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 > 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昭明有常,高朗景明,河海靜謐,車書混同

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昭明有常,高朗景明,河海靜謐,車書混同(1 / 1)

推荐阅读:

inf

兩儀殿中,豆盧欽望跪倒在地,對著坐在禦榻上的李絢沉沉叩首。

“平身吧。”李絢微微抬頭,看向豆盧欽望說道“豆盧愛卿,成器的年紀也逐漸的大了,是他該承擔宗室責任的時候了,所以今年大年三十那日,朕想讓他陪伴諸王一起祭祀獻陵,昭陵和乾陵。”

“喏!”豆盧欽望肅然拱手,他知道,這件事情,他推脫不得。

李成器也一樣推脫不得,曆年年底,宗室諸王都要祭祀先祖,李絢做彭王時也是如此。

李成器去年雖是嗣相王,但實際上卻是被軟禁的處境,不過如今一切便不一樣了。

這一年,豆盧欽望雖然不知道更準確的數字,但這一切是豐年無疑。

天下安定,百姓豐收。

還有草原上,王方翼一戰破滅了中突厥,斬首三萬,同時還有阿史那·骨篤祿和阿史那·默啜的人頭。

大戰奏捷,太廟祭祀。

再加上朝中宰相,尚書巡查天下十道,天下之中,已經再沒有人敢不承認李絢的皇帝之位。

甚至於就連敢於明麵上站出來質疑他的,也沒有一個。

整個劍南,關中,河南,所有投入李絢麾下的人都得到了足夠的好處。

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李絢也絕對不吝嗇授官,便是豆盧欽望和姚令璋這樣的人物,李絢都依舊重用。

這種時候,繼續向著高宗一脈的人已經沒有多少了。

或者準確的講,真正的硬骨頭,在武後時期便已經死了,剩下的硬骨頭,都已經和李絢牢牢的綁定在一起。

……

看到豆盧欽望替李成器領命,李絢這才滿意的點點頭,說道“至於定陵,讓相王慢一步,等到諸王離開之後,他再帶著衛王一起去祭祀。”

“衛王也出宮嗎?”豆盧欽望驚訝的看著李絢。

“當然。”李絢點頭,說道“中宗皇帝的祭祀不絕,這本身便是朕所求,日後每年,朕都會讓衛王祭祀,不過需要相王陪同,畢竟衛王的身體不是太好,也不適合與太多人同行。”

“陛下仁德。”豆盧欽望深深的躬身。

李絢輕歎一聲,說道“高宗皇帝之後,中宗皇帝有後,祭祀不絕,睿宗皇帝有後,祭祀不絕,前些時日,劍南道送了幾名喪父喪母的宗室幼童入京,朕讓代王妃選了一人過繼,日後會祭祀孝敬皇帝的香火,如今隻剩下章懷太子一脈……”

“陛下!”豆盧欽望躬身,說道“章懷太子身故,章懷太子妃身故,其子嗣皆是身故,陛下若不想讓其香火決斷,那麼親自選一宗室子嗣過繼便可,最多通知房家一聲。”

“房家,房家現在還有誰在?”李絢的身體微微前傾,神色肅然。

豆盧欽望略微沉吟,說道“當然房仁裕被流放,房家其他諸人儘皆被流放,如今雖然回朝,但多以長史司馬為主,而其中最能說得上話的,便是懷遠縣令房渙。”

李絢略微沉吟,說道“等一陣吧,等到過繼之事完成,便讓房渙襲清河縣公,轉任潘州,孩子就過繼在章懷太子和房氏的名下,不論如何,房家應該會幫助一二的。”

“這個自然。”豆盧欽望拱手,認真說道“若是他願意,就調任潘州刺史,若是不願意,就調任潘州參軍,熬著吧。”

豆盧欽望的眼中露出一絲狠辣,皇帝的善意,若房家抓不住,他們就真的該死了。

“便如此吧!”李絢點點頭,歎息一聲,隨後看向豆盧欽望,說道“今年之事,昌州豐收,卿做的很不錯,不過這尚且不夠,昌州人心安定,在朕看來,教化為先,卿需要在州學上多花費些心思。”

“臣謹遵陛下教誨!”豆盧欽望沉沉拱手,他做過宰相,當然知道,對邊州而言,沒有戰事的情況下,豐收雖然也是上等評價,但終究不如多出幾個進士。

“朕準備在蘭州修一個西北道書院,每年招三十名士子,由朝廷負責食宿用度,同時發放等同於流外官的俸祿,蘭州,鄯州,昌州,蕃州,沙洲,肅州,甘州,涼州,靈州,銀州,安西四鎮等西北諸州都可以選優秀子弟入選,寒門十五人,每年需給足。”

李絢稍微停頓,然後說道“昌州,朕給你兩個名額,其他自考,至於三十人之外,還錄不錄取,就看書院博士願不願意讓人自費入學了。”

“兩個名額!”豆盧欽望腦海中閃過昌州的士子,輕輕點頭道“一個寒門,一個官員子弟,足夠了。”

昌州的州學,其實並不是太好,州學教諭,博士的水準並不高,哪怕刺史府的諸官親自去教授,也很難教導出進士來。

但若是到蘭州,士子群聚之地,或許學術會更好,甚至說不定還會有大儒助陣。

“陛下天下用心之苦,臣深感欽佩。”豆盧欽望沉沉躬身。

士子,士子,更多的寒門士子,才是天下真正的支撐。

“好了。”李絢擺擺手,說道“卿回去多看看相王,他這一年讀書的情況如何,多了解一些。”

“喏!”豆盧欽望趕緊躬身。

這一年,李成器的事情,豆盧欽望全部都交給了王府司馬劉幽求。

“對了,和劉幽求說一聲,對於冀州的事情,讓他們家中收斂一些,不要出了事連累到相王。”李絢說完,直接擺手。

“臣領旨!”豆盧欽望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下意識的拱手,然後從兩儀殿內退了出來。

走在殿前廣場上,豆盧欽望的麵色已經陰沉了下來。

劉幽求,劉幽求,你做了什麼?

