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重簷慶頂,黃琉覆瓦。
椽飛鬥拱,梁枋天花。
中嶽廟中,峻極殿三個大字懸掛在主殿正中,森然冷冽。
站在大殿之前,李絢側身看向身邊的李竹,說道:“守在這裡,除了長史之外,其他人都不許進殿。”
“喏!”李竹肅然拱手。
李絢轉過身,朝著大殿走去。
登上台階,進入殿中,宏偉的中嶽山神像下,一道人影身穿道袍,盤坐其上,低聲頌念道經。
李絢平靜的走到了那人身後,然後手掐子午訣,行禮道:“見過田師兄。”
田遊岩長吐一口氣,平靜的側過身,指向對麵的蒲團,對著李絢道:“王爺請坐。”
李絢輕輕點頭,在田遊岩對麵坐下,麵色肅然的看向田遊岩道:“聽聞潘真人進宮了,今日在這嵩陽觀,是師兄做主?”
“是!”田遊岩平靜的笑笑,說道:“先帝病逝,家師和道門諸位真人都進宮誦經祈福,這裡自然是田某負責。”
“如此說來,師兄是打算辭官歸隱了?”李絢的輕聲很輕,但麵色卻無比的凝重。
……
田遊岩平靜的笑笑,說道:“當年先帝來嵩山請田某出山的時候,王爺當時便在先帝身側,自然當知,當年先帝讓田某入東宮,不過是效仿當年商山四皓之故事,如今太子已經即位,田某職責已了,自然應當回歸道門。”
商山四皓,秦始皇七十二博士之四。
大秦滅絕之後,商山四皓隱居山林。
高祖立漢之後,多次請商山四皓入朝輔政,但都被四人拒絕。
後來高祖有意廢太子劉盈,改立趙王劉如意。
呂後親自派人將商山四皓請入宮為太子師,高祖見到四人後,便再也沒了改立太子的想法。
這四人,便代表了天下士子對劉盈,也是對正統的支持。
隻是商山四皓的故事便到此為止,及至漢惠帝劉盈即位之後,史書上便再沒有這四個人的名字出現。
不難猜測,這四人在劉盈即位之後,便再度隱退。
如今田遊岩也是同樣的態度。
他當年入東宮,便是先帝為了穩定東宮的位置而行的。
畢竟田遊岩是真人潘師正的弟子,田遊岩入東宮,代表的是整個道門的態度。
甚至當初選擇田遊岩,也很有可能是道門內部一致推舉出的人選。
這些年來,田遊岩在東宮做事不多,除了江南紡機之事,其他他很少參與。
如今太子已經即位,那麼一切自然更加和他再無太多關係。
順勢從東宮退出來,不介入更多的朝政風波,才是最聰明的選擇。
李絢微微點頭,輕歎道:“原本還希望能與師兄共立朝堂,繼續為朝廷效力,如今看來,卻是絢的奢望了。”
田遊岩微微搖頭,說道:“王爺天資聰穎,目光敏銳,如今朝中局勢如何,再無人比王爺看的更清楚,也無人比王爺看的更準,有王爺在朝堂,天下人足夠放心。”
“但絢最多也隻能在洛陽再待一月時間。”李絢輕歎一聲,說道:“至於剩下的,就看朝中眾位賢臣,如何輔助陛下了!”
田遊岩笑笑,低頭不語。
李絢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師兄是打算正式出家,還是要緩兩年?”
“緩兩年吧。”田遊岩目光看向茅山方向,輕聲道:“老母在堂,總是要多侍奉幾年的。”
“善。”李絢點頭,然後道:“不知道此事,師兄打算什麼時候告訴陛下。”
“田某已經在東宮留了辭本,想來若是有人看到,應該會交給陛下的。”田遊岩神色感歎,輕聲道:“先帝病逝,田某本裡應該等到先帝移殯之後,再行請辭,但那時,陛下立刻就要受冊登基,想走怕也走不了的。”
“師兄是在擔心陛下登基之後的封賞之事吧?”李絢一眼就看透了田遊岩的擔憂。
田遊岩抬起頭,微微苦笑道:“還是讓王爺將事情扯到了此處。”
皇帝登基,封賞群臣,田遊岩擔心的,也就是這事。
李絢眉眼低垂,輕聲開口:“如今的東宮眾臣,封賞最為緊要的,無非便是姚詹事,絢,蘇司馬,韋家令和太子仆蔣儼,以及師兄了。”
田遊岩平靜的點頭。
“先帝留有遺詔,絢將任皇太孫的太子少保,蘇司馬已經提前調任禦史大夫,韋家令是太子妃族人,自然少不了去處,蔣儼是前相劉祥道的學生,如今其子劉景先為相,想來蔣儼的未來也不會有問題。”
李絢輕歎一聲,抬起頭看向田遊岩道:“除了師兄以外,如今最難安置的,便是姚詹事了。”
田遊岩平靜的看著李絢,依舊不開口。
“姚詹事如今是正三品的太子詹事,從東宮調入朝堂,要麼任六部尚書,要麼任三省宰相,如今三省正職,所缺有侍中一位,尚書左仆射一位,尚書左仆射自然不想,可天後未必就願意姚詹事任侍中。”李絢的眼神肅然起來。
