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 > 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南昌王子,豐昌縣伯

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南昌王子,豐昌縣伯(1 / 1)

推荐阅读:

inf

十月天寒,輕雪飄揚。

紫宸殿中,武後在批閱奏章,皇帝則在一旁讀著來自邏些道的軍報。

一陣輕微的腳步聲在殿前響起,一名內侍快步進殿,低身輕聲說道“陛下,天後,戶部尚書崔知悌,戶部侍郎豆盧欽望,戶部度支郎中騫味道求見。”

“宣!”李治立刻放下軍報,武後也放下了金筆,神色肅正起來。

戶部最重要的三位官員求見,任誰也得認真以待。

旋即,穿著深紫色官袍的崔誌悌,穿著深緋色官袍的豆盧欽望,穿著淺緋色官袍的騫味道,先後進入殿中。

“臣,戶部尚書崔知悌,戶部侍郎豆盧欽望,戶部度支郎中騫味道參見陛下,參見天後!”三人同時施禮。

“平身吧!”李治擺擺手,身體微微前傾,然後問道“可是今年的糧稅已經統計完畢?”

“是!”崔知悌從袖中取出一本奏本,恭敬的捧上,王福來快步走下,接過奏本,然後遞到了李治麵前。

李治打開掃了一眼,然後直接推給了武後。

崔知悌拱手道“啟稟陛下,調露二年,風調雨順,天下大熟,諸地豐收。

各地征收的稅糧之數比往年多出三成,如今正在逐漸入庫,有的已經起運長安。”

“三成。”李治的神色頓時振奮起來。

三成這個數字聽上去不多,但實際上多出的這三成稅糧,足夠養活天下三成軍卒。

大唐裡外軍卒基本維持五十萬之數,這三成便是十五萬大軍一年的軍糧損耗。

如果不算輔兵,李絢的邏些道,裴行儉的定襄道,兩者加在一起,也不過十五萬之數。

李治徹底鬆了口氣,今日吐蕃和草原的兩場大戰,後勤諸事壓的的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如今一年豐收,糧食滿倉,起碼今年諸事可以穩定解決,明年諸事也可提上日程。

……

“諸卿辛苦了,宮中之後有賞賜賜下。”李治看向崔知悌,說道“稅糧運輸,各地減免,戶部出個單子報上來。”

“是!”崔知悌,豆盧欽望,還有騫味道三人同時拱手。

“對於突厥,吐蕃明年戰事的消耗,也做個預備出來。”李治繼續安排。

崔知悌拱手道“敢問陛下,明年吐蕃和突厥的戰事大況如何?”

“這是邏些道剛剛送回來的奏本。”李治將奏本往前一遞,王福來立刻轉給崔知悌。

崔知悌沒有立刻打開看,就聽皇帝說道“今年,自論欽陵戰敗之後,讚悉若屯五萬兵於軍前,試圖攻伐那曲不利,又派五千光軍偷襲安多,但被右驍衛擊敗,最後僅剩三百人逃回那曲河南岸,之後便兩軍僵持一直不動。”

崔知悌,豆盧欽望,還有騫味道三人同時拱手,他們都能夠感受到這其中看不到的殺機縈繞。

皇帝繼續說道“南昌王稟奏,今年冬日,讚悉若恐怕會再有攻勢,畢竟越是冬日,糧草運輸就越是艱難,吐蕃王室不可能任由他坐擁五萬大軍而絲毫不動的,所以冬日那曲河凍結之後,會有一波攻勢,南昌王也會試圖乘勢反擊。”

崔知悌,豆盧欽望,還有騫味道三人下意識的同時抬頭,死死的盯著李治。

李治笑笑,說道“若是順利,讚悉若的五萬大軍應該有一場大敗,如此大軍便可徹底穩定那曲河兩岸,然後明年種植糧食,大約可以支持軍前一月糧草。”

崔知悌,豆盧欽望,還有騫味道三人同時鬆了口氣,數萬大軍一個月的糧草,這可不是小數目。

若是能夠在七月秋初頂一頂,那麼戶部不知道要輕鬆多少。

李治繼續說道“不管此戰成敗,明年,大軍都會殺至邏些城下,接下來的便是攻城。”

“臣聽聞邏些城高四丈,相當不易攻伐。”崔知悌麵色凝重的拱手。

李治點點頭,說道“朕也擔心大軍會在邏些城下長久僵持,不過南昌王已有算計,密衛在邏些城中也有安排,若是順利,明年初秋前後,當有結果。”

騫味道瞬間抬頭,拱手道“陛下,南昌王可是打算在明年初秋邏些缺糧之際動手?”

“是有這份打算,所以他們會在吐蕃春種之後,再動手前往邏些。”李治將這其中的算計說的更透徹了一些。

每年的秋收之前,百姓都是最難捱的。

舊糧耗儘,新糧未收。

餓死人是常事。

不管是大唐,還是吐蕃都是一樣。

但隻要熬過這一段,秋糧收獲,那麼自然就能解除困頓。

但若是這一段過去之後,還是沒有新糧收獲,那麼百姓一下子就會從困境徹底跌入深淵。

真正優秀的統帥,曆來都能非常敏銳的抓住這個機會,徹底破敵。

李絢如今也是如此。

崔知悌,豆盧欽望,還有騫味道三人暗自眼神交流,相互之間都露出一絲凝重。

因為他們都聽出了李絢動作更狠的一手,讓吐蕃人完成春種之後再動手。

等到吐蕃人完成春種之後動手,就等於到了夏末秋收之時,他們不僅沒有足夠的糧食度過荒季,甚至還會因為糧食問題更加強烈的渴望吐蕃人重新出兵將糧食搶回來。

吐蕃人若是出兵,那麼很容易就會落入李絢彀中;若是他們不出兵,那麼矛盾就會在兩者之間激化,更容易被挑撥。

“戶部先作出明年吐蕃秋收之前大戰所用的糧草,至於之後……如果成功拿下邏些,那麼這些邏些附近的糧食,恐怕就要用於安撫邏些城中的百姓,戶部需要準備更多。”李治麵色肅然起來。

