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第二天。
天剛亮,就陸續有人上門祭拜了。
來的人有的是楊軍的親戚,有的是以前的戰友和同事,還有的就是那些打著各種名義的人,他們來祭拜是假,巴結楊軍是真。
作為主家,不管誰來祭拜,楊家人都熱情的招待。
楊軍作為孝子或者是楊家的惟一的孝子(老五楊槐除外),他隻能守在靈堂裡,楊成道作為楊家的嫡長孫站在祠堂大門口迎接來賓,楊成才楊成運一眾兒子也站在那兒作為副迎。
隨著天大亮,來祭拜的人越來越多,祠堂門口停滿了各種各樣的轎車,他們行色匆匆,先是給王玉英鞠躬,然後和楊軍簡單的寒暄幾句就離開了。
楊軍作為孝子,不能離開靈堂,跪在那兒燒紙錢,幾個妹妹也是守在靈堂裡寸步不離,同時守在靈堂裡的還有楊軍的子女,至於他的那些女人,由於名不正言不順,她們一大早就被楊軍送回家了。
“老楊,節哀。”
楊軍正低著頭燒紙錢,突然聽到熟悉的聲音。
抬頭一看,原來是王二娃。
他不是一個人來的,他後麵還跟著李立新紀德民一眾老戰友。
他們麵容悲戚,一臉肅容的站在那裡。
“老楊,節哀。”
眾人齊聲道。
“嗯。”楊軍點了點頭。
這種場合不適合過多的交流。
隨後,王二娃一眾人轉身就出去了。
他們來到院子中,那兒有張桌子,十幾個女人圍在一起正裁剪孝衣呢,由於來祭拜的人比較多,孝衣一時拿不出來,隻能讓馬香秀郝紅梅她們來幫忙了,饒是這樣,孝衣還差的很多。
不過,馬香秀她們還是給王二娃一眾人每人湊出一身孝衣,人家畢竟是客,不能慢待。
“給我再加件麻衣。”這時王二娃開口道。
馬香秀等人聽了,一臉震驚的愣在那兒。
要知道麻衣隻有孝子孝女能穿的,哪怕再近的關係最多也就一身孝衣,普通吊唁的客人最多也就是一頂孝帽,可王二娃等人卻要麻衣,這有點不符合規矩。
馬香秀就準備了楊軍兄妹四人的麻衣,並沒有多準備,麵對突如其來的情況,她們不知道怎麼辦了。
“王先生,這……不符合規矩吧?”馬香秀弱弱的問道。
她自然知道王二娃和楊軍的關係,兩人是生死兄弟,友情幾十年如一日的好,一時間她也不敢做主。
“怎麼就不合規矩?”
王二娃聽了,瞪眼道:“我和老楊的關係你不清楚?我倆除了不是一個媽生的,和親兄弟有什麼區彆?”
“說的好,我們就是老楊的親兄弟。”紀德民附和道。
“我們都是老楊的親兄弟。”李立新他們也道。
馬香秀聽了,更是為難了,站在那兒不知道怎麼辦好了。
幸好,這個時候楊安邦過來了。
“怎麼回事?”
楊安邦是楊家的老大,楊家暫時把母親的喪事交由他來辦,等老家的堂伯來了之後,再讓他接手,眼見著起了爭執,他必須過來處理。
“大哥,你來的正好,王先生他們要批麻衣。”
看到楊安邦,馬香秀就像見了救星,連忙把這燙手的山芋丟給他。
“披麻衣?”
聽到這個要求,饒是見多識廣的楊安邦也是愣了一下。
不過,他很快反應過來。
“既然王先生要披麻衣,那還不趕快準備?”
他當然知道王二娃一眾老戰友和楊軍是過命的交情,既然人家願意給王玉英披麻戴孝,他還有什麼不樂意的。
哪怕這件事不需要經過楊軍同意,他也能做主,更何況楊軍知道後也會同意的。
“可是……沒有準備多餘的麻衣啊?”馬香秀一臉為難的看著他。
“沒有那就去買,抓緊去買。”
“好好好,我馬上讓人進城買。”
說完,楊安邦回頭對王二娃一眾人道:“各位,對不住了,是我工作沒做好,沒有事先準備那麼多的麻衣。”
“不過,您放心,我已經派人去買了,等買回來隻好立馬送給你們。”
“您看怎麼樣?”
