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士氣全無的帖木兒步兵軍團,在得知高層棄他們而去之後,果斷選擇了投降。
就在朱樉下令清點降兵的時候,小亞細亞的白袍子王爺們,屁顛屁顛的出現了。
戰爭就發生在這塊土地上,他們第一時間就收到了消息。
對這個戰果他們自然非常高興,這次總算是找對老大安全有保障了,以後就可以躺著享福了。
在高興之餘,立即又湊了一支萬餘人的軍隊出來。
一來是表忠心,二來是看看能不能撈點戰利品。
然後朱樉就把這六萬俘虜交給他們看管。
並且叮囑他們,將帖木兒的部下和白羊部的人分開看押。
休整一天後,他再次率軍發出前往白羊國。
白羊王奧斯曼還想殊死抵抗,然而精銳儘失的他已經拿不出太多兵力。
再加上有波斯人裡應外合,他們並未對秦軍造成多大的阻礙。
大片的領土被占領,白羊國滅亡在即。
朱樉和帖木兒會戰的結果,也已經傳播開來。
整個西方世界都為之震驚,還以為是神靈開的玩笑。
帖木兒縱橫安西無敵手,是當之無愧的區域霸主。
以絕對優勢的兵力,竟然被一個外來戶給反過來碾壓了。
是真的碾壓。
十萬大軍全軍覆沒,隻有五百親衛跟隨他逃走。
而秦國損失的兵力加起來不足四千人。
在會戰結束後,依然有餘力覆滅白羊國。
這種能力,實在讓人敬畏。
然後大家就想到了他背後的大明。
一個親王就有如此強大的實力,大明的總體實力該有多強?
擁有六千多萬人口,占據天下大半財富的龐大帝國。
實在可畏可怖。
周圍各勢力,紛紛收起了小心思。
就算僥幸占了一點小便宜又能如何,誰能抵擋的住大明的報複?
況且,還不一定能在朱樉手上占到便宜。
既然不能為敵,那就想辦法交好。
於是,各勢力紛紛派出使者前去拜見朱樉,表示願意友好相處。
朱樉又不傻,這種口頭保證那是不要錢一般的往外說。
秦國吞並白羊國,已經屬於蛇吞象了。
需要很長時間來消化,這期間也沒有能力四處擴張。
既然大家都想和平相處,正好如了他的意。
啥,你想和我簽署和平協議?
對不起,我是大明的藩屬國,這麼大的事情需要經過大明朝廷的同意才可以。
周圍勢力明知道他故意推諉,卻也無可奈何。
與秦國這邊的熱鬨景象不同,帖木兒那邊的氛圍則顯得凝重和肅殺。
帖木兒帝國的麵積很大,人口也很多。
但很多部族都是被他強行兼並的,並不是真心臣服。
他強的時候,那些人攝於他的威信不敢反叛。
現在他大敗而歸,個人威信被動搖,那些部族自然就開始蠢蠢欲動。
但這並不是最致命的,真正的威脅來自於北方的欽察汗國。
他用了五年時間,將敵對的欽察汗國大汗脫脫迷失趕下台,扶持了一個親近自己的傀儡。
可是就在他征討朱樉的時候,脫脫迷失趁機複辟,並矢誌複仇。
不知不覺間,強大不可一世的帖木兒帝國,竟變得內憂外患起來。
本來帖木兒還想著出兵支持白羊王,現在不得不打消了這個計劃。
攘外必先安內,他要先將內部肅清,然後應對脫脫迷失的攻擊。
至於白羊王……自求多福吧。
他自然也知道,放任秦國站穩腳跟,以後再想消滅對方就更難了。
可現在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
秦國以小吞大,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消化,他必須趁著這個時間將其它方向的敵人消滅。
然後集中力量,與朱樉一決勝負。
計劃既定,他也沒有多做猶豫,立即下令西麵戰場收縮兵力,以防守為主。
在北方邊境布置重兵,防範脫脫迷失。
這一切做完之後,他就開始著手肅清內部。
為接下來北征欽察汗國做準備。
——
朱樉也沒有閒著,隻用了兩個月就兵臨白羊國都城。
之所以如此順利,還要得益於大食人和波斯人的幫忙。
大食人雖然戰鬥力不行,可維護治安沒問題啊。
秦軍打下城池,就暫時交給他們看管。
當然不是白看的,朱樉給他們許諾了很多大明商品轉賣份額。
這些商品拿到西邊轉轉手,就是十倍的利潤。
他們自然非常樂意幫忙。
至於波斯人,為了複國他們自然要出力,還要出大力。
