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 > 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郭待舉出手,李絢報複

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郭待舉出手,李絢報複(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啟奏陛下,巴州刺史奏,廢太子賢欲祭祀先帝,奏問當用何種禮節?”尚書左丞郭待舉拱手站立殿中。

郭待舉一句話說完,群臣頓時安靜下來,不少人都斜著眼看著郭待舉。

今日是皇帝登基受冊的大好日子,你提廢太子做什麼。

什麼事情不能等下了朝再說。

你究竟是什麼心思。

禦座之上,李顯沉默了下來,抬頭看向裴炎道:“裴卿,你怎麼看?”

裴炎嘴角微抽,站出拱手道:“回稟陛下,按禮製,廢太子已為庶人,不在宗冊之內,但他終究是先帝之子,故,臣請陛下賜下靈位,以全兄弟之義。”

李顯微微點頭,略微沉吟,側身看向輕輕晃動的珠簾之後,輕聲問道:“此事重大,母後看該如何做?”

武後麵色沉了下來,但好在珠簾之後也無人看清她的模樣。

略微沉默,武後開口道:“便如此吧,順帶賜下衣服,藥材和金銀,他終究是本宮的兒子。”

“喏!”李顯抬頭,看向郭待舉,說道:“另外,命巴州刺史修建屋舍,供兄長祭祀所用……可長久成為祭堂,同時允許兄長子光順讀書識字,巴州造冊,長大後可參與科舉。”

“陛下宏慈仁孝,為天下典範。”裴炎立刻躬身,群臣跟著躬身道:“陛下宏慈仁孝,為天下典範。”

李顯滿意的點點頭,然後看向群臣道:“眾卿還有何事嗎?”

“陛下。”李絢在群臣詫異的目光中站了出來,拱手道:“回稟陛下,臣前日偶經弘文館,聽聞有人今年科舉之事,不知朝中如何安排今年科舉,是正常舉行,延後,還是直接暫停?”

科舉,群臣頓時驚醒過來,現在已經正月了,按製二月中就要舉行科舉。

但是如今在皇帝喪期,科舉取消也在合理之內。

“科舉?”李顯沉吟起來,目光鄭重起來,看向群臣道:“眾位愛卿如何看?”

“回稟陛下。”崔知溫率先從群臣之中走了出來,拱手道:“去歲十月,已有大批學子停留在長安洛陽,等待今歲科舉,不少人都是花費大量家資才來京城,若讓他們回去,恐怕很多人都沒法再來一次。”

崔知溫去年的時候,被罷同中書門下三品,但是先帝卻命他協理今年的科舉,算是給他的一種補償。

但如果今年的科舉沒有了,那麼對崔知溫的補償也就沒有了。

“陛下。”吏部尚書陸元方站了出來,拱手道:“回稟陛下,吏部於去歲十一月開始登錄諸士子名冊,十二月中旬已經完備,被呈送先帝,依臣意,可行退後,待先帝歸陵之後,再舉科業……朝中可對諸士子進行衣食住行補償。”

吏部才是真正負責科舉的人。

崔知溫沒有了同中書門下三品,隻是一個黃門侍郎,科舉的主導權,還是在吏部手裡。

不過在定進士的時候,崔知溫有一定的權利進行傾向。

“也就是說,二位愛卿都不主張取消這次科舉。”李顯點點頭,看向裴炎道:“裴卿怎麼說?”

“臣讚同陸尚書所言,陛下去歲已經即位,又逢元日登基,此乃大吉之兆,今歲科舉的確不應取消,畢竟大唐盛世。”裴炎一句話說出,群臣接連讚同。

不錯,雖然先帝病逝,但大唐盛世延續,科舉不應取消,可推後,但不該取消。

“母後!”李顯微微側身,低聲相詢。

武後深深的看了李顯一眼,沉聲說道:“可。”

李顯滿意的點頭,然後轉身看向群臣,他的目光最後落在李絢身上,略微思索後,說道:“既然決定要繼續辦科舉,那麼就沒有必要再推遲了,照常舉辦就好。”

稍微停頓,李顯繼續說道:“如今先帝停靈洛陽,朕也不好移轉長安,如此,二月初,都水監,協助吏部,轉移長安諸士子到洛陽,沿途一應飲食和洛陽住宿,全部由鴻臚寺協助,吏部總管,崔公監督,二月望朝之後,擇日舉辦。”

“臣等領旨。”裴炎,陸元方,崔知溫,三人同時領命。

“還有。”李顯繼續開口,說道:“今番科舉,是朕登基第一次科舉,傳旨,今番科舉錄取人數為四十九人,讓朕看看,天下有多少英才,能入朕的彀中。”

