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法蘭西1794 > 第993章 重啟與奧斯曼的和談

第993章 重啟與奧斯曼的和談(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第993章重啟與奧斯曼的和談

在另一時空裡,法軍把阿克爾要塞包圍了整整兩個月,結果遭到失敗。該城的守衛是由英國海軍準將,西德尼·史密斯,還有法國流亡貴族,菲利普上校。

由於當時的英國海軍依然控製著整個地中海,使得英軍艦隊可以從海上運來糧食和武器,而效忠奧斯曼的阿爾巴尼亞士兵守城意誌也很頑強。

麵對如此困境,拿破侖經過深思熟慮,最終不得不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下令撤除包圍。那一天,法軍的軍旗緩緩落下,士兵們帶著疲憊與失落,開始有序地撤離戰場。

數天之後,拿破侖的同學,菲利普上校,這位在阿克爾城守城戰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人物,不幸感染了瘟疫而亡。

在整個圍城戰期間,法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據統計,法軍差不多損失了3乾人。如果算上從北征以來,所有的戰鬥與非戰鬥減員數量,這個數字更是驚人,估計超過了7乾。

最後,這支減員數量達到三分之一的殘兵敗將,懷著複雜的心情,跟隨拿破侖踏上了返回埃及的路途。

……

時光流轉,曆史的車輪駛回當下。拿破侖在曆經了一係列艱苦卓絕的戰鬥後,成功拿下了海法和阿克要塞。

然而,即便取得了這般輝煌戰果,拿破侖麾下的海外軍團依然止步於黎巴嫩與戈蘭高地一線,並未如眾人所期待的那般,繼續揮師深入敘利亞腹地。

法軍在連續的高強度作戰中,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這無疑是軍團暫留此地的一個重要原因。武器裝備也在長期的戰鬥中損耗嚴重,亟待修整與補充。這樣的一支軍隊,迫切需要一段時間來進行全麵的修整,恢複元氣,才能再次踏上征程,迎接新的挑戰。

與此同時,戰敗的敘利亞總督做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舉動,主動求和。在得知大馬士革軍團慘敗於法軍之手後,為了避免更多的傷亡與損失,他精心準備了大量的黃金珠寶,那璀璨奪目的黃金飾品、價值連城的珠寶玉器,堆滿了整整幾大箱;

此外,還有充足的糧食,足以讓一支軍隊維持一段時間的生計;甚至,他還送來了一群年輕的女子,試圖以此表達求和的誠意。

但真正成為拿破侖海外軍團止步於戈蘭高地的關鍵因素,是遠在巴黎的安德魯執政官發來的指令。指令明確要求拿破侖在鞏固現有成果的基礎上,暫停與奧斯曼帝國的戰爭。

第(1/3)頁

第(2/3)頁

並且,第一執政安德魯甚至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著重強調戈蘭高地就是此次北征的終點。這一指令,如同緊箍咒一般,瞬間束縛住了拿破侖想要繼續進軍敘利亞的腳步。

最終,拿破侖不得不暫時收起繼續揮師北進的雄心壯誌,轉而著手鞏固在海法、巴勒斯坦、約旦河,以及戈蘭高地的占領成果,等待著新的機遇與指令。

目光聚焦於戈蘭高地,這片土地有著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它南北長71公裡,中部最寬處約43公裡,麵積達1800平方公裡。其地理位置十分關鍵,位於敘利亞西南部,恰好處於約旦河穀地東側。東到魯卡德河、南到亞爾木克河,一直延伸到赫爾蒙山東坡,其西南臨約旦河上遊的太巴列湖(或稱加利利海)。

這裡擁有豐富的水資源,最高處海拔2724米。戈蘭高地比周邊平原高出300米,堪稱天然的要塞。

更為重要的是,它被稱為中東地區的“水塔”,來自海法、巴勒斯坦與迦南地區的水源,過半皆源於此地。

所以,掌控了戈蘭高地,就如同掌控了中東地區水資源的命脈,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在保證海上優勢的同時,拿下戈蘭高地與約旦河,便能為巴勒斯坦與迦南地區構建起一道堅實的安全屏障,擁有一定的戰略縱深,進可攻、退可守。

