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明:我每天一個未來快遞,老朱心態崩了! > 第一卷 第277章 慶功,取消丞相和中書省!
背景色:字体:[]

第一卷 第277章 慶功,取消丞相和中書省!(1 / 1)

推荐阅读:

江臨起床後,匆匆梳洗完畢,便趕往皇宮參加早朝。

他腳步匆匆,心中卻是一片寧靜。

可到了朝堂前,江臨卻發現氣氛有些異樣。

眾位大臣成群,聚在一起竊竊私語,不時還向他投來意味深長的目光。

看到江臨到來,眾人更是紛紛上前,臉上洋溢著恭喜的神色。

“恭喜江大人啊,年輕有為,前途無量!”

“是啊,江大人,您這次可是扶搖而上了!”

“江大人,您飛黃騰達,可彆忘了提攜我等啊,我兒子便在您衙門裡任職!”

江臨聞言,心中愈發疑惑,他拱手回禮,卻不知該如何回應這些恭喜之詞。

“諸位大人,你們這是在恭喜我什麼?

我怎麼有些聽不懂呢?”江臨拉住一位正欲離去的大臣,疑惑地問道。

那大臣聞言,神秘兮兮地四處張望了一番,才低聲說道:

“江大人,您還不知道嗎?”

江臨:“我……我最近很忙,很多事情都顧不上。”

大臣:“滿朝文武誰不知道您即將監斬胡惟庸,接任丞相一職啊!”

江臨嘴角一抽:“什麼?接任丞相?”

朱元璋也沒給他商量這事兒啊!

那大臣見狀,更是壓低聲音說道:“江大人,這事兒可大了,您可得好好準備準備。畢竟,丞相一職,可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

就在這時,太監尖銳的聲音在朝堂上響起:“陛下上朝!”

眾人聞言,紛紛整理衣冠,跪倒在地,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元璋身著龍袍,緩步走出金鑾殿,目光如炬,掃視著下方眾人。

待眾人行禮完畢,太監再次傳話:“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臣有本啟奏,陛下,近日北方多地遭遇旱災,百姓生活困苦,懇請陛下開倉賑糧,以解燃眉之急。”

朱元璋:“旱災之事,朕已知曉,戶部需即刻籌備賑災事宜,確保百姓溫飽。”

“陛下,微臣要參奏一員貪官,江南道禦史張臨,私吞賑災銀兩,中飽私囊,致使災民流離失所,懇請陛下嚴懲不貸。”

朱元璋:“此等敗類,留之何用!速速將其捉拿歸案,嚴加審訊,絕不姑息!”

“陛下,微臣以為,治貪需從根本著手,加強官員考核,嚴懲不貸,方能肅清吏治。”

朱元璋:“此言甚是,吏部當加大考核力度,選拔賢能,剔除奸佞,以保朝綱清明。”

“陛下,微臣還聞,近來邊疆時有侵擾,需加強邊防,以防不測。”

朱元璋:“邊防之事,兵部需時刻警惕,加強巡邏,確保邊疆安寧,不可有絲毫懈怠。”

就在此時,朱元璋看向了江臨。

朱元璋:“江臨,朕問你,那工廠建造進度如何?何時能完工?”

江臨:“回陛下,微臣已督促工匠日夜趕工,預計最多再有五六天的功夫,便可全部完工。”

朱元璋:“江臨啊,你可是大功臣啊。你們知道嗎,藍玉再把江臨的第一批泡麵送去後給咱回了奏折,可是大大誇讚了江臨的泡麵呢。說是極大程度緩解了前線的糧食問題。來,標兒,你給大家念一念!”

朱標接過奏折,清了清嗓子:“啟稟父皇,此乃藍玉將軍奏折。”

“臣藍玉,誠惶誠恐,稽首頓首上言:

自微臣領命,將江臨江大人所贈泡麵運至西蕃前線,將士們無不歡欣鼓舞。此泡麵之奇,在於其味美且便於保存,實乃行軍打仗之良品。

前線將士,遠離故土,飽受風霜。泡麵之至,猶如甘霖普降,極大緩解了糧食短缺之困。將士們品嘗之後,皆言此乃陛下隆恩所至,誓死保衛邊疆,以報皇恩。

微臣亦嘗此泡麵,果真是色香味俱全,實為難得之美味。臣在此多謝江臨江大人之泡麵之恩,不僅解了前線燃眉之急,更讓將士們感受到了朝廷的關懷與溫暖。

臣深知,此皆得益於陛下之英明決策與江大人之奇思妙想。微臣定當竭儘全力,誓死守衛邊疆,不負陛下與江大人之厚望。

懇請陛下聖體安康,大明萬世昌隆。微臣藍玉,頓首再拜。”

滿朝文武都在讚頌江臨。

“江大人真乃奇才也!此泡麵之舉,不僅解決了前線糧食問題,更是彰顯了我大明之智慧與實力。”

“是啊,江大人之才,實乃我大明朝之福氣。有此奇才在朝,何愁國家不興,百姓不安?”

