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 >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南昌王果然好算計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南昌王果然好算計(1 / 1)

推荐阅读:

站在長街中央,李絢轉頭,看向裴炎,認真的說道:“叔父應當知曉,草原之戰,並沒有那麼容易結束。
即便是聞喜縣公今年打退吐蕃人的進攻,但一日抓不到阿史那·溫傅,這一戰就一日完不了。”
裴炎立刻追問:“王爺的意思,是這一次抓不到阿史那·溫傅?”
“除非阿史那·溫傅自己衝上來,否則,草原廣大,眼下這一戰,根本抓不到人。”
李絢回身看向皇宮方向,麵色凝重的說道:“一切要看陛下,要看朝中的軍糧調度,如果朝中能夠忍受,那麼這一戰應該會在明年秋了結,但……”
“王爺請講。”裴炎仔細的盯著李絢。
李絢點點頭,說道:“但阿史那·溫傅,其實也不過是被推在台前的棋子,若是他再被人操作,那麼想要戰事了結,就還需要時間,一年,兩年……”
李絢輕歎一聲,他不知道大唐後來出了什麼問題,導致有裴行儉在的朝廷,竟然沒能徹底清理掉後突厥。
最後致使後突厥徹底立足。
目光掃過裴炎,李絢心中輕歎一聲,或許從裴炎的身上,他能看出一絲端倪。
曾經有人說過,誰一心為公,誰就會露出破綻……
“如今朝中尚書右仆射出缺,王爺覺得誰人遞補比較合適?”裴炎眼神幽幽的提問。
如今既然裴行儉一時半會了結不了突厥之戰,那麼接下來的,便是裴炎的機會。
在裴行儉突厥之戰結束之前,裴炎能先成為宰相,那麼被堵死的,就該是裴行儉了。
李絢微微搖頭,說道:“這是陛下和天後的決斷,我等做臣子的,就不要私下揣摩了,不過……”
“如何?”
“朝中晉升宰相,除了次序以外,最重要的,還是功勞,功勞足夠,便能直升侍中,中書令和尚書仆射。”李絢看了裴炎一眼,輕聲說道:“叔父若想晉升,還是該想如何立功。”
裴炎沉默了下來。
他原本想的,就是先做同中書門下三品,先堵住路再說,但現在看來,也未必保險。
“不知道王爺有何建議?”裴炎抬頭,目光凝重,但暗底幽微的看著李絢。
李絢心中笑了,但神色還是誠懇無比的說道:“河南道隱田清查進展緩慢,如今秋收已畢,何不讓相王帶人清查?”
“相王?”裴炎一瞬間有些看不明白李絢的算計。
李絢神色淡了下來,看著前方已經打開的街道,淡淡的說道:“前些日子,周國公生辰,元萬頃說,相王想要調任洛州牧,豈不正好!”
裴炎頓時眼睛一跳,好厲害的算計啊。
李旦想要調任洛州牧,無非就是想要複刻李顯的路。
先任洛州牧,再任雍州牧,然後直接太子。
但不管如何,李旦都是需要做出些事情來的。
這些事情,當然不能李旦親自上手去做,那麼真正能上手的,就是相王府的北門學士。
北門學士看似手段不斷,但河南道的隱田清查又豈是易於。
即便是李賢,帶著皇甫公義等人,花費好幾個月推進不過兩成。
如今李賢已經被廢,曾經好不容易推進的進度,如今還剩下幾分,還真不好說。
現在先讓北門學士的人去推進,那麼一時之間恐怕很難起到效果。
要知道,當初是李賢以太子身份推進,身邊還有無數來自世家的東宮子弟,這才推進二三成。
北門學士多是寒門,和地方世家有極大的矛盾,免不了要強行推進。
到時候“少不了”會有事。
一旦出了大事,朝廷自然要派人去處理,甚至直接接替相王府的那些人,處理清理隱田之事。
這個人的最佳人選,無疑是裴炎。
“多謝王爺賜教了。”裴炎對著李絢認真拱手。
李絢回禮,認真說道:“叔父說的賜教什麼,絢不記得,隻是家裡萬一他日有事,還望叔父能夠相助一二。”
“王爺客氣。”裴炎說的很慢,眼神中帶著疑惑。
李絢這個時候,不是應該為東宮謀求自己的支持嗎,怎麼隻說到自己家?
裴炎瞬間醒悟,這是李絢篤定,東宮的事情用不著他幫忙。
也就是說,東宮絕對不會走到李賢的地步。
裴炎心頭疑惑,即便是李絢和太子的關係再近,但他將來總要離開京城,一旦他不在太子身邊,難道也能保證太子不犯錯嗎?
“那今日便如此吧,叔父,絢告退。”李絢微微拱手。
“王爺慢走。”裴炎回禮,然後看著李絢上了馬車,然後緩緩離開。
直到李絢離開,裴炎才重新回到自己的馬車內。
馬車繼續行駛,裴炎微微閉上眼睛。
他今日來見李絢,最初的本意,隻是想詢問東宮在這件事情上的態度。
誰知道,李絢至始至終都隻提他自己,而不將東宮牽扯進來。
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東宮對裴行儉的態度。
沒有態度。
東宮不準確介入任何朝爭,一切按照聖命處置。
至於河南道清理隱田之事……
裴炎忍不住一聲歎息,南昌王果然好算計啊。
這是一顆自己不得不吞下去的香餌。
……
李絢剛外套坐下,看向身邊的侍女,道:“你們都退下吧。”
“喏!”一眾侍女緩緩而退。
半躺在軟榻上的劉瑾瑜,看到李絢這般模樣,忍不住起身:“夫君可是有事?”
