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 > 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隻錦上添花,絕不雪中送炭

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隻錦上添花,絕不雪中送炭(1 / 1)

推荐阅读:

inf

晃動的馬車之內,隻剩下了李絢和李顯。

李顯目光炯炯的看著李絢。

他要知道今日到底怎麼回事?

李絢滿臉無奈,拱手道“殿下應該記得定州之事。”

李顯一愣,隨即說道“記得,趙郡李嘉運勾連突厥出賣定州機密,然後突厥人襲城,霍王空城計,逼退突厥人,援兵至,斬首三千人。”

稍微停頓,李顯看著麵色肅然的說道“孤知道,單於都護府內部必然也是有人出賣軍機,但這和定州有什麼關係,總不能都是一批人,都是趙郡李……”

看著李絢沉默下來的神色,李顯頓時眉頭緊皺“王叔,不至於此吧?”

定州是趙郡李氏的人在暗中做手腳,所以單於都護府也是趙郡李氏的人在做手腳?

這是什麼荒唐的猜測?

若這是真的,那麼整個趙郡李氏在做什麼?

他們是要背叛大唐嗎?

李絢搖搖頭,輕聲說道“未必一定是趙郡李氏……臣問過盧照鄰,範陽盧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都有做類似之事,不過規模有大有小……”

李絢一句話還沒有說完,李顯的臉色已經徹底沉了下來。

李絢看著李顯,繼續說道“規模小的,在突厥起兵反唐之時,他們已經壯士斷腕,徹底切斷了和突厥人的關係,規模大的,譬如範陽盧氏和趙郡李氏,都在內部進行切割,儘量不牽連到整個家族。”

“王叔的意思,如今造成單於都護府內中變故的,是趙郡李氏,範陽盧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幾家的人?”李顯的臉色已經難看的可怕。

“不一定就是這幾家,太原王氏也有。”李絢稍微歎口氣,說道“其實說起和草原貿易,太原王氏才是做的最大的,隻不過因為有平陽郡公在代州,所以太原王氏已經很收斂,所以這事不一定和他們有關?”

“不一定。”

“嗯!”李絢點點頭,看向紫宸殿方向,輕聲說道“這件事情,其實最大嫌疑的人,還是趙郡李氏的人,所以陛下詢問趙國公該如何處理。”

李顯眉頭一祧,他頓時想起了在朝堂上,李治第二次詢問李敬玄該怎麼處理。

但李敬玄一句需要派人查察就將事情給拖延了下去。

李絢輕歎一聲,道“趙國公不愧朝堂老臣,老謀深算,輕而易舉就將事情推了出去。”

“推了出去?”

“嗯!”李絢微微頷首,說道“今日之事,很可能是趙郡李氏的人做的,也可能是範陽盧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和太原王氏的人做的,所以必須要查明真相才能定罪,尤其……”

李絢忍不住露出了遲疑之色。

李顯下意識追問“尤其什麼?”

“尤其如果這件事情真的牽扯到了趙郡李氏,那麼趙國公,怕是就要辭相了。”李絢一幾句話說完,李顯的臉色不由得大變。

如今朝中,每次宰相位置變動,都會牽連出一大堆的事情來。

張文瓘,來恒,戴至德,都是如此。

如果李敬玄辭任中書令,動蕩更大。

李顯擔憂的看著李絢“王叔,真的到了這種地步了嗎?”

“如果是真的,並且能找到真憑實據,恐怕中書令真的要離開中樞。”稍微停頓,李絢搖頭對著李顯說道“其實此中之事,現在還遠未到終點,畢竟此事趙國公也知曉不多,尤其在定州事後,不知道趙郡李氏究竟做了多少應對。”

如果說在定州事件之後,趙郡李氏就果斷的選擇了切割,將所有相關人等全部滅口,那麼最後,也就不會有什麼影響發生了。

聽李絢說的這麼透徹,李顯總算是對事情有了全麵的了解。

抬起頭,看向李絢,李顯謹慎的問道“王叔,若此事有轉圜餘地,要替趙國公求情嗎?”

李絢略微思考,說道“看情況,若是朝中有重臣出麵求情,殿下不妨讚同,若無重臣出麵求情,殿下不妨直接提趙國公功績,請求陛下寬待。”