“這倒不是什麼難事,隻需要將邏些道在吐蕃的繳獲送回長安,然後出賣掉一些,自然可以彌補不足。”崔知悌抬頭直直的看著李治。

“崔卿有話可以直說,”李治忍不住的笑了,擺擺手,說道“邏些道今日在那曲的繳獲,基本全部用來獎賞官兵和安撫百姓,所有一切文案甚至都是王卿親自做的,南昌王甚至都沒有插手。”

“是臣冒昧了。”崔知悌拱手,然後又緊跟著說道“吐蕃之事,南昌王處理倒是尚可,但是草原之事,臣想向陛下討一個草原之戰大體退兵的時間,十幾萬大軍日夜消耗,非是一個小數。”

李治頓時就明白了過來,崔知悌真正的目的還是在草原之上。

裴行儉麾下十幾萬大軍,每日的軍糧消耗都無比的恐怖,戶部的壓力大的可怕。

邏些道雖然因為路途長遠軍糧損耗大,同樣讓戶部感到壓力沉重,但李絢畢竟有吐蕃作為回報。

尤其是是明年,他已經開始算計用各種方式來節省軍糧,甚至還有邏些這麼一個吐蕃古都。

一旦拿下邏些,吐蕃王朝積攢了上百年的財富都會被運回到長安來。

種種方式,都能夠補充朝中的失血。

但是突厥呢,突厥即便是拿下阿史那·溫傅,最後的收獲也是寥寥。

也怪不得崔知悌拐彎抹角的提這件事。

李治的眉頭緊緊的皺了起來,如果是其他人問這件事情,他搞不好非得訓斥兩句不可。

如果放任突厥人不管,對大唐的損傷又豈止是這兩年的軍糧損耗所能比擬的。

這種臣子簡直是不顧大局。

但眼前這位,是戶部尚書。

掌控整個大唐所有錢袋子的戶部尚書。

李治深吸一口氣,看向崔知悌說道“草原之戰,日後治理不提,但大戰,今冬就會了結,但撤兵,需要看明年的形勢。”

崔知悌長鬆了一口氣,拱手道“多謝陛下,非是臣杞人憂天,但草原大戰,最好不要延續到明年七月。”

李治頓時肅然起來。

明年七月,即便是大唐也會有一陣的糧荒。

哪怕是今年豐收也是一樣,明年秋收之前一定會有糧荒,尤其十幾萬大軍堆積在北境,一旦出事會很麻煩的。

“放心,明年秋,草原戰事應該大局已了,剩下的,就是治理諸事。”李治的眉頭又皺了起來。

突厥民心已經動蕩,想要再度徹底掌控,遠沒有那麼輕易。

朝中對種種策略手段也是爭論不休。

李治依舊記得,李絢在年初陛辭的時候,也提出了兩種策略,也是沒有定論。

現在朝中也是如此,李治現在心裡又沒有太多的想法,關鍵還是要看草原未來的局勢。

但大體還是在朝著李絢原本指定的方向在摸索,比如阿史那·泥熟匐,就是如此。

但終究是會跟著局勢隨時調整的。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從殿外傳來,然而在來到殿前的時候,腳步聲又緩了下來,仿佛是看到殿中有這麼多人,在猶豫要不要進來。

李治歎息一聲,抬頭看向殿門處,問道“又發生何事了?”

一名三旬年紀的青衣內侍從殿外走了進來,站在稍微靠後一點的地方,對著皇帝拱手道“啟稟陛下,南昌王府報宗正寺,南昌王滕妾劉舒璧生子,宗譜登錄,宗祚延續。”

李治愣了,隨即他就恍然了過來。

李絢有個滕妾,是宰相劉仁軌的庶孫女,年初的時候有孕,如今恰好十個月的時間。

“宗譜登錄,宗祚延續。”李治輕輕念誦,臉上帶出一絲喜意。

李絢畢竟是高祖皇帝的孫子,是李治的親堂弟,李絢的兒子,哪怕是庶子,也一樣是高祖皇帝的曾孫,一樣是宗室血脈。

“今日難得戶部報豐,如此,朕便賜其為豐昌縣子。”李治開口便已經將一個縣子的爵位賜下。

“陛下。”武後在這個時候終於開口,說道“南昌王數年累功,雖然因有嗣王之諾而未有獎賞,但陛下還是應該表示一下的。”

李治頓時就恍然了過來,隨後笑著說道“也是今年畢竟攻入了吐蕃,又攻破了論欽陵十萬大軍,如今更是將論欽陵遺體送到了長安……”

“還有文成長公主殿下。”武後開口,細細說道“總不能讓人一直等到明年吧。”

“也是。”李治點頭,然後說到“傳旨,封南昌王五子為豐昌縣伯,其母升六品滕人。”

稍微停頓,李治說道“豐昌豐昌,朕希望明年也能夠田糧豐昌,百業興旺。”

“陛下所念,諸事順遂,大唐繁榮昌盛,定鼎天下。”殿中群臣同時拱手。

(本章完)

inf。inf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