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三國:昭烈謀主,三興炎漢 > 第74章 劉曄的人生十字路口(求追讀!)

第74章 劉曄的人生十字路口(求追讀!)(1 / 1)

推荐阅读:

正如魯肅所言,劉曄作為皇室宗族,眼見漢室衰微,怎麼可能會討厭漢室?

他不是討厭漢室,隻是討厭這個不能讓他施展才華,出人頭地,不爭氣的漢室朝廷罷了。

所以曆史上的劉曄選擇了曹操,他以為這便是自己的明主。

然而聰明了一輩子的劉曄,卻做出了他這輩子最昏聵的決定。

作為漢室宗親,以曹操多疑的性格,怎麼可能信任姓劉的?

劉曄投靠曹操時,僅僅當上了一個司空倉曹掾。

也就是管理曹操所任司空官署中糧食供應的一個文官。

以劉曄的才能,曹操卻把他放進內府工作,後麵包括官渡之戰在內的大小戰役全都不帶。

放進內府,表麵看像是信任,實則就是圈禁。

曹操當時剛放跑了劉備,懊悔不已,對漢室宗親有很強的防備心理。

這一“圈禁”就是十六年,直到曹操都開始征討張魯了,劉曄才開始有真正施展才華的機會。

然而即便如此,

劉曄的許多計策,曹操都不采納。

不止曹操不采納,他兒子曹丕也不采納。

堂堂魏國三朝元老,最後落得個瘋癲至死的結局。

歸根結底,唯因姓劉耳。

劉曄不僅要麵對曹魏統治者的不信任,還要麵對社會輿論的巨大壓力。

自曹操迎皇帝入許昌後,多少人以“討伐漢賊”為名,舉起反曹大旗。

後在曹操進位丞相、魏公、魏王之時,又有多少人因為反對曹操而命歸九泉。

劉曄作為漢室皇族,身上自帶匡國輔漢的屬性加成。

但劉曄卻一心一意地輔佐曹魏統治者。

這難免要使他背上“助紂為虐”、“賣主求榮”等一係列惡名。

這自然會影響到劉曄在朝野當中的形象與品行。

曹丕一朝時,禦史中丞鮑勳就曾評價劉曄為:

——“佞諛不忠,阿順陛下過戲之言。”

可見劉曄在朝中的形象並不好。

劉曄就是在老板的不信任,同事的排擠之下,鬱鬱而終的。

史書上對劉曄的評價是:

——“以曄之明智權計,若居之以德義,行之以忠信。”

“獨任才智,不與世士相經緯,卒不能自安於天下。”

認為以劉曄的才能,如果能堅持忠信,未嘗不能成就經天緯地之功,成安邦定國之人。

最後還感歎一句:“豈不惜哉?”

不知是否在暗諷劉曄沒有選擇漢室,而選擇與漢賊為伍。

人生沒有重來的機會。

如今劉曄再一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這一次,他要如何選擇?

“我先與子敬一同在淮南購置戰船,待將能工巧匠,巨船走舸一並備齊之後。”

“再與你同回徐州見劉使君何如?”

劉曄知道自己此前多次拒絕劉備的征辟不太好,想著將功折罪。

既然劉備要打造戰船,招募能工巧匠。

他家族在淮南還有些能量,不妨幫一把。

魯肅聞言大喜:

“誠如是,則肅不辱使命矣!”

……

接下來一月時間,魯肅與劉曄都在淮南一帶四處奔走。

通過劉曄家族在當地的人脈,最後也成功購置到了兩百餘艘戰船。

其中大船有三十餘艘,中型船隻有五十餘艘,剩下全部是走舸小船。

剩下的便是能工巧匠的招募,江東一帶其實也有不少從徐州過來避禍的。

這些人都在劉曄、魯肅的組織下,紛紛表示願意重返徐州老家。

至於剩下的本地工匠,魯肅則開出了雙倍價格。

經驗豐富,技術過硬的,甚至開出十倍的工資。

無他,有錢任性耳。

最後,魯肅與劉曄滿載而歸,回到了下邳。

下邳。

此時劉備正與李翊,還有麋竺為首的權力高層,商議經費投放的事宜。

儘管魯肅那邊南下購船,以及陳登開鑿河道,花了不少錢。

但李翊還是力勸劉備再批一百萬錢下來,用來招募工匠。

千金買馬骨,百金裝刀頭。

徐州既然要組建強大的水軍,就不能舍不得花錢。

彆看麋竺家有錢,但要負擔整個徐州的各項開支,也不是他們家所能承受的起的。

所以麋竺的錢,通常是佐以補助之用。

也就是各項花銷,先由政府出錢,然後錢不夠了,再找麋竺補剩下的。

這對於麋竺而言,是可以接受的。

正當眾人商議經費具體的投放事宜時,忽有近侍來報。

言說魯肅已從江南成功購置到了戰船。

劉備與李翊皆是一驚,前者開口歎道:

“竟如此神速!”

看來他們還是低估了魯肅的人脈,土豪哥就是不一樣。

“子敬此去江南添置戰船,大是辛苦,我當親往迎之,以為其接風洗塵。”

劉備帶上李翊一起出門見魯肅。

魯肅與劉曄一同到來。

劉曄遙望見劉備,隻見他手長過膝,耳朵奇大,喜怒不形於色。

果然如子敬所言,有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心中暗暗奇之。

早早地下了軒車,靜靜在一旁等候。

“子敬,辛苦了!”

劉備上前緊緊抱住魯肅,對他讚不絕口。

“托主公洪福,肅此去江南,已購得戰船兩百餘艘。”

“其中艨艟、鬥艦近百艘,走舸亦有一百餘艘。”

“至於江湖上的能工巧匠,亦招來四百餘人。”

劉備聞言大喜,這個數量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

雖然跟隔壁劉表那一千多艘戰艦比不了,但這個數量已經令劉備感到很滿足了。

畢竟荊州本來就是魚水之鄉,劉表又在荊州經營多年。

而他初據徐州,此前陶謙又不曾重視水軍,落於人後倒也能接受。

李翊敏銳地察覺到了魯肅身後的年輕人。

這個少年人年紀看起來比自己還小,但卻雙眸明亮,精神振振,臉上有傲然之色。

一看就不是世之俗子。

“子敬此去江南購置戰場如此順利,當有高人相助吧?”李翊笑著問。

“……哈哈哈。”魯肅也笑了。

兩人交際雖不多,但卻頗有默契。

魯肅借著李翊打開的話題,順勢介紹身旁的劉曄。

“主公,此人便是您此前多次征辟的淮南劉子揚。”

“……哦?”

李翊咧嘴一笑,聲調揚的老高。

“原來這便是相助子敬的高人呐。”

話落,目光看向劉備。

大耳哥,接下來該怎麼做,不用我教你了吧?

……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