其實在英倫戰役還在進行時,她和她的流亡政府之間,就已經接連爆發了數次激烈的爭吵。女王想要帶著王室成員與政府撤退到加拿大,隔著大西洋繼續領導荷蘭國內的抵抗力量。
但是她的大臣們顯然有另外的打算,他們認為如果連英國都無法戰勝德國,那麼繼續頑抗下去是一種極端愚蠢的行為。他們認為要為荷蘭人民的未來負責,應該嘗試與德國人展開合作。
結果就在短短一周之內,荷蘭流亡政府連續換了四任“首相”,失去議會和內閣的製約,女王的權力獲得了最大的“釋放”。
現在擔任荷蘭首相的簡.德.吉爾,就是因為存在“親德思想”而被女王免職的,而這位首相的官複原職,除了向德國人表明議會的態度之外,何嘗不是向那位頑固的女王臉上狠狠的還了一記耳光。
鑒於戰爭時期的“惡劣”表現,女王的權力再一次被鎖進了保險箱,而且目前看來在她自然退位之前,荷蘭議會不準備再允許君權重新淩駕於內閣之上。
對於這堆低地國家,徐峻的演講裡沒有花太多內容來表述,他隻稍許談到了鹿特丹轟炸和比利時鄉間發生的悲劇,並對戰爭時期發生的一切表示深深的遺憾。
挪威國王此時正在柏林“做客”,於是被客氣的請上了貴賓席,反正那裡坐了一堆歐洲的王子、公主和親王什麼,相互間基本都能攀上幾分親戚。
美國駐德大使上個月剛卸任回國,新任大使人選還未決定,這次隻能由代理大使威爾森出席這次大閱兵,不過他帶來了新任美國總統杜威的親筆信,杜威在信裡向德國元首致以問候,同時表示對兩國未來的合作與友誼充滿憧憬與信心。
蘇聯大使傑卡諾佐夫興致很高的樣子,他很喜歡這樣的大場麵,莫斯科方麵非常重視這次閱兵,特意派了一隊軍事專家過來,希望能夠在這場閱兵中間探查出德軍目前的裝備水平。
而在這位大使眼裡,這次集會也是一次情報行業的盛宴,那麼多歐洲高層人士彙聚一堂,言談裡隨便漏出一語半句都可能是機密內容。
“所以此時此刻,我們彙聚在這個地方,德意誌帝國的榮耀開始的地方,腓特烈大帝、威廉大帝、俾斯麥、興登堡,以及日耳曼曆史上無數的英雄豪傑們,他們在這裡注視著我們,並且為我們獲得的勝利感到欣慰。所以,同胞們,同誌們,你們應該為自己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歡呼吧,同誌們,歡呼吧,德國人民。”
德國元首站在祭..檢閱台上揮臂頓足大聲演講,希姆萊站立在一旁熱淚盈眶,戈培爾手撫前胸一臉的激昂,這一幕讓人感覺又回到了三四年的慕尼黑廣場上,隻不過演講台下少了一個胖子,演講台上換了一位君王。
“萬歲!”“勝利!”“嗨!萊因哈特!”浪潮般的歡呼聲向四周擴賽,柏林街頭一片狂熱的景象。
一排禮炮之後,三發信號彈緩緩在勃蘭登堡門上空升起,柏林大閱兵終於正式開場。
ps:情況時好時壞,不過總算比一周前好了許多,暫時不敢過於疲勞,這一章是恢複狀態,字數不多,希望大家體諒。
這兩天要開始準備行李了,什麼都想帶走,但是重量有限製,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