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仙俠版水滸 > 第四百三十七章 嶽飛的雄心壯誌

第四百三十七章 嶽飛的雄心壯誌(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

這個世界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嶽飛在江鴻飛所在的那個維度,所承載的深遠意義。

他,不僅是民族的脊梁,更是曆史的豐碑,其光輝在漢人的心中,曆經千百年而不滅,鑄就了無儘的敬仰與遺憾。

好吧,江鴻飛目睹了無數曆史的風雲變幻,親曆了眾多英傑的輝煌與落寞。他見證了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柔情似水,為自己孕育了六朵生命之花;亦目睹了千古第一名妓的風華絕代,與自己情感糾葛如絲如縷。

這一切的繁華與滄桑,都讓江鴻飛對嶽飛的認知,不再局限於兒時的崇拜與神化。

經曆了這麼多事,江鴻飛已深知,曆史的長河中,英雄與奸臣的界限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代的風雲、政治的博弈而搖擺不定。

曾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的嶽飛,他的忠誠與犧牲,在權力的遊戲裡,也曾被無情地扭曲與抹黑。

但江鴻飛堅信,嶽飛的心中,從未有過背叛與投降的念頭。

若真如此,他大可效仿那些為了一己私利而屈膝求和的將領,享受金國的榮華富貴。

然而,他選擇了堅守,選擇了忠誠,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趙構的懦弱與自私,與嶽飛的忠勇與悲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若沒有嶽飛等將領的力挽狂瀾,南宋小朝廷或許早已在金人的鐵蹄下灰飛煙滅。

那些指責嶽飛為奸臣的言論,在江鴻飛看來,不過是些無稽之談,是對曆史真相的歪曲與汙蔑。

嶽飛之死,是曆史的悲劇,也是民族的痛楚。

但無論如何,他對於南宋的貢獻與犧牲,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

至於他是否配得上“民族英雄”的稱號,或許可以留待後人評說。

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忠誠與擔當的真正含義。

在江鴻飛的心中,嶽飛永遠是那座不可撼動的精神豐碑。他用自己的方式,向這位偉大的英雄致以最高的敬意。

而那些試圖抹黑嶽飛的人,終將被曆史的洪流所淹沒。

而曆史上,所有指向嶽飛的證據,沒有一條是能站得住腳的。

沒辦法,最後秦檜等人才給嶽飛定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

什麼是莫須有?

就是可能有。

就是還用問嗎?

話說,江鴻飛其實大概知道,曆史上趙構為什麼要殺嶽飛。

曆史上,趙構敢於使用雙麵間諜秦檜,嫻熟駕馭虎狼之兵將,周旋於強敵金國之側,他不僅有深厚的社會基礎,也確實是有些水平和謀略的。

加上趙宋能眼睜睜地看著他自己的老爹、老媽、老婆、五個女兒、全部宗族都被金人捉到金國百般淩辱,他自己卻一心逃跑,隻顧自己苟活和享樂,不思營救和報仇。

不得不說,趙構其實是個人物。

然而遺憾的是,趙構有知而無誌,有才而無德,他更無千古一帝的野心。

趙宋王朝是中國國運的轉折點。

趙宋王朝開啟了中國犬儒的時代。

犬儒比之奴儒要更可怕的多。

犬儒除了奴性更強之外,還具有凶殘的獸性。

由趙宋王朝開始,中國盛行封建加迷信。

中國由秦朝建立的封建加法製的治理邏輯,被徹底顛覆了。

破壞了法治基礎,也就自然解除了道德約束。

迷信、權謀和實力決定一切,並成為一個時代的審美標準。

正因為如此,舉國皆知秦檜是間諜,而仍可為宰相。

究其原因。

趙宋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原本就是貴族,其政權也是靠貴族支持取得的。

他們的統治基礎,依托於貴族和大地主,必須確保貴族和大地主階級的利益。

這就決定了趙宋王朝的治國方針,也就是平衡策略。

要點是,對外妥協,對內鎮壓。

平衡及舍取。

何舍?何取?

這可是個大問題!

