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唐:剛被立太子,逆襲係統來了 > 第314章聽說李二被射瞎了一隻眼睛?【求雙倍月票】

第314章聽說李二被射瞎了一隻眼睛?【求雙倍月票】(1 / 1)

推荐阅读:

皇宮,甘露殿。

李世民穿著隨意的斜靠在涼席上,淡笑道:“愛卿還真是儘職啊,休沐還來求見朕,若不是你,朕都去避暑了!”

“陛下恕罪,臣也是拿不定主意,才來求見陛下的!”房玄齡一臉歉意的作揖道。

李世民無所謂地擺了擺手,道:“沒事,朕也就隨便說說,你先說你的事吧!”

“是!”

房玄齡應了一聲,當即表明自己的來意:“啟稟陛下,高句麗又派了使者來我大唐,說要跟陛下好好談談,但他先去了遼東刺史杜君綽那裡,據杜君綽上奏的意思,他感覺高句麗應該另有所圖,請陛下定奪!”

“如果朕沒記錯的話,他們之前派的使者,好像被太子囚禁了吧?”李世民蹙眉說道。

房玄齡笑著點頭道:“是的陛下,他們現在正按太子的意思,繪製高句麗的勘輿圖!”

“嗬!”

李世民也笑了:“怎麼,他是打算要回這兩名使者?那讓他去太子那裡要吧,看他有沒有這本事!”

“可是,臣聽說他並不是來要回這兩名使者的,而是對我大唐有意扶持新羅和百濟,有些不滿,”

“哼,我大唐扶持誰,還要經過他們的同意?簡直笑話!”

李世民不屑地冷哼了一聲,然後沉沉地道:“不管這名使者有什麼目的,先讓鴻臚寺的人跟他談,談得好,朕才見他,談不好,就讓他回去!”

“是!”

房玄齡應了一聲,正準備領命離開,忽聽李世民又想起什麼似的,問道:“朕讓禮部擬的聖旨,你看了嗎?”

房玄齡遲疑了一下,然後點頭道:“看了。”

“那你有什麼意見嗎?”

“沒有。”

“哦?”

李世民眉毛一挑,不由有些好笑的道:“連你也沒有意見,看來朕這次是做對了?”

“呃,這個……”

房玄齡尷尬了一瞬,而後一臉為難地道:“不瞞陛下,臣雖然對此事沒有意見,但不代表臣讚同陛下的決定。”

“什麼意思?”

李世民眉頭大皺:“既然不讚同,為何又沒有意見?莫非你打算欺君?”

“不敢!”

房玄齡連忙惶恐作揖:“臣對此事沒有意見,是因為太子擔得起陛下的加封。而臣之所以不讚同,是從國家的層麵去考慮的。”

“陛下您想想,一旦太子承了您的加封,他的威望是不是越來越大?而大唐目前的政治格局,依舊是陛下主導。如果太子的威望與陛下齊平,臣擔心政令會有偏差!”

“嗬!”

李世民聞言,不由得再次一笑:“朕還以為你擔心什麼,原來是擔心的這個啊!”

“不瞞你說,這個朕早就考慮到了,太子他有能力,有想法,朕不是太上皇,朕不會壓製朕的兒子,朕要告訴天下人,隻要他遵從孝道,朕會最大限度的支持他。這是朕的拳拳父愛!”

“至於你說的政令會有偏差,這個也不用擔心,朕相信太子的決斷,如果朕和他的決斷出現了不同,那就以他的決斷為準,朕不會再乾預他!”

“什麼?!”

房玄齡聽到這話,整個人都驚呆了,心說這還是自己認識的那個陛下嗎?

他怎麼可能做出這樣的決定?!

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

太子與陛下的矛盾由來已久,如今又沒有發生什麼大事,陛下怎麼可能向太子妥協得這麼徹底?

難道……

隻是一瞬間,房玄齡就想到了某種可能,不由下意識咽了咽口水,暗道,這該不會是捧殺吧?

