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清晨的晨光已經從天幕上撒下,王城中的大街小巷也隨著夜幕的退去而喧囂了起來。
孫三一邊打著嗬欠,一邊從自己的房間裡走出,這段時間他一直起得很早,因為石承把管賬的事情暫時交給了他和張田,這使得缺乏經驗的孫三必須得多花些時間來熟悉新的工作。
孫三剛走出屋門,正準備去賬房,但很快就被另外一個人給叫住了。
“三哥兒!”
孫三回過了頭,隻見李鬥金一臉焦急地向他這裡跑了過來。
“李大哥,出了什麼事了?”
“可找著你了。”李鬥金用有些埋怨的語氣說道,“你昨天上午跑哪去了?”
“李哥你忘了?你昨天不是叫我去沙棗巷物色新人嗎,我一直忙到下午才回來的。”孫三無奈地答道,這段時間府內忙得很,連帶著李鬥金的記性似乎也出了些問題。
孫三話音剛落,李鬥金連忙拍了下額頭,道:“你看哥哥這記性,這段時間一件事接著一件事,沒一個讓人省心的,弄得我都記不住事了。”
孫三笑道:“好在現在府內的人已經招得差不多了,再過兩天便能清閒一些。”
“不見得啊。”李鬥金搖了搖頭,“老爺不願意招太多的人,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真不知道老爺怎麼想的,按理說像老爺這種地位的人,不應該把自己的家弄得這麼寒磣。”孫三搖著頭說道。
“哎呀,你小子看上去挺機靈的,怎麼腦筋有時候就轉不過彎來。”李鬥金解釋道,“你忘了老爺的身份和之前說過的話了嗎,他終究不可能會在這裡長住的。我總覺得,最多一個月,或許不到一個月,他可能就要離開這裡了。”
“大哥說的是,咱們的工錢還是按天來算的,並不像其他人家那樣按月來算。”孫三也點了點頭,隨後他歎了口氣,“難得能找到像老爺這樣的雇主,給錢大方又不苛刻,不知道等老爺走後咱們兄弟幾個又要去哪裡謀生?”
“西漠國大得很,總能找到地方的。”李鬥金安慰了一下孫三,不過在片刻的猶豫後,他還是對孫三開口說道,“不過要是真要找下家的話,我就不打算在王城裡麵找了,要麼去東部三州找個小城,要麼就乾脆當掉身上的東西,湊錢買船票去大魏那裡求個生計。”
“李大哥說的是,到時候小弟和你一起走。”孫三湊到李鬥金身邊,說道,“哥,不瞞你說,張五哥也有和你相同的想法。原因也很簡單,這段時間小弟在空閒的時候一直在打聽王城中的行情,就算是像咱們這樣子的老雇工,彆人願意開出的月錢也比以往低了三成,將來沒準還會接著降。”
“怎麼會低了這麼多?”李鬥金大吃一驚,但很快他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竅,“不會是跟湧進城裡來的流民有關吧?”
“那還能是因為什麼?”孫三有些無奈地說道,“現在城內最不缺的就是人了,像咱們這樣在大戶人家做過工的人還算好的。那些平素隻會種地的農家子,都是能找著一天活算一天,有東家能看上你,賣完力氣後賞你幾個銅板那是你的福分。”
李鬥金沉默了下去,他這段時間按著石承的意思走街串巷,王城裡的不少事情都被他看在眼裡,他知道孫三說的並不是假話,隻不過心思大多放在駝鈴商會上的李鬥金還是沒想到王城中的行情現在已經差到了這般地步。
“所以等仙人老爺走了以後,小弟也把身上值錢的東西當了,到時候跟著哥哥你一起去大魏。”孫三的語氣非常堅定,似乎早就為未來做好了計劃,“我家老娘年紀也大了,等我在大魏那裡發了財,就回鄉置辦幾塊良田,好好讓她頤養天年。”
“不過你要是跟我一起去了大魏,有可能這輩子都沒機會再見到小月了。”李鬥金提醒道。
孫三的眼神暗了下來,但很快就恢複了常態,他打了聲哈哈,說道:“這個我已經想好了,月兒雖然不是富貴人家出身,但是依那丫頭的姿色,肯定能被她主家的哪個公子看上,到時候定然能過上我這輩子想都不敢想的生活,這樣挺好的,挺好的……”
“我說你啊……”李鬥金勸道,“這話是她爹媽以前跟你說的?你好歹先問問人姑娘家的想法吧。”
見孫三一直不說話,李鬥金搖了搖頭,道:“算了,這是你小子自己的事情,哥哥我也不多問了。今天我來找你,是和老爺吩咐的事情有關。”
“老爺吩咐的事情?”孫三疑惑地問道。
“是他私底下吩咐我的。”李鬥金解釋道,隨後將石承有關收錢的要求向孫三複述了一遍。
說完,李鬥金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其實本來這種小事用不著交給你,但是眼下畢竟還是缺人手,也就你們賬房這邊相對比較清閒了。”
“行,正好小弟今天事情不多,便往那裡走一趟。”孫三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
“這些泥腿子,沒點教養和眼力見,不知道該給馬車讓路嗎?”