儘管這突如其來的命令,打亂了拿破侖進軍小亞細亞半島,以及伊斯坦布爾的征服計劃,但他不得不遵從執行。

從3、4月份開始,法軍聯合猶太軍隊再度恢複了戈蘭高地,以及約旦河之間的眾多城堡要塞。他們清理戰場上的殘骸,修複破損的城牆,重新部署兵力,完善軍事防禦。

與此同時,拿破侖以司令官身份,任命貝爾納多特將軍,和他的第一師團留住巴勒斯坦。貝爾納多特將軍接到任命後,立即著手整頓軍隊,加強訓練,確保巴勒斯坦地區的穩定與安全。

等到一切準備就緒之後,5月初,拿破侖帶著法軍回到了闊彆半年多的西奈半島總督府,阿裡什。

法國駐開羅總領事兼海外軍團特派員的塔裡安,也已經從開羅趕到阿裡什。剛一見麵,塔裡安就神色匆匆地告訴拿破侖,奧斯曼帝國已派初特使向法國求和,而第一執政也同意雙方暫時停火。

在拿破侖於中東大地縱橫捭闔、南征北戰之際,遙遠的歐洲大陸也正上演著一幕幕驚心動魄的軍事博弈大戲。

遵從安德魯統帥精心製定並秘密下達的命令,塞律裡埃上將統領巴爾乾方麵軍,從側翼對瓦拉幾亞大公國(現今羅馬尼亞的部分區域)展開了進攻。

然而,戰場上的局勢卻令人大感意外。巴爾乾方麵軍在推進過程中,表現得極為拖遝,仿佛陷入了一種莫名的遲疑與糾結之中。他們會猛然發起進攻,但沒過多久,進攻便戛然而止,軍隊原地駐紮,仿佛在等待著什麼。

第(2/3)頁

第(3/3)頁

士兵們百無聊賴地在營地中打發時間,有的擦拭著武器,有的望著遠方發呆。過了一陣子,又開始小心翼翼地向前推進一小段距離,隨後再次停下觀望,打一打,停一停,看一看,如此循環往複,完全沒有展現出一支精銳部隊應有的果敢與高效。

與法屬巴爾乾方麵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俄羅斯軍隊在同一時期表現得氣勢如虹銳不可當。尤其是俄軍主力,摩爾達維亞集團軍,如同下山的猛虎,迅速且果斷地向奧斯曼傀儡所控製的摩爾達維亞公國發起了猛烈攻擊。

所到之處,奧斯曼軍隊的防線紛紛土崩瓦解。僅僅在短時間內,摩爾達維亞集團軍便成功占領了摩爾達維亞公國的大半領土。

不久之後,又一則重磅消息傳來,那是多瑙河哥薩克軍經過深思熟慮,最終決定宣誓效忠俄國沙皇保羅一世。

這一舉措,無疑為俄羅斯軍隊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士氣大振的俄軍,在戰場上展現出了驚人的戰鬥力。在一場關鍵戰役中,他們居然以劣勢兵力,頑強地對抗著兩倍於己的奧斯曼軍隊,最終成功打垮了敵人。並且,俄國人乘勝追擊,一路勢如破竹,一口氣衝到了多瑙河北岸。

遠在巴黎的安德魯,密切關注著歐洲戰場的局勢變化。當他得知這一戰報後,幾乎在瞬間便產生了一個強烈的念頭,差點立即下達命令,要求塞律裡埃的巴爾乾方麵軍就地調轉槍口,協助奧斯曼軍隊去攻擊俄國-軍隊。

在他看來,俄羅斯軍隊的迅猛發展,已經對法國在歐亞大陸的戰略布局構成了巨大威脅,如果不加以遏製,後果將不堪設想。

與此同時,更大的變數來自俄國黑海艦隊。那位曾經在海戰中戰敗被俘,但卻憑借著頑強意誌和卓越才能東山再起的謝尼亞文海軍中將,指揮著俄國海軍,在達達尼爾海峽與阿索斯海域,與奧斯曼土耳其的艦隊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經過幾番激烈的戰鬥,俄國海軍成功重創了奧斯曼土耳其的艦隊。這一戰,讓俄國海軍贏得了對黑海的絕對製海權。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奧斯曼蘇丹塞利姆三世分彆派出特使,向法國和俄國提出了停戰請求…….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