在階級矛盾壓倒民族矛盾的時候,取舍就變得不可思議。

趙宋王朝的政策取向很明確。

讓自耕農的中產階級破產,成為莊園奴隸。

讓大地主兼並,成為莊園奴隸主。

為了鎮壓莊園奴隸反抗,不惜借助外國的反動勢力。

彆以為大地主名字不好聽。

他們一個個赫赫有名。

司馬光,歐陽修,蘇東坡,秦檜,等等等等等等。

換而言之,趙宋王朝的那些保守派,其實都是大地主,他們代表的也都是大地主的利益。

範仲淹改革、王安石變法都是為了自耕農,所以他們必須失敗。

嶽飛要北伐,隻能土改,也就是分給士兵、難民、流民土地,他均田了。

土改之後,嶽家軍呢,就非常有戰鬥力,兵源也充沛,戰鬥力強悍。

也就是說,這相當於是第三次土地革命戰爭。

這是由嶽飛發起的第三次土地改革。

這是動了趙宋王朝的根本。

秦檜在杭州有兩千畝良田。

每一個趙宋王朝的官員全都有良田。

不是趙宋王朝的所有的官員想殺嶽飛。

因為你嶽飛在北方土改完了,趙宋王朝這邊怎麼辦?

舊有的部分恐怕也要改了。

所以嶽飛必須被殺。

直說吧,他們統統被趙宋王朝的權貴“平衡”掉了!

嶽飛觸犯了趙構的兩大禁忌:

一是,得民心,功高震主,將來不排除黃袍加身的可能性,畢竟,趙匡胤當時就是這麼當上的皇帝。

二是,北方土改,極有可能形成新的均田製,搞得貴族和大地主們惶惶不可終日。

趙構想殺嶽飛。

趙宋王朝的很多大臣們也想殺嶽飛。

君臣同仇敵愾,理由當然就是“莫須有”了。

一句莫須有,其實已經道出了趙宋王朝的政治內涵。

何為莫須有?

第一,殺嶽飛,乃是朝**識,所以理由“莫須有”。

第二,殺嶽飛的理由難以啟齒,所以理由“莫須有”。

第三,殺嶽飛無需司法程序,所以理由“莫須有”。

趙宋王朝的有權、有錢的人都要殺嶽飛,這件事就是不用再討論了,就是共識,莫須有就是共識。

江鴻飛上一世的法律,提倡疑罪從無。

嶽飛本應無罪,然趙構君臣卻枉殺功臣嶽飛,此舉令人扼腕。

趙構之昏庸,秦檜等奸臣之惡行,無需多言。

曆史上的嶽飛,生不逢時,讓他遇到了胸無大誌的趙構,以及以秦檜為首的頑固勢力,使他含恨而終。

趙構也因為殺了嶽飛,而失去了唯一的一次解決趙宋王朝最大的問題也就是土地問題的機會,進而為南宋留下了巨大的隱患,進而徹底葬送了趙宋王朝。

而在這個世界,嶽飛遇到了江鴻飛。

不用嶽飛去搞土改。

江鴻飛自從建立水泊梁山政權開始,目標就很明確,乾翻趙宋王朝,乾翻那些達官貴胄、豪門大戶、士紳望族,徹底消滅所有膽敢阻擋自己建立一個全新的大元帝國的反動勢力。

江鴻飛這一路走來,殺得趙宋王朝的那些頑固勢力片甲不留,無不元氣大傷,得衝江鴻飛搖尾乞憐,仰仗江鴻飛的鼻息,才能苟延殘喘。

至於嶽飛在曆史上想搞的土地改革,江鴻飛已經幫他建完了。

如今,江鴻飛已經為嶽飛掃平了所有阻礙他北伐的道路,他可以專心致誌的乾金人了。

而江鴻飛對嶽飛之推崇,不僅源於私情,更因嶽飛乃超群統帥,勇冠三軍,無人能及。

兩宋名將雖多,如韓世忠、吳玠等,但在攻堅克難上,皆難及嶽飛之勇略與決心。

因此,在江鴻飛麾下眾多將領中,江鴻飛最器重的還是嶽飛。

江鴻飛甚至毫不吝嗇的對左右說:“嶽飛,乃朕的衛青、霍去病,早晚有一天能為朕橫掃草原。”

嶽飛聞聽此言,心中湧動的不僅是感激,更有壯誌未酬的激昂。

他深知,此生得遇江鴻飛,乃是命運之幸,亦是時代之幸。

而北伐之路,雖長且艱,但有江鴻飛為後盾,他嶽飛誓要踏破賀蘭山缺,直搗黃龍府!