隻錦上添花,絕不雪中送炭。

這是朝中混跡最重要的準則。

一旦你和某個人綁的太深,那麼彆人就能通過打擊這個人的同時,也打擊到你。

李顯緩緩的點頭,神色沉重。

李絢笑笑,不再說話。

若是他有一日淪落到階下囚的地步,他也不希望李顯出麵堅持救他。

因為如果真有那個時候,那麼李顯越是堅持,李絢就越倒黴。

當然,李絢是絕對不會讓自己淪落到那種地步的。

說不定真正先一步倒黴的,反而可能是李顯。

……

馬車晃晃悠悠的停下,李顯已經有些急不可耐的下了馬車。

前麵的府邸,火把高舉,燈火通明。

相王府。

武後站在相王府匾額之下,輕聲歎息。

她來相王府的次數著實不多。

今日如果不是李旦的相王妃生產,她也不知道親自來。

畢竟都是兒子,總不能這個生兒子她去,那個生兒子她就不去吧。

尤其今日奏報戰敗,皇帝心情不適的情況下,她總得來。

武後目光看向後方,李顯站在左側,一臉興奮,李絢站在李顯身後,神色恭敬。

同樣的,能看到溫和的笑意。

那不是敷衍和偽裝。

武後這一點倒還是能看的出來的,她忍不住的輕歎一聲。

她所生的幾個子嗣,不管是李弘,李賢,還是李顯,李旦,相互之間關係都很融洽,即便是偶有衝突,也是屬官之間,都在控製之內。

“走吧。”武後看向前方迎出來的李旦和豆盧欽望,元萬頃,範履冰,钜鹿郡公竇知敬和左司郎中竇思泰等人,擺擺手,直接朝王府走去。

李顯已經和李旦走到了一起,跟在武後身後低聲說話。

李絢則是走到了範履冰的身側,低聲問道“洗馬,如今情況怎樣?”

範履冰嘴角微微抽搐,他雖然被征調入東宮檢校太子洗馬,但很多時候都是隻點卯就走,東宮也不乾涉,擺出一副聽之任之的架勢。

仿佛當初召他入東宮,就是為了分化北門學士之用。

隻是一個象征作用,沒有實際的意義。

表麵上看起來如此,但範履冰心裡清楚,真正情況絕對不可能如此。

南昌王也好,薛元超也罷,都是這世上一等一的人物。

他們怎麼可能如此簡單對待範履冰。

現在之所以不出手,不過是因為現在這個時候,東宮不僅在編修《切韻》,同樣也在關注北疆戰事,一時之間都分不出神。

這種做法,在範履冰看來是極為正確的。

如果現在這個時候,東宮就通過各個舍人介入到朝政之事,那才是找死。

畢竟現在的李顯,還遠沒有到能夠插手朝政的地步。

如果肆意妄為,難免有成為東宮屬官棋子之嫌。

就像當初的李賢。

轉念間收回思緒,範履冰有些無奈,但又有些擔憂的拱手說道“王妃生產並不是太順利,王爺知曉,這生產之事,對女子而言,等同入鬼門關,即便是有王爺發明的產鉗所用,但後果依舊凶險。”

李絢麵色凝重的點頭。

生產難產,除了女子氣力不足可以用產鉗補充以外,最怕的還是大出血。

這種事情,即便是李絢都沒有什麼好辦法,都彆說他人了。

略微沉吟,李絢開口說道“王妃之事,相信府中和宮中早就已經準備多時,人事無憂,剩下的便是天命;大唐之下,陛下天後庇佑,這天命,還沒有幾個人能夠比得過相王妃,所以一切當是一切順利。”

“如此就承王爺吉言了。”钜鹿郡公竇知敬停下腳步,對著李絢拱手致謝。

“一會若有不諧之處,還請王爺不吝出手。”左司郎中竇思泰跟在一旁,對著李絢拱手。

“若是有需,絢必定全力以赴。”李絢拱手還禮,然後笑著說道“二位放心,今日必定一切順利,萬事無憂。”

“多謝王爺。”竇知敬和竇思泰的心終於稍微放在了一些。

他們對李絢的醫道之能十分的欽佩。

畢竟也不是誰都能讓三個妻妾同時懷孕,然後又在同一日生下了三個男丁。

這件事幾乎在整個長安都傳瘋了。

當然,這事對於朝堂幾乎沒有任何影響,李絢也從不在意。

……

進入後院,竇妃清晰的嘶喊聲傳來,讓人不由得一陣陣心悸。

武後平靜的坐在院中,四周眾人全部穩穩的站在原地。

“杜禦醫,情況如何?”武後看向剛剛從院中傳來的侍禦醫杜文譽。

六旬年紀的杜文譽趕緊上前拱手,道“啟稟天後,王妃身體虛弱,虛不受補,各種藥材難進,一時間有些不足。”

武後的眉頭瞬間就皺了起來,轉身看向側後“南昌王。”

“臣在。”李絢上前,看向杜文譽,同時拱手道“杜禦醫,請將補氣丹切割一半,然後用溫酒送服,快點。”

“喏!”杜文譽眼睛一亮,顧不得對武後施禮,便已經轉身朝著內屋而去。

武後看著這一幕,滿意的點點頭,說道“倒是個用心的人。”

李絢稍微拱手,然後退了回去。

武後輕歎一聲,看向兩側“三郎,四郎。”

“母後。”李顯和李旦同時上前,站在武後身側。

武後看向李旦,說道“四郎,今日草原戰事有變,你父皇就沒有來,伱不要怪你父皇,他的身體有些不舒服。”

“兒臣沒有此意。”李旦趕緊擺手。

武後笑笑,說道“你父皇給你的孩子起了兩個名字,若是男孩就叫成器,李成器;若是女孩就叫瓊婉,李瓊婉。”

李旦臉上頓時滿是感激,拱手道“多謝父皇母後。”

母後側過頭,看向李顯,輕飄飄的問道“三郎,你覺得哪個名字更好些?”

(本章完)

inf。inf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