“江大人年輕有為,前途無量。吾等當以江大人為榜樣,勤勉政事,為國效力。”

大臣辛:“微臣以為,江大人不僅才智過人,更有一顆為國為民之心。此等忠臣良將,實乃我大明之瑰寶。”

“江大人之舉,不僅贏得了前線將士之心,更讓天下百姓看到了朝廷之關懷與溫暖。此乃我大明之幸事也。”

就在此時,昨天給江臨通風報信的張萬森之父禦史張左鄰出列了,他聲音洪亮,擲地有聲道:“陛下,自胡惟庸伏誅以來,中書省政務一直由太子殿下代理。然而,國不可一日無相,臣見江臨大人德才兼備,功勳卓著,實乃接任丞相一職的不二人選。臣鬥膽請奏,讓江大人擔任丞相,以安邦定國,造福萬民。”

這一句話仿佛石破天驚,滿朝文武仿佛被點了開關一般,紛紛附和。

“是啊,江大人年輕有為,才華橫溢,擔任丞相實至名歸。”

“臣附議,江大人既有文韜武略,又有治國安邦之誌,正是我大明需要的賢相。”

“陛下,臣也以為江大人是丞相的最佳人選,請陛下恩準。”

朱元璋的目光在江臨身上停留了片刻,似乎在衡量著什麼。

江臨知道,老朱是打算實施內閣製度了。

而這些大臣們推舉江臨,則是老朱把江臨推到台前來擋刀,讓江臨堵這些大臣們反駁的想法。

江臨隻感覺腦殼一陣疼痛,他當即站出來,躬身行禮道:“陛下,臣才疏學淺,履曆尚淺,初入官場,對朝中事務尚不熟悉。臣自知無法勝任丞相一職,懇請陛下另擇賢能。”

言罷,江臨又是一個王炸,他語出驚人道:“臣鬥膽建議,取消中書省,取消丞相一職。”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嘩然。

剛才那些還在勸諫江臨任丞相的人,此刻紛紛變了臉色。

“什麼?取消中書省?這怎麼行!”

“是啊,丞相乃百官之首,自古以來都有此製,怎能輕易取消?”

“中書省乃朝廷中樞,負責處理國家大事,若取消了,誰來統籌全局?”

“丞相製度曆經千年,自有其存在的道理,怎能說廢就廢?”

“江大人此言差矣,中書省和丞相製度乃我大明根基所在,豈可輕易動搖?”

“請陛下三思,中書省和丞相萬萬取不得啊!”

麵對百官的質疑,江臨神色平靜,他開始科普起中書省製度和丞相製度的缺點來。

“諸位大人,中書省製度雖曆經千年,但其弊端也日益顯現。中書省權力過大,容易形成一言堂,導致朝政腐敗,國家動蕩。而丞相一職,更是集大權於一身,若丞相心懷不軌,對皇權構成威脅,國家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再者,中書省和丞相製度容易導致權力集中,使得朝廷決策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官員們為了攀附丞相,往往阿諛奉承,結黨營私,導致朝政烏煙瘴氣。”

“此外,中書省和丞相製度還容易滋生官僚主義,官員們隻關心自己的仕途和利益,而忽視了百姓的疾苦和國家的未來。長此以往,國家將陷入衰退的境地。”

而無論江臨如何解釋,百官們仍然不同意取消中書省和丞相製度。

“江大人此言差矣,中書省和丞相製度乃我大明根基所在,豈可輕易動搖?若取消了,國家將陷入混亂。”

“是啊,江大人年輕氣盛,對朝政了解不深,此言恐有不妥。”

“臣以為,中書省和丞相製度雖有弊端,但可通過改革加以完善,而非輕易廢除。”

“請陛下三思,中書省和丞相萬萬取不得啊!否則國家將大亂!”

就在這時,徐達站了出來說道:“諸位大人,丞相這位置取消了也好。丞相乃百官之首,權力過大,容易滋生腐敗。看看古往今來多少丞相犯上作亂,以權謀私,欺君罔上。這胡惟庸不就是個血淋淋的例子嗎?”

朱元璋也適時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是啊,這胡惟庸就是個血淋淋的例子啊!他身為丞相,卻心懷不軌,圖謀不軌,妄圖動搖國本。今天,咱就要以江臨為監斬官,在菜市口將其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寂靜,文武百官噤若寒蟬。

誰都知道朱元璋的手段狠辣。

然而,朱元璋話鋒一轉,又扭頭看向了江臨,問道:

“江臨啊,你說說看,取消丞相和中書省,那咱覺得該如何替代呢?總不能讓朝廷事務無人管理吧?”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