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一切超光速武器都以曲速為基礎,這是一個四級文明武力的標準。
當然也不止曲速,還有全光學隱形技術,不過這玩意一般對手也是四級文明就沒啥用了。
反物質導彈和反物質炸彈不同,差彆在於製導。兩者裝置結構差不多,都是以物質構成大統一力場設備保存反物質然後在打擊的時候依靠正反物質湮滅產生的強大能量摧毀目標,不同在於前者多了一套製導裝置,可以在曲速過程中不斷向目標發出快子和接收快子,從而反饋目標實時位置,然後再通過本身自帶的曲速引擎調整航向,一直奔著目標而去。
不過這種武器並非最難躲避,因為它們因為實時發送快子探測的原因很容易就被發現,戰艦可以根據它的航向,針對性調整力場護盾的參數,將其引導到其他地方去。
或者也可以用攔截型曲速導彈係統去攔截,不過這種方式需要強大的計算機係統、強大的強人工智能輔助。
其實這些武器類型跟熱兵器火藥時代差不多,隻是速度、能量的量級提上去了。當然也有不一樣的,比如超光速帶來的光錐之外的各種效應。
那些效應很多都是反直覺的,遇到的時候再去想肯定來不及,所以就需要智慧生命提前預設好各種可能性。
在四級文明的戰爭裡,其實也會用到亞光速武器,但也會打上反物質的標簽,比如反粒子能量炮以及粒子能量炮。
典型的武器就是中子殺滅和中子爆滅,前者是正常的中子束掃射,後者是反中子束掃射。
這兩種武器看似名字很霸氣,但一般不會用於進攻,它們的用途更多是在近防上。
因為他們終究隻是極儘光速的亞光速武器,用來欺負四級以下文明是以打殺一片,但以打擊變超光速文明就不夠看了。
用在力場護盾被擊破後的近防掃射防禦剛剛好,兩種類型剛好可以應對各自相反物質類型的殲星炮炮彈。
光速,在力場護盾範圍區域還是很快的,可謂發之即至。
第(1/3)頁
第(2/3)頁
而如今,麵對滿天各種武器打擊的人類戰艦卻連力場護盾都不開,不……是包括力場護盾、偏振護盾、磁場護盾在內的所有護盾都不開,因為人類覺得開護盾會分散能量利用,這些用來支撐護盾的能量還不如拿來給曲速引擎集中供能,以及各種相關戰艦機動性能的部件、計算投入等。
如此就能令戰艦更加靈敏。
人類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戰艦的靈敏機動,因為第三人稱視角開戰艦模式實在太強大了。
在駕駛員們的潛意識視角裡,他們能輕易察覺到戰場上的各種情況變化、各種事件。
大到敵方戰艦的航向、轉向偏角、大艦隊整體動向,小到每一發炮彈,不論是極致曲速重力炸彈,還是帶有製導功能的曲速導彈,又或是常規速度與曲速速度都達到極限的殲星炮,都逃不過人類的潛意識第三人稱視角。
這種視角人類目前也不完全明白,人類駕駛員其實很明顯,自己所看到的視角是和彆人共享的,同時其他駕駛員也共享著自己的視角,但他們並不知道是這套設備怎麼做到的,想要弄明白,估計是需要精神意識領域的科技達到一定程度。
甚至如果他把注意力集中到快子探測器上,都能“看”到那幾乎瞬發而至的快子出現的瞬間,他有種感覺,如果天琴號機動性足夠強大,沒準連這種瞬發而至的快子探測都能躲掉。當然,那需要將注意力集中到快子探測裝置上,精力要十分集中,就可以在快子快要出現的那一刻察覺到。
這種入微的觀察是第三人稱視角的一種應用方式,當時大家造成駕駛員訓練的時候就已經注意到,不過這種方式的觀測顯然是比較耗精力的。
第三人稱視角開戰艦的強大讓人類信心十足,就現在的天琴號而言,嶽淵和其他駕駛員都清楚地看到現場的每一個彈道。
快子探測到的能看到,嶽淵和駕駛員們能看到,快子探測探測不到的也能看到。
於是乎,天琴號在嶽淵的主控下,直接提前規避可能的打擊,在曲速引擎的推動著,一頓七拐八拐,全部閃過所有打擊。
人類其他戰艦也是如此,兩千九百九十六艘戰艦完全是把閃避技能點滿了那種,輕而易舉地避過了所有槍林彈雨。
第(2/3)頁
第(3/3)頁
而在躲避打擊的同時,以天琴號為首的人類所有戰艦還能還擊,還不是費儘力氣才騰出手的那種還擊,而且在躲避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戰艦從哪個位置移動躲避,然後以什麼姿勢射擊,打到哪個預判位置……
躲避、還擊、再轉身到安全位置,一切都行雲流水。
令橙星文明吃驚的是,人類還擊打出來的曲速重力炸彈看似隨意丟出,卻剛剛好在七八秒後出現在橙星文明戰艦航路上,就好像是戰艦直接迎著炸彈撞上去的那種,緊接而來的反物質炸彈打擊也是如此。
頃刻間,進入到近距離格鬥的橙星文明戰艦一個照麵就被人類摧毀兩千多艘。
人類艦隊的打擊是如此高效,幾乎每次打擊都有效果,雖然不至於例無虛發,畢竟橙星文明還是能探測到一些曲速重力炸彈,但一批打擊下去,總能有數枚、數十枚重力炸彈恰好沒被他們探測到。
接著被很多枚重力炸彈撕碎力場護盾的戰艦就被隨之而來的反物質炸彈炸毀。
天琴號的殲星炮也在發揮它的力量,它的常規近光速加38倍曲速反物質炮彈甚至可以百發百中。
一邊是自己都打不中,一邊是自己一方的戰艦一個照麵就被摧毀近三千艘,橙星文明終於感覺到一絲不對勁。
這個人類文明……似乎沒有在逃跑?
然而幾十分鐘後,橙星文明的反應就從疑惑變成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