他當初之所以選劉幽求接替他照顧李成器,一來是因為劉幽求真的有才,二來也是因為劉幽求拐彎抹角的和皇後有些關係。

事實也證明他這麼做沒錯,不僅皇帝重視,甚至就連皇後也賜了幾匹絹下來。

但是現在看來,劉幽求並沒有那麼安分……不,豆盧欽望終於徹底的反應了過來。

不對,皇帝說的,不是劉幽求,而是劉幽求的家人。

武強劉氏,冀州劉氏。

豆盧欽望的腳步一頓,他終於想起來了,皇帝的目光已經放在了河北。

河北的一些事情,逐漸的在皇帝麵前展現出來。

說到底,皇帝不是太宗一脈,很多河北的忌諱,皇帝並不在意。

鬆了口氣,豆盧欽望邁步就要離開。

皇帝抓緊,諸家收斂手腳便是,換種方式侵襲地方便好。

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在豆盧欽望身後響起,豆盧欽望下意識的回身,看向遠處的兩儀殿,就見皇帝急匆匆的奔後宮而去。

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

李絢腳步匆匆的來到了立政殿前,寒風之中,立政殿中傳來一陣陣的痛叫聲。

歐陽氏,劉舒璧,劉瓊玉都趕了過來其他麹豆兒和裴詩彤,還有其他的嬪妃也都到了。

劉瑾瑜掌管後宮,雖然在大事上要求嚴格,其他的倒也沒有什麼太多苛求。

畢竟每個人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兒子,皇後更是已經有兩子一女,位置不可動搖,太子也深得皇帝之心,所以後宮的勾心鬥角,其實並不多。

尤其李絢的後宮,說起來,人也不是很多。

總共也隻有八人而已。

而且其中十三個都是姐妹,想鬥很難。

立政殿前,已經擺滿了火爐,看到李絢走來,其他人趕緊站起來,對著李絢福身道“參見陛下。”

“平身吧。”李絢微微抬手,然後走向歐陽氏,低聲問道“母後,情況如何?”

“放心,皇後又不是第一次生孩子,沒事的。”歐陽氏有些好笑的看著李絢,說道“你有時間在這裡站著,還不如去準備安排賞賜,皇後產子,又恰逢新年,諸般賞賜要送下去。”

“喏!”李絢點頭,然後看向上官婉兒道“上官宮令去安排吧。”

“喏!”上官婉兒拱手,然後快速的轉身離開。

就在這個時候,劇烈的痛叫聲猛然一停,下一刻,一聲清脆的“嗚哇”聲頓時從殿中傳來,隨即,一名宮女已經快步從殿中跑出,對著李絢驚喜的福身道“啟稟陛下,大喜,是位皇子!”

“賞!”李絢忍不住的一擺手,後麵已經有人抬著一筐的如意錢走了上來。

歐陽氏鬆了口氣,邁步朝殿裡走去,李絢趕緊上前攙扶。

歐陽氏平靜的問道“孩子的名字想好了沒有。”

“想好了。”李絢微微躬身,說道“昭明有常,高朗景明,河海靜謐,車書混同,所以,兒子的九子,取名曰河,李誌河,封冀王,領冀州牧。”

“雍州,洛州,並州,揚州,荊州,如今加上一個冀州,天下徹底歸心了吧?”歐陽氏抬頭看向李絢。

“差不多了。”李絢稍微停下腳步,側身道“傳旨,皇後有子,長安城大慶三日。”

“喏!”

……

兩儀殿中,李絢腳步匆匆的走了進來,看著殿中的諸相,諸尚書,還有諸將,說道“朕來的晚了些,諸卿見諒!”

“嗬嗬!”殿中群臣忍不住笑了笑,然後齊齊拱手道“臣等參見陛下,恭賀陛下子嗣綿延,宗祚萬年。”

“好了,眾卿平身吧。”李絢擺擺抬手,群臣這才起身。

李絢的目光落在孔惠元的身上,開口道“孔卿,《漢書》如何了?”

孔惠元走入到大殿之中,沉沉拱手道“在做最後的合冊,正旦那日,可獻於陛下。”

“可!”李絢抬頭,看向群臣道“諸卿都知道,大年初一,朕要授予孔卿崇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

群臣齊齊拱手。

皇帝要修高宗一朝國史的事情不是新聞了,很多人都聽了不止一遍。

孔惠元是孔子後人,有他參與,不會有人亂說什麼的。

“修國史的事情繁雜,光是準備,就需要大半年。”李絢轉頭看向孔惠元,說道“孔卿,這段時間,朕需要你回河北一趟,朕打算在河北,修建一座河北道書院,供河北士子讀書所用。

每年招三十名士子,由朝廷負責食宿用度,同時發放等同於流外官的俸祿,河北道諸州都可以選優秀子弟入選,其中寒門須有十五人,每年需足有。”

“陛下!”孔惠元有些驚愕。

李絢平靜的說道“此事,你去負責修建學院,並招收弟子,聖人有教無類,勿要讓朕失望。”

孔惠元臉色微微一變,隨即拱手道“喏!”

inf。inf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