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唐:剛被立太子,逆襲係統來了 > 第296章這就是one piece!!【求月票】

第296章這就是one piece!!【求月票】(1 / 1)

推荐阅读:

“聖旨,李靖將軍領旨!”

二月的第一場朝會,李世民就對李靖頒布了聖旨。

雖然大多數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但依舊有人滿臉鬱悶。

而這個人,也不是彆人,正是原左仆射,現任太子少傅蕭瑀。

其實,蕭瑀不是不能明白李世民對李靖的心思,而是覺得李世民這樣做,有點雙標的味道。

畢竟一個皇帝若雙標,對臣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特彆是他們這些在朝堂上治國的大臣,因為立功的機會很少,所以隻能按部就班的奉行皇帝的命令,不能犯錯。

這就好比張蘊古,明明之前乾得好好的,結果因為一個案件沒有解釋清楚,差點被李世民直接殺了。

而李靖則因為立了大功,獲得了李世民的諒解。

實在讓人有些鬱悶。

不過,就算蕭瑀對李世民的雙標感到有些鬱悶,也絲毫不影響李靖站出來的果斷。

隻見他在聖旨宣讀的第一時間,就站了出來,道:“臣領旨!”

卻聽宣旨太監高聲道:“大唐皇帝敕曰:改封李靖將軍為兵部尚書,貞觀四年,二月三日。”

“臣謝恩領旨!”

李靖恭敬行了個禮,便準備站起來。

就在這時,那名宣旨太監又高聲道:“兵部尚書領旨!”

“嗯?”

李靖微微一愣,不由身子一頓。

因為改封他為兵部尚書這件事,他事先是知道的,但這道新的旨意,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讓他頓時有些不知所措。

然而,還沒等他反應過來,那名宣旨太監又拿起一份新的聖旨,再次高聲道:“兵部尚書跪下領旨!”

“這”

李靖遲疑了一下,但還是老老實實的跪了下去。

卻聽宣旨太監繼續高聲道:“聖旨,大唐皇帝令,李靖聽旨,加封李靖為代國公,授左光祿大夫,賞賜綢緞一千匹,增加食邑至五百戶!”

“什麼!?”

眾臣聽到這旨意,整個人都驚呆了。

特彆是蕭瑀,更是如遭雷擊。

他怎麼也想不到,明明應該被審判的‘謀反’嫌疑人,居然會被李世民如此厚待。

這已經不能用雙標來形容了!

這簡直就是不公平!

然而,就在他義憤填膺,準備憤然進諫的時候,李世民卻淡淡一笑;“代國公為我大唐解決了心腹大患,使我大唐北方安定。縱使有些小誤會,也無傷大雅,當得起朕所有厚待!”

“臣,謝過陛下!”

李靖躬身一禮,旋即緩緩回到隊列。

眾臣一陣無語,全場落針可聞。

這時,李世民又笑著道:“諸位大臣,前幾天,朕讓你們寫的奏折,你們都寫了,朕也看了。今日,咱們就做個決斷吧!”

說完這話,他便扭頭看向李承乾,道:“太子,你來主持吧!”

“是!”

李承乾平靜地應了一聲,然後抬手朝房玄齡示意道:“中書令,你先來吧!”

房玄齡聞言,立刻持笏走了出來,躬身道:“啟稟太子殿下,臣歸納總結了一部分改革方案,請太子殿下決斷!”

“好,中書令且說!”

“通過諸位大臣上奏的內容,我們基本確認了以下改革。”

“一,重要地域保留,揚州,涼州,太原和幽州四大都督府。”

“二,在沿邊設置兩級都督府,如中級都督府和一般都督府。涼州,是中級都督府,其他是一般都督府。保留十個,原來的四十個,一概取消。”

“三,改車騎府,驃騎府為折衝府,由統軍負責訓練軍隊。”

“四,設置一定的地域,叫地團,沒有兵部的命令,不能擅自離開地團。”

“五”

聽到這一條一條的改革,眾臣不由互相對視,交頭接耳,有不少大臣甚至將目光落在了李世民身上,期盼他能說兩句。

但李世民卻始終保持沉默,眼觀鼻鼻觀心,漠不關心。

“好了!”

