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三國:昭烈謀主,三興炎漢 > 第43章 孔融該不該救?(求追讀!)

第43章 孔融該不該救?(求追讀!)(1 / 1)

推荐阅读:

“主公觀孔北海此人如何?”

李翊問劉備道。

劉備與孔融算不得相熟,是自他救北海時,兩人才第一次見麵。

“孔北海博聞強記,奇逸卓犖,是個正人君子。”

李翊輕聲一笑:

“孔北海確實‘正’,隻可惜正的過頭了,正的有些迂腐。”

“他自負才高,誌向遠大,一心要平定亂世,匡扶漢室。”

“隻可惜眼高手低,並非治亂之主。”

孔融勸劉備接領徐州時,曾經評價袁術不是治亂之主,李翊此時卻又說他也不是治亂之主。

孔融這個人確實有才華,文章寫的好,曹丕就是他的忠實讀者。

在北海多年,各地辦學,通過推崇儒學,來教化百姓。

彆說,效果還不錯。

因為青州黃巾軍泛濫,通過孔融的努力,使許多人看到了孔融的善舉,便紛紛拋棄了黃巾軍來投靠孔融。

截至目前為止,孔融乾得還算不錯。

他覺得時機成熟了,該討伐黃巾了。

結果由於軍事指揮太拉,被黃巾軍打得找不著北。

最後隻能狼狽來找劉備求援。

“備雖與孔北海交往不繁,但久聞其長居北海,豪氣貫長虹,文章更是驚世駭俗,先生此言是否有失偏頗?”

劉備許是念著孔融幫襯徐州的舊情,幫他找了找補。

說孔融還是有很多優點的,先生彆老盯著人家缺點說。

但遺憾的是,亂世中人主的缺點就是會被無限放大。

因為下屬不同,下屬隻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好了。

但主公卻需要統籌全局,你稍微有一件事做的不夠好,就是會被人挑毛病。

李翊說孔融太迂腐了,也不是尬黑。

孔融讓梨的典故家喻戶曉。

但讓梨的背後,卻不是孔融想要強調“謙讓”,而是強調“禮法”。

孔融對禮法的執著,貫徹了他的一生,這就注定他不適合當主公。

就比方說他用人吧,那用的都是些能言善辯,卻沒什麼真本事的噴子。

而擾亂社會的貪官和惡霸,孔融是根本管不了。

不過他殺手下,倒是挺痛快的。

有一次,部下收稅沒收齊,一怒之下竟將五部督郵全部斬首。

再比如有個叫左丞祖的手下,曾提醒孔融在曹操與袁紹之間選一個站隊。

這絕對是好心啊,當時的曹操與袁紹勢力最大。

北海地方又那麼小,早點兒站隊,可以明哲保身。

結果孔融聞言大怒,大罵左丞祖是奸臣,因為在他看來袁曹都是奸賊,是不忠於漢室的。

所以就將左丞祖給宰了。

這是孔融對“忠”過於極端的理解。

而孔融對“孝”的理解,就更匪夷所思了。

有一次孔融在路邊見到一個人,在墓邊哭祭自己的父親。

孔融看半天,看不出悲傷來。

於是便認定這個人是假哭,不孝順,就把這個人給殺了。

這就是孔融對孝的極端理解。

你說人家哭自己的父親,悲不悲傷該你啥事兒?

但孔融對“禮法”過於執著了。

作為孔子的二十世孫,孔融強調的就是“孔門之後,忠孝為先”!

他不但嚴格要求自己,還要拿這種標準來要求彆人。

“先生是料定孔北海必敗無疑嗎?”劉備問。

“……嗬嗬。”

李翊彎唇笑道,“若論博聞強記,主公與我皆不如孔文舉,若比知人善任,孔文舉比主公差之遠矣。”

劉備聞言默然,孔融不會用人,以劉備的眼光怎麼會看不出來?

早在劉備第一次與孔融見麵時,劉備就已經看出孔融有很嚴重的“階級”觀念。

孔融在見到劉備的第一反應是,一個邊地武夫竟會來救我。

在孔融這個士人出身的眼中,劉備隻不過是一個靠軍功當官兒的底層人而已。

所以有人說劉備是靠宣揚自己是漢室宗親,才成就大業的,完全是無稽之談。

劉備不是靠自己漢室宗親的身份三分天下的,而是三分天下裡麵恰好有一個是漢室宗親罷了。

在漢末宗親爛大街的情況下,劉備是根本不被士人圈子看重的。

而孔融是怎麼改變對劉備的態度呢?

是因為知道劉備是盧植的學生,才改變了對他的態度。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他堂堂北海相,手下居然會缺將。

因為他必須得是從士人圈子裡邊找,又得會打仗,又得學問好,又得出身好。

按照這種標準去提拔將領,那能找到幾個?

所以孔融才會被黃巾軍收拾的服服帖帖,太史慈也瞧不上他。

像人老劉那才是真正的知人善任,不問出身。

遠的不說,就說現在,身邊的關羽、張飛、陳到。

那都是底層出身,並且確實有真才實學,未來也都建立了功業。

現在袁氏的大手伸向青州,孔融自身難保,隻能再來找劉備這個老友求助了。

而聽李翊的話,孔融必敗無疑,那劉備到底該不該救?

“若聽先生之言,我等以假道滅虢之計,解除臧霸的兵權。”

“那孔北海那邊……?”

李翊反問道:“主公想去救嗎?”

劉備一捋胡須,沉吟道:

“誠如先生所言,孔北海雖非完人,但終究是漢室忠臣,這些年在北海也是儘心儘力。”

“況其與我有舊,備能接領徐州,孔北海也多有出力。”

“今為袁氏所迫,不好見死不救。”

微微一頓,似怕李翊勸自己不要救,便又接著補充道:

“北海毗鄰徐州,按照先生之言,我們合並琅琊的目的,本質上是為了減輕徐州北部的壓力。”

“若能夠保住北海,以北海為倚仗,則琅琊無憂,徐州北部也可安定。”

“先生以為如何?”

嗬嗬嗬。

李翊牽唇笑道:

“主公所想雖好,但可有想過,若我們真的出兵北海,則正式與袁氏撕破臉皮。”

“當今天下,袁紹為雄,公孫瓚早晚為袁紹所滅,北地姓袁隻是時間問題。”

“我們徐州尚未安定,主公有信心現在就挑戰袁氏嗎?”

這一個靈魂拷問,使劉備也愣住了,眉頭緊緊皺起。

現在北方局勢,基本上就是公孫瓚與袁紹之間的對決。

袁紹打青州,就是衝著公孫瓚的小弟田楷去的,青州被袁紹視為囊中物。

隻要吞下青州,就切斷了公孫瓚對南方的聯係,是絕不可能退讓的。

以劉備現在兵不滿萬的實力,就想挑戰富庶的河北,確實癡人說夢。

饒是曹操,都是在吞下了兗州、豫州、徐州之後,發育了好幾年,才敢跟老大哥翻臉。

就這樣,都還是袁強曹弱呢。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