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第988章止步戈蘭高地(在拿撒勒)
拿撒勒,這座隱匿於中東大地的小城,在曆史的漫漫長河中,長久以來都隻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存在。
當翻閱古老的《舊約》以及諸多中東史書時,就會發現,那些泛黃的書頁裡,幾乎找不到關於它的隻言片語。
在古代猶太地區,拿撒勒宛如一顆被遺棄在角落裡的黯淡星辰,無人問津,在歲月的塵埃中默默沉寂。
然而,命運的軌跡總是充滿了奇妙的轉折。這座看似平凡無奇的小城,卻因耶穌基督的緣故,宛如一顆被點亮的明燈,驟然聲名鵲起,成為無數基督徒心中熠熠生輝的聖地。
傳說中,耶穌基督曾在此地度過了他的童年與青年時光,他的足跡遍布小城的每一條街道、每一個角落。那些質樸的房屋、狹窄的小巷,似乎都在無聲地訴說著耶穌基督的故事,承載著他的喜怒哀樂,見證著他的成長與蛻變。
於是,拿撒勒不再僅僅是一座普通的小城,它被賦予了神聖的意義,成為了基督徒們心靈的寄托與向往之地。
早在教會早期,拿撒勒便被虔誠的基督徒視為聖地。信徒們從四麵八方趕來,懷著崇敬與虔誠之心,踏上這片神聖的士地,尋覓著耶穌基督留下的痕跡。
時光流轉,到了7世紀,阿拉伯帝國的鐵騎如潮水般席卷而來,這片士地從此開始由阿拉伯帝國統治。
十字軍東征的號角吹響,戰爭的硝煙彌漫。十字軍如同洶湧的浪潮,一舉占領了拿撒勒城。在那段時間裡,拿撒勒的大街小巷都充斥著來自遠方的士兵。他們帶來了不同的文化與觀念,與當地的文化相互交織。
但好景不長,1291年,阿拉伯人憑借著頑強的鬥誌與不懈的努力,重新奪回了拿撒勒的統治權。此後,拿撒勒再次回歸到他們熟悉的生活節奏,繼續在歲月中緩緩前行。
1300年,方濟會懷著滿腔的熱忱與堅定的信仰,在拿撒勒建立了一座修道院及教堂。修道院的建築風格獨特,莊重而肅穆,教堂內的裝飾精美絕倫,充滿了宗教的神聖氣息。
不久之後,方濟會被當權者無情地逐出了拿撒勒。他們被迫離開這片傾注了無數心血的士地,留下的隻有那座空蕩蕩的修道院和教堂,在歲月的風雨中默默守望。
直到1620年,方濟會才得以重返拿撒勒。這一次,他們帶著更堅定的信念和更宏偉的藍圖,在這片士地上重新建立了教堂、修道院及學校。教堂的鐘聲再次響起,悠揚的鐘聲傳遍小城的每一個角落。
而如今,曆史的車輪又一次滾滾向前,拿撒勒迎來了一位新世紀的統治者——拿破侖·波拿巴。
他的到來,如同一場風暴,打破了小城原有的寧靜。拿破侖帶著他的雄心壯誌和獨特的領導魅力,踏入了拿撒勒這片士地。
第(1/3)頁
第(2/3)頁
拿破侖的身影出現在小城的街頭巷尾,士兵們整齊的步伐聲在街道上回響。拿撒勒的居民們,無論是虔誠的信徒,還是普通的百姓,都懷著好奇與忐忑的心情,注視著這位新的統治者。
……
芒特塔博爾山戰役,堪稱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較量。馬爾蒙在戰機稍縱即逝的絕境之下,憑借著鋼鐵般頑強的意誌和精妙絕倫的戰術,再加上拿破侖如神兵天降般的及時馳援,終於贏得了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
戰場上,一片狼藉,大馬士革軍團士兵的屍體,橫七豎八地散落各處,宛如被隨意丟棄的破舊玩偶。
那些受傷的士兵,有的捂著汩汩流血的傷口,在地上痛苦地翻滾呻吟;有的四肢扭曲,眼神中滿是絕望與恐懼,發出微弱的求救聲。寒風如刀,無情地刮過這片血腥的戰場,仿佛在為這場殘酷的戰鬥奏響悲歌。
法軍士兵們曆經苦戰,早已疲憊不堪。他們的軍裝破損不堪,沾滿了塵士與鮮血,臉上寫滿了倦意。
然而,勝利的喜悅卻如同一束明亮的光,驅散了他們身上的疲憊,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難以抑製的笑容。士兵們相互擁抱、歡呼,為自己的英勇和勝利而自豪。
戰役結束的第二天下午,拿破侖騎著他那匹威風凜凜的戰馬,緩緩走在拿撒勒的街道上。戰馬似乎也深深感受到了戰鬥後的疲憊,腳步沉重而緩慢。它來到噴水池的盛水盤前,低頭飲水解渴,喉嚨裡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響。
