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九章 轟炸
聖瑪格麗特上空的血戰如火如荼,英國皇家空軍為此全力以赴。
當倫敦的命令傳達到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司令部的時候,查爾斯.波特爾空軍中將還以為這是倫敦哪個喝醉了的混蛋搞出來的一個惡劣的玩笑。
因為此前也不乏有類似事情發生,有些愚蠢的菜鳥報務員在訓練時打出一些胡編亂造的電文,偶爾會因為操作失誤發送了出去。
但是接下來他就連著接到了戰鬥機指揮部的道丁、皇家空軍總參謀長紐沃爾以及丘吉爾本人的電話,要求非常急迫、態度非常懇切、措辭非常嚴厲,讓波特爾深切的了解到了形勢非常惡劣。
戰爭打到現在這種地步,不能不說英國皇家空軍真的是已經儘力了。不是他們不夠勇敢,而是敵人過於凶殘。
轟炸機指揮部的情況實際上比德軍統帥部所了解的更糟糕,早就已經超越了強弩之末這個詞語涵蓋的範疇。
波特爾手頭的兵力非常窘迫,在前期的英德空中絞殺戰中,大量的飛行員被抽調進了空軍戰鬥機部隊,很多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手,由於當時道丁的權勢如日中天,丘吉爾幾乎是在無條件的支持他的所有命令,轟炸機指揮部根本就沒有辦法拒絕道丁的要求。
波特爾甚至都無法向上麵申訴他的意見和看法,因為所有命令上都有著丘吉爾和戰時內閣的簽名,任何與之相反的意見都是在挑戰這些人的權威,在當時英國的政治環境中,這種行為就是在自取滅亡,哪怕你是個地位顯赫的中將。
事已至此,波特爾隻能打碎牙往肚子裡吞,情況緊急,按照丘吉爾的意思,此係危急存亡之際,英國的未來就看今晚這一錘子了。這分明是把所有的鍋都壓到了轟炸機部隊的背上。波特爾當時的心理簡直就是悲憤莫名,但是作為一個職業軍人,他必須要顧忌大局。現在他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儘一切可能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或許事後可以申訴自己的委屈,但是現在必須閉嘴。
轟炸機指揮部的效率並不高,這是整個英國官僚係統的通病,哪怕是火燒眉毛的事情。英國人依然還是要蓋上十七八道公章走完所有程序才行,否則就是違反軍規條例,就算打贏了一樣要上軍事法庭。
戰鬥機指揮部因為有丘吉爾撐腰所以獲得了一定的特權,完全成了道丁的獨裁小王國,效率倒是獲得了顯著的提高。但是轟炸機隻被丘吉爾當成是政治工具使用,當時他還沒有產生戰略轟炸的概念。在法國前線的慘重損失更是讓他對轟炸機部隊失去了信心。他根本不相信依靠這些脆弱的家夥能夠結束戰爭。
畢竟當時英國人的普遍思路還是處於一戰理論基礎上,把轟炸機視為地麵部隊的支援力量。在丘吉爾的頭腦中,轟炸機在此時的價值就是遠程奔襲德國本土,不管炸中什麼,隻要扔下炸彈聽到動靜就行。
因為這代表著英國人並沒有單純的消極的抵抗,英國人還有能力做出反擊,把戰火燒到敵人的土地上。這不但能夠鼓舞國內群眾的士氣,並且還能在國際上造成反響,消除前期一連串失敗所帶來的負麵影響。為英國獲取大西洋另一邊的支持提供一些輿論幫助。
在被趕出歐洲大陸之後,英國空軍的戰略是全麵收縮,專攻鐵壁防守,提供給皇家空軍的資源,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全都優先向戰鬥機部隊傾斜。此時英國轟炸機部隊的發展不但陷入停頓,而且還開始逐漸萎縮。
