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 > 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登基之日:鯉魚群躍,彩虹如橋

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登基之日:鯉魚群躍,彩虹如橋(1 / 1)

推荐阅读:

inf

清晨,晨起微光。

甘露殿中。

李絢和劉瑾瑜同時站在大殿之中,雙臂張開,任由內侍和宮女幫他們整理衣裳。

一身金線繡龍的華麗冕服,格外的繁複,一個人根本就收拾不過來。

終於,白玉十二旒冕冠被內侍小心戴到了李絢的頭頂上。

一身華麗的袞龍袍,頭戴白玉十二旒冕,胸披黃金甲胄,腰懸白玉佩劍,麵色肅穆的李絢看起來格外英武。

李絢側身看向劉瑾瑜,一身華麗至極的鳳袍,看上去格外的華貴。

李絢伸出右手,劉瑾瑜伸出左手,夫妻兩人同時牽手,一瞬間,甘露殿大門打開。

轟然的禮樂聲頓時在宮廷內外響起。

……

六匹高頭大馬拉著華貴的皇帝龍輦,從朱雀門而出,直接朝天壇而去。

朱雀門大街上,無數紅衣金甲的金吾衛手持長槊,紅旗豎立在街道兩側。

更多的百姓叩首在更後麵的街道上,嘴裡不停的念道“陛下萬年,大唐萬年!”

大年初一,長安城免除宵禁。

家家戶戶幾乎全部都掛著紅色的燈籠,爆竹聲此起彼伏。

晨起夜空俯瞰,一切如同星河一樣美麗。

朱雀大街上,更是家家戶戶都披著金色的絲絹,異常的莊嚴肅穆。

千牛引路,各色旗幡隨風飄逸。

樂器嘹亮,聲引四方矚目。

由無數宗室,百官,軍中將領,一百刺史,外國使臣,地方耆老,國子監士子,簇擁著的鹵簿隊伍,綿延在整個朱雀大街上。

即便是龍輦已經從明德門而出,後麵還依舊有人剛剛從朱雀門走出。

皇帝登基大典,天下最重大之事。

即便是大唐開國至今,也不過舉辦了三次登基大典而已。

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

李顯,李旦,甚至武後,李重俊都沒有能夠完成全部都登基儀式。

他們雖然已稱皇帝,但實際上全部的禮節並沒有完成。

李顯,李旦,李重俊,都是傳承有序,自然不需要擔心什麼儀式,武後和李絢,卻是不得不更加關注禮節的完善。

尤其是李絢,皇位從李世民那一脈,轉移到他這一脈,雖然種種細節能夠說的通,但他終究不是順位繼承,天下人總是能夠找到理由說上那麼一兩句,甚至野心之人,都能夠因此起兵。

所以禮節的完備對李絢而言是異常重要的。

而一旦所有的登基儀式完成之後,那麼不管天下人願意不願意,他都將成為天下最名正言順的皇帝。

便譬如高祖李淵。

李淵的皇位傳自於隋恭帝楊侑的禪讓。

而完成了正式的登基大典之後,李淵就是天下間最名正言順的皇帝。

雖然說隋末亂世這沒有多少直接作用,但是卻最大程度的將天下人心收攏到了李淵手裡。

李絢也是一樣,完成了登基大典之後,他就是天下間最正統的天子。

他在禮節上能夠做的,也已經做到了極致。

如果這個時候,再有人起兵反對他,那也是那些人興兵作亂,與正統無關。

李絢即便是興兵殺戮,也是平滅叛亂。

……

南郊天壇之上,禮樂嘹亮。

無數宗室,百官,來自地方的一百中州刺史,還有皇後,太子,諸王諸公主,地方耆老,國子監士子,全部抬頭仰望。

眾目睽睽之下,李絢手捧傳國玉璽來到了天壇最頂層。

蒼天之下,悵然寥廓。

就在李絢將傳國玉璽放在供桌上的一瞬間,青色的濃煙從天壇東南角升起,然後直衝天際。

無數的布帛牛羊,種種犧牲全部被投入到了圓鼎之中,化作濃煙,將手捧傳國玉璽,祭祀上天的皇帝,通告上天。

站在天壇之上,頭頂是無限天空,手邊是刻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玉璽,身後無數宗室,百官,地方耆老,國子監士子,外國使節,李絢的呼吸下意識的一陣輕緩。

終於,李絢伸手捧起桌案上的傳國玉璽,對著蒼天沉沉三躬身,然後開口念起了祭祀禱文“惟開元二年,歲次丙戌,正月己醜,朔初一戊午日,皇帝若曰

於戲!