前麵已經說過,他們雖然沒有自己的國家,但一直在安西扮演著行政官和宗教學者的身份。
地位是相當高的。
關係網也錯綜複雜,和誰都能說的上話。
由他們出麵安撫白羊國內的各部落,效果非常的好。
而且他們還勸降了大批的土克曼貴族,招降大批百姓。
比如之前俘虜的那數萬白羊國將士,在波斯人的勸說下很快就變成了治安軍。
幫助秦國穩定地方局勢。
在這塊土地上,不隻是大食人沒有國家概念,大多數族群都沒有。
他們隻有最基本的信仰,然後跟隨部族首領生活而已。
換誰當首領,對他們來說問題都不大,隻要能保證自身財產安全就可以了。
秦國強大,反而更能保護他們。
當然了,朱樉可不會輕易就將後背交給一群陌生人。
找大食人過來幫忙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和波斯人互相牽製。
這也是他最初的計劃。
而事情也確實如他設想的那般,大食人和波斯人果然相看兩厭。
不是因為曆史原因,也不是因為信仰,而是因為利益。
在大食人看來,波斯人忽然投誠,那就是在爭寵啊。
你們這群小賤人,呸,不要臉。
在波斯人看來,大食人是過來掠奪錢財的。
朱樉將部分城池交給大食人看管,他們自然會伸手搜刮一番。
波斯人肯定不樂意,你們搶的都是原屬於我們的錢財。
兩邊為此事沒少互噴。
不過雙方還算比較克製,並沒有因為矛盾就耽誤了朱樉的大事。
正是在他們的幫助下,秦**事方麵所向披靡,民政方麵也迅速由亂轉治。
隻用了兩個月,就拿下了白羊國大部分領土。
下一步目標,白羊國都大不裡士。
白羊王奧斯曼自知不是朱樉對手,在秦國大軍到達之前,帶領本部人馬棄城而去。
他沒有去東麵投奔帖木兒,而是一路北上,目標亞美尼亞北部以及高加索山脈地區。
那裡的條件雖然艱苦,但能獲得獨立發展的空間。
去投奔帖木兒,隻有被兼並一個結局。
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孰輕孰重,他還是分得清的。
因為他的主動放棄,朱樉輕而易舉的拿下大不裡士,這也意味著白羊國正式成為過去式。
朱樉並未停歇,再接再厲將白羊國剩下的土地全都拿了下來。
此時,時間已經進入黃曆4088年,也是建章三年。
朱樉正式建立秦國,領土包括極樂島、巴士林島和原白羊國領土。
李芳被任命為國相,徐膺緒為大將軍,柳芸娘為繡衣衛統領,其餘人各有封賞。
柳芸娘就是杏紅,因立下大功,自覺可以抬頭做人,終於恢複了本來姓名。
所謂繡衣衛,就是錦衣衛換個名字而已,在秦國可謂是位高權重。
不過朱樉並沒有設立國都,隻是將大不裡士設置為臨時行在。
這麼做也是為了安撫波斯人,我沒有長期占據這裡的意思。
將來會遵照約定,將此地交給你們建國。
並且他還在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那裡,給波斯人劃了一塊土地,給予他們自治權。
果不其然,原本還有些忐忑的波斯人,頓時就安定了下來。
然後就召集在各國定居的波斯人,回來共建家園。
眼見真的複國有望,很多波斯人都聚集而來。
不過也並不是所有的波斯人都願意來這裡。
前麵說過,這裡的人少有國家族群概念,更多的是遵從利益和信仰。
部分波斯人也同樣如此,並不是很在乎什麼波斯不波斯的。
他們家族在那裡生活了幾十數百年,早已經融入當地,怎麼可能割舍的掉。
然後就是信仰方麵。
伊教內部派係是非常複雜的,遜派和什派隻是最大的兩支而已。
在兩大派內部,還被細分出了許多小派彆。
阿紮薩受到陳景恪的影響,深知想保持族群獨立性,必須要在信仰上與其他族群區分開來。
所以,在波斯自治區建成後,他就將宰德派做為本地波斯人的主流信仰。
宰德派是什葉派的分支,但教義溫和,更偏向於遜派。
是什葉派內部一個極小的分支,信徒非常少,很適合他們的需求。
但他這麼做的後果,也將很多波斯人拒之門外。
有時候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恨,信仰都不同,怎麼可能在一塊兒生活?
