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第702章匚字路線
銀河係的真實情況跟人類地球時代經常看到的銀河係圖並不同,或者說,跟常人看到的圖片所認知的不同。
它總共有四大旋臂沒錯,乃是盾牌-南十字臂、人馬座-船底臂、矩尺臂、英仙臂,還有一條旋轉而形成的外臂乃是矩尺臂的延伸,人們熟知的獵戶座旋臂實際上是人馬臂的分旋臂,人馬座-船底臂的前段就是人馬臂,獵戶座旋臂往端就是船底臂。
獵戶座旋臂是加在人馬座-船底臂和英仙旋臂之間的旋臂。
而如今人類所在的位置,就是獵戶座旋臂中末段,與英仙旋臂隔著一片恒星極為稀疏的茫茫虛無空間。
星圖中所示的位置就在對麵,人類的望遠鏡能看到,卻因為恒星之間的距離太過遙遠的關係不能直接橫跨。
是的,就算是旋臂之間,也是有恒星的,那些恒星也跟銀河係中的其他恒星一樣受到銀心引力束縛,繞著銀河係中心旋轉。
隻不過旋臂之間的恒星不像旋臂範圍一般密集,它們多以單個恒星係存在,四周皆茫茫虛空,可謂前不著村後不著店。
因此人類必須得找到一個恒星較多的地方。
掉頭向銀心方向有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在如今人類的認知裡,那個方向是六級文明的戰場。
那麼要從哪裡過去呢?
本來打算啟航的人類重新展開各種儀器設備,特彆是相關天文觀測的各種望遠鏡。試圖通過實際觀測和數據庫中所存儲的銀河係星圖做對比,從而找到可能橫跨旋臂的星路。
是的,星路,用恒星鋪就的星辰之路。
人類大部分都航行在銀盤裡頭,這會對觀測造成一定影響,比如以人類的視角就不能看到銀河係全貌,隻能看到一條密集的中間大兩邊小的星辰聚集狀物,至於平常人們看到的一整個銀河係銀盤,那都是人類通過測量許多恒星的距離和位置之後,用電腦合成出來的銀河係圖,實際上人類並沒有銀河係俯視視角。
有種不知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的感覺。
第(1/3)頁
第(2/3)頁
在這樣的情況下,人類想要找到兩條旋臂之間恒星較多的連接處不可謂不難。
可以說上下左右看過去都是群星,隻不過有多、少、厚、薄之彆罷了。
因此為了找到一條可行的星路,人類決定再多出動些探測器、探測飛船,讓它們銀盤上下方向飛,以為人類提供有一定角度的俯視視角。
當然這並不容易,畢竟銀河係雖說是一扁平的棒槌狀星係,但它的銀盤厚度還是很厚的。
以銀心位置為例,那裡的厚度就起碼達到一萬二千光年左右,太陽係在的位置則大概有六千光年厚度。越往外厚度就越薄,而人類如今所在的位置,銀盤厚度大概在五千光年左右,當然人類並不在最中央,這也是向上下方向發射探測器方案可行的原因之一。
這得益於人類航行路線的選擇,為免遇到其他文明,人類一般都選擇銀盤的上端、恒星不是很密集的星路走。
那是在距離如今人類所在大概兩千光年的地方,方向恰好在人類如今的航行方向上,屬於獵戶座旋臂中末段。
經過人類多年觀測發現,那個位置兩條旋臂之間有一些稀疏恒星,是獵戶座旋臂和英仙旋臂最可能通過的地方,也是兩條旋臂之間恒星數量最多的地方,可以說是兩條旋臂的模糊連接點。
如果那裡真的可以通過的話,那麼人類想要抵達目的地,所需要走的路線大概就是一個“匚”字型。
若是把旋臂之間的虛空看成一條河,那麼人類從此刻所在位置抵達渡口就需要有兩千光年路程,再算上折返與跨越旋臂的路程,此行一共要有八千光年。
八千光年啊,這要放在之前,人類想都不敢想,三級文明一路馬不停蹄也得跑一萬六千年,當然了,三級文明不可能跨越得過去,因為恒星之間的距離限堵死了三級文明跨越的可能。
四級文明的初級階段也跨不過去,因為四級文明的初級階段航行技術隻能達到光速,也就是1倍光速曲速。在大統一力場方麵取得一次大突破之後,才具備10.079倍光速曲速的航行能力,也就是四級文明中級階段。
當然了,這些人類目前還不知道,畢竟人類一開始就直接掌握了10.079光速曲速技術,故而現在整個人類文明都認為隻要進入四級文明都能直接擁有這樣的航行技術呢!
十倍光速趕路也就是八百年,不過這隻是理想狀態。真正趕路不可能做到一路疾馳,那不現實。
第(2/3)頁
第(3/3)頁
不說曲速引擎頂不頂得住,就說每一艘艦船所儲備的能源資源就不可能支持,需要中途補給才行。
曲速航行跟常規動力航行不同,常規動力航行還能在加速達到一定相對速度值之後關閉推進去,讓艦船進入勻速運動狀態。但曲速航行卻不能,艦船想要保持光速/超光速曲速,就必須確保曲速引擎一直工作。
一但曲速引擎關閉,艦船就會從曲速狀態退出。
這一點很好理解,乃是航行技術不同所致,所以實際航行時間比理論要長得多。
話說回來,在發現這條可能的星路之後,人類文明並沒有猶豫不決,而是選擇直接他上星路趕往遠方的“渡口”,在那裡好好看看這條星路是否真的可行。
反正也是遠離六級文明戰場的方向,總是要走,故而人類自然沒有啥猶豫。
大艦隊長行星級艦船為首,帶著一大批附屬文明飛船,如同大魚帶小魚群一樣,沒入虛空中。
以人類艦隊目前的反物質儲備,一次航行最多能跑五百光年,之後隻要有資源繼續生產補充反物質庫存就可以繼續上路,這也是人類覺得自己能跨越旋臂的底氣所在。
隻要恒星之間距離不超過五百光年,人類就有信心安全跨越旋臂。
獵戶座旋臂太危險了,去到英仙旋臂也好……踏上星路後,許多人類這麼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