眼見眾臣交頭接耳個沒完,李承乾十分果斷的就拍板道:“既然諸位大臣對這些改革沒意見,那就下個月開始執行吧!”

“太子殿下且慢!”

就在李承乾話音落下的瞬間,作為反改革先鋒的尉遲恭,第一個站了出來,持笏道:“臣有一個問題想要問中書令,此次改革,取消都督府的軍隊,大概有多少萬人?”

“中書令請回答。”

李承乾抬手示意了一下,房玄齡立刻答道:“據目前的軍隊人數估算,大概有二十七萬人!”

“什麼!?”

眾將軍一陣嘩然。

隻見尉遲恭再次持笏道:“那敢問中書令,國家的軍隊一次性裁減了將近三成,國家以後還怎麼防禦外敵?”

“是啊陛下!臣也以為,改革不宜過快,當循序漸進!”程咬金也跟著站了出來。

但他卻沒有向李承乾進諫,而是直接朝李世民進諫。

很明顯,在這些將軍心中,李承乾雖是主持改革的人,但真正能決斷的,隻有李世民。

可李世民聽到程咬金的進諫,依舊不語,而是扭頭看向李承乾。

意思也很明顯,你先來拿主意,我再決斷。

這讓眾臣的目光,也隨著李世民看向了李承乾。

隻見李承乾微微蹙眉,旋即一臉平靜地道:“裁減軍隊,並不意味著會削弱國家的力量。”

“是啊,諸位將軍的顧慮,我們都考慮過,裁減的軍隊,隻是暫時先安置在地方,等國家需要的時候,可以采用募兵製的方式,重新征召。”

房玄齡聞言,立刻隨聲附和道:“而且,我大唐現在很缺勞動力,將他們安置在地方,也能提高生產!”

“那剩下的軍隊,交由誰管理?”秦瓊冷不防地問道。

房玄齡看了他一眼,又笑著解釋道:“按照以前的製度,是由各衛大將軍管理軍隊,但現在不一樣了,將軍不再管理軍隊,包括地方刺史,也不管理軍隊。全部由折衝府的統軍管理,每個統軍下轄一千人。”

“這麼說的話,將軍和刺史隻能在作戰的時候與統軍配合?其餘時候,士兵們全部由統軍負責?”

“是的!”

“可是,如果按照這樣的改革,士兵們會同意嗎?”

常何忍不住追問道:“他們以前是跟著我們這些將軍的,我們彼此也熟悉,信任,突然將他們分開,由其他人統領。甚至直接原地解散,會不會太殘忍”

此話一出,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

所有的不滿情緒,全被調動了起來。

而這些不滿情緒的矛頭,也全指向了李承乾。

雖然他們都知道改革這件事,隻有李世民能決斷,但他們不敢將不滿的情緒表達在李世民身上。

俗稱,柿子要挑軟的捏。

而李承乾,就是他們眼中的軟柿子。

“常何!”

就在眾臣一個個義憤填膺的時候,一直沉默的李世民,忽地開口道:“你有什麼想說的,就直說吧!”

此話一出,常何頓時精神一振,也不再去看李承乾,當即朝李世民跪地道:“陛下,恕臣鬥膽,臣覺得這樣的改革,士兵們不會答應。邊軍先不說,就說臣麾下的士兵,他們的一切都是朝廷供給的,現在因為改革,一下子沒有了,臣擔心他們恐怕難以接受!”

“是啊陛下!臣的那些士兵拋家舍業,跟了臣好幾年,臣真的不忍心這麼對他們啊!”一名將軍哭訴著附和道。

其餘眾臣聞言,不禁麵麵相覷。

心說你們是擔心士兵,還是擔心你們自己的權力會被剝奪?

而這時,又有一名將軍悲呼道:“兵部尚書,我是您的老部下,跟你出生入死多場戰役,您怎麼不為我們說一句話啊?”

唰!

此言一出,眾臣‘唰’的一下就將目光落在了李靖身上。

李靖則眉頭微皺,心想太子說的果然沒錯,該來的還是來了。

不過,他早就想好了應對之法。

卻聽他語氣淡漠地道:“我雖是兵部尚書,但我並沒有參與軍隊改革。因此,改革之事,我也不知道怎麼評判!”