蓋聞天子尊事天地,修祀山川。

古今通禮也。

夫江海,百川之大者也,闕焉無祠。

今天地山河臣,大唐皇帝臣絢,敢昭告於昊天上帝顧惟寡昧,不克明道,丕膺眷命,俾作神主。

以禮為歲事,以四時山川海雒水;以脯酒為歲祠,用牛犢養首各數,牢具珪幣各異。

今近郊甫定,長至在辰,謹以各色犧牲,粢盛庶品,冀憑禋燎,式薦至誠。

祈為天下豐年,祈願天地齊力。

祈願大唐江山萬年。

高祖武皇帝配神作主,尚饗!”

李絢念完,忍不住的輕輕躬身,瞬間天地之間一片肅然。

隨即,四野百官同時齊聲朗喝“尚饗!尚饗!”

李絢再度沉沉躬身道“願天地齊力,天下豐年,大唐萬年,天地萬年。”

四野百官諸使同時叩拜“願天地齊力,天下豐年,大唐萬年,天地萬年,皇帝萬年。”

“禮畢,起!”太常寺卿藺仁基,禮部尚書魏玄同,同時對著群臣高喊。

“陛下帝位永祚,江山萬年,天下萬年。”群臣再度叩首,然後才緩緩站起。

看著緩緩從天壇走下的李絢,群臣目光肅穆,眼神恭敬。

……

李絢手捧傳國玉璽坐在龍輦之中,祭祀天下,祭祀社稷之後,才返回了太極宮。

遠處的天壇地壇,甚至於更遠處的獻陵,昭陵,乾陵,定陵,這一刻全都燃起了洶洶火焰。

無數的玉帛犧牲牛犢脯酒被投入到通鼎之中,化作一股股的青煙直通天地。

最後,在太廟之中,也升起了一股濃烈的青煙,向天直衝而上。

無數的長安百姓全部跪倒在地,高聲呼道“陛下,帝位永祚,江山萬年,天下萬年。”

轟然的聲音隨著濃煙直衝天際,而在轟然的聲響中,李絢也從太廟來到了太極門前。

龍輦停下,李絢和劉瑾瑜同樣轉乘步輦。

太極門內,整個長安所有九品以上官員,全部在廣場兩側肅然站立。

品級更高的官員,宗室,外使,則是站在了太極門的台階之上。

唯有太極殿,依舊殿門關閉。

禮樂聲響,步輦上前。

每一聲禮樂,每一次步伐,都有著極為嚴格的禮樂要求。

時不時的還有轟然的鐘鼓聲在整個長安城中相應響起。

登基大典,登基大典。

李絢的這一次登基大典,幾乎整個長安城所有的人全部都動了起來。

所有的花費更是遠超之前。

從群臣中間路過,李絢的目光落在肅然站立兩側的近百位中州刺史,呼吸不由得為之一鬆。

如果說李絢第一次登基,是明確君臣之分,即位而已,那麼第二次登基,受冊接印,那麼便已經是正式的皇帝了。

但如今,正式的登基大典,最重要的是接受天下近百位中州刺史的朝賀。

接受了他們的朝賀,李絢便等於是接受到了天下三百州所有官員子民的認可。

近百位中州刺史,通過他們李絢可以完全的控製住一百位上州刺史,一百位下州刺史。

天下刺史儘在掌握,天下百姓也儘在掌握。

如此通告天下,李絢便是整個天下百姓,最公認的帝王。

……

李絢一步步的走上玉階,劉瑾瑜和李誌昭跟在身後。

諸相,諸王,諸尚書,諸將軍站立兩側,肅然垂首。

終於,李絢踏上了最上層的台階,一瞬間,太極殿的殿門轟然打開。

寬闊雄偉的新太極殿內,各處廊柱,無不披掛金箔,銀燭煌煌照耀,各色絲帷隨風飄逸,

整個大殿之內被精心裝飾,寶物羅列,金龍盤柱,鳳凰展翅,異常的華麗莊嚴。

李絢停步,兩側的諸相,諸王,諸尚書,諸將軍,手持笏板,躬身走入大殿之中,然後在各自位置站立,肅然垂首。

“陛下到!”內侍省典儀呼喚聲中,群臣齊齊跪了下來。

李絢邁步走進太極殿,金階之上的龍榻瞬間充斥在李絢的視線當中。

一步步的,李絢走到了金階之下。

禮部尚書魏玄同,太常寺卿藺仁基立刻站立兩側,同時高聲道“天下宗室,天下百官,天下子民,賀皇帝登基,進獻九鼎。”

