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
inf
他的手穩定的向左,一封聖旨已經被拿了出來,然後高聲念道“惟調露二年,歲次庚辰,正月戊寅,朔初一日癸巳,皇帝若曰於戲!
端右望隆,寄任尤重,實資勳德,朝難其選。
甑山縣公、太子中庶子、中書令郝處俊,識度宏遠,才略優贍,博綜機務,兼資文武。
誠著夷險,效彰出納,便蕃省闥,詳謹有聞。
宜緝彝倫,允茲名器。
可尚書右仆射。
散官勳封如故。”
“臣,郝處俊領旨謝恩,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郝處俊從隊列之中穩步走了出來,對著皇帝俯首跪拜。
站立一側,李絢愕然的看著郝處俊。
他就這麼的從中書令升任尚書右仆射,頂替戴至德做了右相。
殿中群臣絕大多數是這個樣子,一臉驚愕到了難以置信的地步。
的確,在大唐,尚書左右仆射,在政事堂位置最高。
但實際上,除了尚書左仆射劉仁軌以外,中書令郝處俊和侍中趙仁本的位置,甚至都要比尚書右仆射戴至德要高一些。
可如今,郝處俊任尚書右仆射,那麼誰做中書令呢?
……
李顯再度拿起來聖旨,然後高聲開口“惟調露二年,歲次庚辰,正月戊寅,朔初一日癸巳,皇帝若曰
於戲!
鹹有其德,委廊廟之宰;知無不為,歸掖垣之成務。
銀青光祿大夫、上柱國、汾陰縣侯、太子左庶子薛元超,含和育粹,特表人師,懸解精通,見期王佐。
可中書令,檢校太子左庶子。
散官勳封如故。”
“臣,薛元超恭領聖旨,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薛元超平靜的走出,然後跪拜謝恩。
李絢看的都麻了。
薛元超就這麼調任中書令了?
若是如此,那東宮的事情怎麼辦?
雖然薛元超還檢校太子左庶子,但東宮的事務必定要被耽擱,而且沒有了專職宰相在東宮,東宮的地位……
等等。
李絢迅速的回神。
他眼下隻是從東宮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但是,如果換個角度呢?
東宮左庶子,同中書門下三品薛元超,升任中書令。
從東宮左庶子升中書令。
那就是從東宮走出的人做了宰相,做了中書令。
薛元超教導李顯這麼長的時間,李顯稱呼薛元超一聲老師不過分吧。
太子的老師做了中書令。
這是何等的好事。
李絢立刻就心態平和了下來,甚至隱隱有些激動。
而且不止如此。
薛元超離開了東宮,那麼東宮就會有位置空出來,這個位置由誰來頂替呢。
……
眾目睽睽之下,李顯再度拿起來聖旨,開口“惟調露二年,歲次庚辰,正月戊寅,朔初一日癸巳,皇帝若曰
於戲!
敬敷五教,保息萬人,缺官而擇,副相惟允。
正議大夫,洛州司馬崔知悌,器識高明,風規端肅,地卿所掌,實佇通才,天憲唯艱,尚資任領。
可任戶部尚書,散官勳賜如故。”
“臣,崔知悌叩謝聖恩,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崔知悌從群臣之中走出,站立殿中,對著皇帝俯首跪拜。
李絢頓時敏銳的反應過來,殿中其他群臣也在這個時候,察覺過味道出來。
皇帝調郝處俊任尚書右仆射,卻把薛元超調任中書令,再把崔知悌調任戶部尚書。
一個河東薛氏,一個博陵崔氏,再加上一個出身趙郡李氏的中書令李敬玄。
世家大族紛紛開始回歸中樞。
不,不對。
李絢猛然醒悟,也不能這麼看,薛元超之前是太子左庶子,而崔知悌之前是洛州長史。
前麵雖然有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崔知溫在,但這兩人都是東宮的人。
所謂的世家回歸朝堂,不過是皇帝再將親近太子,或者親近皇室的世家提拔起來,以增加東宮的力量。
李顯手裡的聖旨還沒有念完,又是一封聖旨被他拿了起來。
“……遷伊州刺史,同安郡公鄭玄果為右金吾衛將軍……”
“臣,鄭玄果,叩謝陛下天恩,吾皇萬歲萬萬歲。”鄭玄果拱手肅然站出,俯首謝恩。
李絢看到這一幕,心情要平靜的多。
伊州刺史,同安郡公鄭玄果,鄭良文之父,故左武衛大將軍,同安襄公鄭仁泰之子。
鄭仁泰是當年秦王府武將,先帝麾下有名的戰將。
至於鄭玄果,他雖然出身滎陽鄭氏,是前太子李建成之妻鄭觀音的堂侄,但他卻是文德皇後挽郎起家。
文德皇後長孫氏,皇帝這一次提拔鄭玄果,除了世家回歸朝堂以外,恐怕也有昨夜想起了文德皇後的緣故。
