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三國:昭烈謀主,三興炎漢 > 第19章 趙雲、田豫要走啊(求追讀!)

第19章 趙雲、田豫要走啊(求追讀!)(1 / 1)

推荐阅读:

劉備集團中的將領幾乎都主張直接接領徐州。

在他們看來,偌大的州郡不要,是白白錯失良機。

至於將來可能麵對的強敵,那正是他們斬將立功的機會。

可陳群及不少文官卻把目光放得更加長遠。

比起外患,陳群一直沒提徐州的內憂。

這才是最值得憂心的問題。

攘外必先安內,徐州田地荒蕪,經濟不振。

重振生產所需要用到的錢糧,土地、種子,還有人力。

這些可不單單是用錢就能解決的。

徐州本土豪族勢力極強,劉備若想治理好徐州,就得處理好和他們的關係。

這邊陳群極力主張放棄徐州,那邊關張都認為機不可失。

兩邊爭執不下。

李翊也不著急入局,眼下比起討論徐州的歸屬問題。

其實還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在場所有人都沒有意識到。

這個問題甚至關係到老劉的未來。

那就是老劉即將失去兩個極為重要的人才。

而這兩個人才現在就在劉備帳下效力——趙雲、田豫。

自從小沛趕往徐州以來,兩人就一直沉默不言,雖然這二人平時話也不多。

但此時卻安靜得異常詭異。

仿佛完全置身事外,魂不守舍一般。

麵對極為重要的是否接領徐州問題,二人就像是局外人一般,漠不關心。

劉備識人能力極強,這幾天忙著處理徐州問題,完全沒有注意到兩人的不對勁。

隻有李翊明白,趙雲、田豫現在非常難受。

而且要不了多久,他們就要離開劉備了。

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的始末,就得把時間線倒回到三年前。

這一年時任高唐縣令的劉備投靠了老友公孫瓚。

而這一年,也是公孫瓚的人生高光時期。

他親率步騎兵兩萬大破黃巾軍,斬首三萬,俘虜七萬人,繳獲軍械輜重無數,名震幽州。

此時,滿懷報國之誌的田豫也從家鄉趕來投奔。

公孫瓚任命劉備為自己的彆部司馬,而田豫則認為自己年齡太小,尚需曆練,就托身在劉備軍中。

劉備也對田豫照顧有加,非常愛護。

同年,劉備又被任命為平原縣令,幫他威脅袁紹。

這期間,田豫一直跟隨著劉備。

一直到曹操伐徐州時,劉備趕來支援陶謙。

公孫瓚也給了劉備一支由鮮卑人與烏桓人組成的雜胡騎兵。

而負責訓練與統率這支騎兵的將領,正是趙雲。

也就說,這時候趙雲與田豫都在劉備軍中。

而陶謙打算讓劉備屯小沛,幫他抵禦曹操。

開出的條件也很豐厚,隻要劉備願意留下。

他就表奏劉備為豫州刺史,並且給他四千丹陽精兵。

可如果留下來,就等於是脫離公孫瓚,改換了門庭。

劉備與公孫瓚情如兄弟,按理說他不應該脫離公孫瓚的。

最終讓劉備下定決心留下來的,主要有三點原因。

第一,陶謙可以讓自己的實力迅速擴充,獲得在亂世中立足的資本,並讓自己躋身上流官場。

這等於劉備有著巨大吸引力。

從這一點也能看出,劉備確實是有雄心壯誌的,絕對不是演義裡那種顯長者之風而似偽的形象。

而最後兩點,才是劉備想離開公孫瓚的真正原因。

那就是公孫瓚因私仇,誅殺了大司馬劉虞。

劉虞善待百姓,又是皇室宗親,在朝中威望極高,是一位忠厚長者。

可公孫瓚卻連他的妻兒老小也沒放過,這件事讓公孫瓚大失人心。

劉備雖然嘴上不說,但內心肯定是對他極為失望的。

最後便是公孫瓚的性格,他剛愎自用,聽不進勸諫。

導致手下的謀臣和武將與自己漸漸疏遠,離心離德。

而且公孫瓚治軍無方,數次縱兵搶掠百姓。

劉備已預感到公孫瓚難成大器,敗亡之日恐為期不遠,這才借機轉投到了陶謙麾下。

對於關羽、張飛、簡雍這幫老部下來說,劉備轉換陣營無關痛癢,他們隻認劉備。

至於劉備跟的是公孫瓚還是陶謙,哪怕是曹操都無所謂。

可唯獨兩個人處境非常尷尬。

這二人正是趙雲、田豫。

田豫與公孫瓚感情很深,他早年間棄鄉從軍,本來就是衝著公孫瓚來的。

待在劉備軍中,完全是為了曆練。

而趙雲本來就是公孫瓚的部下,任務隻是幫劉備訓練騎兵而已。

現在劉備就要接領徐州了,這也意味著他將正式脫離公孫瓚,成為一方諸侯。

想必這兩人此時內心也一定是非常痛苦的。

經過了多年的朝夕相處,他們對劉備的人品是認可的,實在不忍心就此離去。

可不走,又要擔負背主的罵名。

在經過一番思想掙紮之後,二人最終還是決定離開。

找的理由也都差不多。

田豫說自己母親年老,需要奉養。

趙雲說自己兄長去世,需要回家奔喪。

劉備當然知道這是二人的借口,走了就不會再回來了。

要不然怎麼會在送彆這二人的時候,痛哭流涕,拉著手,依依不舍地說:

“隻恨不能與君共成大業!”

從劉備的話便能看出,劉備知道這二人就是要一去不回的。

趙雲、田豫在徐州幫助劉備抵禦曹軍,他們已經把自己能做的都做了。

現在劉備功成名就,將領徐州牧。

趙雲、田豫確實高尚君子,可共患難,卻因不想擔負背主罵名,而不願同富貴。

“兩位將軍請了。”

趁著眾人爭吵的間隙,李翊悄然來到趙雲、田豫二人身旁。

兩人俱是一怔,詫異李翊為何會來找他們。

但還是禮貌地向李翊行禮:

“見過先生。”

“切莫多禮,兩位將軍為大義而來,抵禦曹軍,實乃高尚君子,叫翊好生佩服。”

這話寬慰了一下趙雲、田豫。

讓他們知道這兩年在徐州的努力沒有白費。

兩人謝過,可仍是有些心不在焉。

李翊正色道:

“兩位將軍戰場之上奮勇拚殺,方能擊退曹軍。”

“如今使君將領徐州牧,我意請二位將軍飲酒敘談,不知尊意如何?”

趙雲與田豫對視一眼,想著也好,離開之前總得留個體麵。

便拱手謝道:

“那我等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