後備飛行員訓練陷入停滯,在役人員被抽調給了海岸防禦指揮部和戰鬥機部隊,特彆是後勤人員的流失非常嚴重,一些有經驗的發動機機械師被指名道姓的調走,結果導致了轟炸機養護質量的直線下降。在訓練和實戰中空中險情不斷發生。
直到最後連供應的燃油都優先配給給戰鬥機部隊了,很多中隊長索性停止了飛行訓練,反正他們也沒指望會收到什麼戰鬥任務,轟炸機機組成員百無聊賴的躺在營房外曬太陽,一些不甘寂寞的家夥開始沉迷於與婦女服務隊各位軍中之花打情罵俏,而一些胸有大誌的則開始流連於飛行員俱樂部依靠啤酒和威士忌逃避現實。
雖然每個月為了維持工廠運轉,保護軍火生產商們的利益,依然有不少轟炸機被送下流水線,但是型號卻還是那堆老弱病殘。更可悲的是因為生產材料短缺,就是那些老弱病殘都出現了簡化版本。
這些簡化版的轟炸機上大量使用了層壓板和鐵皮,甚至還有用硬化紙漿板的,工廠用這些廉價材料替換下昂貴的鋁合金,機體上必須經過弧線處理的部位因為材料延展度不夠,直接改成了直角平麵。在戰時內閣的要求下廠方在機體上加裝了不少機槍自衛火力,但是被認為除了白白增加了機體重量之外根本就沒有任何可取之處,因為機組成員就那麼多,根本就沒有多餘的人手去操縱那些玩意兒。
發動機粗製濫造的情況嚴重,增加了燃油和潤滑油的消耗,加上機體重量的增加,這些簡化版轟炸機的航程與載彈量都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而且故障不斷,最終幾乎沒有任何一個飛行員願意駕駛這些廢物,隻能扔在跑道兩旁作為擺設糊弄一下無知平民。
英國轟炸機部隊曾經雄心萬丈,戰爭初期不斷出動,遠程奔襲歐洲大陸,攻擊法國前線的德軍部隊和後勤係統。結果德國空軍給英國轟炸機飛行員上了一堂如同噩夢般的教學課,讓他們知道自己駕駛的究竟是個什麼玩意兒,在戰鬥機麵前究竟有多麼的脆弱,最終大部分學生被德國人留了堂,很多人永遠留在了那片土地上,隻有少數人獲得了結業證書,活著回到了英國本土。
自從敦刻爾克戰役之後,英國轟炸機部隊不再前往法國前線轟炸,因為這種作戰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他們隻能依靠著一堆性能完全已經不適應現代戰爭的轟炸機在夜間偷襲德國本土,靠艦隊街的頭版頭條顯示自己依然存在。
一部分新銳的輕型轟炸機被調配進了海岸防禦司令部。用來攻擊海峽中的德國運輸船和德國海軍小型作戰艦艇,這類飛機中包括了大部分的布倫海姆輕型轟炸機,幾乎一半的漢普頓輕型轟炸機和所有的費爾雷戰鬥單引擎轟炸機。最後那款飛機簡直就是個悲劇,從建成起就已經落伍的代表產品,類似案例在英國武器生產中比比皆是,反正都是閉門造車的產物。大英帝國腐朽的倒影。
當夜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部隊就如同一台老舊的發動機,折騰了很久之後才開始吭哧吭哧運轉起來。所有人都知道情況危急刻不容緩,但前期的破壞已經造成,積重難返。想要讓它恢複往日的活力,原本就不是一晚上能夠完成的工作。零件短缺,燃油短缺。人員短缺。大量故障飛機積壓在修理廠裡。哪怕被軍官拿著左輪槍指著腦袋,地勤人員也隻能攤著手表示飛機無法立即起飛,有種你打死我好了。
最先做出反應的是波特爾手中唯一能夠拿得上台麵的第六夜間轟炸機大隊,由四個一直在執行夜襲德國任務的惠靈頓轟炸機中隊構成,實際上現在這四個中隊所有飛機加起來的數量都湊不齊一個中隊了。