一個坐在馬車上的車夫小聲嘀咕著,語氣中充滿了抱怨,不過他並不敢大聲朝巷子裡的流民大聲吆喝,那樣的話可是會惹得車裡的老爺生氣。
很快,馬車又停了下來,不過這次馬車夫並沒有再抱怨,因為擋住他去路的也是另外一輛馬車。
對麵那輛馬車的裝飾並不像巨商富賈們的馬車那樣花裡胡哨,而是嚴格按照西漠國朝廷的禮製來裝飾的。馬車夫心裡想著,對麵那輛馬車裡的人應該是個大官。
“怎麼又停下來了?”車簾的後麵傳來了蒼老的聲音。
“老爺,前麵有輛馬車駛過來了,是官府的製式,我們需要上去打個招呼嗎?”
“應當如此。”老人簡短地答道。
“好嘞。”車夫應了一聲,隨後按照西漠的大戶禮節下馬行禮,在對方的車夫回禮後,兩名車夫各自上馬,將自己駕駛的馬車駛向路的側前方,直到兩駕馬車的車窗相對時,車夫們便又把馬車給停了下來。
兩輛馬車的車簾被同時掀了起來,一位老人和一位中年官員四目相對。
中年官員驚訝地問道:“前輩可是文遠伯?”
李仲點點頭,笑道:“是常濤啊,沒想到今日居然在這裡碰到了你,看馬車行進的方向,可是要去宮內覲見?”
“正是。”掌管西漠國京畿轉運司的京畿六州總轉運使簡短地答道,隨後他立刻下了車,恭敬地走到李仲的馬車旁。
“你我之間就不必拘泥這些繁文縟節了,外麵風大,上車說話吧。”李仲溫和地說道,語氣仿佛如同和自家的小輩說話一樣。
“這點小風對於晚輩來說不礙事的。”常濤笑道,“前些日子便聽同僚說前輩回了王城,奈何近日來事務繁多,否則的話早應登門拜訪了。”
“公事為重。”李仲說道,隨後他歎了口氣,說道,“如今城內流民一日多過一日,這段時間你們京畿轉運司可是辛苦了。”
說到這裡,李仲看了看四周的流民,然後小聲問道:“阿濤,我並不會儘信邸報上麵的文章,你跟我說實話,這個冬天能過好嗎?”
在聽到這個問題後,常濤臉上的笑容很快就消失了,他輕輕地搖了搖頭,輕聲答道:“前輩,最大的問題並不在冬天,而在年底夏初的收獲季。我最近看過各州農政交上來的文書,近日來各地旱災不斷,年底恐怕會來一個大饑荒。如果到時候各州賑濟不利,恐怕會有五倍甚至十倍的流民是因為饑餓而不是流言前往京畿。此外,眼下市場上的棉毛供應還算充足,但是如果年底仍是這個光景的話,牧民們可能就買不到牛羊的飼料了。”
說到這裡,似乎是為了安慰一下李仲,常濤又連忙補充道:“不過今冬的物資轉運還請前輩放心,晚輩這段時日一直在關注著京畿各地的調度情況,並且嚴查各處糧倉的貪腐現象,賑濟王城內外的流民還是沒有問題的。王城中貧戶所需之賑濟糧,已經儘數運抵登南港附近的登南倉。至於其他的城池,基本上可以保證最低額度的口糧。”
“也好。”說道這裡,李仲有些痛心疾首地感歎道,“都到了這般時節了,王上和諸公卻還在想著增加軍費。”
常濤雖然心中無奈,但還是辯解了幾句:“前輩,其實這也是應李總督的要求,並非朝堂的本意。”
“罷了,在大街上就不說這些了。”李仲擺了擺手,“耽擱的時間有些多了,公事重要,你去忙吧。”
常濤行了一禮,隨後便回了自己的馬車,在李仲的馬車離開後,他才讓自己的車夫繼續駕車前行。
二人的馬車離開後,狹窄的小巷內很快就恢複了人來人往的樣子。
“剛剛是什麼大人物在巷子裡見了一麵嗎?”孫三一邊嘟囔著,一邊緊緊地護著自己的口袋,王城內的流民越來越多,他得比以前花更多的精力在提防扒手上麵。
他緊緊地捂著自己的口袋,快步走到了小巷的儘頭,緊跟著上了一條更為寬闊的道路,再向北趕了一段路後,陣陣海風和成片的茅草屋出現在了他的鼻子裡和眼裡。
“城北的漁船巷,應該就是在這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