陛下居然打算捧殺太子?!

“這……”

房玄齡一時竟無言以對。

而這時,殿外忽地傳來一道稟報聲:“啟稟陛下,遼東急報!”

“嗯?”

李世民眉頭一皺,隱隱有種不好的預感,於是當即朝殿外下令:“快將急報拿進來!”

………

另一邊,太子府。

“最近的天氣怎麼這麼悶熱,該不會是有什麼大事要發生吧?”

李承乾站在一處閣樓上,看著外麵的豔陽高照,皺眉嘟囔道。

一旁的王績則笑嗬嗬地道:“想不到太子殿下也信這玄學之道?”

“不是我信,是我覺得,人要有敬畏之心,畢竟有些東西,很難說清。”

李承乾搖了搖頭,然後轉身看向王績道:“王先生,我讓你編寫的軍歌,編寫得咋樣了?”

“嗬嗬,不瞞太子,這還是我第一次編寫這樣的曲子。但有太子的指點,已經在譜曲了,相信再過幾天,應該就能出來。”

“嗯,鎮守使果然沒推薦錯人,你確實是個人才!”

“太子過獎了,比起魏小友,在下還是差了點。”王績一臉謙虛地說道。

李承乾聞言,認真看了他一眼,又緩緩走進閣樓裡麵,拿起一杯冰茶啜了一口,淡淡道:“孤聽說了一件事,你罷官歸鄉,是因為你兄長王凝得罪了朝廷大臣,導致你兄弟二人皆不被重用,遂托疾罷歸,不知是否確有其事啊?”

“這個……”

王績心中一震,不禁麵露遲疑之色。

如果他回答是,那麼就有欺君之嫌,如果他回答不是,同樣有欺君之嫌。

隻不過,前者可能要命,後者會被再次棄用。

是前途要緊?還是命要緊?按照正常情況來說,肯定是命要緊,但問這個問題的是李承乾啊!

他可是大唐最負盛名的史上第一太子。

如果錯過了這個機會,以後怕是隻能在鄉野間飲酒作樂了。

如果能有一份更好的前途,誰願蹉跎鄉野?

想到這裡,王績最終暗牙一咬,然後噗通一聲,朝李承乾跪了下去,叩首道:“回稟太子殿下,確有其事!”

“哦?說來聽聽!”

“是!”

王績應了一聲,旋即將當年之事娓娓道來,聽得李承乾眉頭大皺,不由得沉聲道:“想不到我李唐皇室如此錯綜複雜,還好現在沒有外戚乾政,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哎,縱使現在沒有外戚乾政,但隱患還是有的,任人唯親,遲早會釀成大患!”

“不錯,你說的很有道理,千裡之堤,潰於蟻穴,孤確實應該好好想想,如何規範外戚乾政!”

李承乾頗為認可的點了點頭,然後又好奇的問道:“你兄長王通之子,王福畤,現在在何處任職啊?”

“這個……”

王績愣了一下,連忙答道:“回稟太子殿下,小侄目前任太常博士。”

“哦,在長安嗎?”

“在的!”

“那你有空問問他,有沒有興趣到錦衣衛經曆司任職,我那裡正好缺個管事的,如果沒興趣就算了!”

“不不不,有有有,能得太子殿下賞識,是小侄的福份,他一定會願意的!”王績聞言,連忙替自己侄子拿了主意。

李承乾淡淡一笑,卻沒有再多說什麼。

因為他這樣做,隻是想彌補一下上輩子的遺憾。

畢竟王勃那首《滕王閣序》,可是難了他幾天才背完,他必須要為難一下這小子。

嗯,就從他爹開始。

而就在李承乾腦中惡趣味叢生的時候,樓梯口忽然傳來一陣咚咚地的爬樓梯聲。

“啟稟太子殿下,宮裡派人來傳旨了!”

“傳旨就傳旨唄,你這麼慌慌張張的乾嘛?莫非宮裡的天塌了?”

“哎喲我的太子殿下,您可彆胡說,是大事兒!而且與您有關!”