於是,在江鴻飛將嶽飛調到錦州了之後,嶽飛整頓兵馬,厲兵秣馬,時刻準備誓師北上。

可嶽飛在錦州準備了好幾年,江鴻飛這邊始終都沒有動靜。

不僅如此,江鴻飛還在國內搞起了改革,大力發展民生,似乎有馬放南山的意思。

而且,嶽飛聽說,江鴻飛一有時間,就在自己的後宮中,跟自己的妃嬪玩樂,從不談及對金、夏兩個大敵的看法。

嶽飛著急了,悄悄的給江鴻飛上了一道《平金策》。

在嶽飛的《平金策》中,他以其獨到的戰略眼光,深刻剖析了大元帝國的安危之道。

嶽飛明言,大元帝國雖然完成了大一統,但還並沒有獲得真正的安全,唯有徹底消除金國威脅,並深入草原,征服漠北,方能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

其中,嶽飛尤為強調,以遼東為核心的東北大地,乃是大元帝國的命脈所在,關乎其生死存亡。

江鴻飛在研究曆史時,特彆是明末崇禎帝從勵精圖治到最終悲壯自縊的曆程,深刻體會到了嶽飛預見的精準與深遠。

大明王朝雖以奇跡般的北伐統一中原,但開國之初卻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當時,大明王朝國民經濟因戰亂與饑荒而凋敝,國防更是危機四伏。

而蒙元雖失大都,退守草原,改號“北元”,其勢力依舊不可小覷。

特彆是在洪武五年的嶺北之戰中,北元給予了大明王朝沉重一擊,雙方遂以長城為界,展開了長達數十年的軍事對峙。

在這場對峙中,大明王朝不得不麵對一個嚴峻的現實:廣袤的漠北、東北乃至西南的雲南,這些昔日的元朝領地,依然牢牢掌握在北元手中。

其軍力之強,據清朝學者穀應泰所言,引弓之士不下百萬。

在這重重戰爭陰雲之下,東北地區的局勢尤為嚴峻,成為大明王朝的心腹大患。

反觀今日的大元帝國,其麵臨的局勢與當年大明王朝何其相似。

金國雖未必能集結百萬雄兵,但數十萬精銳加之草原各部的支持,已足夠構成巨大威脅。

更為嚴峻的是,金國還聯合了西夏以及草原諸部,使得大元帝國的敵人實力絲毫不弱於曆史上的北元。

麵對如此強敵,大元帝國能否尋求與之和平共處、共同發展的道路?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遊牧民族的生存之道在於侵擾農耕民族,這是他們無法改變的天性。

中國悠久的曆史已經無數次證明,這一現實是永恒不變的。

嶽飛在《平金策》中,不僅預測了大元帝國的未來困境,更以強烈的使命感告誡江鴻飛,切莫因燕雲十六州的屏障而自滿懈怠。

嶽飛深知,人皆有鬆懈之時,唯有時刻保持警惕,方能抵禦外敵的侵擾。

嶽飛強調,對金國與草原諸部的威脅,必須視為大元帝國最大的敵人,不可有絲毫的輕視與疏忽。

隻有這樣,大元帝國才能在這動蕩不安的時代中,穩固其基業,實現真正的長治久安。

其實不用嶽飛跟江鴻飛說這些,江鴻飛對此也是十分清楚。

從匈奴,到烏桓、鮮卑,再到突厥,直到如今的契丹、女真、草原諸部,他們變得隻有名稱,不變得卻是他們侵略農耕民族的本性。

可以說,隻要不是將這些胡虜打怕了、打服了,他們就會一直尋求南侵的機會,永無止境。

江鴻飛知道,自己的愛將這是急了,怕自己說話不算數,不打金國,不讓他橫掃草原建功立業了。

江鴻飛沒有廢話,他直接給嶽飛寫了一道密旨,上麵隻有十幾個字:“稍安勿躁,時機馬上就到,加快準備,不要聲張。”

嶽飛收到江鴻飛的密旨了之後,大喜!

君無戲言。

更何況,知道江鴻飛的人,全都十分清楚,江鴻飛從來不會在大事上開玩笑的。

所以,既然江鴻飛說,伐金的時機快到了,那就是,伐金馬上就要開始了。

老實說,在大元帝國的一眾將領中,嶽飛的戰功並不算多。

可即便這樣,江鴻飛還是將嶽飛的名字放在了天罡地煞功臣榜上,而且名字還非常靠前。

對此,不少人都頗有微詞,覺得嶽飛功不配位,認為,他就是仗著江鴻飛的寵幸,才獲得此高位的,甚至認為都不夠資格掌管至關重要的錦州軍區。

所以,嶽飛始終在憋著一股勁,他要讓世人看看,他嶽飛到底是不是浪得虛名,夠不夠資格入天罡榜,夠不夠資格執掌錦州軍區?!

如今,嶽飛想要的機會,終於快到了。

嶽飛摩拳擦掌,準備大乾一場……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