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第894章效果出現
在安德魯的要求下,軍情局長布魯斯中將出任“魔術師小組”名義上的第一領導,但其實際負責人,或是叫做第一副組長,則是理查德·埃爾維上校。
乍一看理查德·埃爾維的名字,就感覺是典型的英國姓氏,但如果看完對方履曆,就知道埃爾維上校與麥克唐納將軍一樣,都是詹姆斯黨的後人。
所謂的“詹姆斯黨”,指支持斯圖亞特王朝君主詹姆斯二世及其後代奪回英國王位的一個政治、軍事團體,多為天主教教徒組成。
1745年,小王位覬覦者查爾斯·愛德華·斯圖亞特在法國的資助下進行了叛亂,贏得普裡斯頓潘斯之戰、福爾柯克會戰的勝利,但在兵鋒接近德比時突然撤退,最終兵敗卡洛登戰役。
1745年的行動失敗後,那些幸免於難的詹姆斯黨殘餘分子,就設法逃回到法國,從此再也沒能返回不列顛島上。
比起年紀相仿的二代英裔麥克唐納不同,埃爾維上校的父母都出生在法國,屬於妥妥的三代英裔,忠誠上沒有問題。
麥克唐納在1785年就加入到舊時法軍,而埃爾維則是在著名的蘭斯大學攻讀過物理專業,順利獲得學位,於1784年來到巴黎。
在朋友們的幫助下,埃爾維於巴黎測繪局裡謀求了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大革-命爆發前後,憑借自己那紮實的數學功底,還有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埃爾維已成為一名體製內的技術官僚。
從政治立場上來說,作為英國詹姆斯黨後裔的埃爾維,屬於比較溫和的共和派,極其厭惡激進的雅各賓派,也時常在“沼澤派”與“布裡索派”之間搖擺不定。
好在埃爾維為人低調,從不主動暴露自己的政治立場,哪怕是他接受了國民公會的號召,成為了一名預備役上尉。即便是在雅各賓派恐怖統治時期,這位溫和主義者一直過得與世無爭的生活。
然而一場橫禍襲來,有人舉報埃爾維隱瞞了自己與布裡索等人的交往,其身份實則是潛伏在巴黎的英國間諜,試圖顛覆國民公會的邦聯主義者(布裡索派)。
於是在1794年5月,埃爾維被關進巴黎政治監獄,等候斷頭台的到來。萬幸的是,時任巴黎政治部警長的安德魯及時出手營救,借助自己權利,將埃爾維轉移到一座普通監獄,直到熱月政變後。
安德魯之所以冒險保護埃爾維,那是剛來巴黎淘金的安德魯,與埃爾維都曾為布裡索派的議員們服務。
期間,兩人關係還不錯。尤其是當安德魯遭遇毒芹謀害之前,埃爾維就曾在暗中示警,隻是當時的安德魯太過單純,居然忽視了朋友的告誡,這才有了穿越者的到來……
從1795年,在救國委員會委員安德魯的推薦下,並作為技術官僚的埃爾維,隨即成為巴黎測繪局的重要負責人之一。其後的3年多時間裡,埃爾維上尉也逐步晉升到上校。
這一期間,埃爾維最出色的工作,就是在1798年初,作為法軍最高統帥的私人幕僚,在審核總參謀部的戰略計劃時,繼承與發展了安德魯提出的戰略欺騙手段。
包括但不限定於通過政治、外交的虛假行為麻痹對方,通過新聞媒介進行欺騙性宣傳和散布虛假消息等手段,製造假軍事目標,實施偽裝,模擬大部隊行動實施戰略佯動……
從3月到5月,正是那一連串令人眼花繚亂的欺騙手段,將普王威廉三世,及他身邊年邁的將軍元帥們忽悠的一愣一愣的,繼而錯誤判斷了法軍的戰略意圖,實際軍力,還有主攻方向。
尤其是埃爾維對“大洪水計劃”的精確計算,可以被譽為一個“神來之筆”。不僅如此,達武軍包圍,並全殲了普軍的最後一個戰略集團(布倫瑞克軍團)時的戰場選擇,也是埃爾維計算並提出的。
不久,安德魯就將“魔術師小組”交給了這位埃爾維上校,要求軍情局長布魯斯賦予埃爾維足夠的權限,繼而獲取技術專家、軍事人員,資金、物質等。
第(1/3)頁
第(2/3)頁
毫無疑問,前期準備工作中最為關鍵的,就是需要大量的運作資金。為此,第一執政特派了一筆高達100法郎的特彆資金。他還表示未來的24個月內,還會有220萬法郎的資金陸續到位。
不僅如此,這位無所不知的“懂王”,還從自己的秘密筆記本中,收集與彙總了一大批來自後世的“經驗”,並結合自己的心得體會,給“魔術師”小組管理高層,進行了一係列有關戰略欺騙的培訓。
課題的開宗立意,安德魯就指出戰略欺騙,是一種更為隱蔽且高效的手段,來擾亂英國領導層的判斷和決策。
通過設立“魔術師”小組,這位法軍最高統帥就是希望能夠利用信息戰和心理戰的優勢,製造混亂,誤導英國方麵,從而在戰場上獲得主動權。
其次,在小組構成與職責方麵:
戰略欺騙小組由一群精通情報分析、軍事策劃、心理戰和媒體宣傳的專家組成。他們各自分工明確,協同作戰,共同承擔起以下職責:
1.情報收集與分析:小組首先需要對英國的軍事部署、戰略意圖和領導層的決策習慣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便找到潛在的欺騙點。
2.欺騙計劃製定:基於情報分析結果,小組將製定出一係列精心策劃的欺騙計劃,包括虛假情報的散布、媒體宣傳的引導、軍事行動的偽裝等。
3.心理戰策略設計:通過製造恐慌、混淆視聽等手段,對英國領導層和民眾進行心理攻擊,進一步削弱其戰鬥意誌和決策能力。
4,實施與監控:在欺騙計劃實施後,小組將密切監控英國方麵的反應,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調整,以確保欺騙行動的成功。
而在欺騙手段與方法方麵:戰略欺騙小組在實施欺騙行動時,可能會采用多種手段和方法,包括但不限於:
1,虛假情報散布:通過秘密渠道向英國方麵傳遞虛假的軍事情報,誤導其判斷。
2,媒體宣傳引導:利用各種媒體平台發布有利於己方的虛假報道,製造輿論壓力。
3,軍事行動偽裝:通過偽裝和佯動來製造虛假的軍事威脅,迫使英國方麵調整其戰略部署。
4,心理戰策略:利用心理戰手段對英國領導層和民眾進行心理攻擊,製造混亂和恐慌。
安德魯反複強調的,在實施戰略欺騙的過程中,埃爾維上校在和他的團隊還需要再保密性、真實性和靈活性上多下功夫,
保密性:欺騙行動的保密性至關重要,一日泄露,將前功儘棄。因此,小組必須采取嚴格的保密措施,確保信息的安全。
真實性:為了使欺騙行動更具可信度,小組必須精心策劃和組織,確保虛假信息在邏輯上合理且令人信服。
靈活性:麵對英國方麵的反應和變化,小組必須保持高度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及時調整欺騙策略。
……
1799年2月,布魯斯就已經讓軍情局的內部會計,將那第一批100萬法郎,全部撥付給“魔術師小組”。
第(2/3)頁
第(3/3)頁
需要說明的,這筆錢屬於軍情局,準確的說是軍情局長布魯斯,與第一執政安德魯合作進行的“共建軍民產業”。畢竟,軍情局很多的項目,都屬於見不得光的絕密信息。
如果全部是由財政部門撥款,所有的重大項目就必須拿到議會下院,至少是在參政院上進行公開的討論,因而很容易遭遇某個議員“不小心的”曝光,從而導致一些重大泄密事件。
未來兩年內,軍情局還會繼續撥付220萬法郎,總計320萬法郎。當然,成效的考核也是必須的,其中一個重要指標,就是英國人在“魔術師小組”的戰略欺騙下,在軍事與經濟方麵的直接損失金額。
安德魯提出的衡量標準,就是三年內花費了320萬法郎的項目經費,必須要讓海峽對岸的英國人損失至少3.2億法郎,也就是1千2百萬英鎊,效費比為1:100。
保護瑟堡港、勒阿弗爾港、敦刻爾克港錨地的防波大堤,那是財政部的老項目,隻是被“魔術師小組”散布給英國間諜,宣稱是為了入侵不列顛島而準備的。
至於蘇爾特、達武、維克多指揮的哥哥集團軍的大規模集結,根本就屬於子虛烏有的事情,不過是法軍內部的軍事交流或是“大比武”罷了。
此外,那些潛伏於法國的英國間諜,很多都已被軍情局策反,成為了雙麵間諜。容易將“魔術師小組”編撰的一些錯誤情報,傳遞到海峽對岸的英國情報部門那邊。
在一些情況下,各國情報部門最怕的反而不是情報太少,而是收集到的情報太多,很多情報都是相互矛盾,難以做到係統分析,
同樣的,那兩千艘,或許是三千艘平底船,自然是真假參半。
事實上,法國、荷蘭與丹麥各地的造船廠,前後不過是生產了200艘,僅有宣傳的十五分之一而已。隨後這些平底船,就與各種軍艦與民船混在一起,主要分部於布倫灣。
顯然,這種小伎倆是不足以欺騙到英國決策層,繼而影響到唐寧街10號的最終決策。
很快,“魔術師小組”有人就向埃爾維上校提出一個建議,可以拿海軍部曾經的一個失敗的項目,來糊弄英國佬。
至於這個失敗項目,就是安德魯曾經提出的“蒸汽機龜船”。實際上,這玩意在兩年前都搗鼓出來了,根本沒有實戰價值。
因為這種“蒸汽機龜船”通常會在使用一段時間後,由於蒸汽機的震動,還有海浪的衝擊,會導致整個船體突然崩分離析,船毀人亡。
所以,在根西島一戰,“蒸汽機龜船”根本不是自行航行過來,而是被其他戰艦拽拉到附近,然後再航行了一段距離……
另外,“康格裡夫火箭彈”對“蒸汽機龜船”到沒有造成太大的傷害,一切損失都屬於“魔術師小組”的誇大其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