來福罕見的露出一臉失態的表情,急急忙忙的來到李承乾身邊,看了眼王績,又壓低聲音道:“現在整個長安都知道陛下來給您傳旨了,連陛下的儀仗隊都出宮了!”

“說是您接完旨後,得馬上進宮,進太廟祭拜天地!”

“嗯?”

李承乾一愣,心說這是什麼情況?

李二又在搞什麼?整這麼大的陣仗?!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李承乾收起了剛才玩世不恭的態度,正色問道。

卻見來福苦著臉搖頭道:“奴婢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此次來傳旨的不是內侍監的人,是尚書省的人!”

“尚書省?”

李承乾眉頭大皺。

因為按照以往的傳統,一般小事都是由內侍監的人去宣讀聖旨,隻有大事發生的時候,才由尚書省的人去宣讀。

所以,但從這個傳統的改變,李承乾就意識到此事果然不簡單。

卻聽一直沉默的王績冷不防地道:“敢問來福總管,宣讀聖旨有鼓樂嗎?”

“嗯?”

來福愣了一下,然後蹙眉道:“沒有又如何?”

“若是沒有,一般都是皇帝直接下旨,然後由門下省直接通過的聖旨。而這樣的聖旨,一般被視作通天旨。也就是說,禮部根本來不及準備相應儀仗,才由陛下的儀仗代替。不過,這恰恰說明了一件事。”

王績話到這裡,朝李承乾躬身一禮,又接著道:“這份旨意是衝著太子殿下來的!”

“哦?”

李承乾眼睛一眯:“你說是衝著我來的?意思是,來者不善?”

“雖說不是來者不善,但對太子殿下,應該有利有弊!”

“嗬,倒是有點意思。那我們就去看看,我父皇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李承乾笑了笑,旋即快步走向樓梯口。

沒過多久,他就來到了太子府會客廳。

此時,會客廳已經站滿了大大小小的太子府官吏,以及前來宣旨的尚書省官員,金吾位。

“臣等參見太子殿下!”

李承乾剛一出現在會客廳,眾人就齊齊朝他行禮。

但他隻是淡淡地擺了擺手,就將目光落在了前來宣旨的尚書省官員身上。

卻聽他笑著道:“李新奇,你怎麼被調到尚書省了?”

“不瞞太子殿下,臣也是今天剛被調到尚書省的,還沒來得及向您稟報,就被安排來給您宣讀聖旨了。”李新奇苦笑著說道。

李承乾恍然點頭,倒也沒在意。

畢竟李二若想算計他,有很多種方法,若一個一個去斟酌,會浪費很多精力。

卻聽他又笑著道:“既如此,那就宣旨吧!”

“是!”

李新奇應了一聲,然後緩緩展開聖旨。

可是,當聖旨上麵的內容映入他眼簾的時候,他的瞳孔猛然地縮了一下。

“這……”

“怎麼了?可是聖旨有什麼問題?”

“沒,沒問題……”

麵對李承乾疑惑的詢問,李新奇倉惶地搖了搖頭,然後定了定心神,穩了穩情緒,高聲道:“大唐皇帝昭曰,太子李承乾,德才兼備,仁孝純深,幼立大誌,是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朕欽承景業,嗣膺寶位,然不足其威望,故改立承乾為聖太子,標其忠孝仁義,以傳子孫,聖人品潔,望群公卿士,股肱王室,望天下臣民,皆為榜樣。”

念到這裡,李新奇下意識看了眼李承乾,發現李承乾正麵無表情的看著自己,又立刻道:“大唐貞觀四年,五月二十八日。”

“臣等,參見聖太子!”

隨著李新奇的話音落點,他身後的所有扈從,包括幾名金吾位,當即朝李承乾恭敬行禮。

而在場的太子府官吏,則一個個麵麵相覷,不知所措。

心說什麼情況這是?

陛下居然加封太子為'聖太子',這不是將太子的位置抬到了幾乎與他平起平坐的位置嗎?

