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法蘭西1794 > 第892章 團結一心的英國人

第892章 團結一心的英國人(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第892章團結一心的英國人

5月份的時候,英國人依然在懷疑法國是否真的要進行這場戰役。尤其是那些一直對法國入侵嚴加防範的艦隊街的報社編輯們。

《泰晤士報》上還登載了一首嘲笑法國獨-裁者的打油詩,題名為《安德魯在布倫的獨白》:

“入侵還是不入侵,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是默默忍受英倫三島射來的毒箭,還是挺身率領我的部隊打過彼岸,結束這無涯的苦難。

進攻,粉碎他們,入侵、戰鬥、戰鬥,我就完了,法國的光榮,萬民的祝願就全完啦;

這不就正中了英國人的下懷,戰鬥等於宣布失敗。

哼,問題就出在了這裡,因為當我們失敗的時候,將會是一場怎樣的噩夢……”

而《倫敦每日新聞報》,則模仿了一名法國海軍指揮官的語氣,給遠在巴黎的安德魯執政官寫了一封毫不留情的信。

認為這次冒險從一開始就是錯的:“遠在巴黎的堂吉訶德(特質安德魯第一執政),以及他的‘水手們’(指參謀部和海軍部等)的指揮是盲目的、愚蠢的並應受譴責的。”

至於以圖文並茂而著稱的《圖文報》,則喜歡使用一些惟妙惟肖的政治漫畫,來大力諷刺安德魯法國的擴張行為。

《蛛網裡的法國蜘蛛》,將法蘭西第一執政描繪成蛛網中心的一隻蜘蛛,儘管歐洲絕大部分國家都被網住,但“約翰牛”(代表英國)仍舊飛得自由自在。這幅漫畫反映了當時英國輿論對法國戰爭的態度,儘管法國在安德魯的領導下在歐洲大陸取得了一係列勝利,但英國依然保持了其海上霸權和經濟獨立性;

《斯特拉斯堡的園丁》,畫中安德魯率領他的將軍們正在砍倒古樹,種下一棵棵纖弱的小樹苗。大樹象征原來的封建王朝,小樹象征受安德魯控製的新政權,漫畫諷刺了法國歐洲大陸上不斷征伐,推翻舊王朝,扶植傀儡政權;

《法國天才看護她的愛人》,圖中象征法國共和派的瑪麗安娜女郎麵目猙獰,舉著剛從搖籃裡出來的安德魯,這位獨-裁者身上披著一件印著有古羅馬第一任皇帝屋大維肖像的戰袍。

等到6月,不列顛島上的英國人都知道了一個恐怖的事實,那是法國海軍使用了一種加裝有蒸汽機和烏龜殼的平底炮艦,能輕而易舉將根西島上的海防要塞轟成一片廢墟,而法國艦船毫發無損。

更令人感覺恐懼的,是英國官方證實了上述信息,至於接下來的謠言,開始傳播安德魯法國的那20萬武裝到了牙齒的士兵,已經在瑟堡與布倫一帶登船,時間就是昨天、今天,或是明天。

等到12個小時後,這一支航行速度慢,但防禦驚人,而且無堅不摧的法國鐵殼艦隊,就將沿著泰晤士河抵達倫敦。

麵對安德魯那如狂風暴雨般氣勢洶洶的入侵威脅,倫敦這座曆史上以繁華安定著稱的都市,仿佛在一夜之間就被一層沉重而壓抑的陰霾所深深籠罩,失去了它往日的光彩與祥和。

第(1/3)頁

第(2/3)頁

生活在這座龐大都市中的百萬居民,他們的心境也隨之變得極度惶恐不安,仿佛每個人都被一股無形的恐懼緊緊抓住,難以掙脫。

街頭巷尾,四處彌漫著緊張與不安的氣息,人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議論紛紛,臉上無一不寫著對未知命運的深深恐懼與憂慮。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迷茫與無助,仿佛在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暴麵前,個人的力量是如此渺小,無力回天。

那些往日裡養尊處優、生活富足的紳士與貴婦們,在恐慌的情緒驅使下,再也無法保持往日的鎮定與優雅。

他們紛紛開始手忙腳亂地收拾細軟,帶著家眷和貴重的財物,乘坐裝飾華麗的馬車或是搭乘著遠行的船隻,急匆匆地逃離這座他們曾經深愛並引以為傲的城市。他們希望能夠在遠離戰火與硝煙的地方,找到一片能夠讓他們安心生活的避風港。

僅僅數日,大批的商鋪緊閉,無數的豪宅空置,整個城市仿佛被抽離了靈魂,一夜之間失去了往日的生機與活力。街道上變得空曠而冷清,隻有偶爾傳來的風聲和遠處隱約可聞的炮火聲。

然而,在這座看似已經陷入絕望的城市中,並非所有人都選擇了逃離。那些無力逃離的平民百姓,雖然心中充滿了忐忑與不安,但他們並沒有放棄希望。他們在簡陋的家中默默祈禱,期盼著和平的曙光能夠早日降臨,讓這座城市重新恢複往日的寧靜與繁榮。

此時此刻,曾一度以歌頌法國大革-命而聞名於世的英國詩人威廉-華茲華斯,他的心中卻充滿了對央格魯-撒克遜民族抵禦外侮精神的崇敬與讚美。

他拒絕了家人與朋友的勸告,毅然決然響應官方號召,換上了軍服為國效力。在軍營裡,這位詩人奮筆疾書,用充滿激情的詩句寫出了這個民族在危難時刻的堅定與勇敢:

“再也沒有談判了!英國人已萬眾一心;

肯特團的戰士,納爾遜的水手,全國都支持你們;

不戰勝、毋寧死!”

