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奴沉默片刻,他知道再說下去也是徒勞。
他轉身對身邊的使者們說道:“我們走。”
江臨轉身麵向朱元璋,躬身行禮道:“陛下,讓他們考慮三天,不過是緩兵麻痹之計。元朝內部紛爭不斷,他們定然不會答應投降。臣江臨,請奏陛下,攘外必先安內,臣請帶兵十萬,先滅殘元!”
江臨的話音剛落,整個場地頓時陷入了一片嘩然。
滿朝文武大臣紛紛議論起來,他們的臉上露出了震驚和疑惑的神色。
“江大人這是真狠啊!竟然要先滅北元!”
“是啊!江大人本來要去征討倭寇的,現在卻要先去滅元朝了。”
“攘外必先安內,這話說的是真好啊!”
“我讚成!就得先滅了暴元!否則,他們總是對我們大明王朝虎視眈眈!”
然而,也有一些大臣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但是不得不說,元朝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
“他們雖然在中原已經失去了統治地位,但在草原上仍然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是啊!而且草原之上地形複雜,氣候惡劣,對我大明王朝的軍隊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一旦深入草原,糧草補給都會成為問題。”
“不能輕敵啊!”
江臨站在一旁,靜靜地聽著眾人的議論。
他知道,這些大臣的擔憂和顧慮都是有道理的。
元朝的戰鬥力確實很強,而且草原之上地形複雜,氣候惡劣,對大明王朝的軍隊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但是對江臨來說
這些都不是問題!
“諸位大臣,”
江臨大聲說道,他的聲音壓過了眾人的議論聲,“我知道你們的擔憂和顧慮。但是,我江臨既然請纓帶兵出征,就有信心和能力消滅殘元勢力。”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首先,我會利用我們的火器和坦克等先進武器,對元朝的軍隊進行毀滅性的打擊。他們的騎兵雖然勇猛,但在我們的火器和坦克麵前將不堪一擊。而且,我們的直升飛機可以進行空中偵察和打擊,隨時掌握元朝軍隊的動向和部署。”
“其次,”
“我會派遣精銳的步兵和騎兵深入草原,進行分兵合擊。我們的士兵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他們能夠在草原上靈活作戰,與元朝的騎兵周旋。”
“最後,”
“我會在草原上設立衙門和管理機構,對元朝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統治。雖然草原之上地形複雜,氣候惡劣,但隻要我們采取正確的策略和措施,就一定能夠征服草原,讓元朝成為大明王朝的一部分。”
“我隻說最後一次,攘外必先安內,而此時元朝內亂,新舊交接,大局未定,就是我們最好的時機!”
朱元璋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之色。
他深知江臨的才能和野心,也知道殘元勢力對大明王朝的威脅。
現在,江臨主動請纓帶兵出征,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
“江臨啊,”
朱元璋微笑著說道,“你果然是個有遠見的人。攘外必先安內,你說得沒錯。既然你有此決心和勇氣,那朕就準奏了。你帶兵十萬,即刻出征殘元!”
江臨躬身行禮,聲音鏗鏘有力:“謝陛下隆恩!臣定不辱使命,為陛下平定殘元!”
其他使臣國見狀,紛紛表示願意出兵幫助大明王朝征討殘元。
他們都覺得這是一個討好大明王朝的好機會。
而且憑借大明的大方程度
肯定還能撈點好處來!
朝鮮使臣走上前來,恭敬地說道,“我們朝鮮王國願意出兵三千幫助大明王朝征討殘元。我們朝鮮的士兵勇猛善戰,一定能夠為大明王朝立下汗馬功勞。”
安南使臣也走上前來,說道:“江臨大人,我們安南一千也願意出兵幫助大明王朝。我們安南的士兵擅長叢林作戰,一定能夠在草原上發揮巨大的作用。”
占城使臣:“江臨大人,我們占城也願意出兵兩千幫助大明王朝。我們占城的士兵雖然不多,但個個都是精兵強將,一定能夠為大明王朝儘一份綿薄之力。”
琉球使臣也走上前來,說道:“江臨大人,我們琉球雖然是一個小島國,但我們也願意出兵一千人幫助大明王朝。”
暹羅使臣也走上前來,說道:“江臨大人,我們暹羅也願意出兵。”
天竺使臣也走上前來,說道:“江臨大人,我們天竺的士兵擅長山地作戰,我們也願意出兵兩千人。”
“諸位使者,”
江臨語氣異常堅定,“感謝你們對大明王朝的支持和幫助。但請允許我明確一點,大明王朝的內政,永遠都是我們自己解決,不需要他國插手。這是我們的原則!”
