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 > 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挫折教育滾蛋

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挫折教育滾蛋(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宮道之上,李絢騎馬而行,一身黑底金絲袞龍袍,黑柄長刀隨意的掛在身側。

軍中諸將緊緊跟隨,唐真行,黑齒常之兩人分列左右,李多祚,麹崇裕,權善才,史暕,蘇寶同,南炬,崔鼎,周乾等人位於後方。

中郎將一級的,根本連前麵的都擠不過去。

“說起來,朕已經有段時間沒有去軍中走走了。”李絢隨意的側身開口。

唐真行立刻躬身道:“陛下日理萬機,軍中之事諸將處理妥當,已儘在陛下手中,

當然,日後陛下若是能偶爾去軍中,軍中的將士必定會萬分欣喜的。”

“過兩年吧。”李絢微微擺手,感慨道:“過兩年看看有沒有征伐新羅的機會,這樣朕就可以親自帶兵去河北去,不過最多是營州,去安東是不可能的……幽國公,你是下一戰的主帥,第一戰必須打的漂亮一些,若是不行的話,軍中這些老兄弟可都等著替代你呢。”

李多祚抬頭,看向李絢身側的兩側。

左衛大將軍、雲南道安撫使、雲南道行軍總管、滇州都督、滇州刺史唐真行。

禁衛大將軍、邏些道安撫使、邏些道行軍總管、蕃州都督、蕃州刺史黑齒常之。

這兩個都是鎮壓地方的帥臣,他這個左領軍衛大將軍終究還是差上一些。

而且,黑齒常之是他多年的老上司。

身後,不說麹崇裕,權善才,史暕這些老家夥,蘇寶同和南炬這兩人都是謀略俱全的人物。

更彆說還有李孝逸和李榮這兩個宗室將領,以及程處弼,秦善道這些軍中根基穩固的人。

還有更多的後輩。

這一戰打不好,說不好真的會被人替代掉。

李多祚認真拱手道:“陛下放心,臣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的。”

李絢滿意的笑笑,然後臉色微微一冷,說道:“你們中不少都是鎮守地方的人物,明年朕給你們一年時間,將地方隱患清理一遍,朕雖然將南巡荊州,亦會隨時支援你們,放手去乾。”

“喏!”主將肅然拱手。

李絢騎馬來到了太極門下,然後翻身下馬。

宮中的規矩,李絢自己也不想逾越。

……

太極殿中,李絢高坐在禦榻之上。

眾多大將軍,將軍,中郎將分列兩側。

太子站在丹陛第三階台階之上,邢文偉和張柬之站在後側的帷帳之後。

“今日的朝會,除了諸卿之外,就沒有他人了,一個宰相也沒有。”李絢一句話說出,主將忍不住的笑笑。

今日彆說是宰相了,甚至就連兵部尚書王方翼都沒在。

之前的時候,李絢還讓王方翼檢校過一陣禁衛大將軍,但他回朝繼續任兵部尚書,李絢就將他的檢校禁衛大將軍給免了,賜給了黑齒常之。

“明年,天下將有大旱,諸卿都是知道的。”李絢深吸一口氣,然後說道:“朕會全力治理旱災,保證明年的天下稅收不會降低。

當然,若是有機會,幽國公,你儘量想辦法,讓新羅知曉河北有旱災,而將災情多誇大一些。”

李多祚立刻拱手站出:“臣領旨。”

殿中諸將同時肅穆起來。

皇帝行事向來喜歡早做準備,大唐天下有了旱災,新羅人必然放鬆,到時候,突然襲擊之下,他們怕是要倒大黴。

“後年,就要開始找機會了。”李絢繼續看向李多祚,認真的說道:“安東要儘量知道新羅國內,新羅王和真骨貴族之間的衝突詳情,甚至於,你可以自己做些手腳,朕授你特權。”

“喏!”李多祚眼睛亮了起來,無非就是挑撥內亂,自殘殘殺的事情,他不陌生。

“張環。”李絢抬頭,左金吾衛中郎將張環立刻站了出來,拱手道:“臣在。”

“明年你跟著幽國公去安東,調用千牛衛的力量和揚州方麵各通消息,同時開始在新羅國內,或收買,或安插,朕要在他們的各座城池當中都有能打開城門的人,或者是知道能夠打開城門的人的消息。”李絢輕輕的敲敲桌案。

“臣領旨。”張環立刻躬身。

大唐在新羅有所安排,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但這些力量已經都在潛伏或者是暗中發展。

現在,是到了將這些沉睡的力量喚醒的時候了。

李絢神色平靜下來,繼續說道:“明年北地大旱,正好,秋後朕會在河北大建糧倉,防止後年的蝗災,也好迷惑新羅人的視線,但攻伐新羅,問題依舊很大。”

