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第561章太空長廊
赤焰文明的開采團隊也不甘落後,他們開著一輛輛從人類工廠中生產的機械設備,在每顆他們負責的星球上熱火朝天地開礦。
甚至為了加快進度,他們還在人類礦區巡邏對的授意下,再次開啟了人類好久不用的氫彈開礦作業,數以億計的大當量氫彈被他們埋入地下,然後起爆,震得那一顆顆星球的地殼都翻騰不已。
甚至有時候處在十幾光年外的人類大艦隊總部,都能看到那些爆炸的光芒。
這種暴力開礦方式,也算是人類的傳統了,隻不過是達到三級文明之後它的威力得到了進一步加強罷了。這種規模的開礦爆破如果放在地球上,足以地球進入生命版本更新,甚至滅絕99%的生命都不在話下。
從單顆星球環保的角度上看,這確實是危害極大,但宇宙之中最不缺的就是星球,在宇宙當中也沒有哪個文明閒著沒事充當宇宙環保員,因此人類不管怎麼在星球上霍霍都沒事。
在這樣轟轟烈烈的大建設中,一個五指山時間悄然而過。
最為基地的人類大艦隊總部也這段漫長時間裡,得到了充足資源,做好了充足準備,新粒子對撞機的部分模塊生產在這段時間裡從圖紙變成了實物。
可以看到,在人類大艦隊生產基地附近星空,已經存放了不少新對撞機構成模塊,它們就像一根根建築用的巨大原木一樣漂浮在虛空之中,等待人類工程師的下一步安排。
從外觀上看,這些部件呈圓柱狀,確實像原木。
它們都是新粒子對撞機的中間部件,也就是負責給粒子加速的部件。這些部件都呈圓柱形,直徑一百二十米上下,長度隻有十公裡。
這樣的一部件,內部是粒子加速器的常規結構,每個部件的外部都鑲嵌有八個單獨的能量供給係統,也就是聚變能量源。
第(1/3)頁
第(2/3)頁
大家都知道,新粒子對撞機的長度將達到6674個天文單位,之所以沒有將它的模塊化加速部件造得更長,不是人類不想,而是造得太長的話,在安裝過程中容易變形。
因此它們在被運送到預定安裝地點之後,還會進行一次單個部件平整度、筆直程度的校驗。並非拉過去拚接就完事,拚接過程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其中也有很多技術難題要解決。
值得一提的是,這八個能源裝置分彆位於圓柱體頭尾三分之二處,四個重核、四個冷核。在它們附近還預留了四個磁推推進裝置的鑲嵌安裝位置,當然,目前這四個預留位置保寧沒有安裝上磁推裝置。
十公裡長度還是在使用1號合金作為主框架的基礎上才辦到的,否則隻要動一下,它都能出現不可預估的變形和彎曲。當然,十公裡畢竟不短,由於它的直徑太小隻有一百二十米,就算用了1號合金作為主框架,還是難免在運輸過程中出現擺動彎曲。
這四個磁推裝置屬於中型磁推裝置,是赤焰文明磁推小型化技術的產物之一,現在被人類用在了新粒子對撞機的各個部件上,目的自然是方便以後拆走。
那麼長的加速器,不可能光靠一個能源係統,且不說不能辦到的事,就算能辦的也不現實。原因是這個粒子對撞機真的太長了,長到光線從頭傳遞到尾部,都需要九百多個小時。
圓柱狀模塊結構每一節十公裡,人類大概需要製造九百九十八億四千三百零四萬個這樣的部件。這是何等龐大的數字,可想而知製造這樣海量的部件,所需的金屬資源是多麼的龐大。
而且這僅僅是模塊化生產部分,也就用於粒子加速過程的部件才能模塊化生產,它是加速器部分。粒子對撞機可不止加速模塊,還包括對撞點區域所需的一係列探測器,用以記錄粒子對撞時釋放出來的能量和粒子信號,這一部分可就不能模塊化生產了。
同樣不能模塊化生產的還有兩端的粒子束發生器、分離裝置等等,這些都是精密儀器。
關於對撞點和兩端的儀器設備,在設計圖上可以看到,它們所在的部位會比加速器模塊大一圈,完整的新加速器看起來就像一根兩端和中間部位較粗的長棍。
之所以設計成筆直長度,原因是這樣設計不需要考慮每個部位加速器的磁場強度,運行的時候隻管上最強的磁場給粒子加速就行。若是環形加速器,則需要確保每個部位都有固定強度的磁場強度,如此才能確保在加速器繞行的粒子束不至於來不及拐彎或者拐彎過大撞到加速器壁上。
第(2/3)頁
第(3/3)頁
直線型加速器就沒有這種問題,隻管暴力加速,讓粒子束相撞即可。
現在的太空之中,到處都是奔走的工程船,在這個階段,它們就像一隻隻螞蟻一樣,幾艘幾艘合作,一起將從工廠中生產出來的粒子加速器部件,搬運到預定位置。
太空雖然虛無,但新粒子加速器的預設位置,已經被人類以自己這個大艦隊為參考位置,提前在精確太空地圖上標注了坐標位置。
當然,這樣的運輸方式隻是其中一種方式,有一部分在生產出來之後就被安裝上推進器的,則由其自帶智能係統控製,獨自開往預設位置。之所以要分成兩種運輸方式,完全是因為人類需要評估到底那種運輸方式對新粒子加速器的加速模塊傷害最小。
得到可靠數據之後,以後就隻剩下其中一種運輸方式了。
隨著加速部件越來越多被送達預定位置,雖然還沒有立刻進行拚接組裝,但整個新粒子對撞機的雛形也漸漸出現在人們眼中。
從人類艦隊所在位置順著一節節模塊望去,這台隻造了十分之一不到的新粒子加速器看起來就像一根直插黑暗宇宙虛空的長廊,而那一節節尚未拚接起來的模塊,卻又像階梯的台階。
看到這樣的景象,有時候科學家們都感覺,那是人類一步步邁向大統一理論的台階。
目之所及,不見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