這些詩句如同一束光芒,穿透了籠罩在倫敦上空的陰霾,照亮了人們心中的希望之路。

儘管英國海軍近年在與法國的戰爭中,連續遭遇了不少挫折,還放棄了波羅的海和地中海,但同法國海軍相比,帝國海軍享有明顯的優勢,牢牢掌握著英吉利海峽和大西洋的製海權。

前後幾任英國海軍大臣在威斯敏斯特宮的議會下院作證時,都曾信誓旦旦的鄭重承諾:即使是法國、西班牙、荷蘭、丹麥和意大利的海軍力量全部加在一起,出現在英吉利海峽,也足以對付。

從今年年初開始,為了應對海峽對岸可能發動的戰爭威脅,英國海軍部繼續從大西洋、加勒比地區,還有印度洋那邊,不停的抽調武裝艦船回援本土。

即便是法國人搗鼓出慢騰騰的蒸汽裝甲艦,然而英國海軍在英吉利海峽的優勢依然存在,包括上百艘的快速巡邏艦冒著極大風險,晝夜不停的監視著法國各個軍用港口。

此刻的納爾遜勳爵,其健康狀況變得非常糟糕,他的視力不僅在折磨他,之前的內傷又複發了。他咳嗽得相當厲害,每咳嗽一陣,都引起腹部產生疼痛。

可即便如此,哪怕是海上常有大風浪,納爾遜依舊待在“倫敦號”上,嚴密注視著法國海軍主力的一舉一動。

第(2/3)頁

第(3/3)頁

康華裡海軍上將統率另一支艦隊通常超過16艘戰列艦和幾艘較小軍艦,遊弋於布勒斯特沿海。

另外,有6艘快速巡洋艦和若乾較小的艦艇,在保衛著愛爾蘭沿海。

8艘主力艦和23艘較小的艦艇,在基思勳爵統率下,駐於英國東南部沿海作為中央後備隊,關於敵方海岸動靜的一切情報都用通訊艇,迅速傳遞到這裡。

為了保衛英國本土,其主要海軍力量的部署情況如下,共計大小不等的軍艦近五百艘,還有武裝商船八百艘。

此外,在懷特島與不列顛島之間,還係統的使用皇家科學院最新“發明”的有線電報線,把消息沿著海岸即時的傳遞至倫敦。

不僅如此,還湧現了層出不窮的民間與軍方的發明家,提出了消滅法國登陸船隊的方案,隻是這些方案都不可行。

這其中,剛從東印度公司回到英國本土的康格裡夫上校,向海軍部提出,自己可以設計一種能夠攻擊布倫港“烏龜船”的火箭彈,隻需要添加幾種助燃物質,就會燒毀法國人的平底船艦隊。

遭遇第一次拒絕的康格裡夫明白,自己必須造出合格的武器才能讓大臣們心服口服。於是,他動用了他父親威廉·康格裡夫中將的關係,不僅得到了法國“洛基火箭彈”的實物(殘骸),還能夠隨意使用英國武爾威治兵工廠皇家炮兵實驗室的權限。

不久,康格裡夫就在法國火箭的基礎上,研製出了英國的第一種新型火箭,並提交給英國海軍部進行測試。

該火箭屬於縮小版的“洛基火箭彈”,長一米左右(40.5英寸),直徑3.5英寸。火箭彈體由薄鐵皮卷成圓柱,頭部為圓錐形整流罩。火箭彈後麵有一根4米多(16英尺)的導向杆,射程1800米,效仿法國設置有專門的發射架。

然後,在測試過程中,“康格裡夫火箭彈”缺點非常的明顯。精度低、打麵不打點是其一,運行不穩定是其二。因其運行軌跡的詭異,隻要風向稍有變化就可能竄回去傷到自己人。

儘管“康格裡夫火箭彈”遭遇到海軍部官僚們的嫌棄,但康格裡夫依然借助父親的關係,找到了身處抗擊法軍第一線的納爾遜勳爵。

7月上中旬的時候,一大批由康格裡夫發明的火箭彈,被陸續安置在“倫敦號”和其他航行於英吉利海峽的戰艦上。

不久,在針對布倫港的偷襲中,“康格裡夫火箭彈”就取得非常不錯的成績,僅僅20分鐘就發射了300枚的火箭彈,繼而成功摧毀或是重創了至少15艘“法國版龜船”。

獲勝的好消息一傳到英國,這位康格裡夫上校,便立刻成為英國人心目中的救世大英雄。

…….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