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法蘭西1794 > 第978章 一路向北(勸降特使)
背景色:字体:[]

第978章 一路向北(勸降特使)(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第978章一路向北(勸降特使)

雅法,這座承載著厚重曆史的古城,它擁有長達4000多年的悠久曆史,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古老城市之一。

在傳說裡,它是以諾亞的兒子雅弗之名命名,仿佛帶著神的旨意降臨世間;另一種說法同樣流傳甚廣,稱它由古老的迦南人精心建造,在他們的語言裡,“雅法”意為“美麗”,這也恰如其分地描繪了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回溯到公元前2000年,雅法便已嶄露頭角,成為地中海沿岸熠熠生輝的著名港口,吸引著來自五湖四海的商船。

碼頭上,貨物堆積如山,來自不同國度的商人操著各種語言,在此進行著繁忙的貿易。來自埃及的香料、腓尼基的精美工藝品、非利士的優質陶器,都在雅法的港口彙聚、流轉,讓這座城市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然而,雅法的命運卻如同波濤洶湧的大海,起伏跌宕。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它多次遭受不同文明的鐵蹄踐踏。包括埃及人、腓尼基人、非利士人、巴比倫人、亞述人、塞琉古人、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十字軍、蒙古人、馬穆魯克人和奧斯曼人。

等到1799年的冬天,法國人也來了。

眼下,雅法作為奧斯曼帝國任命的總督駐地,同時也是馬穆魯克的首領巴爾庫克的首府,成為了各方勢力角逐的焦點。

去年,在開羅召集的馬穆魯克軍事聯盟會議上,奧斯曼任命的總督,巴爾庫克曾向法國總領事塔裡安提出一項交易:

隻要法國遠征軍到來,並承認他對敘利亞、巴勒斯坦、約旦與黎巴嫩等地的統治。那麼,巴爾庫克將全力支持法國在該地區的行動。

然而,塔裡安作為法國的代表,表情嚴肅地回應巴爾庫克:法國可以支持他獲取敘利亞和黎巴嫩,甚至是東麵的伊拉克地區,但對於巴勒斯坦、約旦等地,也就是約旦河以西,地中海以東,戈蘭高地以南,西奈半島以北的這片區域,法國絕不承認其歸屬巴爾庫克。

對於巴勒斯坦與加沙,法蘭西執政官已承諾授予給合作的猶太民族,作為他們未來五年內,成立猶太國的基本盤;

至於約旦,那是安德魯未來用於收買貝都因人(阿拉伯人的一支)。在安德魯戰略設想中,約旦是用於製衡未來的猶太國。

塔裡安的話語如同一把利刃,斬斷了這位奧斯曼總督的幻想。巴爾庫克聽完,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他憤怒地握緊了拳頭,指甲幾乎嵌入掌心。他怎麼也沒想到,法國人會如此堅決地拒絕他的要求。

第(1/3)頁

第(2/3)頁

索要不得的巴爾庫克,內心的怒火如同火山噴發一般。他猛地站起身來,將座椅掀翻在地,發出一聲怒吼,隨後怒氣衝衝地拂袖而去,返回了位於雅法的總督府。

回到雅法後,巴爾庫克為了發泄心中的不滿,也為了向法國示威,迅速采取了一係列激烈的行動。

他再度投靠了奧斯曼帝國,尋求其庇護與支持。緊接著,他調動自己的軍隊,氣勢洶洶地派兵包圍了駐紮在阿裡什的百餘名法國先遣隊,迅速將法國人繳械。而後,巴爾庫克下令將所有法國俘虜,驅逐到數百公裡外的開羅。

……

雅法城外,寒風凜冽。

佇立在戰壕邊緣的拿破侖,身披棕色大氅,衣角在狂風中肆意翻飛。此刻,他的目光緊緊鎖定在那位肩負特殊使命、負責帶信入城的猶太軍官,喬納森少校的身上。

數周之前,拿破侖意氣風發得率領海外軍團的主力,踏入加沙與巴勒斯坦這片飽經滄桑的土地。自踏入此地起,局勢便朝著對遠征軍有利的方向發展。

依照先前達成的協議,分布在約旦河西岸與地中海之間的12個猶太社區(農場),宛如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紛紛響應。

