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三國:昭烈謀主,三興炎漢 > 第68章 元龍豪氣(求追讀!)

第68章 元龍豪氣(求追讀!)(1 / 1)

推荐阅读:

如果劉備賭輸了,他可能要同時跟曹操、袁術交戰。

但他選擇相信李翊,即便賭輸,無非就是一個字:戰!

“說來,先生規劃的三分天下之策,我軍將取江東。”

“……此乃魚水之地,備自徐州以來,尚無水師。”

劉備忽然提起水軍的建設。

既然他們的戰略是要向南發展,想要跨越長江,征服揚州。

沒有一支強大的水師,是不行的。

而劉備來自北地,習慣了馬上作戰,對水戰其實不甚精通。

他麾下目前倒是有一位水戰人才,便是關二爺。

水淹七軍,羽威震華夏嘛。

包括後來孫劉聯盟對抗曹操的時候,劉備當時收編的荊州水軍,都是交給關羽來統領的。

二爺這方麵確實有天賦。

不過目前二爺正幫著劉備統領和訓練徐州兵,哪裡能夠分神出來去訓練水軍。

那玩意兒是需要全天候的守著的。

何況老劉目前跟東吳那遍地的水戰人才相比,他現在的水戰人才還是顯得囊中羞澀。

“前日主公曾征辟九江人周泰、蔣欽,此二人皆為水戰英才。”

“若能將之收來,於水師建設必大有裨益。”

李翊提起蔣欽、周泰。

這二人都是九江人,在袁術的地盤上。

隻可惜袁術不能用,兩人帶著幾十個健兒去投靠孫策了。

但他們真正揚名的時候,孫策已經打進會稽了。

目前孫策剛勝了劉繇一場,正在曆陽休整,也不知他收服周蔣二人沒有。

反正老劉很早就已經派人去征辟了,該做的也都做了。

至於能不能收服這二人,就隻能聽天由命了。

正說間,有下人報說廣陵太守陳登回來了。

“元龍去往廣陵一年,今日難得歸家,我當親往見之。”

劉備與李翊一同來到館驛。

陳登在那裡等候多時,見二人來,笑著躬身作揖:

“使君,李先生,久違了。”

他的氣色比之去年好了許多。

應該是李翊幫他驅了蟲,又教了他正確吃生魚片方法的緣故。

雙眸也變得明亮有神起來。

“……嗬嗬,一年不見,元龍精神頭倒是愈發好了。”

劉備笑著拍了拍陳登的肩膀。

他本人是很喜歡陳登的。

何況陳登過去一年在廣陵乾的還不錯,壓製住了那裡的叛亂,沒出什麼幺蛾子。

李翊讚歎道:

“翊人雖在下邳,但也常聽人說起元龍你,在廣陵明審賞罰,威信宣布。”

“廣陵百姓對你是畏而愛之。”

陳登咧嘴一笑:

“這還多虧了先生保舉,當初先生曾言: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今日登已在廣陵找到了更廣闊的天地。”

說著,從身後取出兩尾活魚來。

“先生可還記得當初說過,與我共享鯛魚之膾嗎?”

“登此次回下邳,晝夜兼程,生怕魚死了不新鮮。”

沒想到這麼久了,陳登還記得當初的承諾。

這種小細節令李翊還是頗為感動的,他覺得自己在這個時代已經交到了知心好友了。

“善,正好使君也在此。”

“我三人同享鯛魚之膾,何如?”

二人皆大笑,即命庖人將鯛魚處理了,做成魚膾。

“登此次回來,一來探望老友,二來則是向使君彙報廣陵的近況。”

陳登嘴裡還含著魚膾,一麵又將一疊竹卷交到劉備手中。

過於一年,陳登除了治理廣陵之外,還丈量了這裡的土地,統計了人口。

受戰亂影響,整個廣陵大約有41萬人。

饒是如此,陳登依然為劉備帶回來了六百萬錢,二十萬石糧食。

這其中還包含了他鎮壓叛賊,收繳的錢糧。

劉備大喜過望,緊握他的手,舍不得撒開。

連連稱讚他的能力。

“備得元龍,猶勝得廣陵!”

話落,即命人賞賜陳登絹百匹、肉五十斤、駿馬兩匹,仆童十人。

就古代的行政效率而言,陳登一年時間能做到這些,不得不稱讚一聲大才。

曆史上的陳登確實在廣陵乾的相當好,把自己的影響力直接拓展到了江淮一帶。

這使得陳登一度有了吞滅江南之誌。

“元龍此回下邳,將留幾日?”李翊問。

“隻留三日,不日便回。”陳登答。

他之所以回來,一方麵確實是思念老友父親,另一方麵是想親自將錢糧交給劉備,以此來炫耀自己的政績。

“……唔,怎不多留幾日?”

劉備眼神中閃過一絲失落,舍不得陳登這麼快就要回去。

“……哈哈,大丈夫之誌應如長江之水,東奔大海。”

“使君若真有雄心,當早日發兵吞並江南,以成霸業!”

陳登雙眸璨如明星,在廣陵這一年出色的政績,極大提高了他的自信心。

劉備大笑一聲:

“元龍之誌與吾正是相合,我適才正與子玉商議進軍江南一策。”

陳登頷首:

“使君有此雄心,登自當肝腦塗地。”

“說來,我此次還為使君帶回兩人,正欲薦於使君調用。”

“哦?不知是哪兩人,快請進來。”

劉備求賢若渴,即命陳登將人帶來。

須臾,進來一名眉清目秀的文士,頗有精氣神。

“見過劉使君,見過李先生。”

文士向劉備、李翊二人行禮。

未等劉備開口,陳登先介紹道:

“此乃廣陵人陳矯陳季弼,去歲被我辟為郡功曹。”

“登在廣陵時,虧得季弼儘力襄助,不然斷不能有此作為。”

唔……

劉備與李翊相視一眼,這不正是去年李翊給老劉推薦的人才嗎?

當時李翊說陳矯就是徐州本地人,又在廣陵,應該最好征辟。

結果沒想到被陳登捷足先登了。

陳矯解釋道:

“隻因曹操加禍於徐州,矯不得不去往江東避亂,因而錯過使君的征辟。”

“還望使君降罪!”

原來如此……

劉備對此表示理解。

徐州人才是真的很多,但都因為老曹的征伐,太多人搬家跑出去避亂了。

陳矯也是其中之一,不過與其他避亂的士人不同。

他對自己的故鄉還是有感情的。

這期間,他還拒絕了孫策與袁術的禮聘,毅然決然地回到了自己的故鄉廣陵。

陳登將之用為功曹,兩人就這樣同心協力,一起治理殘破不堪的廣陵。

這份情誼著實令人感動。

……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