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 > 第一千七百十五章 以戰爭為借口,發展海外貿易

第一千七百十五章 以戰爭為借口,發展海外貿易(1 / 1)

推荐阅读:

inf

馬車粼粼,朝皇宮而去。

人聲鼎沸,繞長街而起。

欽鈍角乾掀開車簾,看向車外的長安城。

百姓來往如織,彼此摩肩擦踵。

長安已經恢複了往日的繁華,甚至更勝一籌。

不,是整個大唐都已經恢複了往日的繁華,甚至更勝一籌。

欽鈍真的不知道,現在這個時候,新羅和大唐開戰會是怎樣一個結果。

尤其當他們麵對的還是一個謹慎狡猾,殘忍凶狠的皇帝的時候,新羅是否還能有高宗時期的幸運。

太極門下,驗過符印之後,欽鈍被帶著越過已經開始修建底層的太極殿,朝兩儀門而去。

稍微等了一陣,見到雍州長史劉知柔從宮中出來,欽鈍趕緊讓開位置,躬身行禮。

劉知柔看都沒有看欽鈍一眼,腳步快速的朝宮外而去。

“宣新羅國使欽鈍角乾覲見。”青衣內侍站在門下朗聲宣旨。

欽鈍立刻站出,拱手道“外臣欽鈍角乾領旨。”

“走吧。”青衣內侍一甩拂塵,朝著宮中而去。

上方的兩儀門上,一名名手持長槊的禁衛,目光死死的盯在欽鈍的身上。

仿佛隻要他有一絲不軌,鋒利的槊刃就會直接穿透他的胸膛。

邁步踏上金階,欽鈍角乾終於來到了兩儀殿前,一隻黑底金邊的箱子放在側畔,裡麵滿滿當當的都是來自天下四方的賀章。

欽鈍的神色頓時就是一沉。

這些時日,長安城中傳的最多的,就是今日有哪個地方的刺史送來賀章,明日又有哪個地方的刺史送來賀章。

到了今日,幾乎天下三百州,所有的刺史全部都送來了賀章。

大唐的新帝,已經得到了全天下的認可。

揮手之間,就可以集合全天下的力量直接攻伐新羅。

“傳!”一個熟悉的聲音在前方響起,欽鈍角乾不再猶豫,趕緊邁步走進殿中,跪倒叩首道“外臣新羅國使欽鈍角乾,叩見陛下,陛下萬壽無疆,大唐萬年無期。”

令人敬畏的聲音響起“欽鈍,我們有很久沒有見麵了吧……”

……

“欽鈍,我們有很久沒有見麵了吧……”李絢看著兩鬢有些發白的欽鈍角乾,一時間不由得想起了當年的事。

“是的。”欽鈍沉沉的叩首道“外臣是在揚州城第一次遠望陛下,後來再見便已經是在長安城中。”

“自從上元年間那一戰之後,大唐和新羅之間似乎再沒有爆發大戰了吧?”李絢說完,稍微停頓,搖搖頭道“不對,當年朕攻滅吐蕃的時候,新羅似乎就曾經在邊境攪擾,後來朕滅了吐蕃之後,新羅就徹底的安靜了下來。”

“陛下天威,大唐天威。”

欽鈍角乾想起被李絢滅國的吐蕃,被李絢擊破的西突厥,擊敗的黑衣大食,忍不住的顫抖起來,然後沉沉的叩首。

“大唐若真的有天威,朕如果真的有天威,新羅也就不會敢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了。”李絢拿起桌案上的信件,直接扔到了欽鈍角乾的麵前,冷冷說道“自己看看吧,這是你們國君親自寫的要求借道來長安的信,好啊,他既然想來,朕就讓他來。”

欽鈍角乾頓時忍不住一個寒顫,叩首道“陛下,外臣不知道國內究竟發生了何事,但這裡麵必然有誤會,外臣已經去信回國,此事必定給陛下一個交代。”

“不必了。”李絢目光冰冷的落在欽鈍角乾身上,輕聲說道“你既然不知道新羅國內發生了什麼,那麼就親自走一趟吧,將新羅在長安的使臣,還有新羅在大唐的所有商人,也全部都帶回去。”

“陛下!”欽鈍角乾幾乎快要哭了,裁撤使臣,驅趕商旅,李絢這是做好了要和新羅全麵開戰的打算,他趕緊懇求道“陛下恕罪啊,此事必定是國內有人蠱惑我王,臣願意親自回國一趟,誅殺叛逆,清洗君側,還請陛下支援外臣一支人馬……”

“算了吧,朕對你新羅國內之事沒有興趣。”李絢冷冷的看了欽鈍角乾一眼,不客氣的說道“朕的人,真要去了新羅,說不定就會被你們當成要挾的人質了。”

“陛下,斷然不會如此。”欽鈍角乾有些急了。

“你們國內,國王本就心存僥幸,至於與大唐開戰一派,必定是有王族,世家,還有軍中大將勾連,甚至鼎力支持,這樣的人,如今恐怕在新羅國內占到了超過一半的人數,勸說是沒有用的,隻有開戰。”

李絢身體微微前傾,冷眼說道“回去告訴你王,大唐和新羅從明年開始斷絕一切商旅通行,新羅人但凡踏足大唐國境,一律捕為奴隸……放心,大戰不會那麼快的,朕比高宗皇帝有耐心,花個二十年時間滅絕新羅,朕還是等的起的……來人!”