轟隆!

此話一出,全場如遭雷擊。

就連李世民都不禁有些詫異,心想李靖你可真敢說啊!

如此不負責任的話,你都說得出口?

你真不怕以後在軍中毫無威信嗎?!

不過,這倒是一個好兆頭。

李靖能這樣說,表明他對李承乾的改革,確實不會支持。

如此一來,倒是幫了自己大忙。

稍微沉吟,李世民又看向李承乾,笑道:“太子以為如何?”

李承乾故作不悅地板著臉,甕聲甕氣地道:“既然兵部尚書說他沒有參與改革,那就讓他現在參與,反正這改革,必須要有個決斷!”

“太子這話什麼意思?難道我們不同意改革,今天還走不了了?”一名黑麵將軍冷聲說道。

其餘將軍也紛紛站出來,隨聲附和。

“太子未免有些霸道了,我們為國家出生入死,難道還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嗎?”

“沒錯,我們若不同意改革,太子這改革能推行下去嗎?!”

“這改革肯定是有問題的,李大將軍指揮過我們荊楚的兵,知道我們荊楚的兵是什麼情況,如果將他們原地解散,肯定會出問題的!”

“是啊李大將軍,我們巴蜀的兵也不好處理!”

聽到眾將你一言我一語地聲討李承乾,李世民嘴角微微揚起一抹不宜被人察覺的笑意,轉瞬即逝。

暗道這逆子的經驗還是淺薄啊!

你以為這些武將跟之前那些隨意讓你揉捏的文臣一樣?

他們可都是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猛將,你那點王霸之氣,可震不住他們!

還有,你殺的那幾萬人,對他們來說,又算得了什麼?

真當他們是嚇大的啊!

果然,隨著李承乾的話音落下,幾乎大半朝堂的武將都站在了他的對立麵。

但李承乾卻渾然不懼,隻是將目光落在了侯君集,尉遲恭,程咬金,常何,秦瓊這些李二心腹身上。

因為朝堂上那些將領的可替代性很高,但李二的這些心腹,可不好替代。

而且,李二的這些心腹,掌握了足足十二衛的軍隊,沒有他們的支持,也很難完成改革。

隻見李承乾稍作沉默,便扭頭看向不遠處的無舌。

“肅靜——”

無舌瞬間會意,當即高聲喝止眾臣。

很快,整個大殿就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寂靜無聲。

卻聽李承乾又淡淡道:“諸位將軍的意見,孤都聽到了,但孤不可能照顧到你們每個人的意見。所以,你們選一個代表出來吧。由他代表你們,是同意改革,還是不同意改革,這樣也不用浪費時間在無休止的爭執中!”

聽到這話,眾臣不由互相對視,交頭接耳。

特彆是程咬金,尉遲恭這些李二心腹,一個個更是毫無禮儀的湊到一起,開始商量對策。

大概過了一刻鐘,才聽有將領朝李世民道:“敢問陛下,您是否同意太子的辦法?”

“這”

李世民聞言,不禁麵露遲疑之色,心想若是按照李承乾的辦法,確實能快速敲定改革之事,但這個代表,也十分重要。

如果他們選出來的代表,是李承乾的人,那改革肯定很順利的就通過了,這樣的話,自己又如何拿捏李承乾呢?

但是,如果選出來的代表,是個極力反對改革的人,那改革豈不是會遭到很大的阻力?

這不符合自己的目的!

所以,選個代表可以,但不能選李承乾的人,也不能選極力反對改革的人

那麼這個人

對了!

就選李靖!

他既不是李承乾的人,也不是極力反對改革的人!

就像自己當初發動玄武門之變,他既不支持李建成,也不支持自己,最後還是成了自己的臣子。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自己能壓服他!

他或許不服李承乾,但他絕對服自己!

想到這裡,李世民瞬間念頭通達,然後笑著點頭道:“同意!”

而隨著他的話音落下,眾臣的商議也到了尾聲。

大概過了片刻,以程咬金,尉遲恭為首的李二心腹,率先站出來道:“啟稟陛下,啟稟太子,我們選李大將軍為代表!”