相比於波斯人的糾結,大食人就很舒服了。
在白羊國建立後,他們就準備帶著搜刮的財物,返回自己的領地。
然後朱樉就邀請了一部分留下,作為中層官吏,幫忙治理白羊國。
沒辦法,秦國人太少了,必須借助外力。
波斯人依然是他借助的主力,但必然不能全依靠波斯人。
引入競爭機製才是最合適的。
大食人就很高興啊,朱樉爸爸果然還是最信任我啊。
就高高興興的留下了一批人幫忙。
而此舉,也進一步加深了大食人和波斯人的矛盾。
為以後兩國不和,埋下了伏筆。
總之,通過一係列的措施,朱樉很快就對原白羊國領土,施行了有效統治。
秦國正式登上安西曆史舞台。
當然,朱樉也沒忘記給大明寫信,請求支援。
彆的都可以不要,一定要想辦法多弄一些人過來。
這裡實在太缺人了。
同時,他還將安西的局勢詳細的寫下來,並做出大膽預測。
在接下來幾年時間,帖木兒都將無力他顧。
是大明消滅察合台汗國,兼並西域的最佳時機。
建議老三儘快對察合台汗國動手。
錯過這個時間,就要麵對來自帖木兒的壓力了。
雖然正麵擊敗了帖木兒,但朱樉絲毫沒有輕視對方。
能當這麼多年的安西霸主,帖木兒是有真本領的。
這一戰他之所以輸,一大半都是因為輕敵。
相信經過這一次之後,他會提高對大明的重視。
雖然大明不怕他,但沒必要給自己創造困難不是嗎。
至於休養生息的國策……現在已經是第三個年頭了,國家也已經恢複了一定元氣。
況且打西域那些小渣渣,也費不了多大的功夫。
大明完全可以輕鬆支持這場戰爭。
等朱棡徹底占據西域,他的秦國統治應該也穩固了。
到時候兄弟倆東西夾擊,帖木兒有再大的本事也隻有挨宰的份兒。
如果老四能順利拿下印度,三兄弟一起出手就更好了。
然後他還給陳景恪寫了一封信,探討如何治理這裡。
並將自己的一些想法寫下來,詢問是否可行。
在治國方針這方麵,他也非常信任陳景恪。
將這些資料整理出來,足有一寸多厚,命人帶著送往大明。
怕路上出了意外,他還分開寄了兩份,確保萬無一失。
忙完這些,他就開始著手治理國家。
雖然在大食人和波斯人的幫助下,他對這塊土地實現了基本的治理。
然而細節上問題非常多。
首先,這是一個多部族組成的國家。
生活有波斯人、土克曼人、蒙古人、突厥人、庫爾德人……
族群多,管理就麻煩。
每個族群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相互之間各種矛盾糾紛不斷。
如果這些問題處理不好,新生的秦國也走不了多遠。
麵對這個問題,朱樉的處理方法非常直接霸道,驅逐。
他下了一道政令,一個月後秦國將施行屬於自己的律法。
到時候不論是什麼人,也不論之前是什麼身份,都要遵守這套律法。
如果不想被約束,就在一個月內遷離秦國。
一個月後秦國將進行身份普查,並授予平民身份。
從此之後,生是秦國人死是秦國鬼。
再擅自遷徙,處死。
同樣的,普查結束後,外人再想加入秦國獲得身份,就會變得非常困難。
非秦國人,在秦國會被區彆對待。
不是優待,而是限製權利。
不過最後一條被所有人忽略了,擁有秦國身份有什麼好處嗎?
