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
縱然是達到四級文明巔峰的人,想要製造出大量強力材料還是很困難,可以造但產量不高。
正是因為如此,人類像天琴號這樣搭載殲星炮的隻有一艘,如非必要,用生產強力材料的時間去造其他同層次戰艦都能造百萬艘不止了,所以人類至今也沒去造第二艘天琴號。
也正是因為強力材料生產難度大,因此這個實驗的準備時間飛船久,足足花了人類二十年時間。
二十年時間也不過製造實驗第一階段所需耗材,是的,強力材料製造的鏡子成了耗材,畢竟打出去之後就收不回來了。
而這二十年時間裡,人類也不過製造出大概千餘個安裝好各類探測設備的鏡子。
實驗被拉開帷幕的時候,雖然不像當初天文級粒子對撞實驗那樣全人類都關注,卻也算是轟動事件了,基本上除了一些無所事事的人,都會關注一番。
不過實驗嘛,大家看關注的也不過是一個開始,當啟動儀式過了之後,普通人就回到自己平靜生活去了,因為第一次實驗的結果毫無疑問的失敗了。
人類沒有觀測到負能量存在的跡象。
而往後的實驗有需要一個漫長且無聊的重複過程,當然這個過程也需要實驗科學家不斷調整實驗參數,倒是跟以往的實驗沒什麼不同,都是用大量實驗獲取大數據,然後在進行實驗數據分析,最後得出結論。
具體自然比這更複雜,不過科學實驗基本上都是按照一套流程走的,人類都發展到四級文明層次了,自然都懂得這些。
然而往後的一次次實驗卻告訴人類,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因為所有的實驗耗材都耗光了,人類還是沒有發現負能量存在的跡象,人類沒有觀測到極化子和波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物質有被反向加速的任何痕跡。
一次次的實驗,又一次次失敗。
第(1/3)頁
第(2/3)頁
雖然大家都已經做足了心裡準備,卻仍然被這種仿佛永遠都看不到結果的實驗搞得有些心煩意亂。可就算如此,科學家們或者是人類新政府並沒有放棄,仍然在組織繼續生產新的實驗耗材,然後繼續做實驗。
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三次、三十次三百次,不行就三千次,還不行就繼續做,三萬次三十萬次都要做。
對於探索未知來說,作為一個文明有時候是很絕望的,因為大家根本就不知道繼續前進會不會成功,沒有人知道做三十萬次實驗能不能找到答案,或許做完三十萬次依舊毫無發現。
這種感覺是非常無力的,可是科研就是如此,真正研究未知可沒有遊戲中那種進度條,而是一種看不到未來的彷徨。
或許某條路是一條死路也不一定,可作為一個文明卻不知道自己正往死路上走,而且還想走通。同樣來說,有時候這條路是走得通的,隻不過運氣不好做了那麼多實驗還沒有碰到那個成功的幾率。
這就好比沒有保底的抽卡,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次連抽會不會中ssr。
大自然在這一方麵對所有文明都一視同仁。
就這樣,人類走走停停,實驗也繼續做著,以至於自稱實驗開始以來,天琴號的殲星炮就沒聽過,每隔一段時間就往黑暗星空中打出一發發‘強力材料鏡子’,有點放空炮的意思。
一次次的失敗沒有打倒人類,卻也沒能讓人類看到成功。
這實驗給人類的感覺就是永遠的無底洞,越做越讓人失望,於是在這種情況下,不少科學家終於忍不住對這種方法提出了質疑。
他們覺得這條路錯了,這麼做下去肯定沒有結果。
他們給出的理由也挺實在,大概是說所謂光速的問題。
第(2/3)頁
第(3/3)頁
眾所周知,人類其實從來沒有真正測量過光速,而我們熟知的三十萬公裡每秒的光速測量值.如果要把這個數據應用到所有物理學和天文學計算中,那就必須基於一個前提,那就是光速不變。
於是乎人類便公認了一個事實:光速不變原理。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的那樣,為了定義時性的有效,我們必須約定這樣一個事實,光速在各個方向上的傳播速度是一樣的。
因此從光學的角度出發,人類確實沒有真正測量過光的速度,而從電子學的角度出發,人類利用激光側麵計算出光速,測量的也並非光本身,這麼看來,人類確實沒有真正測量過光速。
所以人類對於光速的測量又陷入了一個怪圈,即若用光本身來測算光速,現實設備則無法測到的光的單向速度,而若是用激光來側麵計算,測量的主體又不是光本身,而用距離除以時間的方式算則必須默然光速不變為前提,然而光速不變本身就相對論的前提假設。
但這又和現在人類那些科學家提出的質疑有什麼關係呢?
當然是有的,這項實驗是說把‘鏡子’加速到近光速,就會得到負能量堆積在鏡麵上。
然而所謂的速度並不是絕對的速度,宇宙中就沒有絕對速度,都是相對速度。你一個鏡子是人類發射出去的,自然與人類現在的速度相對來說是光速,但對於鏡子本身而言,它其實是靜止狀態,如果它上邊的探測器以它作為參照物的話。
就算以其他物體為參照物,它的速度也不是光速,比如某個正在做環繞運動的行星。
如此一來,它就隻對人類來說是光速,所以就算有負能量,也隻是對人類來說是負能量的能量,對其他相對它靜止的物體而言它就沒有絲毫能量反應。
然而作為一個宇宙物理量,它不可能隻對人類有效,應該是放之四海皆準才是。由此得知,這種所謂把鏡子加速到光速的辦法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