拿破侖停下腳步,目光久久凝視著那古老的噴泉。噴泉的水在凜冽的寒風中濺起冰冷的水花,水花在夕陽的映照下閃爍著五彩的光芒。
他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深沉的感慨,也許這噴泉早在宗教起源時代就已經存在,曆經了無數個春夏秋冬,見證了無數歲月的變遷。
拿撒勒修道院的修道士們在院長的帶領下,滿懷熱忱地接待了拿破侖,他們對這位偉大的勝利者充滿了敬意。
修道士們為拿破侖提供了一間溫暖舒適的住宿房間。房間內,燭光柔和而溫暖,輕輕地搖曳著,仿佛在訴說著寧靜與祥和。
這溫暖的燭光,如同春日的暖陽,漸漸驅散了拿破侖身上的寒意,溫暖了他冰冷的身軀。他坐在床邊,閉上眼睛,暫時忘卻了戰場上的硝煙與疲憊。
第二天清晨,陽光透過彩色的玻璃窗,灑在教堂的地麵上,形成一片片五彩斑斕的光影。在院長熱情誠摯的邀請下,拿破侖走進了這座莊嚴肅穆的天主教堂。
教堂內,彌漫著一種神聖而寧靜的氣息,牆壁上的壁畫栩栩如生,講述著古老的宗教故事。彩色的玻璃在陽光的映照下,投射出絢麗多彩的光芒,如夢如幻,仿佛將人帶入了一個神秘的仙境。
院長鄭重其事地引領著拿破侖,一邊走一邊詳細地介紹著教堂的曆史與特色。他特意停在一根黑色大理石柱前,臉上帶著敬畏的神情,向拿破侖指出這根石柱的特彆之處。傳說中,加布列天使曾用腳跟輕輕一碰觸,這根石柱便瞬間破裂。
第(2/3)頁
第(3/3)頁
隨行的軍官以及士兵們聽了這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典故,忍不住哄堂大笑。
這些效忠共和國的官兵,基本上都經曆過法國大革-命的思想熏陶,他們不一定都屬於堅定的無神論者,但在他們內心對於荒誕離奇的神話故事不以為然。於是,揶揄的笑聲不停的在教堂內回蕩,打破了原本的寧靜。
拿破侖見狀,立刻向部下遞了個嚴厲的眼色,神情嚴肅地命令大家保持安靜。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這是在提醒眾人,這裡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和宗教底蘊,絕不容許被褻瀆。
眾人在他的目光注視下,迅速收起笑容,臉上露出愧疚的神情,教堂內再次恢複了莊嚴肅穆的氛圍。
中午時分,城鎮的官員、富商及頭麵人物也紛紛趕來,他們身著華麗的服飾,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為了慶祝法軍的偉大勝利,他們組織了盛大的活動。
大家齊聲高唱讚美詩歌,詩歌的旋律悠揚而動聽,充滿了喜悅與感恩之情。歌聲在城鎮的上空飄蕩,仿佛是對和平與勝利的美好祈願。
拿破侖被一群修道士及信仰基督教、或猶太教的民眾緊緊圍繞著。此刻的他,頭戴軍帽,身披披風,身姿挺拔,仿佛成為了十字軍的承續者。
民眾們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無論是虔誠的基督徒,還是信仰堅定的猶太教徒,所有人都開始天真地以為,他們已經或即將徹底擺脫奧斯曼總督那專-製獨-裁者的桎梏。他們的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憧憬。
拿破侖並沒有指明他們的想法過於樂觀,隻是靜靜地站在那裡,享受著這一刻的榮耀和歡呼。
他的心中依然懷揣著更為遠大的理想和抱負,畢竟,這場勝利僅僅隻是他漫長征程中的一個小小驛站。那是在前方,還有無數的挑戰和艱難險阻等待著他,還有更廣闊的世界等待他去征服。但此刻,他願意暫時沉浸在這片刻的寧靜與喜悅之中,積蓄力量,為下一次的征程做好準備。
軍情局中東分部的負責人,格裡澤爾上校,給拿破侖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卡法行動”的效果明顯,阿克要塞或許將不攻自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