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看著手中的打火機,頓時感到十分滿意。
很快,天色漸漸得暗了下來,而皇宮裡的施工還在繼續。
夜晚的皇宮想要照明,主要是依靠燭台、提燈等一係列的工具。
在一些黑暗的地方施工,燈光看不清楚,工匠們紛紛抱怨起來。
朱元璋皺著眉頭說道:“這燈光太暗了,看不清楚啊。工匠們,你們多拿一些燭台來照明吧。”
江臨聞言,笑了笑說道:“陛下,不用這麼麻煩。臣這裡有個更好的東西。”
說著,他便從係統空間裡拿出來了一個手電筒。
遞給朱元璋看,說道:“陛下,您看,這個叫強光手電筒。它比燭台和提燈要亮多了。”
朱元璋接過手電筒,打開開關,隻見一道強光射了出來,照亮了周圍的一片區域。
“哇,這東西可真亮啊!江臨啊,你是怎麼做到的?”
眾人也紛紛圍了過來,好奇地看著手電筒。
朱標好奇地問道:“江臨,這是什麼東西?怎麼這麼亮?”
江臨解釋道:“殿下,這叫強光手電筒。它裡麵裝了一種叫做電池的東西,可以儲存電能。當按下開關時,電池就會給手電筒裡的燈泡供電,燈泡就會亮起來了。”
朱有容驚訝地說道:“哇,這東西可真神奇啊!江臨,有了它,我們晚上就不用怕黑了。”
徐妙清也點頭說道:“是啊,而且它這麼小巧,攜帶也方便。以後出門,我們就可以帶上它了。”
湯和想了想,說道:“江臨,這東西能不能給軍隊也配上一些?行軍打仗的時候,要是有這個,晚上巡邏可就方便多了。”
江臨:“可以,先給你一百個吧。”
有了手電筒的照明,工匠們的施工速度也加快了許多。
很快,蒸汽發電裝置就布置了一大半。
接下來,就是走線和燈泡的安裝了。
江臨開始指導工匠們進行導線鋪設。他說道:“工匠們,這導線的鋪設很重要。我們要用銅線包裹絲綢來絕緣,避免觸電的危險。而且,導線要沿著皇宮的廊柱隱蔽鋪設,這樣既能保證照明,又能避免火災隱患。”
工匠們聞言,紛紛點頭表示明白。
他們按照江臨的指示,開始忙碌起來。
不一會兒,導線就鋪設好了。
接下來,就是燈泡的安裝了。
江臨拿起一個燈泡,遞給工匠們看。
說道:“工匠們,這就是燈泡。你們隻需要把導線接到燈泡上,然後把它擰到燈座上就可以了。注意要擰緊,不然容易鬆動。”
工匠們按照江臨的指示,開始安裝燈泡。
不一會兒,第一個燈泡就被安裝好了。
江臨打開開關,燈泡瞬間亮了起來,照亮了周圍的一片區域。
朱元璋看著亮起的燈泡,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激動。
他說道:“江臨啊,你這電燈可真是太好了。有了它,咱皇宮的夜晚,可就再也不怕黑暗了。”
江臨笑著說道:“陛下過獎了。臣隻是儘了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而已。”
朱元璋搖了搖頭,說道:“江臨啊,你這可不是綿薄之力。你這是為咱大明王朝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啊。”
說著,他看向工匠們正在安裝的開關,好奇地問道:“江臨啊,這開關是怎麼工作的呢?”
江臨解釋道:“陛下,這開關是用青銅打造的閘刀開關。當閘刀合上時,電路就接通了,燈泡就會亮起來。當閘刀斷開時,電路就斷開了,燈泡就會熄滅。”
朱元璋點了點頭,說道:“原來如此,這開關還真是巧妙啊。”
隨著時間的推移,皇宮裡的電燈布置工作也逐漸接近尾聲。
工匠們忙碌了一整天,終於把所有的燈泡都安裝好了。
江臨看著明亮的電燈,心中也感到十分欣慰。
他轉頭對朱元璋說道:“陛下,電燈已經布置完畢了。現在,就等您下令開燈了。”
朱元璋搓了搓手,很是開心。他說道:“好,好。江臨啊,那咱們現在就開燈吧。”
江臨點了點頭,說道:“是,陛下。”
說著,他便走到一個開關前,合上了閘刀。
頓時,整個皇宮的數百個燈泡都亮了起來,照亮了皇宮的每一個角落。
朱元璋看著亮起的電燈,心中滿是歡喜。
他說道:“江臨啊,你這電燈可真是太好了。有了它,咱皇宮的夜晚,可就再也不怕黑暗了。”
江臨笑著說道:“陛下過獎了。這隻是臣的一點小發明而已。不過,臣希望這電燈能為大明王朝帶來更多的光明和希望。”
朱元璋點了點頭,說道:“江臨啊,你這可不是小發明。你這是為咱大明王朝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啊。有了這電燈,咱大明王朝的百姓,就能過上更好的生活了。”
朱標也笑著說道:“是啊,江臨。你這電燈可真是太好了。以後晚上讀書,就不用再點蠟燭了。”
徐達和湯和也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徐妙清看著明亮的電燈,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江臨,這電燈是怎麼工作的呢?你能不能給我們也解釋一下?”
江臨笑著點了點頭,說道:“當然可以。這電燈啊,其實就是利用電流通過燈絲時產生的熱量,使燈絲發光發熱。而電流呢,是由蒸汽機發電產生的。蒸汽機通過燃燒燃料產生蒸汽,蒸汽推動活塞運動,活塞帶動發電機轉動,發電機就產生了電能。”
朱有容好奇地問道:“那燈絲是什麼做的呢?為什麼能發光發熱?”
江臨解釋道:“燈絲是用一種叫做鎢的金屬做的。鎢的熔點很高,能夠承受很高的溫度而不熔化。當電流通過鎢絲時,鎢絲就會發熱發光,產生明亮的光線。”
朱元璋看著明亮的電燈,心中滿是歡喜:“江臨啊,你這電燈可真是太好了。”
朱標也笑著說道:“是啊,父皇。這電燈一亮,整個皇宮都變得不一樣了。
以前晚上總是黑漆漆的,而現在卻變得如此明亮和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