雖然說,如今已經有薛元超和劉仁軌兩位東宮的宰相,但實際上,他們都各有自己的立場。
隻有姚令璋入閣為相,才能夠為李顯爭取更大的利益。
但這件事情看出的人太多,其他人或許不會做什麼,因為明眼人都能看得出,這個侍中的位置,本身就是先帝為姚令璋留的。
正好李顯登基封賞之用。
但是,這裡麵最不可能答應的人就是武後。
……
“王爺天下聰慧之人,總是能看出他人看不到的地方。”田遊岩終於開口,看向李絢說道:“若田某猜的不錯,天後應該會讓姚詹事繼續任太子詹事,然後調任長安輔助太子監國。”
李絢的臉色頓時有些難看起來。
李顯登基,自然要封太子,李絢這個太子少保應該是皇太孫被冊封太子之後的太子少保。
姚令璋這個太子詹事不會動的,到時候,也不過是加封一點散官,勳爵,最後調任長安輔助太子監國。
武後說了,先帝的遺體要在明年五月才會運往長安。
李顯身為皇帝,也會在五月時跟著返回長安。
但長安為大唐之都,天下運轉樞紐,不能無人鎮守,到時候,以皇太孫為太子,調一兩個宰相,加上姚令璋輔助太子監國,是最佳的方略,
但這樣一來,姚令璋升任侍中,就彆想了。
武後甚至都不會選擇將現在六部尚書中的一位調任侍中,將位置留出來給姚令璋。
因為眼下的六部尚書之中,拋開功勞,論資曆,最有機會做宰相的,其實是歐陽通。
看看李絢,就知道武後絕對不會做這個選擇,所以兩者都不能行。
田遊岩繼續開口:“王爺今日和田某說這些,怕是王爺自己心中想不出妥善的應對之法,可對?”
李絢眼神微縮,隨即輕輕點頭。
一聲沉重的歎息。
李顯已然成功即位,從今日到正月初一正式登基受冊七天內的危機,李絢也已經提前拔除,但是之後呢。
李顯想要成功執政,在政事堂,就必須要有一個完全為李顯考慮的人做宰相。
而滿朝上下,這樣的人隻有一個,那就是太子詹事姚令璋。
如果姚令璋無法在這個時候成功拜相,那麼一步慢步步慢,李顯想要穩定就更難了。
……
田遊岩抬頭看了一眼中嶽山神像,然後看向李絢道:“王爺之前想讓裴相做尚書左仆射,有沒有可能讓裴相鬆口?”
李絢搖搖頭,說道:“如今的朝局,說到底,其實是裴相,天後和陛下三方製衡,天後不想讓姚詹事任侍中,裴相同樣也不想有一個人多出來和他分割權利。”
“那麼王爺有沒有想過,或許先帝從一開始留出的那個侍中位置,就不是給姚詹事的。”田遊岩一句話,讓李絢驚訝的瞪大了眼睛,滿臉難以置信的看著他。
先帝,李治,他從來沒有想過,要讓姚令璋做宰相?
是這樣嗎?
是這樣。
李絢腦海中頓時跳出一個人影出來。
陸元方。
陸元方從雍州長史調任吏部尚書,本身就有一點超拔的味道。
但若是不動陸元方,調姚令璋任吏部尚書,那麼之後姚令璋就能夠很輕鬆的在李顯即位之後,同中書門下三品。
但是,如果這樣一來,武後就不會那麼同意的。
“所以,是陛下舍棄了姚詹事,選擇了陸尚書?”李絢雖然是在問,但是他自己,卻是已經給出了答案。
田遊岩平靜的點點頭,說道:“王爺當局者迷,想想,若不是有姚詹事在前麵吸引天後注意,其他的事情哪有那麼容易布置。”
武後在朝堂的力量,便是皇帝也感到忌憚。
便如今日主動站出提用印事宜的郭待舉,誰能想到,他竟然是武後的人。
李絢神色迅速的平靜下來,閉上眼睛,然後再度睜開時,他輕聲說道:“如此一來,姚詹事拜相的事情,就更需要爭了。”
“王爺聰慧。”田遊岩笑著點點頭。
李絢輕出一口氣,然後看向田遊岩道:“師兄不在朝中,實在可惜了。”
“洛陽雖好,卻非吾鄉。”田遊岩輕輕點頭,然後轉過身,麵對中嶽山神,低聲念起來道經。
李絢同樣轉過身,閉目沉思。
姚令璋的事情想通之後,很多事情,李絢也就有了思緒。
如何在他離開之前,更多的幫助李顯穩固皇位,李絢的心中已經有了一整套的計劃。
……
夜色深沉,馬車緩緩的停在了玉龍苑中。
李絢將劉瑾瑜,裴詩彤,霞兒,昭兒和常兒接下馬車,然後才說道:“這幾日間,為夫睡在書房,三娘和彤兒各自照看好霞兒,昭兒和常兒,這幾日需要多小心。”
“是!”劉瑾瑜和裴詩彤同時點頭,他們都知道,這看似平靜的幾日時間,李絢不知道要在暗中做多少動作。
皇帝登基,大封群臣。
自然少不了要有人倒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