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 >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大唐首相之爭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大唐首相之爭(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洛水河畔,船帆如梭。

李絢穿一身黑底金絲長袍,腰間懸一柄黑鞘八麵漢劍,平靜沉肅,眼神冷漠。

碼頭上來回的苦力,管事,甚至官丁都離的很遠,絲毫不敢靠近。

十幾名黑色無紋勁袍的衛士直接將裡外隔了開來。

更遠處,一隊金吾衛騎兵在來回巡邏。

東麵,一艘官船緩緩而來,一麵裴字大旗高掛其上。

數十名刑部官差站立其上,手握刀柄警戒四方。

官船緩緩的在碼頭停下,木板放下,李絢直接走上甲板。

裴炎此刻已經站在甲板上,看到李絢,率先拱手:“裴炎見過王爺。”

“叔父羞煞小侄了。”李絢認真拱手還禮,然後看向一身疲憊的裴炎:“本不應當打擾叔父的,但實際是有人托付,小侄不得不上來叨擾幾句。”

“王爺客氣了,裡麵請。”裴炎拱手請李絢進入內艙。

“好!”李絢點頭,然後在眾目睽睽之下,進入到內艙之中。

……

內艙陳設並不豪華,李絢主動走到了左側的桌幾之前,拱手道:“叔父請坐。”

“王爺客氣了,那裴某就不客氣了。”裴炎點點頭,然後走到了上方的短榻坐下,然後才看向跟著坐下的李絢說道:“裴某想過有人會來,但未曾想到竟然會是王爺。”

李絢笑笑,說道:“小侄也是剛回長安不久,本來不想摻和這些事情,隻是太子殿下拜托,故而不得不來。”

裴炎頓時就感覺到了李絢的為難,的確,有李顯在那裡,李絢也不好拒絕。

“具體如何,王爺請講。”裴炎直直的看著李絢,等他開口。

李絢坐著,然後認真開口說道:“東宮所言,世叔此番在徐州所做之事,手段稍重,不知可否稍作收斂,眼下新年在即,很多人都不希望長安有所風波。”

彭城劉氏的人已經找到了長安,甚至很可能已經找到了劉審禮,接下來,兩人說不好在朝堂上會有爭吵。

新年將至,不少人都希望能夠平和的度過新年,不想多起風波

“這番借口,想來是瞞不過王爺。”裴炎抬眼看向李絢,目光幽深。

李絢平靜的點頭:“叔父此番在徐州動作,怕是深合陛下心意,如此進入政事堂不是難事,甚至三省主官也是當有之事,如今就看叔父是要進門下,中書和尚書哪一省了。”

“看來王爺是看清楚了,薛元超不想要裴某進中書省。”裴炎嘴角閃過一絲冷笑。

李絢當初傳信要和他見一麵的時候,裴炎就已經猜到了這背後究竟是誰的主意。

他這一次入政事堂,威脅到的不是劉仁軌郝處俊他們這一批的老臣,也不是李義琰,崔知溫他們這一批的同中書門下三品,更不是早已經站穩腳跟的劉審禮和李敬玄,他真正威脅到的,隻有一個薛元超。

“叔父此番在徐州作為,東宮認為,叔父此番做法,難免會與彭城郡公交惡,加上你們的親戚關係,會讓門下省的局麵更加複雜,所以,叔父此番之後能入的恐怕隻有中書省,而薛相不知道因為何故,不願與叔父同僚,故而讓絢來勸說叔父,在徐州稍微收手,緩和和彭城縣公的關係,然後入門下任侍中。”

李絢平淡的將這一番話說了出來,裴炎何等聰明,早就已經把握住了李絢言語當中的潛台詞。

“東宮?”裴炎笑笑,眯著眼睛看著李絢說道:“王爺看起來似乎彆有想法。”

李絢說來說去,用的都是東宮,薛相,太子這樣的詞語,從來就都沒有用到他自己,自然是彆有想法。

“絢倒是覺得,叔父沒有必要在徐州收手。”李絢神色平靜下來,淡淡的說道:“不隻是徐州,向東要去淮州,揚州,叔父不妨下手狠一些,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沒有必要收手。”

裴炎的神色頓時肅然起來,他還以為李絢也會勸他,沒想到李絢直接讓他大下殺手。

……

官船在緩緩前行,沿著洛河行在洛陽城中。

裴炎目光微微低垂,許久之後,他才似乎明白過來:“若是裴某記得不錯的話,清查隱田之事,本就是王爺提出來的。”

李絢笑笑,淡淡說道:“清查隱田,增加賦稅,這是陛下願意看到的,既然是陛下願意看到的,那麼誰阻擋都不行。”

裴炎頓時沉默了下來,他曾經聽人說過,李絢對皇帝無比忠心,現在看來此言不虛。

略微沉吟,裴炎繼續問道:“王爺難道就不擔心,裴某此番調任中書省,會和薛相相爭。”

李絢抬頭,目光平靜的看著裴炎,說道:“叔父去不了中書省的。”

“為何?”裴炎頓時就驚訝了起來,之前薛元超和東宮的眾人,都相信裴炎很可能會調任中書令,為什麼李絢卻如此堅持認為裴炎必然無法調任中書令。

“叔父和彭城郡公那些事情,在陛下眼裡微不足道,陛下若是想讓叔父去中書省,那麼就是薛相也阻止當不了,然而陛下恐怕隻是想讓叔父去門下省,僅此而已。”李絢聲音平靜穩定,但卻異常堅定。

雖然說任命宰相,皇帝會征求吏部和其他宰相的意見,但如果皇帝做了決定,那麼所有人都隻有接受的份。

裴炎沉默了下來,雙手握在一起,眼神微眯。

李絢頓時詫異,問道:“叔父不會是真的想去任中書令吧?”