其中的9個社區農場的猶太首領,毫不猶豫地主動向法國遠征軍伸出援手,慷慨地提供了他們組建的自衛軍連隊。

這些連隊總兵力約三乾人,隊伍中大部分為手持前裝滑膛槍的步兵,還有少量的輕騎兵,以及配備了簡陋火炮的炮兵,雖裝備不算精良,卻也展現出了十足的戰鬥意誌。

拿破侖深知這些猶太力量的重要性,他站在臨時搭建的高台上,麵對著這些新加入的士兵,神色莊重,再次重申了安德魯執政官所製定的猶太民族政策。

他的聲音洪亮而有力,在曠野中回蕩:“法蘭西共和國將堅定不移地支持猶太民族在迦南地區重建家園。你們的奮鬥,亦是我們的奮鬥,我們將攜手共進,開辟新的未來。”

他的話語如同一劑強心針,讓在場的猶太士兵們熱血沸騰,他們紛紛高舉武器,發出陣陣歡呼,誓言將與法軍並肩作戰。

與此同時,遠在開羅使領館的塔裡安,嚴格依照安德魯的授意,簽署了一道命令,正式任命了遠在威尼斯的猶太主義複國者,沙烏爾�9�9馬寧擔當猶太國籌建委員會的主-席。

第(2/3)頁

第(3/3)頁

作為在意大利猶太社群中頗具威望的人物,馬寧在接到任命後,即刻與他的朋友們踏上了征程。此刻,他們或許正乘坐著一艘威尼斯商船,在波濤洶湧的地中海上破浪前行。

在遠離歐洲大陸的這片中東土地上,法國遠征軍仿佛置身於一個相對隔絕的世界。

沒有了熟悉的故土氣息,沒有了來自歐洲的嚴格監督與約束,再加上敵人的戰鬥表現,遠不如想象中那般強大,法國遠征軍的軍紀在不知不覺中鬆懈了不少。

士兵們可以在營帳中肆意談笑,站崗巡邏也不再如往昔那般一絲不苟,整個營地彌漫著一種懈怠的氛圍。

來到雅法城下,拿破侖依然希望能以最小的代價獲取勝利,避免不必要的流血犧牲。依照過往的慣例,這位法軍司令官決定向躲在雅法城中負隅頑抗的奧斯曼總督,派出一位勸降使。

他期望巴爾庫克能審時度勢,主動離開雅法城,雙方以和平的方式,結束這場本可避免的血腥戰鬥,最終兵不血刃地拿下雅法,這對於遠征軍後續的戰略推進,將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

不過,數周前發生在阿裡什外海的那一幕,如同一層陰影,籠罩在每一位遠征軍官兵的心頭。

當時,拿破侖曾默許繆拉溺死了數百名奧斯曼戰俘,這一暴行在當地傳開後,使得入城勸降雅法守軍的行為,充滿了極大的危險性。畢竟,誰都清楚,進入雅法城,在麵對心懷仇恨的奧斯曼守軍,很可能有去無回,不明不白地被敵人割了腦袋。

因此,當拿破侖提出需要一名勸降使節時,海外軍團的軍官們麵麵相覷,沒有人願意主動站出來,去承擔這幾乎等同於送死的任務,整個營帳內一片寂靜。

就在這僵局之時,一位名叫喬納森的猶太裔上尉,挺身而出。他大步走到拿破侖的麵前,聲音洪亮地說道:“司令官閣下,我願意帶著勸降信入城,去見那位奧斯曼總督。”

拿破侖聽聞,原本緊鎖的眉頭瞬間舒展開來,眼中滿是驚喜與讚賞。當即,遠征軍司令官決定擢升喬納森一級軍銜,任命他為少校。

…….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