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四合院:霸道的人生 > 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入土歸鄉

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入土歸鄉(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第四天,無事。

第五天,就是王玉英出殯的日子了。

在頭天夜裡,天氣轉冷,天上又開始飄雪花了,到了黎明的時候,雪就越來越大,似乎整天地沉浸在一片肅穆之中,為這悲傷的氣氛增加了些許淒涼。

羅小軍帶領著上百名警衛員日夜不停的打掃積雪,但凡地上能看到白色的,不會超過十分鐘裡麵被清理走。

天不亮,族長楊明生就帶領族人開始準備一天的正事,祠堂大門口靠近西邊的一側支起一個碩大的帳篷,那裡早早的擺上了賬桌,雖然楊軍說過不收禮金了,但是還是要登記一下祭拜客人名字的,以備以後人情往來。

靈堂的大門敞開著,進門幾步就是一口黑漆漆的棺材,昨天成殮的時候已經蓋棺了,上麵蒙著刺繡的棺布,顯得非常莊重。

棺材四周跪著許多守靈的人,這些人裡有楊軍的妹妹妹夫們,還有他的乾閨女乾兒子,以及自己的子女,幾十口子跪在那兒,看上去場麵非常的壯觀。

楊軍整個人看上去萎靡不振,五天都沒好好洗漱,頭發胡須亂糟糟的,頂著兩個黑眼圈活脫脫的像街頭乞丐。

一大早,他就起來了,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廁所方便,然後回來就守著火盆燒紙錢,今天是出殯的大事,他這個孝子要忙活一整天,不敢隨便喝水,生怕到時候耽誤事。

差不多七點鐘的時候,該吃早飯了,楊梅她們吃完早飯回來後就換楊軍。

楊軍擺了擺手,表示自己不餓。

“老公,還是吃點吧,今天一天的事,我怕你撐不來。”伊秋水擔心的看著他。

“哎,真的不餓,彆管我了,你去吃飯吧。”

說完,楊軍衝兒子楊成道說:“成道,帶著你媽媽去吃飯。”

“爸,您還是吃點吧。”

見楊軍不說話,楊成道歎息一聲,於是對伊秋水道:“媽,咱們去吧。”

隨後,娘倆一塊去吃飯。

等他們走後,堂伯楊明生來了。

“軍兒,一切都準備就緒了,就等著客人上門了,你這邊還有什麼要交待的嗎?”

楊軍搖了搖頭,道:“堂伯,我沒什麼需要特彆交代的,您安排就是。”

堂伯辦事他放心,在老家他就是乾總管這個角色的,幾十年下來從沒出過差錯,他沒什麼好擔心的。

“你爸的墳墓已經打開了,你還要過去看看嗎?”堂伯突然冒了一句。

父親楊貴當時遷墳的時候,已經在旁邊預留位置了,現如今母親去世了,楊軍打算給他們兩個合葬。

“不用了。”

楊軍搖搖頭道:“堂伯你看著辦吧。”

有什麼好看的,父親去世的時候就已經火化了,那時候遷墳過來也是把骨灰遷過來,即使要看也是看骨灰。

“行,你這麼說,我心裡就有數了。”楊明生點頭道。

“堂伯,我去看看吧。”楊梅突然道。

楊明生愣了一下,然後道:“去看看吧,你堂兄在那兒守著呢。”

“謝謝堂伯。”

楊梅心裡很感動,堂伯想的那麼周到,哪怕隻是骨灰還專門讓親兒子在那兒守著。

楊梅起身,回頭對楊榆和楊柳道:“三妹是,四妹,你們要一起嗎?”

楊柳想了一下,道:“去看看吧,也許這就是最後一次了。”

可不是嗎,這次合葬過後,如果沒特殊原因的話,是不會再開棺了,這就是所謂的見最後一麵。

“我也要去。”楊榆道。

隨後,三姐妹起身去了祠堂後的墓地。

這時,羅小軍過來了。

他蹲在楊軍身邊,耳語幾句。

楊軍聽後,點頭道:“你幫我迎接一下吧。”

“是,師叔。”

來的是領導和楊軍的那些同事,本該楊軍親自迎接的,但是他不能離開靈堂,隻能讓羅小軍迎接了。

王玉英的喪事本來是按照城裡的規矩辦理的,但是現在按照老家那邊的方式出殯,他必須守老家的規矩,寸步不離王玉英。

現在的他不能像城裡人那樣站在那兒致謝賓客,這樣的出殯方式才具有地方文化特色。

等羅小軍走後,楊軍回頭對身後的孫招財道:“馬上來客人了,讓他們都出去吧,靈堂裡不需要那麼多人。”