裴炎微微笑笑,隻是笑容有些勉強。

李絢頓時有些詫異,他深深的看著裴炎,腦中略微思索,便已經恍然的明白了過來。

裴炎,薛元超。

李絢自己剛才就已經快說到點子上了,但他自己又把話岔了出去,沒有捅破這層窗戶紙。

薛元超不願意裴炎進入中書省,李絢曾經想過原因,或許是薛元超忌憚裴炎手段過狠,或許是有徐州或者哪裡的人求到裴炎身上了,但現在看裴炎是真的有意進入中書省。

兩相對比,情況自明。

大唐首相。

劉仁軌去年就說過,他很有可能要致仕,那麼劉仁軌致仕之後,尚書左仆射誰來做?

如今的局麵,基本上可能就兩人,李敬玄和劉審禮,他們二人是同一批入政事堂的。

那麼他們兩人之後,便是薛元超和裴炎。

薛元超雖然是皇帝親信,文壇聲名遠博,但實際在處政上多有不如裴炎。

由此這一次裴炎在徐州事上,處理手段果斷堅決,深得皇帝欣喜。

如果這一次裴炎能夠把握住機會,進位中書令,那麼將來在尚書左仆射位置上,也可以和薛元超爭一爭。

薛元超自然不敢讓裴炎超過他,一旦讓裴炎坐到尚書左仆射的位置上,那麼起碼十年之內,薛元超是不用想了。

至於日後,說不得就會有新人冒頭出來,薛元超或許就永遠沒有機會了。

看看現在,劉仁軌做尚書做仆射,郝處俊,戴至德,趙仁本這些人,一直被壓的死死的。

薛元超對裴炎的目的看的比李絢明白,故而,當裴炎想要進中書省的時候,薛元超這才千方百計的想要阻攔。

……

李絢不由得感到有些好笑,隨後,他輕輕搖頭,說道:“叔父所言的確有理,然而恐怕陛下是真的想讓叔父去門下省,不為彆的,隻是為了太子。”

裴炎眉頭一挑,詫異的看向李絢。

李絢輕聲說道:“無論如何,叔父總得給太子一個提拔叔父的機會。”

裴炎聽到這裡,腦海中瞬間閃過一道人影。

李積。

貞觀二十三年,先帝太宗皇帝病重,原本任太子詹事,同中書門下三品的李積,突然被貶為疊州都督。

同年,太宗皇帝病逝,李治即位,召李積入朝,然後任洛州刺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次年升任尚書左仆射。

裴炎頓時就明白,如果這一次,自己堅持要和薛元超爭,那麼將來,李治病重,搞不好就會學先帝一樣,先將他貶出朝中,然後再調回來。

裴炎可不敢保證自己有李積的能力,被貶為疊州刺史,還能被調回任洛州刺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更彆說在次年就升任尚書左仆射。

這種事情,他不敢賭。

皇帝如果真的這麼做了,裴炎也隻能接受,至於將來,一旦離開中樞之後,後續怎麼發展,就不掌握在他的手裡了。

如此一來,還不如裴炎老老實實的做侍中,給太子一個提拔他的機會。

“多謝王爺。”裴炎抬起頭,對著李絢拱手:“多謝王爺提醒。”

“叔父客氣了。”李絢上揖還禮,然後說道:“叔父在徐州的事情,與朝中關係不大,但為了大局,還請叔父暫受榮辱,此事還需下手重些,若是有些不忍,那麼就將一些人發配到邏些道軍前,絢來親自調教。”

看著李絢陰冷的麵容,裴炎頓時就知道,李絢絕對沒有輕易放過這件事情的意思。

清查隱田本就是他提議的,根本目的便是朝中的賦稅,他又豈會因為薛元超的事情,來真的求裴炎收手。

“裴某知道該如何做了。”裴炎微微點頭。

李絢站了起來,拱手道:“若是如此,那麼絢便告辭了,今日彤兒還在臨淄郡王府探望代王妃,絢正好接彤兒回府。”

裴炎頓時就笑了起來,裴詩彤現在還是李絢的側妃,他和李絢本身就不是外人。

更彆說,還有臨淄郡王和裴妃的關係。

“如此,裴某就不送王爺了。”裴炎站了起來,拱手道:“如此,還請王爺替裴某向代王妃致歉,朝事要緊,裴某年後再來探望代王妃。”

“絢告辭。”李絢拱手,剛要離開。

這個時候,裴炎突然開口:“有件事情,王爺需要小心,這一次王爺如果真的勸裴某在徐州事上收手,那麼恐怕對王爺聲譽有損。”

李絢轉身,深深的看向裴炎。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