第(1/3)頁
第(2/3)頁
王二娃見狀,歎了口氣。
“行,就這樣吧,回頭買來後給我們送來。”
幾人也沒有繼續為難楊安邦,說完幾人就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孝衣,然後一起進祠堂給王玉英守靈。
幾人進去之後,大家也不說話,默默的跪在了楊軍的身後,他們是以孝子的身份為王玉英守靈的。
楊軍見狀,回頭看了一眼,並沒有說什麼。
其實他心裡明白,這些人中除了王二娃是真心實意要為王玉英守靈之外,其他的人更多的是出於利益的考量。
這些年要是沒有自己,李立新李鐵柱他們也不可能爬的那麼快,所以於情於理他們都要送王玉英最後一程。
此時,天色已經大亮。
外麵的雪下的越來越大,饒是院子裡外不停的有人打掃,可很快又被白色覆蓋住。
靠近祠堂外麵的兩側門口早已搭建好兩排長長的臨時帳篷,以供來祭奠客人落腳之用,再遠一點的帳篷那兒正冒著炊煙,一大群廚子正在忙著準備早餐。
羅小軍昨天晚上就帶著人把帳篷搭建好了,現在正好能派上用場。
來祭拜的客人祭拜完之後匆匆離去,今天隻是祭拜一下,等出殯那天他們還要過來,主家是不管飯的,即使管飯,他們也不會留下吃飯的。
祭拜的人行色匆匆,祭拜完之後立馬離去,哪怕是這樣,祠堂門口依舊是交通擁擠。
這些年,楊軍交了不少朋友,有的是熟悉的朋友,有的是點頭之交,更多的是和楊軍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他們之所以來祭拜,主要是出於利益的考量。
試問像楊軍這樣位高權重的人,誰人不巴結呢。
靈堂裡很冷,哪怕開著空調依舊覺得冷,祠堂的大門敞開著,冷風呼呼的往裡吹,跪在靠近門口的楊軍被凍的瑟瑟發抖,他隻能依靠火盆裡那點微弱的火光取暖。
他保持跪坐的姿勢已經好幾個小時了,這期間一直沒有挪動過,雙腿發麻早已失去知覺,可他依舊一動不動的跪在那裡。
今天來祭拜的人特彆多,他必須守規矩,不能亂動。
大約快九點的時候,羅小軍才過來通知吃早飯。
楊軍和楊梅兄妹四個自然是不能同時離開靈堂的,他們要分開吃飯,楊軍讓楊梅帶著楊柳和楊榆以及一眾楊家兒女先去吃飯,他留下守著靈堂。
“哥,我先去吃飯了,回來替您。”
楊梅打了個招呼後,就領著妹妹們去吃早飯了。
一時間,靈堂裡走的空落落的,就剩下楊軍和王二娃一眾戰友。
王二娃他們見空出來很多地方,於是他們自覺地跪在王玉英遺體的四周,守衛著她。
“老王,老紀,老李,老彭……謝謝你們。”
等沒人的時候,楊軍才道謝。
畢竟人家主動給自己母親守靈,他怎麼著也要感謝一下才行。
以前人家父母去世的時候,他可沒給她們守靈。
“哎,謝什麼謝,給自己的老媽守靈不是應該的嗎。”王二娃道。
“不用謝,大家都是自己人。”紀德民擺手道。
紀德民還是有些放不開手腳的,雖然他和楊軍是戰友關係,可是他比楊軍大了二十多歲,和王玉英年齡相差不大,平時稱呼王玉英都是嬸子的,他都感到有些難為情,現在讓他給王玉英守靈,他多少還是感到彆扭的。
“老楊,你就彆和我們客氣了,給咱老媽守靈是應該的。”彭凱道:“剛才我們還想要身麻衣來著,可是沒有了,要不然我們現在跟你一樣都是孝子了。”
楊軍聽了,愣了一下。
不過,他並沒有拒絕他們的好意。
“謝了,兄弟們。”
“哎呀,都說不用謝了,你謝個錘子啊。”
此時,正是吃早飯的時候,這個時間段來參加祭拜的人比較少,楊軍趁此機會活動一下麻木的雙腿,換個姿勢,讓自己舒服一點。
這時候,羅小軍進來了。
“師叔,師母她們已經上了飛機,正往回趕呢,預計下午三點能到。”
“哦,知道了。”楊軍隻是淡淡的應了一聲。
