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已經做好了應對準備。
做好了應對秦國的各種手段,做好了應對葉騰侵擾的種種布置,而今,突如其來,沒有任何預料。
嬴政準備對箕子朝鮮下重手!
範先生所言,是那般道理。
如若一些人在關中不做亂七八糟的事情,嬴政可能還沒有這般心思,那些人……不做人事。
去關中小打小鬨有什麼用?
一點用都沒有。
關中是秦國統禦之力最強之地,所能調動的力量也是最強,殺一些普通秦人,更是無用!
有膽子將鹹陽燒了。
有膽子將鹹陽宮燒了。
真真是無膽之人,現在……引來這樣的麻煩。
與列一位青年男子怒罵一聲,在箕子朝鮮也待了多年,在這裡也漸漸熟悉了。
這裡投入的人力、物力也逐步增多。
項氏一族在這裡發展的很不錯,將來起事……這裡是很好的一個後方根基之地。
接下來……要危險了?
嬴政要抹去箕子朝鮮?
寧願在對戰匈奴,還有隴西亂事的時候,還要對箕子朝鮮下手?箕子朝鮮雖強,秦國之力……他們也有數。
秦國真的屬意抹去箕子朝鮮,那麼,接下來的戰事會很……很麻煩,很危險。
更可能多年心血毀於一旦!
該死的。
該死的!
那些人進入關中在嬴政身前蹦做什麼?果然可以落下一些好處,那還無礙。
他們得到什麼了?
殺了一些普通人,於秦國而言,不痛不癢的。
“諸事難料,時時有變。”
“關中突然出現那樣的冰雹天候,還有那樣大的雨雪,也是難料。”
“一些人決意趁著關中災情有亂,希望關中更亂一些,初始之意是好的,然……他們的作為,的確尋常。”
“更是因一些緣故,暴漏不少暗子,兩大學宮都清理了不少人,牽連之人更多。”
“以影密衛和羅網的能力,山東諸地,接下來會有不少人遭劫。”
“……”
“就算沒有這一次的關中之事,如範先生之言,嬴政接下來也會對箕子朝鮮下手的。”
“早晚之事。”
“咱們……有些疏忽嬴政的心思了。”
“他!”
“不是一個尋常人。”
“也不是一位尋常的君王!”
“再說那些也是無用,眼下,要做完全準備了。”
“箕子朝鮮,當初前來這裡的時候,就有想著可能會有這一次,如今,真的來了!”
“羽兒,說說你的應對之策!”
“……”
項梁擺擺手。
事情已經發生了,再說也是無用。
範先生也說了,嬴政對箕子朝鮮動手是早晚的,關中諸事……一個引子而已,那才是重要的。
隻是葉騰侵擾箕子朝鮮,危險還不大。
嬴政要抹去箕子朝鮮,事情就太嚴重了。
嬴政做出這樣的決定,怕是沒有什麼人可以猜到吧,以北,秦國耗費相當力量對戰匈奴。
以西,隴西烏孫也有變動。
山東諸地,曆經秦國十餘年的懷柔之策,有所成,卻還不夠,遠遠不夠,東郡之地,王賁一直在坐鎮。
又要動兵。
要抹去箕子朝鮮。
以眼下箕子朝鮮積蓄的力量,除非葉騰調動燕地全部力量,而那……不太可能。
北胡匈奴其勢縱貫東西,燕地的一些力量在長城一線,在東胡之地,都有不知。
葉騰之力不夠。
外在之力。
唯有東郡之地分出一些力量,外加一直盤桓在齊魯外海的秦國水師之力了,那些力量不弱。
放下手中的文書,剛才自己都語述過了。
目光一轉,看向羽兒。
按照羽兒先前的規劃,箕子朝鮮之事交給他們負責,他會前往江南陸豐為一些私事。
現在。
艱難了。
他怕是難以前往了。
“……”
“應對之策,不過兩道!”
“其一,同秦國強戰。”
“其二,不同秦國強戰,放棄箕子朝鮮,避開秦國的鋒芒,前往其它地方。”
“前者強戰。”
“以眼下箕子朝鮮的力量,如若正麵同秦國抗衡,無論是兵力,還是兵甲,還是力量上,都不如秦國。”
“箕子朝鮮勢力太多,除非混合為一股力量,才有可能同秦國之力爭鋒,隻要可以保持短時間不敗,那麼,一段時間後,秦國可能會放棄抹掉箕子朝鮮!”
“秦國要抹去箕子朝鮮,不會拖很長時間。”
“拖的時間長了,對咱們有好處,對秦國沒有好處。”
“春日之後,以北的匈奴人強馬壯,匈奴之中,也有眼力敏銳之人,抓住機會,秦國不會好受的。”
“隴西的烏孫之地,也許對秦國造不成太大威脅,倘若這裡牽製的力量很多,倘若山東諸地再有一些事情,那麼……,秦國會自顧不暇。”
“說不定,我等一直等待的良機就來了。”
“是以,嬴政要打箕子朝鮮,不會很長時間,甚至於連半年時間都不會有,頂多數月時間。”
“甚至於更短時間。”
“果然時間期限內拿不下箕子朝鮮,則……秦軍必退,箕子朝鮮可以保全了。”
“隻是,那個時候的箕子朝鮮,想來也狼藉一片,也亂糟糟一片了。”
“強戰之法,正麵難以抗衡秦國,欲要將秦軍戰事時間拉長,單單正麵交鋒,難以做到。”
“唯有正奇相合,在箕子朝鮮之地,儘可能避免同秦國正麵交鋒,邊打邊走,隻要可以將時間拖下去,咱們的目標就打成了。”
“時間長了,秦國必然退兵。”
“甚至於,箕子朝鮮這裡還可以派出奇兵,繞到塞外之地,侵擾葉騰的後勤輜重之地。”
“數年來,葉騰對於塞外之地有所為,力量不足夠強大,將後勤輜重破壞,也可有大用。”
“海域之地,秦國水師,雖可源源不斷的送來大量兵士,但……他們也需要糧草輜重,齊魯之地,海域上,都可有為。”
“具體之事,則要看戰事如何變動。”
“看秦國準備施為如何的戰法!”
“強戰之法,首要避免正麵交鋒,儘可能遊走交戰,將戰事時間拉長,儘可能損耗秦國的力量。”
“交戰之中,可以得到一些機會,我等也未必沒有機會。”
“兵者,詭道也。”
“秦國之力看似很強,倘若被我等找到機會,給於剿滅也非不可能,可能性還很大!”
“強戰之策,箕子朝鮮會受到很大打擊。”
“我等若堅持足夠的時間,秦國退去,我等多年之功怕是損耗大半,甚至於箕子朝鮮的一些人也會損耗其中。”
“強戰的目的,非戰勝秦軍,而是不讓秦軍輕而易舉的擊潰我等,可以做到那一步,後麵的事情就好做了。”