第(1/3)頁

第(2/3)頁

楊軍心裡想著,一會兒要來人祭拜了,看到靈堂裡全是人,印象多不好啊,於是把所有人趕出去,隻留下他和三個妹妹。

“知道了,楊叔。”

隨後,孫招財站起身來,對靈堂裡的人道。

“靈堂裡不需要那麼多人,大家都出去吧。”

眾人聞言,愣了一下,紛紛把目光看向了楊軍。

見楊軍低著頭燒紙錢,大家一下意會過來,肯定是楊軍授意的,要不然借孫招財十個膽子也不敢這麼說。

於是,眾人紛紛起身向外走去。

等眾人走後,靈堂裡頓時空了。

楊軍回頭看了一眼,發現孫招財和傻柱還在那兒跪著。

“你們也出去吧。”

“楊叔,我們不能出去,我們是您的警衛員,必須時刻待在你身邊。”孫招財一臉嚴肅道。

“是啊,乾爹,我們必須保護您的安全。”傻柱嗡聲嗡氣道。

“算了,你們兩個留下吧。”

楊軍想了想,覺得還是有必要提高警惕的,今天來參加葬禮的人比較多,難保沒有一兩個不懷好意的人,雖然他不怕以及有能力應付這一切,不過讓他們兩個留下還是多一份保障的。

此時的靈堂裡就楊軍他們三個人。

現在大家都吃過早飯,陸續有人來祭拜了。

大家站在棺材前鞠躬,完了之後蹲下小聲說一句‘請節哀’。

流程很簡單,祭拜完了之後就離開靈堂,然後等下午的時候送老人家一程。

來參加葬禮的人特彆多,沒有八千也有五千,祠堂內外全是黑壓壓的人,就連門口的停車場也站滿了人,幸虧楊安國提前弄來的許多帳篷,要不然這下雪的天也沒有避雪的地方。

客人被安排在帳篷裡,自有人給他們上茶水,無論如何都不能慢待了人家。

喪事是非常繁雜的,有各種各樣的風俗規矩,楊軍也不懂這些,任憑堂伯安排,這不,眾人剛吃完飯,他就被帶去‘看菜’去了。

這種‘看菜’是農村的規矩,意思是孝子檢驗飯菜,檢查無誤後才能招待高朋貴客,其實也沒什麼可看的,就是大總領著孝子到廚房轉一圈,然後就被領回來了。

楊軍手裡捧著楊木做的孝棍,撒著百納鞋,彎著腰,在一名執事的領著下到廚房轉了一圈,前麵有嗩呐開路,一路吹著去了祠堂外麵的臨時搭建起來的廚房。

祠堂裡外到處都是人,聽見嗩呐聲響了,紛紛給楊軍讓出一條路,大家靜靜的站在那兒,一眨不眨的看著楊軍。

楊軍全程低頭彎腰,孝帽遮住大半張臉,他隻能看到腳底下那一片路,其他的都看不到。

孫招財和傻柱兩人貼身跟在後麵,兩人表情緊張,警惕的看著眾人。

到了廚房。

所有廚師放下手中的活兒,整齊的站成一排,等待著楊軍看菜。

執事領著楊軍先是圍著食材轉了一圈,然後來到一眾廚師麵前,高呼著:“拜!”

意思就是謝謝廚師的意思。

楊軍聽見聲音,站直了身子,然後向廚師們鞠躬致謝。

一眾廚師見狀,微微點頭,算是還禮了。

這無關身份,這一拜是他們應該受的,哪怕楊軍是位高權重的大領導也是如此。

隨後,嗩呐聲再次響起,執事領著楊軍回靈堂。

回到靈堂,楊軍把孝棍豎著靠在棺材邊上,在那兒,還有一根孝棍擺在那兒。

那根孝棍本來屬於楊槐的,可是楊槐不能來參加葬禮,隻能給他留著了。

楊梅和楊榆楊柳她們是出嫁的閨女,按老家的風俗,她們已經不算楊家的人了,自然不能拿孝棍,哪怕是守靈都不可以,也就是楊軍心疼她們,才讓她們這幾天守著,但是今天是出殯的日子,不能讓外人看見閨女守靈,所以,楊軍這才讓孫招財把她們請出了靈堂。

