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 > 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李絢和武後的第三次正麵交鋒

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李絢和武後的第三次正麵交鋒(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李顯目光看向前方的整個乾陽殿廣場,輕聲說道:“當年父皇在時,王叔離京,也是母後接見了,父皇再見,朕也不想打破這個慣例,畢竟母後能多查缺補漏。”

“臣領旨。”李絢神色凜然起來。

李顯笑笑,然後轉過身看向李絢,說道:“王叔曆來離京,都有良策教導於朕,今日,王叔有何教朕?”

李顯的眼神一片肅然,神色真摯。

以前的時候,李顯的頭上有先帝幫他頂著,但他即位之後,頂天的人,就成了他。

之前的時候,他還不覺得有多少壓力,但現在,他就連呼吸都感到異常的困難。

朝前有裴炎,後宮有武後,甚至就連韋氏,也逐漸的開始不安起來。

好在軍前有李絢幫他頂著,天下各州政事的壓力,還沒有開始。

一旦春耕,誰知道有多少事會發生。

李絢沉沉躬身,然後說道:“陛下之憂,內外皆有,以臣看來,朝政之事,朝製已經足夠解決。”

李顯詫異的看向李絢。

李絢點點頭,然後說道:“六部之事,隻有禦史大夫和禦史台這位禦史盯著,三省之事,陛下但有疑惑,可問裴相,裴炎言後,可問王相是否妥當,最後問薛相是否可以執行。”

中書提意見,門下審核,尚書省執行。

沒有毛病。

李顯很快就明白了李絢的意思,然後又問道:“若是三省態度不一呢?”

李絢笑笑,說道:“如此,說明這是一件有利有弊的事情,隻有有利,不管弊病多大,作出決策都不會有錯,故而陛下隻需要詢問天後便可。”

“嗯!”李顯的神色一挑,稍微鬆了口氣,然後臉色又嚴肅了起來。

李絢自然知道李顯在擔心什麼,心裡輕歎一聲,李絢說道:“至於說內憂,有件事情,陛下可能忽略了,先帝雖然去歲病故,但也有五十五歲之齡,而天後比先帝年長,今年,已經五十九歲,虛歲六十了。”

“母後的六十大壽。”李顯頓時就明白了過來。

“十月。”李絢輕輕點頭,說道:“六十大壽,五十九過,過虛而不實。先帝六月歸葬,天後十月大壽,陛下可以從除服之後,便派人前往天下四方,為天後六十大壽做準備了。”

“這是好事啊!”李顯下意識的說了一句,隨即他就反應了過來,看向李絢驚喜的說道:“這是好事。”

李絢鄭重的點頭,皇帝在為武後的六十大壽做準備,同時也在昭告天下人,武後六十了。

即便是武後如今看起來還精神健碩,但她終究六十了。

哪怕想不到這一點的人也會下意識的將立場傾向李顯。

這是陽謀。

李顯轉身看向李絢,輕聲歎道:“若是王叔能夠多在朝中就好了。”

李絢輕輕躬身,低頭的瞬間,麵色無奈。

武後在先帝時,在朝中的根基便已經很深。

如今先帝病逝,李顯登基,武後對權利的侵蝕速度,比任何人想的都要快。

尤其武後如今更是看起來放棄了權力,一心在後宮為先帝祈福。

即便是裴炎,在最開始的戒備之後,也一點點的放下了戒心。

到最後,武後一旦爆發,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死在她的手上。

“陛下!”李絢突然出乎意料的“噗通”一聲,跪倒在李顯麵前。

李顯頓時無比詫異,下意識的想要攙扶起李絢:“王叔。”

“陛下!”李絢阻止李顯,看著他認真說道:“臣母老邁,臣欲在歸去之時,攜帶側妃裴氏回長安,留下王妃劉氏在洛陽為先帝祭祀,隻是若是老母有病,還請陛下允王妃劉氏,攜帶子女回長安伺候老母,病愈即歸。”

“王叔這是說的哪裡話,這本是應當之事,甚至若非父皇停靈洛陽,朕早就讓諸家女眷回歸長安了……”

李顯話說到一半,看到李絢鄭重的神色,他沉吟了一下,最終點頭道:“好!”

“多謝陛下。”李絢沒有站起來,依舊跪在地上,看著李顯說道:“陛下可還記得,臣這些年離京,總是有書信送到陛下和先帝手裡?”

“是!”李顯點點頭,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從李絢的手裡著實學到不少。

“故而臣建議,陛下應該選一批臣子,托以腹心,每隔一旬,便讓其稟奏地方執政詳情送於中樞,這人數不妨選的多一些,讓他們多送奏章於中樞,裴相閱讀,便讓裴相閱讀,天後閱讀,便讓天後閱讀,多一些,複雜一些……”

李絢話說到這裡便停了,李顯一時間有些沒有弄清楚。

李絢沉沉的叩首,沉聲說道:“還請陛下保重身體,不要過於勞累,臣此番離京,少則兩年,多恐怕需要四五年才能回到長安,願陛下萬年長久,福澤天下。”