朝鮮使臣聞言,臉上露出一絲尷尬,連忙說道:“江臨大人,我們朝鮮隻是想為大明王朝儘一份綿薄之力,畢竟我們兩國一直交好……”
江臨搖了搖頭,打斷了他的話:“使者大人,我明白你們的好意。但我們大明朝和元朝,雖然朝代不同,但我們都是華夏兒女,流淌著相同的血脈。我們自己的事情,應當由我們自己來解決。你們的好意,我心領了,但出兵之事,就不必了。”
安南使臣也連忙說道:“江臨大人,我們安南的士兵擅長叢林作戰,或許能在草原上發揮一些作用……”
江臨看著他們,繼續說道:“我們雖然是不同的朝廷,但我們都是華夏人。我們有著共同的祖先和血脈,我們的事情,我們自己解決。這是我們的原則,也是我們的底線,更是華夏人的骨氣!請諸位使者轉告你們的國王,我們大明王朝感激他們的支持,但內政之事,絕不允許外國人插手!”
“好了,”
朱元璋微笑著,聲音洪亮有力,“這閱兵就到此為止吧。諸位使者,就請回吧。請轉告你們的國王,我們大明王朝會永遠銘記這份情誼。”
江臨離開閱兵場後,神色凝重地直奔兵部。
兵部內,氣氛緊張而肅穆。
眾官員皆屏息以待,尤其是兵部尚書,更是瑟瑟發抖,生怕江臨會突然發難。
江臨高坐堂上,目光如炬,掃視著下方的眾人。
他緩緩開口,聲音沉穩有力:“徐達大將軍,湯和大將軍,二位請坐。”
“陛下已準我出征殘元,但具體策略還需我等細細商討。二位大將軍,你們對征討元朝有何看法?”
徐達沉吟片刻,說道:“元朝雖已衰敗,但其騎兵勇猛,不可小覷。且草原之上地形複雜,氣候惡劣,對我軍來說是一大挑戰。”
湯和也點頭附和道:“是啊。而且元朝內部雖亂,但仍有不少忠勇之士,若我們貿然進攻,恐怕會陷入苦戰。”
江臨微微一笑,說道:“二位大將軍所言極是。但正因如此,我們才更要速戰速決,以雷霆萬鈞之勢消滅殘元勢力。今日召集二位前來,便是要商討具體的作戰計劃。”
江臨看著徐達和湯和,繼續說道:“藍玉大將軍現在正在征討西蕃,暫時騰不開手。所以,此次出征,我將親自率軍。請徐達大將軍和湯和大將軍輔助我,共同平定殘元。”
徐達和湯和聞言,道:“江臨啊,你放心,我們定當全力輔佐你,為陛下平定殘元!”
江臨點了點頭,說道:“好。那我們現在就來討論調兵的事情。時間緊迫,我們必須儘快集結兵力。”
江臨看了一眼兵部尚書:“我說,你記!”
兵部尚書小雞搗蒜一般點頭:“江大人您說,我一定做好記錄!”
江臨頓了頓,繼續說道:“首先,我想從應天府周邊的衛所抽調兵力。比如龍虎衛、豹韜衛等。這些衛所的士兵訓練有素,且距離較近,能夠迅速集結。”
湯和補充道:“我們還可以從江西、浙江等地征調兵力。這兩個地區兵源充足。而且經過長期的戰爭洗禮,有不少經驗豐富的士兵。當地的衛所和駐軍也有一定的戰鬥力。”
江臨話鋒一轉,說道:“另外,北平都司也是我們征調兵力的重要來源。
北平地處北方邊境,其都司下轄眾多衛所。
士兵們久經沙場,他們對北方的地理環境和作戰形勢較為熟悉。
我們可以從中抽調大量兵力,比如燕山左衛、燕山右衛等多個衛所,將其能提供精銳的步兵和騎兵。”
徐達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精光,說道:“江大人,兵部尚書,我會立即下令,讓北平都司的衛所做好出征的準備。
然後督促他們儘快集結兵力,與主力部隊會合。”
江臨最後看向湯和,說道:“湯和大將軍,山西地區也是重要的兵源地之一。
太原衛、平陽衛等衛所的兵力充足。而且山西與蒙古兩個地區相鄰,當地軍隊有豐富的與蒙古騎兵作戰的經驗,適應北方的氣候和地形。
我個人認為,我們可以從中征調部分軍隊,與主力部隊一同出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