“……遷越州都督袁嘉祚為洛州長史……”
“……遷杭州刺史來敬業為越州都督……”
“……遷潤州刺史賈敦實為杭州刺史……”
“……遷桂州長史韋玄福為潤州刺史……”
……
一連串的調動,圍繞著東南展開,李絢目光茫然的看向李顯,這是什麼操作。
袁嘉祚原本是杭州刺史,婺州事後,升任越州都督,來敬業接替他成為了杭州刺史。
這些年,不管是袁嘉祚,還是來敬業,在東南為政,都頗有政績。
將袁嘉祚遷回來做洛州長史,但現在的洛州牧是李旦啊。
李絢眉頭不由得一挑。
袁嘉祚這個人,很有手段,而且不服權威,有他在洛州,便是洛州,便是李旦也很難動作。
更彆說北門學士路。
這個人調回來是為了穩定東宮的局麵的。
其他來敬業,賈敦實,還有韋玄福的調動,恐怕也是為了為了東宮。
韋玄福這個人李絢不太熟悉,但肯定,他不是韋氏的親叔父,那麼想來就應該是堂叔父了。
有韋家影響,他自然是以東宮為主。
李絢頓時醒悟了過來,皇帝調動東南的目的,是為了明年的紡車之事。
草原大戰,不管河北還是隴右,甘涼,明年一年的收成就都彆想了。
想要維係朝政收入,就必須要從其他方麵想辦法,江南的絲綢。
大唐的皇帝可沒有愚蠢到在草原和吐蕃還在開戰的情況下,就搞什麼改稻為桑,現在這種情況下,糧食的保證才是最大前提。
所以提高絲綢的產量,便隻有通過改進紡織效率一途。
李絢去年給李顯的改進的紡車圖,明顯被皇帝看進了眼裡。
今年,東宮要在東南全麵鋪開升級紡車,皇帝自然要大開便利。
韋玄福是韋家的人,來敬業是來遂的叔父,至於賈敦實,他是孝敬皇帝李弘時的太子右庶子。
後來李弘病故,賈敦實調任懷州刺史,潤州刺史,現在到杭州刺史,多少是為了讓他養病的。
……
李絢目光從李顯身上抽離,前一位越州都督段寶玄,如今任大理寺卿,現在的袁嘉祚又調任洛州長史。
來敬業,如今從杭州刺史,調任越州都督,下一步調回朝中,恐怕也是類似的要害位置。
雍州長史,洛州長史,甚至可以說是天下刺史之最,位置還要在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和益州大都督府長史之上。
來家,如今再度在朝中站穩了腳跟。
來遂去年從兵部員外郎,調任幽州刺史府司馬,去年增援定州,也算是初立功勳。
一切總算踏上了正軌。
就在這時,李絢突然聽到李顯念到了邏些道三個字,趕緊認真起來。
“……命戶部侍郎王德真,檢校邏些道行軍副總管,跟隨大軍,進入吐蕃,輔理軍民……”
“……命右武衛麹崇裕,檢校邏些道行軍副總管,坐鎮昌州,調運糧草……”
王德真,麹崇裕全部拱手站出,然後俯身領命。
大多數人並沒有在意,但少數人卻忍不住的皺起了眉頭。
他們知曉,王德真是李絢叔父歐陽通的好友,麹崇裕,更是李絢側妃麹豆兒的父親。
雖然是戶部侍郎王德真在前線控製住了糧草調動,但這樣兩個人都在李絢身邊,真的好嗎?
就在這個時候,李顯繼續開口“……授左衛將軍王孝傑雲麾將軍,調長安聽任。”
李絢趕緊站出,拱手“臣,邏些道行軍總管李絢領旨謝恩,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王孝傑調回長安?
眾人有些發懵,都知道王孝傑是李絢麾下第一戰將,怎麼說調回就調回了。
李顯繼續開口“……擢左金吾衛郎將崔鼎,為左金吾衛中郎將……”
眾人立刻明白,這裡用崔鼎,加麹崇裕,加王德真,換王孝傑回京。
“……授右金吾衛將軍曹懷舜金鄉縣伯,調單於都督府聽令……”
一係列的人事調動,隨著李顯的宣旨逐次展開。
再沒有人多關注麹崇裕和王德真的事情了,因為所有人都明白,今年整個大唐,最重要的兩件事情。
突厥和吐蕃大戰。
皇帝現在做的所有一切調整,都是為了今年的大戰做準備。
沒有誰敢輕忽。
……
許久之後,李顯手裡的聖旨才漸次讀完。
拿起最後一份,李顯看了一眼,嘴角輕輕一笑,開口念道“東宮編修《切韻》,與國有利,今賜汾陰縣候薛元超金紫光祿大夫之職,賜太子詹事姚令璋吳興縣男之爵,授太子少詹事李絢弘文館學士職,授太子率更令蘇良嗣……”
一位位東宮內臣從隊列之中走出,然後沉沉俯身在地。
四下群臣看到這一幕,心中明白,李顯的太子之位從這一刻徹底坐穩。
自從調露元年八月被封太子至今,李顯現在終於徹底得到了皇帝的認可。
而幫助李顯坐穩東宮之位的諸臣,也開始稍加官爵,以示獎賞。
李顯手裡的聖旨還在繼續“授同仁縣尉賀知章……”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