見楊軍沒什麼要交代的了,羅小軍很快又退出了祠堂。
這個時候,楊成道進來了。
“爸,我吃好飯了,我來替您守著,您和各位叔伯去吃飯吧。”
楊軍聞言,搖了搖頭。
“等你二姑她們來吧。”
楊軍心情很沉重,還沒能從悲傷中走出來,此刻哪有心情吃飯。
楊成道見狀,嘴唇頜動幾下,最後沒能說什麼,然後就出去繼續接待客人去了。
第(2/3)頁
第(3/3)頁
大約半個小時的樣子,楊梅她們吃完飯回來了。
一眾人在門口拍了拍身上的積雪,又跺了跺腳上的泥水,這才進來。
“哥,我守著媽,您去吃點東西吧。”楊梅蹲在楊軍跟前。
“我不……”
楊軍剛要說不餓,可是回頭看了王二娃他們幾個一眼,隨後轉口道:“行,你和三妹四妹守著媽,我去吃點東西。”
他是不餓,可是王二娃他們一大早趕過來還沒吃飯呢,他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彆人考慮吧。
“老王,老紀,老李……咱們吃點東西去。”
楊軍招呼一聲,王二娃他們立馬跟著出去了。
等楊軍走後,楊梅接替楊軍的位置,跪在那裡燒紙錢,楊柳和楊榆分彆跪在她身後,默默的守著王玉英。
“老楊,節哀。”
楊軍剛走到門口,就碰到了單位的同事老周,老周是他的副手,平時輔助他處理工作,也算是他的得力助手。
“老周。”
楊軍叫了一聲,兩人簡單的握了握手,算是打過招呼了。
“有什麼用到我的地方,儘管打招呼,單位那一刻有我盯著,您放一百個心。”老周微微彎著腰說著。
“好,辛苦你了。”
今天這個場合不適合交流太多,兩人隻是簡單的寒暄幾句,老周就告辭離開了。
去餐廳的路上,楊軍不停的和來賓握手寒暄,大約片刻的功夫,才來到西廂房。
祠堂外麵有臨時搭建的餐廳,隻不過考慮楊軍的身份特殊,所以就把飯菜送到西廂房了。
來到西廂房,桌子上早已擺滿了飯菜。
楊軍讓眾人進來,反手把房門關上,屋子裡頓時暖和多了。
“大家都吃吧。”
楊軍說了一聲,然後大家都開始動筷子。
大家誰都不說話,默默的坐在那兒吃著飯,餐廳安靜的很,隻能聽到咀嚼食物的聲音。
這個場合不需要過多的語言,他們都是過命的兄弟,楊軍要是真有用得著他們的地方,一定會開口的,所以,他們什麼都不用說,什麼都不用做,隨時做好效力的準備。
楊軍沒什麼胃口,簡單的吃了一點,然後就開始在那兒細嚼慢咽,一粒一粒的吃著米飯。
王二娃他們還沒吃飽,他不能過早的放下筷子,否則他們也要跟著餓肚子。
差不多十分鐘的樣子,見大家吃的差不多了,楊軍這才放下筷子。
隨後,他們一眾人就回了靈堂。
剛到靈堂門口,就看到一口碩大漆黑的棺材放在門廊下。
看到棺材的那一刻,楊軍心口莫名的疼了一下。
這是白事應該有的程序,他也知道,但是當他看到棺材的那一刻,竟然感到渾身發軟。
可能是害怕失去母親吧,心裡期待著能回到過去。
“師叔,棺材來了,您看……”
見楊軍回來了,羅小軍連忙過來請示。
楊軍走到棺材前,用手撫摸著。
棺材材質不錯,非常的厚重,一看就是最好的那種,這是昨晚上定製的,今天一大早就送過來了。
“換棺吧。”
楊軍揮了揮手,然後就退到了一邊。
“換棺。”
羅小軍叫了一聲,眾人立馬過來幫忙。
幫忙的都是年輕力壯的男子,女人和孩子則退到一邊。
他們先輕輕的把王玉英抬到一邊,然後再齊心合力的把棺材抬到靈堂的正中間,做完這些之後,眾人再小心翼翼的把王玉英放進棺材裡。
現在還不是出殯的日子,所以棺材不用蓋上,漆黑的蓋子就那麼的靠在一邊。
等換好棺材後,楊軍重新跪回原來的地方,點上紙錢,開始守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