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三國:昭烈謀主,三興炎漢 > 第61章 曹操:“他劉備一介匹夫,哪裡來的如此膽識白嫖我!”(求追讀)

第61章 曹操:“他劉備一介匹夫,哪裡來的如此膽識白嫖我!”(求追讀)(1 / 1)

推荐阅读:

曹操大怒,拍案而起。

“我大仇未報,他劉備一介織席販履的匹夫,不費一箭之功,便坐得徐州!”

“若無我前日二伐之功,彼安得擁此大州?”

這段時間曹操脾氣極為暴躁,情緒也十分地不穩定。

荀彧與程昱皆低著頭,任由曹操發泄情緒。

“待我滅了呂布,我必先殺劉備,後戮謙屍,以雪先君之怨!”

荀彧、程昱二人皆知這是曹操的氣話,荀彧率先開口勸道:

“曹公息怒,昔高祖保關中,光武據河內,皆深根固本以製天下,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

“故雖有困,終濟大業。”

“明公本首事兗州,今若取徐州,多留兵則不足用,少留兵則呂布乘虛寇之。”

“是為舍本逐末,棄大取小,以安易危也,願明公熟思之。”

荀彧不愧為王佐之才,將問題分析得很透徹。

勸曹操一定要分清楚主次矛盾,雖然劉備白嫖了徐州,但他並不是我們的敵人。

相反,他一定希望緩和跟我們的關係,我們不應該在此時樹敵。

抓緊時間滅掉呂布,穩固好我們的兗州大本營才是正經。

“哼,若非今歲荒乏糧,軍士坐守於此,哪裡用得著看他劉備臉色?”

曹操作為一代梟雄,情緒發泄完,很快也冷靜了下來。

“不過我大軍進伐徐州之時,已將彭城、夏丘、睢陵等地儘行屠戮。”

“他劉備方領徐州不過一年,竟能迎來豐收,委實上天眷顧。”

這確實出乎曹操的意料。

曹操初次征討陶謙時,其實是陶強曹弱,陶謙當時是大諸侯。

曹操自己都沒有把握能打贏陶謙,所以出征前才把妻小托付給張邈。

隻是沒想到陶謙那麼菜,完全不夠曹操打的。

於是,曹操開始踐行他的“三光”政策,把徐州的生產力、人力破壞下降到零點。

以此來摧毀徐州的戰爭潛力。

這樣即便將來他人得到徐州,也很難對兗州構成威脅。

可沒想到劉備這廝,也不知是不是真的走了狗屎運,竟然在接手了一個連連戰亂的徐州後,迎來了豐收。

程昱開口說道:

“聽聞劉備在徐州開始屯田,興許是得益於此,方免難於歲荒。”

“屯田?”

曹操眉頭皺起,“劉備他哪來那麼多錢?徐州許多田地都是士人豪族的,劉備又如何在他們頭上動土?”

徐州雖遭屠戮,但被殺的大多還是平頭百姓。

徐州真正的士人豪族,都是有能力舉家搬遷避禍的。

就比方說被劉備征辟到的魯肅、徐盛。

還有更早一些的,張昭、張紘,步騭等,以及琅琊赫赫有名的諸葛氏一族。

按道理說,平頭百姓的減少,應該會加劇徐州的土地兼並。

劉備要如何說服這些豪強讓出土地?

“聽說是劉備的軍師李翊出麵,先後說服了徐州大族陳氏、麋氏。”

“麋家出糧數十萬石,更資貨幣巨萬,甚至連妹妹都要嫁給他。”

“……李翊。”曹操眸子凝起,“可是去歲獻策劉備追擊我軍的那個李子玉。”

“正是此人。”荀彧點頭道。

嘶……

曹操的表情更加凝重,“糜子仲為人豪氣,他出麵資助劉備倒也罷了。”

“可陳元龍乃湖海之士,驕縱之氣不除,李翊竟能將他也說服!?”

“不止如此,陳元龍不僅被李翊說服,甚至與他結為摯友,現在出任廣陵太守,南麵威脅袁術側翼。”

說這話的人,是軍師祭酒戲誌才。

他領著書卷走了進來。

軍師祭酒其實是一個虛職,嚴格意義上講是沒有太多實權的。

一直到了建安三年,才被曹操設立為正式的官職。

但它並不代表擔任此職的人地位不高。

他更像是一個公司老總的秘書。

官職聽起來不大,但影響力卻不小。

戲誌才負責掌管曹營的情報係統,李翊的身份來曆就是他在負責調查。

“李子玉此人乃徐州本地人士,師從隱士高人,因為劉備所救,被辟為軍師。”

“此前劉備追擊我軍,打擊徐州各派,琅琊收服臧霸,北海救助孔融,乃至徐州的屯田避荒,皆是出自此人之謀。”

戲誌才如數家珍,把李翊這一年的事跡娓娓道來。

莫說曹操,便是號稱王佐之才的荀彧聽了,都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從戲誌才傳回的情報來看,那李翊尚未至而立之年,一年中卻乾了這麼多事。

這誰聽了不心驚?

“不想徐州竟有此人……”

曹操站起身,背著手,深深地吸了口氣。

“如此奇才,竟為劉備所得。”

“……嘖嘖,蒼天助劉不助曹啊。”

在短暫的氣憤之後,曹操定下心神,下令道:

“繼續盯著徐州那邊,李翊有任何舉動,都要來向我彙報。”

“喏!”

……

徐州,下邳。

劉備與李翊正聯袂在湖邊賞魚。

他們很難得閒,平時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工作。

即便今日得空一起賞魚散心,嘴中卻也在聊徐州的政務。

“先生的屯田之策,初見成效,去歲徐州各縣均有豐收。”劉備讚賞道。

“這也多虧了糜家出力,還有子敬、子龍,國讓他們的不懈於內。”

“不過收上來的糧食,當要還一些給當地的豪強們。”

李翊不忘提醒,他們能在徐州如此順利的展開屯田,少不了本地士人豪強的支持。

他們讓出田地,幫忙聚攏流民,提供種子工具,中間有自願的,也有糜家、陳家出麵斡旋的。

但這些好處當然不是白拿的,政府承諾隻要迎來豐收,就將收上來的糧食分一部分給他們。

等於是政府借你們的田地,幫你們耕種。

中間如果遇到戰亂、饑荒,這些風險都是由政府承擔。

得益於如此良策,徐州的士人豪強才紛紛支持劉備的屯田。

其實按照劉備的性格,他是不願低頭妥協的。

但李翊告訴劉備,徐州本地豪強盤踞百年,不是一朝一夕能拔除的。

一時的忍讓不是妥協,而是為了將來能展開更大的宏圖。

劉備自是對李翊無條件信任,最後屯田初見成效,也證明了李翊當初的建議是對的。

不過……

“徐州連遭戰亂,百姓流離失所,蒼生困於水火。”

“如今好不容易收上些糧食,卻還要還一部分給本地豪強,委實可歎。”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