回到靈堂,伊秋水連忙把位置讓出來。

楊軍重新跪下後,開始往火盆裡添紙錢。

今天一整天都要燒紙錢,不能斷了,所以要一張一張的燒,不能一次性全塞進去。

在楊軍的邊上,有一堆裁剪好的紙錢,旁邊不遠處,馬香秀郝紅梅周苗苗等人還在繼續裁剪紙錢,以備不時之需。

此時,陸續有賓客上門祭拜了。

楊軍跪在那兒,一邊燒著紙錢,一邊點頭致謝。

外麵依舊下著鵝毛般的大雪,沒過一會兒,地上就被白雪蓋住了,羅小軍一眾人則不停的打掃著積雪,儘量不讓地上積水,好在幾天前,祠堂內外全鋪上地毯了,眾人也不至於滑倒。

第(2/3)頁

第(3/3)頁

大約到了十點鐘的時候,各項事務也提上流程,堂伯過來讓楊軍去看看母親的墓地。

這是一種風俗,就是孝子必須去看墓地,如果墓地不合適的話,還需要修改。

本來,這件事是前一天去做的,隻是墓地就在靈堂後麵,距離很近,所以就安排在今天了。

楊軍撒著百納鞋,再次拿起孝棍在執事的帶領下去了後麵的墓地。

墓地那兒圍著很多人,大多是楊家的族人,他們正在修理墓地。

看到楊軍來了,自動讓開一條路,露出他們身後的墓地。

來到近前一看,父親楊貴的墳頭已經被扒開,屬於他那邊的墳頭依舊是大理石蓋著,旁邊有個空落落的位置,一看就是給王玉英準備的。

墳頭的上方撐著一把巨大的遮陽傘,防止雪落在墳地裡。

“跪!”

領著楊軍的執事突然喊了一聲。

然後,一個裝著稻草蛇皮袋突然放在楊軍的膝下,他想也不想直接跪了下來。

他衝母親的墳頭方向看了一眼,算是“看墳了”。

其實也沒什麼好看的,就是個流程,堂伯早就替他準備好了一切,不需要他操心。

隨後,楊軍又回了靈堂。

再次把孝棍靠在棺材邊上,跪在火盆邊燒紙錢。

外麵太冷,他的手凍的冰涼,一邊燒著紙錢一邊烤火。

燒紙錢就是燒紙錢,不能讓人看出來你是在烤火,否則就是失禮。

他往火盆裡丟了一大把紙錢,讓火燒的旺一點。

一旁的伊秋水見狀,看著他身上的積雪,心疼的又往裡麵加了一些紙錢,讓火更旺盛一點。

楊軍回頭瞪了她一眼,然後就讓她去外麵忙活去了。

楊成道作為楊家的嫡長孫,承擔著迎客的任務,他跪在祠堂的大門口,每當有客人進來祭拜的時候,他都要磕頭致謝,客人也是象征性的彎腰,算是回禮了。

陪著他的還有楊成才,楊成運一幫弟弟,五六個兄弟跪在那兒瑟瑟發抖,哪怕他們再冷都不能離開。

至於其他小一點的孩子,他們還太小,楊軍沒讓他們過來。

除了伊秋水之外的其他女人都在城裡的老家披麻戴孝,她們隻是楊軍的妾室,不能光明正大的參加王玉英的葬禮,隻能在家中寄托哀思了。

下午二點鐘的時候,就到了出殯的時辰。

楊軍跪在靈堂外麵的雪地上,一邊燒著紙錢,一邊淚眼蒙蒙的看著靈堂的方向。

一眾人在靈堂裡緊張忙碌著,給棺材套上繩索,準備下葬。

旁邊的喇叭聲吹的非常響亮,聲音低沉婉轉,似乎所說著不舍之情。

看著眾人忙碌的身影,楊軍悲從心來,想著母親馬上下葬了,以後再也見不到了,他忍不住哭了出來。

棺材很快被抬出來了,執事領著楊軍在前麵開路,一眾人向祠堂後麵的墓地緩緩走去。

伴隨著嗩呐聲,一行人很快來到墓地。

楊軍跪在不遠處,看著母親的棺材緩緩落入坑中,那一刻他的眼眶再次被淚水糊住了。

“落!”

隨著眾人一聲喊叫,母親終於入土為安了。

楊軍膝行至墳頭前,跪在那兒嚎哭。

按照風俗,老人入土,孝子必須嚎哭,要不然視為不孝。

楊軍之所以嚎哭,那是發自內心的,那低沉的嚎哭中寄托著他對母親的不舍和思念。

這一彆,母子二人再也不能夠相見。

但願下輩子還能繼續未了的緣分。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