完全沒看出來。
反而是你限製我們遷徙,那才是大問題。
於是生活在這裡的許多部族,都站出來反對此事。
然後,他們就被秦軍堵門了。
部族所有高層全部被誅殺,百姓被打散安置到各個定居點。
這一下,所有反對聲音都停止了。
能接受這個規定的,都開始老老實實的過日子。
不能接受這項變革的,則開始著手遷徙之事。
本來他們還擔心,遷徙過程中會不會被阻撓,或者財產被扣留什麼的。
哪知道秦國官吏非但沒有阻撓迫害他們,甚至還主動提供幫助。
所有能帶走的,也全都允許他們帶走。
秦國一文錢都不要他們的。
這一下,反倒讓很多人心裡不是滋味。
咋?就這麼希望我們走嗎?
事實上,朱樉確實希望他們走。
“現在走的,都是比較強的部落。”
“他們的首領更喜歡自治,不喜歡朝廷插手他們的內部事務。”
“有他們在會影響到中央權威,走了更好。”
“願意留下的基本都是小部落,無力對抗中央,有利於我們管理和推行自己的律法。”
“且,他們不走,後續從大明遷過來的百姓住在哪裡?”
最後這句話,徹底說服了秦國的一眾官吏。
是啊,這裡適宜居住的地方就那麼多。
外族占據了,就沒辦法再安置明人。
強行安置就會變成爭搶土地,甚至演變成流血事件。
現在他們走了,剩下的事情反而簡單了。
等到明人百姓遷徙過來,和剩下的土著交叉居住在一起。
用不了多少年就能完成同化。
對於阿紮薩的詢問,朱樉則是另外一種相似的說辭:
“未來會有更多波斯人遷徙過來,他們不走,新遷徙來的人安置在何處?”
一句話,就讓阿紮薩和波斯人,變成了這條政策的支持者。
一個月後,該遷走的部族都走了,大片的肥沃土地空了出來。
這是很正常的,遷走的基本都是大一些的部族。
他們實力強,居住的地方自然就較為肥沃。
現在全都成了空白地帶,任由秦國中央安排。
朱樉派人清查了戶籍,現在還剩餘百姓四十七萬人。
算上從大明帶過來的漢人,共計五十四萬。
之後,他建立了府、縣、鄉三級行政機構,派遣流官進行治理。
他來安西的時候,可是帶了大量讀書人的,足以將主要崗位都安排滿。
此舉大大削弱的部族首領的權力。
不過沒遷走的,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雖然滿腹牢騷卻也沒有反對。
接著就是各種細致的法律措施。
比如,廢除奴隸製度,所有平民一律平等。
比如廢除苛捐雜稅、人頭稅之類的,統一征收田稅、商稅、財產稅之類的。
新稅法一經頒布,就引起了秦國百姓的歡呼。
原本對誰統治他們還無所謂的普通百姓,馬上就成了秦國的擁護者。
畢竟在這塊土地上,收什麼稅並沒有固定的規矩,從來都看老爺們的心意。
老爺們娶第一百房小妾,都可以作為征稅的理由。
秦國明確規定了稅法,不用在擔心老爺們整幺蛾子。
雖然繳納比例並不算低,可整體算下來依然是前所未有的輕徭薄賦了。
這讓他們如何能不開心。
原本等著看秦國笑話的諸多勢力,在看到新稅法後都變了臉色。
這真的是要了親命了啊。
然後立即下令,不允許討論秦國稅法,否則視為謀逆。
將這些事情都安排好之後,朱樉又做了一件誰都沒有想到的事情。
他一意孤行,頒布了‘屠魷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