果然!

哈哈哈!

他們果然沒讓朕失望!

李世民聽到尉遲恭他們推選李靖為代表,心裡頓時樂開了花!

但是,再開心他也不會表露出來,反而麵無表情地看向其他將領,沉聲道:“你們也選李靖嗎?”

“呃,這個”

其他將領互相對視,心說怎麼隻有這一個答案?

不過,選擇李靖也沒什麼問題,他應該會支持咱們。

隻見其他將領稍微沉默,當即異口同聲地道:“臣等複議!”

“好!”

李世民聞言,當即拍板道:“那就讓李靖作為諸將的代表,說說對軍隊改革的看法,是支持,還是反對!”

唰!

此話一出,眾臣立刻齊唰唰地看向李靖。

卻聽李靖平靜而淡漠地道:“在表達對軍隊改革的看法前,臣想先問問太子殿下,您覺得一支什麼樣的軍隊,能打勝仗?”

“嗯?”

眾臣微微一愣,不禁又齊唰唰地看向李承乾。

隻見李承乾毫不猶豫地答道:“有理想,有信念的軍隊,可百戰百勝!”

“何謂有理想,有信念?”

“《孫子兵法》有雲:上下同欲者勝。孤以為,誌之所趨,無遠勿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

“何解?”

“意思是,人若誌向高遠,則無論目標多麼遙遠,即便是山海儘頭,也無法阻擋其實現理想的步伐。”

“那敢問太子,你的理想是什麼?”

“稱霸全世界!”

李靖聞言,微微一笑。

群臣則一臉茫然。

唯獨李世民,心裡一咯噔。

卻見李承乾又笑著朝李靖道:“如果說,孤以這樣的理想改革軍隊,兵部尚書會同意孤的改革嗎?”

“同意!”

李靖毫不猶豫地道:“臣完全同意太子的改革!”

“什麼!?”

眾臣瞬間就被震驚到了。

簡直難以相信!

無法接受!

就連李世民整個人都蒙了。

心說什麼情況這是?

為什麼會這樣?

這逆子跟李靖喝一頓酒就讓他放權了?

朕可破例對他大封特封了啊!

就在眾臣與李世民對此事難以理解的時候,李靖又笑著朝李承乾道:“看樣子,太子您需要解釋一下,何謂全世界?”

“嗬嗬,理應如此。”

李承乾笑了笑,旋即抬手示意岑文本道:“岑署長,孤讓新聞署印刷的世界地圖,印刷出來了嗎?”

“回太子殿下,印刷出來了!”岑文本立刻站出來回應道。

“好!”

李承乾笑著點了點頭,然後直接下令道:“抬上來讓大家看看吧!”

“諾!”

岑文本應諾一聲,當即便轉身出了朝堂。

很快,一副長約三米,寬約兩米的巨型地圖,就出現在了眾臣眼前。

“太子殿下,這是”

眾臣看到這幅巨型地圖,頓時又驚又疑惑。

卻聽李承乾笑著解釋道:“這便是孤說的全世界!”

“在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之外,可不光有西域,大食,高句麗,倭國,琉球,大海的另一邊,還有許許多多的國家,他們的財富,疆域,你們簡直難以想象?”

“你們可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個地方,遍地都是黃金?”

“你們可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個地方,擁有吃不儘的糧食?”

“你們可知道,這個世界其實很大,大得你們隻需要稍微努力,就能獲得享之不儘,用之不竭的財富!”

轟隆!

眾臣聞言,腦袋‘嗡’的一下全白了。

混亂,又是一場無比的混亂。

李承乾的這番話,猶如洪鐘大呂,震撼人心。

雖然這些大臣都知道外麵有很多國家,但他們從未聽說過遍地都是黃金的國家,也從沒聽說過擁有吃不儘糧食的國家。

如今,李承乾卻拿出一副世界地圖,明明白白的告訴他們,跟周邊土著打仗沒意思,快來跟我征服世界吧!

這就是one iece!

想要嗎?

想要的話就給你們好了!

快去找吧!

而這,才是此次改革的重頭戲。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