他難道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

還是說,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將太子未來的路堵死?

一旦太子站在了德行的最高點,天下的所有人都會盯著他,哪怕他犯一點點錯,都會被放大十倍,百倍,甚至千倍。

這對太子以後想做的事,估計也是千難萬難。

想到這裡,太子府的所有官吏,都不由自主地將目光落在了李承乾的身上。

卻見李承乾依舊麵無表情的看著李新奇,直到李新奇鬢角滴落一滴一滴的汗水,才聽他忍不住小心翼翼地說道:“聖太子,陛下的意思是,讓您接旨之後,跟隨臣等進宮,您看這……”

“孤知道了,你們先下去吧!”

李承乾聞言,平靜地道了一句,然後環顧在場的所有太子府官吏,又道:“你們也都下去吧!”

“是!”

眾太子府官吏不約而同地應了一聲,立刻陸續退出了會客廳。

但李新奇等人卻沒有離開,而是一臉為難的站在那裡。

直到李承乾再次將目光落在他們身上,蹙眉道:“怎麼,孤的命令不好使了?”

“不是的太子殿下,是陛下他……”

李新奇張了張嘴,欲言又止。

李承乾依舊麵無表情地道:“這聖旨我接了,你回去告訴我父皇,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就沒必要再折騰了,如果想再折騰,我可以陪他折騰個大的,就看他頂不頂得住!”

“啊?這……”

李新奇嚇了一跳,這話他可不敢替李承乾傳。

但李承乾的脾氣,他也是一清二楚的。

如今李承乾雖然沒有發火,但不代表李承乾沒有火氣。

而李承乾之所以隱忍不發,估計跟自己是他的人有關。

否則,李二陛下也不可能派自己來傳旨。

這是擺明了李承乾會給自己一個麵子。

想到這裡,李新奇無奈的暗歎了口氣,然後看了眼身後的其他人,拱手道:“聖太子寬心,臣等告退!”

說完這話,他便二話不說的帶人離開了。

而這份旨意,也很快傳了出去,弄得滿城皆知。

“太子殿下,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儘管這件事出乎我們的意料,但未必就是一件壞事!”

眼見李新奇等人走後,李承乾站在原地,一動不動,王績唏噓著上前勸慰道。

卻聽李承乾甕聲甕氣地說道:“我明白你的意思,正如你之前說的那樣,有利也有弊!”

“我父皇可能是太擔心我會走他的老路了,才會想出這一招。”

“不過。”

說著,他冷笑一聲,然後話鋒一轉:“他還是太小瞧我了,能被道德綁架的人,都是有道德的!”

“呃,這……”

王績嘴角一抽,但還是忍不住勸慰道:“雖說成王敗寇,但自古帝王,哪個不注重道德?此乃陽謀也,還望太子殿下三思!”

“嗯,你說得有道理,不到萬不得已,我不會亂來的!”

李承乾虛心受教的點了點頭,又道:“軍事學院那邊的情況如何了?”

王績想了想,道:“回太子殿下,按照您的要求,現在每個學員都在學習算學,其中有不少學員,已經摸到了數據戰爭的門道,還有一部分學員,已經開始研究軍糧對戰爭的影響了。總之,這是一條全新的戰爭思想,整個軍事學院的學習熱情都很高。”

“嗯,不錯。除了數據戰爭,還要多進行實戰演練,否則都是紙上談兵。”

“諾!”

王績應諾一聲,正準備繼續開口。

忽聽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稟報聲。

“啟稟太子,遼東急報,高句麗突然朝我大唐邊境發動夜襲,一夜連破三城!”

“但凡所過的村莊,城池,全都被大肆掠奪殺戮,浮屍遍地!”

“什麼!?”

李承乾聽到稟報聲,不由大吃一驚。

心說高句麗這麼勇嗎?居然敢主動襲擊大唐?

難道棒子那個曆史傳說是真的?

李二被他們那個什麼先祖射瞎了一隻眼睛?!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