兩個月來他們一直在執行戰鬥任務,卻從未獲得過補充,皇家空軍總算因為他們的任務需要配給了足夠的燃油和配件,但是人員卻要他們自己想辦法補充。這簡直是天大的笑話,他們又不是開航校的。他們也想過去其他轟炸機部隊挖牆腳,但是對方聽到他們可怕的傷亡率往往扭頭就跑,最後因為接觸人太多,名聲被穿了出去,聽到這個大隊的名字,大家會躲瘟神一樣避開。
這支部隊總算沒有辜負波特爾的期望,在夜幕降臨不列顛之後,轟鳴著飛入了浩瀚的星空之中,此時距離轟炸機指揮部接到倫敦命令已經過去了一個小時,他們是第一批到達聖瑪格麗特海灘上空的英國飛機。
德軍一直擔心的英國導航台並沒有起到多大作用。因為英國夜間轟炸導航台的定向導航波束針對的是德國本土的夜襲轟炸,導航台的設置的角度和位置都經過了嚴密的計算,現在遇到目標是英國本土,這些導航台的位置就變的很尷尬了,波束角度和寬度都受到了限製,隻能勉強把飛機帶到正確的方向上,具體目標在哪裡,那還是拜托飛行員他們自己找吧。
結果這些耗資百萬建造的導航台,還不如賴歇瑙的幾個探照燈有用,後續的英國轟炸機遠遠的就能看到照亮了半邊天空的雪白探照燈光柱以及漫天的照明彈,閃光的高炮煙雲。英國飛行員就像原野上看到火堆的蛾子,爭先恐後的向著那片死亡陷阱撲去。
德國地麵防空火力讓首批趕到的惠靈頓機群大吃一驚,他們此前還從未見識過什麼叫雷達火控高炮係統,因為這在德國依然是超級先進的秘密武器,柏林的高炮群都還沒來得及配置,試生產的第一批產品全都讓那位元首調到了法國前線。不過如果他們這次能夠從這處陷阱裡活著回去,說不定下次轟炸柏林時就能再次見識到這個係統了,德軍已經在前線積累了充足的實驗數據,很快這些雷達的改進型號就能量產,並且配屬到所有本土防空高炮部隊麾下。
88毫米高炮與雷達配合起來的威力遠超過單純的一加一等於二,而是呈幾何係數的上升。以往可能需要三到五次射擊才能校準機群的高度,這次竟然首輪轟擊就直接把炮彈砸到了英國轟炸機的機群中間。這種結果是災難性的,僅對英國轟炸機機組成員而言。
德軍的最新高炮裝有自動引信裝表係統,這是一種小型的電控機械設備,外形如同帶有一個鎖孔的鐵盒子,上麵有著兩個指針表盤,顯示此時機械內的設定參數。當雷達截獲目標數據,自動把參數輸入射擊指揮儀,然後指揮儀經過計算後再通過電纜把各炮需要的射擊參數顯示到射擊表盤上,同時將引信設定參數輸入這台自動設定儀。
射擊前炮手隻需要將炮彈的彈頭引信部分塞入這個設定儀,它就能自動調整引信的延遲爆炸時間,讓炮彈在需要的時間爆炸,也就是到達目標所在的高度時爆炸。
88毫米炮彈的威力相當可怕,很多人都忘記了它的本行是高射炮,實際上死在88炮下的飛行員數量遠超過坦克手,打下飛機的總價值也遠超過被其摧毀的坦克。一直到戰爭末期,那些天之驕子們依然對這種可怕的防空武器充滿敬畏,鋪滿天空的高炮雲依然時常將他們從夢中驚醒,狂呼著88這個數字且淚流滿麵。
惠靈頓機群遭受了異常殘忍的打擊,可以想象一下,一枚高爆榴霰彈在距離飛機十米左右的空中爆炸,你與這枚殺人武器之間隻隔著一層薄薄的帆布蒙皮,你甚至都沒來得及感覺到發生了爆炸,上千片碎裂的鋼鐵殘片與金屬彈丸就已經以七倍音速的速度,穿透那層帆布掃射到布後的機械、設備、彈藥以及你的身上。
哪怕是惠靈頓這種複雜的網狀耐損結構,一樣被打得支離破碎。一瞬間就有超過十架飛機遭受重創,其中一架轟炸機從機翼後被撕成了兩截,當即就翻滾著向下墜落。另外兩架惠靈頓被彈片打中了發動機,斷裂的油管噴射出燃油,澆到了滾燙的發動機排氣管上,兩秒鐘後機翼就已經燒成了一團火球,飛行員冒著危險努力的操控著飛機轉向脫離編隊,避免發生爆炸殃及到隊友的安全。(未 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