“躺著吧。”李絢走過來,重新安置劉瑾瑜躺下,然後才說道:“生產就在這幾日,要注意。”
“夫君?”劉瑾瑜抬頭看向李絢,自從李絢檢校太子少詹事以來,很少見他這般模樣。
李絢輕歎一聲,坐在一旁說道:“今日歸家時,碰到了裴尚書。”
“刑部裴尚書?”劉瑾瑜詫異的看著李絢,隨即說道:“他是刻意堵夫君的?”
“嗯!”李絢點頭,然後輕聲歎息,說道:“他想要做宰相?”
“裴尚書想做宰相也不是一日兩日的……夫君是說,他想要儘快做宰相?”劉瑾瑜頓時恍然了過來。
李絢點點頭,說道:“突厥叛亂,雖然於國茲擾過甚,但於個人而言,卻是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尤其聞喜縣公做兵部尚書多年,資曆已經足夠,軍功同樣不少,如今隻要平定突厥,那麼就能立不世之功,然後登堂拜相。”
“突厥。”劉瑾瑜緩緩的點頭,的確如今的突厥行事完全不同。
很多人到現在都沒有反應過來。
如今的突厥,不再是大唐的二十四州,而是整整的一個後突厥汗國。
一旦平滅後突厥,那麼裴行儉立刻就能夠和李靖,李積這等戰神看齊。
甚至比他的師傅蘇定方,還要更高一籌。
“一旦聞喜縣公平滅突厥,拜相是必然的,他一旦拜相,裴尚書就被堵住了。”李絢輕歎一聲,麵色感慨。
裴炎,裴行儉,裴氏當中最出色的兩人。
一位刑部尚書,一位兵部尚書、檢校右衛大將軍,
如果按照次序來算,裴行儉理應更早為宰相,但他一旦成為宰相,裴炎的路就被徹底堵死了。
皇帝絕不會讓兩個姓裴的人同時成為宰相的。
否則,一旦三省當中的兩個被裴家人掌握,頓時就是不測之禍。
這一點李治非常清楚。
所以一旦裴行儉成為宰相之後,裴炎將沒有任何機會。
如果裴炎裴行儉兄友弟恭,自然一切不用擔憂。
但這二人,從早年國子監開始,就必須看不過眼,相互爭執,相互比鬥,仇怨早結。
不然皇帝也不可能讓兩名裴氏子弟同時擔任尚書。
也正是因為如此,裴炎是絕對不會甘心屈居在裴行儉之下的。
……
聽到李絢這麼細說,劉瑾瑜頓時就明白了過來,低聲說道:“今日他找夫君,就是想要問夫君,在他和聞喜縣公之間,夫君,還有東宮,究竟選誰?”
李絢輕輕的點頭,這是裴炎今日堵他的根本原因。
劉瑾瑜擔憂的看著李絢,問道:“夫君怎麼回答,這一個不妥……”
一個不妥立刻就會得罪裴炎。
而且得罪的很深。
李絢苦笑著搖頭:“他都堵街了,為夫能怎麼說……不過為夫也沒有明說,隻是示意他去清查隱田,隻要他清查隱田有功,做的比聞喜縣公要快,那麼這個宰相的位置自然就是他的。”
“那麼這樣,對聞喜縣公,會不會有所不公?”劉瑾瑜神色憂慮的看著李絢。
李絢輕輕的摟著劉瑾瑜,低聲說道:“娘子知道的,如今尚書左仆射空缺。”
“嗯?”劉瑾瑜聰慧異常,李絢僅僅是開了個頭,她立刻就聽明白了李絢的意思:“夫君是說,這個尚書左仆射,陛下是給聞喜縣公留的?”
“嗯!”李絢輕輕躺在,然後說道:“裴炎如此積極的圖謀宰相職位,最瞞不過的,就是陛下……如果他真的在聞喜縣公之前完成清田,陛下會讓他拜相,但多是黃門侍郎,中書侍郎一類,同中書門下三品。
至於聞喜縣公,真的大功告成,恐怕也隻是同中書門下三品……裴家可以兩人拜相,但一人在中書門下三省,一人不在。”
“那在什麼地方?”劉瑾瑜下意識的問了一句。
“東宮。”李絢的眼神幽微,輕聲說道:“東宮庶子,或者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原來夫君是為了太子殿下。”劉瑾瑜頓時就明白,這件事情,又被李絢利用了。
……
黑暗之中,李絢輕聲開口:“三娘,你要注意裴炎,這一次他來找為夫,為夫答應不插手,但若是為夫插手了呢?”
“夫君覺得裴炎,還有針對聞喜縣公,甚至是針對夫君的手段?”劉瑾瑜眼神一厲。
“嗯。”李絢在黑暗中輕輕點頭,然後說道:“多盯著他點,為夫想知道,他手下,還有多少手段?”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