兩名紅衣金甲的高大金吾衛從殿外走入,肅然拱手。

“扔住去,傳旨雍州府和鴻臚寺,令其三日之內,滾出長安。”李絢直接一揮手,兩名金吾衛立刻挾起欽鈍角乾,快速的朝外麵而去,欽鈍角乾實在沒有想到,李絢竟然這麼決絕,直接就要將他趕出長安。

然而更令他害怕的,是李絢冷靜的性格,花個二十年時間滅絕新羅。

這一句話就令人不寒而栗,而且還斷絕大唐商路,新羅國內不知道多少人要發瘋。

“陛下,三思啊,陛下……”

……

站在兩儀殿的門口,李絢一臉麵無表情的看著欽鈍角乾被拖走。

當欽鈍角乾離開的時候,他就會看到等待在宮門之下的倭國使者……

斷絕外交,阻斷商旅,勾連宿敵,又大軍壓境,偏偏對手還是個有足夠耐心的帝王,李絢都能想到新羅國內在得到這樣的消息之後,究竟會有怎樣的混亂。

或許會送一兩顆人頭來求和吧,或許還會帶上幾個新羅婢,可能還是王族。

心中念頭在一瞬間徹底被斬殺。

東西或許他會接受,但滅絕新羅的準備不會停。

不過這個時間可能會長一些,順帶也發展一下造船業。

李絢要減滅河北和江南的賦稅,那麼這些賦稅自然要有地方來彌補。

以戰爭為借口,發展海外貿易,掠奪海外財富,彌補國內,這便是李絢真正的目的。

“來人,傳倭國國使……”

……

“臣黃門侍郎姚令璋,參見陛下。”姚令璋對著禦榻之上的李絢認真拱手。

李絢放下手裡的細竹金筆,放在一旁的硯台上,看向姚令璋“姚卿有何事,刻意求見?”

“陛下。”姚令璋沉沉躬身道“自從陛下即位以來,西海賓服,國事昌盛,臣不勝欣喜,然而朝事反複,臣近日頗感身體不適,難堪重任,故求見陛下,請命致仕。”

李絢的手輕輕一停,閉上眼睛,輕聲一歎。

他早就預料到了會有這麼一天,但是怎麼也沒有想到,事情竟然來的這麼快。

明日就是十月初一,朔日大朝,姚令璋就這麼來請求致仕,也不等到他登基大典進行之後。

姚令璋要請求致仕,李絢心中有數。

當年在東宮的時候,姚令璋是李顯的太子詹事,李絢是太子少詹事,兩個人鼎力輔佐李顯。

後來李顯登基,李絢去了蕃州,姚令璋在洛陽以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宰相之位,陪伴李顯。

後來李顯自弑,姚令璋被武後下獄,李絢率兵平複武後叛亂。

在姚令璋的概念裡,是他和李絢兩人輔佐李重照,創造新的盛世,然而他沒有想到,不僅李重照沒有回來,甚至後來登基的李重俊,也被迫讓位給了李絢。

如今李絢坐在皇位之上,而李顯,還有他的後人完全不見蹤影,姚令璋現在依舊能夠站在這裡,已經是他控製力強了。

“致仕就算了。”李絢擺擺手,說道“朕還指望姚家能多給朕培養一些宰相之才,這樣吧,卿去荊州吧,任荊州大都督府長史,將鄭王給朕替回來,看住荊襄之地,好好的開發,最好將荊湖開發成另一個魚米之鄉。”

“是!”姚令璋有些詫異,但還是拱手領命。

荊州,益州,並州,揚州,是四大都督府,四大都督府長史,就是幫著皇帝看住這幾個地方的人。

尤其荊州和益州,兩個地方都是宗室。

如今用他來替換鄭王,姚令璋有些不明白他們這位新皇又想做什麼。

李絢做事,向來是走一步算三步。

他在荊襄之地必定有自己的打算,等等……魚米之鄉?

“陛下是要擺脫朝中對江南的糧食依賴?”姚令璋有些驚訝的看著李絢。

李絢歎息一聲,點點頭道“江南豪族如今和朕關係還算不錯,但日後呢,一旦雙方關係變差,那麼江南隻需要卡死糧草供應,朕就得被迫屈服,所以,朕需要有另外一個地方,替朕來挾製江南。”

稍微停頓,李絢看著姚令璋說道“你到了荊州以後,多觀測長江上下,江州、洪州和嶽州、潭州之地,若是這兩個地方,能夠和荊州一起抗衡江南,哪怕真就……”

李絢輕輕的在姚令璋麵前揮了一掌。

瞬間,姚令璋就感覺如同有一把鋒利的刀刃直接砍在了吳越之地和江右湘潭之地中央。

“陛下聖明。”姚令璋沉沉拱手,神色肅然。

李絢的心思和眼界,的確不是李重俊那種小孩能夠比擬得了的。

……

“你知道,衛王如今遙領荊州大都督。”李絢深深的看了姚令璋一眼。

姚令璋一愣,隨即反應了過來,他怎麼忘了這事。

李絢繼續說道“伱放心,將來朕不會讓衛王實領荊州大都督的,但嶽州刺史,潭州刺史,卻是必然的,你能在那邊打下多少的根基,他日後就能繼承多少……雖然他身體不好,但朕還是希望他能夠成才的。”

“臣必定竭力而為。”姚令璋重重的拱手。

李絢點點頭,說道“你的能力朕是信任的,到了荊州以後,和益州那邊多聯絡,姚長史做益州大都督府司馬,你們上下聯係,發展航運,多有助於民生。”

“是!”姚令璋頓時就明白,李絢用不了多久,就會將姚崇的父親姚懿,調回來做宰相。

“對了,你的同中書門下三品還兼著吧,太子賓客就不給你了。”李絢一句話說完,姚令璋頓時難以置信的抬頭。

皇帝又在算計什麼?

inf。inf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