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第654章強相互作用力材料
當然這項技術想要真正實裝到戰艦和居住飛船上,還是需要做更多的科研投入,畢竟從理論提出到實驗驗證,再到大規模應用、批量造物都需要一個過程。
但科技文明有一個好處就是一旦掌握了某種技術就可以批量生產。
在重力勢阱理論的提出,然後到實驗驗證完成之後,人類的科學家們就已經在考慮它的實際應用。
將之用在戰艦、飛船的地板裡頭充當重力效應是一方麵,也是人們最先想到的一項應用。不過這方麵的應用還有很多難題,比如如何讓戰艦以及居住飛船、科研船、生物圈飛船如此龐大的地板都均勻地受到相同的牽引力。
這方麵可比將之應用於保存反物質難太多了,保存反物質隻需要製造一個重力勢阱,便可以將反物質保存在密閉的物資容器中,這一點實驗科學家們在用物質做實驗的時候已經可以做到,沒有太大難度,隻需要繼續提高造物的穩定性,問題就不大。
但是用在戰艦上充當重力效果的難度就成幾何倍增了,彆看是同樣的技術原理,可在不同的應用上難度也是天差地彆。目前人類想要將之應用在戰艦與各類飛船上充當重力效應,主要問題有這麼幾個。
一是重力勢阱的分布問題,也就是構造分布問題。二是如何把重力勢阱設備塞入到戰艦每層地板中,塞進去之後戰艦應該如何設計。三是重力勢阱的牽引勢能場交織的問題如何解決。
其實說起來前麵兩點並不算真正難題,最主要是第三點,人類科學家們必須弄清楚,兩重力勢阱的交織疊加的時候,它們的疊加部分會呈現出怎樣的物理現象,是勢阱場的牽引力疊加還是其他方式疊加,又或是變成混亂的重力勢阱場。
要知道重力勢阱的勢阱場能大小分布其實跟旋渦漏鬥有點像,漏洞中心收到的勢阱場大,邊沿則比較小。當然這隻是打個比方,實際上重力勢阱跟旋渦漏鬥是不一樣的,一個是三維空間向點的牽引力,一個是水平麵向中心墜落。
第(1/3)頁
第(2/3)頁
但不論如何,人類科學家們都必須弄明白兩個重力勢阱相互靠近影響會導致什麼樣的物理現象,還有三個乃至更多個重力勢阱以不同的方式、不同方位排列組合,會出現怎樣的物理現象,凡此種種都要搞清楚弄明白,如此才能放心地將之應用於戰艦飛船之上。
任何技術從理論到應用,都必須保證它的安全性,當然還有舒適性。
在如今的星際時代,因為生命基因技術的發達,人類生命個體現在也算是皮糙肉厚了,在進入超頻模式之後,基本上地球時代的各種熱武器都能用身體直接硬抗。
當然了,像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那樣的,還是能把超頻後的人類打死的。畢竟人類如今的基因改造,還是停留在肉體的人型和抗衝擊能力上,還沒有涉及到超強生物力場之類的東西,自然也扛不住重武器,即便它隻是一個原始文明的重武器。
所以對重力勢阱技術應用在戰艦上的研究,更多的還是舒適性,為的是不讓人類走兩步就感覺到自身收到的重力場的大小變化,儘可能研究出最好的搭配方案,讓人們感覺到均勻大小的重力勢阱牽引。
這是目前科學家們將重力勢阱技術應用於戰艦飛船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他們往後一段時間的工作重點。
當然不是所有科學家都去做這個,一個方麵的應用,基本上也就幾十個科學團隊、工程師團隊去做,其他的科學團隊還有另外的事情要做,畢竟掌握大統一理論所延伸出來的應用技術可不止這一個。
說起來,其實重力勢阱技術屬於力場操控研究的一個產物,也可以說是力場操控研究的一個階段性成果。
至於力場操控,則是直接由大統一理論衍生出來的一個大方向研究,主要致力於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電磁力三大基本力在大統一背景下的各種物理現象,有綜合研究的大統一力,也有各自對其中基本力單個解析然後試圖控製其中某種力的力程、作用範圍、作用強度之類的研究。
第(2/3)頁
第(3/3)頁
兩個方向的研究都會有許許多多的下級分支科技研究,而向著這些種種方向研究的過程中,則又會誕生各種相關衍生科技。可以說,力場操控研究是一個大方向,此後會有許許多多應用技術誕生於這方麵的研究中。
重力勢阱隻是其中一個較為前端的應用技術。
至於其他的應用技術雖然還沒有出現,但有一些衍生技術已經可以預見,就比如力場操控研究中的力程範圍研究,如果這方麵的研究有進展,那麼人類將可以通過大統一方程,去調控某些特定造物內部各相互作用力的力程,那樣很可能人類就會得到新的、基於大統一理論力場操控方麵研究的材料。
那是什麼材料呢?
各領域實驗物理學家、工程師們在研究這個課題的過程中就已經有人做過這方麵的科技報告。報告指出,假如人類能通過大統一力場方程做到單力的力程、作用範圍操作,那麼便可以將強力的作用範圍、力程變長,把電磁力的作用範圍縮短,達到兩種力的力程和作用範圍相互替換的程度,那樣就可以使得某特定造物表現出強相互作用力為宏觀力的物理現象。
報告指出,若是能辦到這一點,那麼人類將獲得一種新材料,他們稱之為強相互作用力材料。
按照大統一理論的力場方程描述,這種材料是可以實現的,而且它的出現是早晚的事,隻要人類繼續在力場操控方麵深耕,它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出現在人類文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