李顯看著在麵前叩首的李絢,他終於明白了李絢的意思。

勞累,奏章,閱讀。

六十大壽。

李顯嘴角微微抽搐,想要說些什麼,但最終還是沒能說出來。

莫名的,李絢剛才說的,讓家裡女眷返回長安,還有自己需要四五年才能回來。

這裡麵所說的謹慎和隱晦,非是一般人能夠聽的出來。

李顯的呼吸凝重起來,看著地上叩首的李絢,他終於明白對方的用心之重。

“這……”李顯一個字說完,剩下的話,一時間也有些不知道該怎麼說。

“什麼時候,陛下察覺到危險了,便差不多可以開始了。”李絢依舊低著頭,但他的聲音卻清晰的傳入到李顯耳中。

李顯嘴角微抽,他知道,李絢的這番話,是到最後,最萬不得已的時候,才可以行的。

“陛下若是沒有他事,臣便告退了,天後那裡還在等著。”李絢對著李顯再度叩首。

這一次,很可能是他這一生,對李顯私下的最後一次叩首了。

“王叔小心。”李顯輕輕的說了一句。

李絢這才起身,對著李顯沉重拱手,然後才轉身離開,朝著徽猷殿而去。

李顯看著李絢離開的背影,莫名的感到一股無比的危險。

這股危險來自於他自身的身體四周。

這股危險,他根本沒有察覺,但是李絢,卻察覺到了。

李顯真的很想斥責李絢的荒謬,很想斥責李絢的危言聳聽和大言欺人,但一想到李絢鄭重的神色,李顯就知道,李絢是對的。

作為在戰場上廝殺無數的前線大將,李絢的危險直覺,恐怕要超出朝中的所有人。

李顯回身看了一眼殿中依舊恭敬的裴炎,眼神中閃過一絲凝重。

自從任輔政大臣以來,裴炎從一開始的意氣風發,多少已經有些疲態了。

正是因為李顯這段時間,一直拉著他見各方刺史,多數時候還不賜座,不累才怪。

裴炎如今也有五十多歲了,長期精力不濟是會要命的。

同樣的,有所疏忽也是會要命的。

李顯忍不住的抬頭看向徽猷殿的方向,在他登基之後,母後卻以為父皇祈福為由,主動退出了朝堂。

甚至就連北門學士這段時間都安靜了下來。

李顯終於意識到自己忽略了什麼。

母後這段時間已經安靜了下來。

太安靜了。

李顯麵色不由得一沉,隨即他輕輕一笑,然後邁步走進了乾陽殿。

……

徽猷殿外,李絢對著站在殿外的仇宦微微點頭:“仇監。”

“見過彭王!”仇宦微微躬身,讓開道路道:“天後已經在等著了。”

“謝過仇監了。”李絢輕輕點頭,然後邁步走上台階,走入殿中。

上官婉兒站在門口,看著李絢,肅然說道:“王爺裡麵請。”

“謝過上官才人。”李絢平靜的頷首。

上官婉兒在宮中是才人品級的內命婦。

準確的講,她是高宗皇帝的才人,是高宗皇帝的妾室,就如同武後之於太宗皇帝一樣。

上官婉兒並沒有將李絢引入內殿,而是走過中堂,引入後殿。

後殿之中,一尊半丈高的釋迦牟尼佛金像被供奉在上,武後跪在地上,低聲頌念。

聽到身後腳步聲響起,她才停止了頌念。

李絢進入殿中,看了一眼佛像,然後沒有絲毫猶豫的在武後身後跪了下來,沉聲道:“臣,彭王絢,拜見天後。”

武後輕歎一聲,看向前方的佛像說道:“彭王可還記得這尊佛像?”

“記得,是臣從邏些運送回朝中的。”李絢輕輕叩首。

武後點點頭,說道:“去了西域之後,記得多送些東西回來。”

“喏!”李絢肅然拱手。

“這一次,程務挺升任右領軍衛大將軍,有些堵了黑齒常之的路,回到邏些之後,記得和他說一句話,這件事情,是先帝的旨意,本宮和陛下都是無法。”武後側身看了李絢一眼。

李絢心底頓時就是一緊,隨即說道:“臣領旨,不過依臣看,浮陽郡公也並不是那種太注重權位的人,臣五月就會從蕃州殺入西域,到時,令浮陽郡公替臣統轄整個邏些道便是。”

“黑齒常之坐鎮邏些?”武後微微挑眉。

李絢俯首道:“確是如此,浮陽郡公以邏些道副總管坐守邏些,蕭嗣業調運糧草,原本應該由邢司馬負責協助轉運,現在看來要交給王長史了,臣先去西域探探路。”

“探探路?”武後有些不解的側身看向李絢。

李絢謹慎的說道:“不是臣自大,若是隻有西突厥,花費三年時間,足夠臣徹底將其平定了,但是大食騎兵,臣對於了解實在太少,五千騎兵,關鍵時刻從關鍵位置殺出,可能會很要命的。”

武後點點頭,說道:“彭城郡公有奏本來,大食騎兵的確淩厲。”

“是!”李絢鬆了口氣,然後說道:“若是可以,臣此番調用兩萬騎兵便已經足以,若是情況艱難,就需要浮陽郡公率兩萬騎兵增援,局麵恐怕不會輕鬆。”

“小心一些,寧肯不勝,不要有大敗。”

“喏!”李絢沉沉躬身。

“你打算什麼時候啟程?”武後低聲問道。

“二月初二,龍抬頭那日,左相恰好護送太子返回長安監國,臣也借一借太子的運勢。”李絢有些不好意思的躬身笑笑。

“無妨,隻要你能夠在西域取得足夠的戰績,整個朝堂的運勢都借給你都無妨。”武後不在意的擺擺手。

“多謝天後。”李絢微微鬆了口氣。

武後平靜的抬頭,問道:“皇帝已經登基,太平也已經成家有子,如今本宮這邊隻有四郎讓人不放心,彭王覺得,相王之事,如何做最為妥當?”

李絢眉眼一驚:“啊?”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