“陛下光大仁厚,臣等領旨!”群臣一瞬間全部跪了下來。

即便是李絢也是滿臉欣喜,李顯竟然一下子錄取四十九名進士。

這會讓原本就無比感恩的長洛士子群起沸騰。

彆說是他們的,就連整個天下都會沸騰起來的。

可想而知,到了明年,不知道會有多少士子來長安洛陽參加科舉。

……

珠簾之後,武有些後難以置信的看著李顯。

他怎麼敢的。

這麼大的事情,直接就作出了決定。

武後的目光從裴炎身上,掃向殿中所有跪拜的群臣,她知道,自己還是小看這個兒子了。

這種果斷,這種權術的運用,足夠讓天下群臣對李顯充滿期待了。

武後微微低頭,目光看向劉仁軌,薛元超,姚令璋,李絢,蘇良嗣,她不得不承認,先帝挑選的教導李顯的人,的確是選對了。

“如此,退朝吧。”李顯輕輕點頭。

王福來上前,手裡拂塵一擺,高聲道:“退朝,群臣跪拜。”

“臣等恭送陛下,恭送皇後,恭送太後。”群臣全部俯身跪拜。

珠簾晃動聲,帝後低語聲,腳步聲……隨著聲音徹底消失,內侍省典儀的聲音響起:“興!”

群臣這才起身站起,殿中已經沒有了武後,李顯和韋氏的身影。

李絢微微鬆了口氣,目光朝珠簾看了一眼,心徹底的放了下來。

今日這一次,李顯的帝業算是取得了一個極佳的開局,但是這一切,都是在給武後打了一個埋伏之後獲得的。

接下來,他們必然會麵對武後凶狠的報複,隻是這種報複之下,有多少人能夠做好準備就不知道了。

李絢的目光掃向站在群臣最前的裴炎。

他的神色肅然起來,想要讓李顯更加的穩固皇位,想要讓武後的報複他們能夠承受下來,必須借助裴炎的力量。

但是該怎麼做呢。

……

承天門外,李絢將劉瑾瑜和裴詩彤,還有幾個孩子送上馬車,然後自己翻身上馬。

然後緩緩的隨著馬車離開端門。

行走在洛河南側,四周的百姓家中已經掛上了藍色的春聯,藍色的燈籠。

雖然皇帝病逝,二十七日內禁止歡慶飲宴,但百姓還是用在的辦法取樂子。

長街的人還是不少的,尤其是孩童,臉上更是肆無忌憚的笑容。

“賢婿!”劉仁軌的聲音從後方傳來,李絢稍微停下馬車。

等到劉仁軌的馬車從後方追上來,李絢才拱手道:“嶽翁。”

“進來吧,談一談。”劉仁軌的神色一片凝重。

“喏!”李絢將韁繩交給手下人,然後才登上劉仁軌的馬車,鑽了進去。

劉仁軌看著李絢坐好,然後才緩緩的開口道:“今日諸事,有一半是賢婿的功勞吧。”

李絢微微躬身,說道:“皇後和太子的事情,的確是孫婿的手筆,東宮官員任職之事,孫婿不過是出了個主意,剩下的,是長史的操作,至於廢太子的事情就跟孫婿無關了,科舉,嶽翁也看到了,孫婿不過是開了個頭罷了。”

“伱是在報複,報複廢太子之事。”劉仁軌深深的看了李絢一眼,李絢究竟在想什麼,他還能不清楚嗎?

郭待舉剛剛提了李賢的事情,李絢立刻就站出來提了科舉的事情。

相互針對的意味不要太明顯。

李絢沉默了下來,片刻之後,他才輕聲說道:“今日廢太子之事,陛下一個應對不好,立刻就會給人刻薄寡恩的印象,孫婿不過是幫陛下挽回一些人心罷了。”

劉仁軌搖搖頭,說道:“人家不過是砸了你一拳,你立刻就一斧子直接掄了過去,你這個人啊,太小心眼。”

郭待舉的確不懷好意,但是李顯應對的也極為的妥當,但問題是李絢的報複太凶狠。

郭待舉這邊剛有點打算試探一下李顯,李絢立刻就給李顯送上了天下士子的感恩。

想起群臣離開大殿時,不停的商量科舉的模樣,劉仁軌就知道,這件事情已經成了。

誰家沒有三五個弟子參加科舉,普通人家的孩子,一輩子能來長安洛陽已經相當不易了。

那些世家權貴的子弟,不少人都是每屆科舉都參加的,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一場好的機會,更加要把握住。

“起碼陛下的皇位穩住了。”李絢輕輕點頭,一聲感慨。

有科舉的事掛在那裡,從現在到三月中旬科舉放榜,還有後麵的殿試之事,三個月內,李顯的皇位不會有任何問題。

絕對不會有李顯在原本的曆史上隻在位五十五天就被廢的事情了。

他在位的時間越長,投向他的人就越多,他的力量就越強。

武後再想要廢掉他,就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不僅如此,即便是武後廢掉李顯,天下百姓,世族,尤其是中下世族,反對她的聲音會更多。

當然,這也會讓武後更加的血腥。

……

劉仁軌看著李絢,輕聲歎道:“小心一點吧,從今日開始,家裡人沒事不要出門,尤其是幾個孩子,更是要小心彆被人做手腳,到時候一個彈劾,你就有大麻煩了。”

李絢認真的點頭,說道:“孫婿記住了,一切會小心的。”

稍微停頓,李絢輕輕笑笑,低聲說道:“若是真的有事,大不了孫婿這個太子少保多待洛陽一段時間,有陛下在,孫婿總不會有性命之危。

如此之下,相信朝中不會有人希望孫婿在洛陽待更長時間的。”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