皇帝僅僅是提了一句後年的蝗災,熟悉他的諸將立刻就明白,皇帝這是要借用蝗災的名義,再迷惑一波新羅人。

“兵刃之事,諸卿之前都看過了。和新羅作戰,不同於和突厥吐蕃開戰,他們那裡沒那麼多的馬匹,而且地形山地居多,城池除了沿海地帶的,其他多依靠山勢建立,想要攻破不易。”

李絢看著群臣,繼續說道:“所以從兵員,兵刃,乃至於戰馬等諸多方麵想辦法,諸卿都要有適當的動作。”

“臣等領旨。”諸將齊齊拱手。

雖然說現在究竟會調動誰的部隊還不知道,但是從太宗,高宗朝,動輒十萬大將軍的調動,就都知道,那不是一個小數字。

“從明年開始,軍中要加強對依山而建的城池的攻城演練,務必做到了到了新羅,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攻破城池。”李絢重重的敲敲桌案。

為了攻伐新羅,李絢已經在想儘一切辦法的為大唐增加勝算。

“臣等領命。”李絢這一番話,諸將立刻就感覺,當年那股戰場上腥風血雨的味道又回來了。

“軍中行路,向來是一個問題,尤其是新羅,為了防備大唐進攻,所以越是靠近大唐,他們的路就越難走。”李絢微微搖頭,說道:“所以朕安排的工部開始鍛煉在山地修路的能力,但這依舊不夠。”

諸將頓時肅然起來。

李絢看著諸將,認真說道:“所以,除了左右屯衛和輔兵以外,每一步軍中都要抽調出一批在關鍵時刻能協助修路的將士出來……上馬能打戰,下馬能修路,這就是朕的要求。”

“臣等領命。”諸將肅然拱手,攻伐新羅,道路才是最難的問題,需要準備。

……

“最後剩下的便是太子了。”李絢看向李誌昭,李誌昭立刻肅然拱手。

“太子宮中,朕沒有多安排多少軍中將領,實在是因為他的年齡太小,軍中諸事,他有些把握不住,但接下來的一兩年,朕會讓他多接觸軍中之事,起碼要知道,軍中的將領在能不調動的時候,儘量彆調動,一動,立刻就要出手致命。”李絢神色一冷。

殿中諸將同時肅然拱手:“喏!”

他們知道,皇帝這話其實是對他們說的,有些事情不需要說的太明顯,但所有人都懂。

太子的命令在該遵從的時候,要毫不猶豫的遵從;在不該遵從的時候,就要儘量彆動。

李絢不擔心李誌昭,他的年齡太小,在天下,在軍中都沒有什麼號召力。

中樞的宰相,軍中的將領,都和他靠的不近,在東宮都是以教導和勸諫之臣為主,而且他們全都是李絢的人。

這些年,李絢經常會外出巡視,將李誌昭留在長安監國,東宮的諸臣也各自輔佐。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何嘗不是李絢在考驗東宮諸臣的品質。

不過再等幾年,李誌昭年紀大些,李絢就不會輕易出巡了。

李誌昭是李絢的兒子,他的品行李絢清楚,但是隨著他的年紀變大,接近他的人也開始五花八門多起來,誰知道會怎樣呢。

從大唐建國以來,李建成,李承乾,當然,還有太宗皇帝,都不是安分的主。

李弘是身體不好,李顯是被武後壓迫太過。

所以耐心教導,同時穩固他的心智,是最好的教導手段。

至於說什麼挫折教育,算了吧,那種東西稍不注意就會出岔子。

曆史上那麼多的太子,有幾個是真的從挫折當中走出來的。

……

李絢稍微鬆了口氣,看向諸將道:“諸卿,等到新羅的戰事了結之後,你們當中,朕就該選一兩個人入朝任職了,六部尚書,乃至於宰相,朕都會給你們留一兩個位置,就像是太宗朝的衛國公、英國公一樣,至於誰能走到那一步,就看你們的能力了。”

“喏!”諸將頓時神色欣喜起來。

他們當中的不少人,都已經是大將軍的位置了,再往上也很難升了。

而且他們當中有不少人,都兼任著地方刺史和都督的官職,從這一步,調任六部尚書,乃至於宰相並不難。

其實在本朝,也還有個前左千牛衛大將軍王及善,是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的宰相。

還有一個前左領軍衛大將軍段寶玄,也已經被李絢悄悄的授予了同中書門下三品的官職。

所以從軍中大將到宰相並不是不可能的。

李絢這一番話,軍中的諸將的人心也主將的開始穩定,心中振奮。

李絢滿意的點點頭。

大唐征伐新羅,從明年開始,便算是正式踏入軌道了,齒輪運轉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