九隻一身高下的銅鼎被從兩側的偏殿搬了出來,然後擺列在金階之下,

裡麵擺滿了密密麻麻的賀章。

有來自天下宗室的,有來自中樞百官的,有來自長安洛陽諸官的,更多的是來自天下諸州刺史,諸縣縣令的賀章,還有無數百姓,士子,致仕耆老,甚至外國使臣的賀表。

恍恍然,天下所有人全部俯首,所有人都在恭賀李絢登基稱帝。

李絢一步步的走上金階,最後來到了龍榻之前,右手將手裡的傳國玉璽遞出。

站在一側的符寶郎,立刻接過傳國玉璽,放入金雕的匣子之中,躬身站立一旁。

一轉身,李絢已經坐在了龍榻之上。

瞬間,殿中群臣全部沉沉叩首,高聲呼道“臣等拜見陛下,恭賀陛下登基,陛下萬壽無疆,帝位永祚,江山萬年。”

……

轟然的聲音從殿中直傳殿外,乃至於傳入整個長安城,乃至於雍州。

一時間,仿佛整個天下,都在齊聲恭賀李絢登基,帝位永祚,江山萬年。

山呼海嘯,天地動容。

一瞬間,李絢感受到無儘的力量從天地之間,傳入到自己身上。

他隻需要一個念頭,立刻就有無數人舍生忘死的為他效力。

這是製度的力量,法統的力量。

深吸一口氣,李絢點頭,沉聲開口道“眾卿平身。”

“臣等叩謝陛下。”行禮完畢,百官這才緩緩起身,手捧笏板,肅然站立在太極殿中。

李絢看著林立的百官,從殿中一直眼神到殿外,點點頭,看向歐陽通“侍中!”

歐陽通立刻拱手站出“臣在。”

“宣旨。”李絢目光看向徐祿,徐祿立刻躬身,然後從後側的內侍手上接過托盤,走下金階,來到歐陽通身上。

歐陽通微微躬身,接過聖旨,然後麵對群臣“有旨意。”

“臣等領旨。”百官齊齊跪下。

歐陽通展開聖旨,高聲道“惟開元二年,歲次丙戌,正月己醜,朔初一戊午日,皇帝若曰

於戲!

朕以淺薄,躬臨帝祚,荷構乾儀,若臨冰穀。思勵虛薄,康濟黎元,敬順唯新,仰昭先德。宜布凱澤,被乎億兆,可大赦天下。

內外文武賜勳官一級。諸年八十以上賚以粟帛,雍州百姓免田賦三年,及諸州比年供軍勞役尤甚之處,並給複一年。

欽此!”

“陛下厚德載灃,賢聖無疆,萬歲萬歲萬歲歲!”群臣齊齊叩首。

“平身吧。”李絢微微抬手。

“謝陛下。”群臣深吸一口氣,站了起來。

李絢看向歐陽通,歐陽通躬身,繼續宣讀聖旨“惟開元二年,歲次丙戌,正月己醜,朔初一戊午日,皇帝若曰

於戲!

京輔才難,神畿化首。

四方取則,萬邦承流。

岐王李誌明,紫庭趨訓,青社疏封,可雍州牧……

涼王李誌有,雅度衝深,瑰資秀傑,可洛州牧……

燕王李誌常,忠孝天授,禮樂宜宣,可並州牧……

郢王李治高,懷共理之乾,有兼辦之能,可揚州牧,申大雅而厘風,資樂善而揚德,必宜靖恭乃位,克懋聲猷。

欽此!”

……

聖旨宣讀完畢,群臣齊齊俯首。

他們的心底已經在安安計算,包括剛剛被冊封的雍州牧,洛州牧,並州牧,揚州牧,再加上荊州牧的李重俊,皇帝已經開始將自己觸角深入地方州縣。

而唯一沒在其列的益州,則是皇帝的出身之地。

天下已儘在其掌握之中。

……

史載開元二年元月正旦,帝祭天地,行登基大典,時有鯉魚群越於渭河落水之上,七色彩虹遍及諸門之外,遂有百姓叩首,三日不絕、

inf。inf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